晉末長劍

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后安排

三月初一,梁芬帶著僮仆,在五百親軍的護送下,趕著大車小車出城,至城外別業居住。

當天下午,邵勛入城,直接住進了都督衙署。

說是衙署,其實也是居所,前面辦公,后頭住人罷了,就是稍微有些簡陋,難怪老梁不愛住,而是居于自家在城內的府邸。

梁府其實已經空空蕩蕩,且掛上了懸券,連宅子帶里頭尚未收獲的瓜果菜蔬、牲畜藥材等等,作價五十萬錢,可謂賤賣。

從這里也可看出,老梁這人十分干脆,說走就走,一點不拖泥帶水,也不留下任何首尾。如此手段,怪不得能在八王之亂時期茍活下來,且步步高升呢。

要知道,很多官員都死了啊。

不光是尚書令樂廣、左仆射羊玄之這種朝堂高官,還有許多聲名不顯的小官小吏,甚至他們的死傷更慘重——唔,侍御史庾琛也活下來了,這都是人才啊。

入夜之后,邵勛在府中置宴,招待了幾個人:南陽內史樂凱、南陽王府大農韋輔、中尉梁臣,以及一位名叫皇甫昌的人。

樂凱不用說了,以前難說是南陽頭號家族,現在則已經坐實了,無論是名氣、財力還是關系網,都是南陽當之無愧的第一。

此刻見到邵勛時,言談甚歡,不住地問為何沒把外甥帶過來,老夫人既想念女兒,也想念外孫。

梁臣則有些拘謹。不過在喝了幾杯酒后,也慢慢熱絡了起來。

邵勛曾得人密報,梁臣曾與梁芬有來往,互相敘了輩分,關系不一般。

不過他只是記在心里,并未理會。

梁臣與梁芬拉關系、敘宗誼,有可能是為了攀附,也可能是為了自保。

有人告密,這很好,但作為上位者還需好好把握住,不能因為一點捕風捉影的消息,就對某人采取措施,暗中查訪就行。

如今看來,梁臣與梁芬之間的關系談不上多密切,僅僅只有面上的那份族人聯系罷了。

梁家是個大家族,若認為族人都是一條心,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有些時候甚至是仇人。

邵勛想起了當年自長安撤退后,朝廷派來接替長安防務的人:梁柳。

此人乃皇甫謐從姑之子,曾任陽平、城陽太守,后被司馬颙殘部所殺。當時司馬颙殘部內,就有始平太守梁邁。

大家族子弟分仕各方,搞成這樣并不奇怪。

梁臣在這件事上沒有問題,他的問題出在別的方面。

而說起梁氏,就不得不提起皇甫氏。

二族郡望都是安定,互相間聯姻不少,比如梁柳母親就是皇甫謐的從姑。

皇甫昌乃前秦州刺史皇甫重之子。

這個名字,邵勛有所耳聞。

河間、成都二王攻洛陽時,那會司馬越還在長沙王陣營中,皇甫商、皇甫重兄弟同樣依附于長沙王。

大戰開始后,皇甫重被河間王派兵圍困。

皇甫商間道入關中,持詔西行,打算讓圍攻皇甫重的幾位太守罷兵,行至半路時被從外甥告密,死。

皇甫重孤立無援,后派養子皇甫昌突圍而出,至洛陽求援,未果。

當時邵勛還在金墉城,卻未能見得此人一面,只隱隱聽說他說動了幾個官員,想要搞什么事情,最后無疾而終。

皇甫昌顯然也想到了此事,他不好意思地看了邵勛一眼,遙舉酒杯。

邵勛有些奇怪,難道你當時策劃了什么陰謀詭計,想要謀害我?

不過這都是舊事了。

彼時立場混亂,今天是盟友,明天是敵人,背刺成風,有什么事都不奇怪。

他放下酒杯后,沉吟片刻,成功吸引了幾人的注意力,遂道:“古人有教‘明德慎伐’,今南陽大兵歸家,事止于此,可謂善之又善矣。”

說著,他輕輕起身,背負雙手,在廳中慢慢踱著步子,道:“今卻有一樁難事。”

說到這里,他轉過身來,看著在座幾人。

樂凱卻比梁老登會捧哏多了,立刻問道:“明公有何難處,不妨說出來,我等參詳一下,或可分憂。”

邵勛微微頷首,說道:“昨日在營中,聽得南陽土客之爭,其情其景,令人憫惻,寢食之際,未嘗暫安。”

說罷,嘆了一口氣,道:“土人流民,皆是百姓。我亦知其間是非曲折,難以論說。今只愿土客百姓相安無事、且自安息,使耕農不廢、儲峙有常罷了,諸君何以教我?”

其他三人都把目光投到樂凱身上。

樂凱其實事先考慮過了。

大家都是聰明人,在看到邵勛沒有遣返關西流民的意思后,便知道該怎么做了。

來赴宴之前,他甚至與各家代表有過一次短暫的磋商,眼下這些人已各自派出仆役,攜帶書信,趕回本家報訊了。

樂凱倒是不介意再讓出些土地,反正這幾年他們家撈了不少,土地、莊客、部曲數量暴增,宛城南邊的永饒冶也被他們家深度滲透,倒騰了不少質地精良的軍中器械。

樂家部曲拉出來,賣相還是相當不錯的。

有百余騎軍。

有身披鐵鎧、手持大槊的千余精銳部曲。

還有外間很難見到的強弩之類的器械。

都是最近幾年攢出來的,其中工匠、役徒超過五千人的永饒冶居功甚偉。

自家兩個弟弟,一為新蔡內史,一在朝為給事中,他本人則是南陽內史。

樂家雖然算不得一等一的世家大族,但卻是那種實力超過名氣的地方豪族。

搭上陳公,好處太大了,暫時出點血,將來一定能成倍撈回來,他一點不介意。

但其他人卻未必和他一條心了。

你家妹妹先嫁成都王為妃,樂家撈好處。

剛剛有點頹勢,妹妹又搖身一變,成了陳公府上的樂夫人,還為他生了長子,樂家繼續撈好處。

合著你樂家一直贏是吧?我們有什么好處?

所以,這事情其實挺不好辦的。

土客矛盾并不只是說說而已,南陽的土客之爭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當初遺留在河南的王彌賊眾,不過一兩年時間,都能給你整出土客矛盾,更別說南陽這種長達十幾、二十年的積弊了。

但陳公都問了,他也不能不積極表態,于是說道:“明公率軍南下,消弭了一場大亂,此謂不戰之功。對南陽士民而言,此謂不勞而定,善莫大焉。值此板蕩之秋,自當相忍為國。仆以為,或可丈量田地,分給流民,以安其心。”

“哦?怎么個丈量法?”邵勛問道。

“以王如之亂為界,界后侵占之田地,一律納出。已為關西流民所占者,不在此限。”樂凱說道。

對南陽、襄陽等郡國而言,王如之亂是一件大事,極大摧毀了地方上的秩序。

大量自耕農、部分地方豪強甚至少量士族,就那么消失了。

大亂之后,還有不少人南渡,乘船前往江州、揚州定居。

如此一來,空出來的田地其實很多,陸陸續續都被南陽士族豪強侵占了。

但人口銳減之下,他們其實也耕不了那么多田,于是很多荒地又被關西流民撿起來耕種。

樂凱的意思是,讓南陽士族豪強吐出王如之亂后兼并的土地,分給關西流民,算是一次讓步。

邵勛聽完之后,覺得頗有可行之處,于是點頭應允:“弘緒可代我與諸族商談,靜候佳音了。”

“謹遵明公之命。”樂凱應道。

與南陽代表議定,邵勛又看向三位關西人,道:“三位近日走了幾個塢堡?”

三人對視一眼,最終由韋輔說道:“總計二十余。”

“戶口幾何?”

“一萬四千余家。”

“家中可得足食?”

“勉強糊口罷了。”

邵勛點了點頭,這是可以預料的。

即便有梁芬幫忙照拂,當面臨南陽土人強烈反彈的時候,關西人肯定也是先從土人撂荒的邊邊角角的土地開始耕作。

這些土地為什么會被撂荒?

南陽屢經戰火,最早可追溯到趙王倫時期,后來又有張昌之亂波及,勉強平定后,再迎來王如之亂。

這片土地并不太平。

戶口銳減之后,人少地多,南陽土人自然撿最上等、最肥沃的田地耕種了,關西人只能撿他們剩下的,再加上撂荒的因素,可想而知收成不高。

餓肚子是正常的。

“我欲招募一批關西百姓至汝南諸縣耕作,約以國法,治以軍律。”邵勛說道:“先募五千戶、續募一萬戶,爾等可能為我行此事?”

沔北諸郡的關西流民太多了,十幾、二十年積累下來,已有六萬余家,甚至都有不少從小出生在南陽的“關西人”了。

他打算稀釋一番,一方面減輕土客矛盾,另外可以在汝南生造基本盤,加強對當地的控制。

汝南是豫西最后一個尚未大規模清理的堡壘,一定要把這個大郡變成事實上直轄的領地。而且汝南的荒地比南陽多,很多地方一直到唐代都是原始地貌,從未開發過,正合安置流民。

說到底,自耕農才是基本盤啊。

他要直接統治,不要間接統治,更不要聯統。

一萬五千戶只是第一批,后面看情況他還會招募第二批、第三批。

但南陽的關西人他不會全部弄走,那樣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其間道理,懂的自然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