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宜中[12361276(一作1280)],字與權,浙江永嘉人。陳宜中年少時,家貧如洗,但他為人“性特俊拔”。曾經有一個商人推算他的生辰,認為他將來必定大富大貴,于是把女兒許配給他。進入太學之后,陳宜中寫的優美文章,得到了許多飽學之士的贊譽。作為太學生員,他為人正直,很關心時政。寶祐年間,丁大全和權臣盧永升、董宋臣拉鄉鄰關系,被理宗所寵幸,不久便擢升為殿中侍御史。丁大全上臺之后倚仗權勢,橫行霸道。陳宜中于是和同學黃鏞、林則祖等6人聯名上書攻擊丁大全。丁大全知道后,暗使監察御史關衍彈劾陳宜中,取消他的太學生的資格,并發配到地方。臨行那天,太學司業帶領12個學生衣冠整齊地將陳宜中送到橋門之外。丁大全更加惱怒,于是在太學立了一塊碑,碑文告誡太學生不要亂議國家政務。許多文人根本不理他這一套,倒是對這6個上書的太學生贊賞有加,譽之為“六君子”。陳宜中在其后被謫為建昌軍的小軍官。
當時,賈似道初為丞相,他無德無能,驕橫放肆,無惡不作。上臺伊始,他為了穩住自己的位置,非常注意網羅人才,認為才華橫溢且血氣方剛的陳宜中很有前途,有意把他當作門生。于是,他向皇帝上疏請還陳宜中,皇帝下詔6人都可以免省試而赴考。景定三年(公元1263年)廷試,陳宜中名列第二。在這6人中,陳宜中最通時務,因而在賈似道的蔭庇下很快升遷,先后任紹興府推官校書郎。又過了幾年,他被遷為監察御史。過了不久,陳元鳳再次出任丞相,賈似道害怕他侵占自己的權利,一心想除掉他。受賈提攜的陳宜中深知其意,于是他參劾陳元鳳縱使丁大全肆惡,是他播下了宗社之禍的種子。陳元風被革職,任太府卿。陳宜中考慮到在朝廷積怨太深,而且做地方官也有利于自己建立政績,于是先后轉任浙西提刑、崇政殿說書、福州知府。他在任職期間安頓生產,主張抗戰,興修水利,政績明顯。十年后,他在賈似道的幫助下,升任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該職位相當于副宰相之職。這時,陳宜中已經漸漸躋身于實權人物之列了。
就在陳宜中官運亨通、青云直上時,南宋局勢卻每況愈下。此時蒙軍首領忽必烈“仁明英睿”,在即位之前便“思有大為于天下”,他把一批漢族地主、官員及知識分子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以漢法治漢地。在宋、蒙戰爭中,蒙軍雖占優勢,但到宋度宗時南宋王朝還沒有受到致命打擊。可惜的是宋朝廷此時沒有抓住機遇重新振作起來,皇帝趙禥軟弱無能,荒淫無度,不理朝政,處理政事完全依靠丞相賈似道,而權傾朝野的賈似道卻無心抗戰,只顧玩樂。他在葛嶺湖山建樓臺亭榭,貯珍藏寶、蓄娼納妾,聲色犬馬,無所不為。
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十一月,忽必烈命令征南元帥阿術與劉整共同負責取襄樊。襄樊雖有呂元煥死守、李庭芝援助,但由于賈似道消極抗敵,一味求和,最終于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二月被攻陷。咽喉之地襄陽破則臨安搖,南宋小朝廷的半壁河山已岌岌可危。對蒙古來說,這是宋蒙開戰以來空前的大勝利,它表明了蒙軍水上作戰與攻堅作戰能力大大提高,其實力明顯超過南宋。
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度宗死,賈似道將他4歲的兒子趙顯擁立為帝,史稱宋恭帝。這時,元軍南下的鐵蹄日益迫近,號稱百萬大軍的蒙軍左右兩路軍分別由阿術、伯顏率領,攻下了“江鄂屏蔽”之稱的陽邏,勢如破竹,直逼蕪湖。賈似道無法,只好親自督師蕪湖。他到蕪湖后無心作戰,幻想求和,求和不成與伯顏的元軍迎戰于丁家洲、魯港。魯港之戰,宋軍明顯處于弱勢,主力全部失敗,賈似道逃亡。
賈似道的昏庸腐敗,激起了舉國上下的義憤。時任知樞密院事的陳宜中,也一改依附賈似道的態度,他向從敗軍中歸來的翁應龍詢問關于賈似道的情況,翁應龍說不知道賈的下落。陳宜中以為賈似道已經死去,就上疏要求治賈誤國之罪,要求革其職務。但朝廷不答應,太后說:“似道勤勞三朝,豈宜以一旦罪,失遇大臣之禮”賈似道走的時候命令他的親信韓震總督親兵,有人傳說韓震要以兵力劫朝。陳宜中知道后,假意召見韓震計事,伏壯士將韓震殺死。陳宜中此舉,一方面在輿論的壓力下把賈似道的勢力消除,既順應了當時抗蒙的民心,又顯示了自己的“不黨于似道”。另一方面,他又奪取了朝中權利。不久,皇帝在曾淵子等人的請求下,陳宜中被拜為特進(高級侍從官)右丞相,掌握了朝廷的政治軍事大權,到達了其政治生涯的頂峰,成為了繼賈似道之后朝廷的資深人物。
從依附賈似道而青云直上到上疏皇帝治賈似道罪,對賈似道來說,陳宜中扮演了一個恩將仇報的角色。但平心而論,他在客觀上打擊了投降派賈似道勢力,順應了民心。同時,他也為自己走上政治權利的頂點鋪平了道路,自此,他開始左右南宋局勢。
賈似道蕪湖失敗后,被謫為商州團練副使,在南去途中經福建漳州城南木棉庵時,被山陽縣尉鄭虎臣所殺,一時大快人心。然而,南宋王朝滅亡的命運已無可挽回了。元軍直逼臨安,一切都如覆巢之下。
雖然處于危急存亡之秋,但是統治集團士大夫之間的爭斗卻并未休止,左丞相王熵與右丞相陳宜中雖都為賈似道所提攜,但二者之間積怨頗深。大敵當前,抗元成了南宋的頭等大事,陳宜中在這個問題上,認識很模糊,既無抗戰的準備,也無議和的跡象。王熵在朝中抱怨自己有職無權,提出辭職。為了緩和兩位丞相之間的矛盾,謝太后任命陳宜中為左丞相,留夢炎為右丞相,王熵為平章軍國重事(位在丞相之上)。留夢炎既無能又無恥,王、陳之間仍勾心斗角不斷。當時朝廷命張世杰等四路進擊元軍,陳宜中與留夢炎都不出督戰,王熵堅持要丞相出兵吳門,以安撫諸將,鼓勵士氣。陳宜中準備出師,但皇帝及許多公卿都決計不下。德祐元年(公元1276年)七月,張世杰的軍隊兵敗焦山。王熵以為報復陳宜中的機會來了,他提請辭職,并含沙射影地說:“大敵在境,吳門距京都不遠,六月出師,諸將無統,臣不得其職,又不得其言,乞罷免。”皇帝沒有答應。
不久,王熵的兒子唆使京城大學生劉九皋等伏階上書陳列陳宜中過失數十條:“宰相當出督而畏縮猶豫,第令集議而不行。”“張世杰步兵而用之于水,劉師勇水兵而用之于步,指授失宜,因以敗事,臣恐誤國不止于一似道矣!”陳宜中一氣之下,棄職而去。謝太后六神無主,連忙罷免王熵,下令逮捕劉九皋,又懇求陳宜中的母親楊氏動員陳回朝。陳宜中好久才答應回朝,任右丞相。
陳宜中此次回朝之后,開始對抗元救宋想辦法了。首先是抗戰。他命令夏貴率軍保衛臨安城,動員全民皆兵,又在臨安城招集15歲以上的男子為士兵。有些童子兵身不滿4尺,作戰能力低下,“人皆以為笑”。其次是求和。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十一月,元軍攻破常州,又占領獨松關,臨安城下僅有文天祥的勤王兵3、4萬人,左丞相留夢炎私自出逃,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王朝,積蓄力量,十二月,陳宜中派將作監柳岳前往元軍大營求和。柳岳哀求元軍班師,保證每年進奉修好,伯顏說:“宋昔得天下于小兒之手,今亦失于小兒之手。蓋天道也,不必多言。”其后不久,陳宜中又派正少卿陸秀夫前往,請求稱臣納幣,伯顏不答應,又稱侄孫,伯顏還是不從。抗戰無力,求和不成,陳宜中想到遷都,他向謝太后說明其意圖,謝太后不答應。陳宜中在朝廷中痛哭哀求,陳述遷都的必要性,謝太后一向倚望陳宜中,此時已無主意,只好從之。陳宜中與謝太后約定了出逃臨安的日期,倉皇之間發生了差錯。謝太后已作好出逃的準備,從早上等到晚上,沒有見到陳宜中的人影,她將簪珥摔在地上,大怒道:“吾初不欲遷,而大臣數以為請,顧欺我歟”于是遷都之事只好作罷。
德祐二年(公元1276)正月,元軍進駐臬亭山(浙江杭州市東北郊),臨安城里一片混亂。陳宜中以及朝中文武百官紛紛逃離臨安。謝太后無計可施,只好派臨安知府賈余慶以恭帝名義奉傳國璽及降表,到臬亭山向伯顏請降。但伯顏對這份降表仍不滿意,如仍稱宋朝國號、未向元朝稱臣等,他要求南宋派宰相來面議投降事宜。丞相陳宜中的逃跑,使謝太后等怒不可遏。她只好在朝中選擇可擔大任者,派當初組織“勤王兵”的狀元大臣時任丞相的文天祥和吳堅與伯顏議和但沒有結果。是年二月,元軍進攻臨安。三月,皇帝及皇親、后宮人員數千人被元軍押解北上。至此,南宋王朝實際上已經滅亡了。陳宜中也在逃往溫州的過程中喪母,從此過著國亡家破的生活,漂泊在海上。
德祐二年正月,謝太后在向元朝遞交降表之前,宋恭帝封皇兄趙昰為益王,制福州。后來,趙昰等在駙馬楊鎮、度宗楊淑妃之弟楊亮節的護送下離開臨安,一行經婺州、溫州輾轉來到福州。次年五月,趙昰即位于福州,升福州為福州府,改元景炎、冊封楊淑妃為皇太后,同政聽,進封廣王趙昺為衛王。陳宜中逃奔到福州,被任命為左丞相。此時,趙昰年僅8歲,史稱宋端宗。福州政權的建立對南宋來說不無復興的希望,盡管前途十分渺茫,陳宜中仍在這個“海上行朝”中擔任著一個重要角色。
即使在這樣危急時刻,權貴們仍沒有忘記爭權奪利。外戚楊亮節用事,以國舅自居而“居中秉權”,嗣秀王趙與擇則“自以國家親賢”對楊亮節多方掣時,楊懷恨在心,不久將趙與擇逐出朝廷。”陳宜中官居高位,也并不如意,武官張世杰專橫,多次與陳宜中爭吵,結果“陳宜中尸其事,專制于張世杰”。在抗戰派中,陳宜中起初看重陸秀夫和文天祥。他認為陸秀夫“常在兵中,知軍務”,多委以重事,而陸秀夫“亦悉心贊之,無不自盡。”后來二人發生分歧,陳宜中指使臺諫官彈劾陸秀夫并欲將他免職,由于張世杰反對方才未果。文天祥作為抗戰派的中流砥柱,僥幸在被押往大都的途中逃回來,顛沛流離,歷盡艱苦來到福安州,盡力而為。他派人招豪杰于江淮、募義兵于溫州,但此時他們未被重用,與陳宜中發生糾紛,被排擠出朝廷而轉戰于外。
宋朝統治集團矛盾紛紛,但元軍侵南的步伐卻從未減緩。元軍南下的途中,曾遭到許多愛國將領的堅決抵抗。湖南的李芾、淮南舶李庭芝、廣西的馬墅、東川的張鈺,都演出了極其悲壯的一幕。尤其是文天祥在老家江西的空坑、廣東的五城嶺領導的抗元斗爭,尤為激烈,幾乎全軍覆沒。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十一月,元軍進犯福建,知福州府王剛中開城投降。陳宜中與張世杰將端宗護送到海上,其后,陳宜中倉皇逃走。
在元軍的追擊阻截下,端宗一行四處飄泊流離。景炎二年十二月,他們飄流到井澳(廣東中山市南大洋中),遭到颶風襲擊,幾乎舟毀人亡。從此,端宗驚悸成疾,不久死于雷州灣硇洲的船上,死時年僅10歲。
陸秀夫立衛王趙昺為帝,與少傅張世杰共同秉政,改元祥興。祥興元年(公元1278年)六月,帝移居壓山(廣東新會南海中),張弘范率領的元軍與張世杰在崖山決最后一戰,張世杰一味死守,拉開戰線,陷入了被動局面,全軍陣亡。陸秀夫聞訊大哭,背著帝昺跳海而死。楊太后聞知,亦跳海而亡。至此,宋朝已經伴隨著逝去的海波,煙消云散。
陳宜中在大宋傾覆的時刻逃離皇帝一行,攜家眷到了占城(今越南境內)。后來元軍攻占城,他又奔走遙國(泰國),后卒于此。成為溫籍華僑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