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主:開局一本水滸傳

第一百三十五章雙虎

←→:

且說趙禎就贈送兵刃之際,設宴款待眾好漢,只為與眾好漢親近。未曾想席上引出旱地忽律朱貴薦弟這出戲,心中自然高興。

第二日,朱貴、韓伯龍二人拴束包裹,帶上兩個伴當,辭別趙禎,經鄆城縣,馬不停蹄,一路往南,去沂水縣去了。

于路無話,四人曉行夜宿,非只一日,進入沂水縣地界。朱貴因身上掛著通緝令,不敢入城,只在十里牌左近藏身,韓伯龍持朱貴親筆信去城里各處轉了轉,西門開的酒店如今已關了門。韓伯龍裝作客商,上前打聽了,這才知曉,自朱貴走后,這處門店就歇了業。如今掌柜朱富只在東門莊處居住。

韓伯龍打聽的清楚,在邊上的酒店略吃了些酒肉,這才往東門走去,一路踅摸打聽了朱富住處。趁夜,與朱富廝見了,奉上了書信。見朱富遲疑,韓伯龍說道:“朱富兄弟,朱貴哥哥只在十里牌左近,若有見疑,明日一早相見。”

朱富略一遲疑,點了頭,韓伯龍就在左近尋了處客棧投宿,第二日一早,草草吃了早飯,又捎帶了些饅頭咸菜。往城外走去,路上碰著朱富,二人也不打招呼,只往十里牌走。

到了十里牌,見四下無人,韓伯龍學了兩聲鳥叫,朱貴從遠處草地里走了出來。

當下,朱貴、朱富相見,韓伯龍同兩個伴當遠處望風,讓兄弟二人說話。

朱富埋怨道:“兄長,如何這就回來了,如今縣里正搜捕的緊,讓人看了,不是耍處。”

朱貴道:“兄弟,哥哥一路躲躲藏藏,如今投了水泊梁山小孟嘗趙禎大官人,如今得大官人看覷,想著兄弟如今怕是受我牽累,日子怕是不好過,以此求了大官人,接了兄弟同去梁山鄉,圖謀個前程。”

怕兄弟朱富不信,草地里扯出自己新得的睚眥吞口烏金厚背樸刀,說道:“兄弟且看,我去了不過一月,也為大官人開了處酒店,做的是接待四方來投好漢的勾當,如今得莊主賞識,賜了這柄寶刀。”

朱富遲疑道:“兄長,如今沂水來往客商也多有說趙禎好漢的,只是聽聞他如今也是官身,我等草莽,可真能入他眼嗎?一路穿越迷霧,又有家小,也不安生。”

朱貴道:“兄弟,哥哥還能騙你不成,再說如今你受我牽連,你在這里賣酒,也不安生。不如帶領老小,跟我同去梁山,大官人也允諾了兄弟一個管事職位。有大官人提攜,今后兢兢業業,不敢說論秤分金銀,成套穿衣服總做的到,有無貪官污吏攪擾,卻不快活?今日便叫愿去的火家覓了車兒,我等一塊護送弟媳侄子動身,引你來的大漢喚做無名號韓伯龍,一身好本事,三五十人近身不得,一路上有我三人護持,安全無慮。”

朱富道:“兄長,你既然負責招攬各處好漢,如今現成的好漢,如何不見。我如今去投,何不帶了師父李云,也見些功勞。”

朱貴道:“師父李云如今一縣都頭,如何肯棄了官職?”

朱富道:“兄長,你不知,自你走了,縣里都知我兩人從師父習武,多有人在縣令處遞話的,師父也吃了許多掛落。兼則師父容貌異于常人,縣令本就不喜。如今沂嶺鬧老虎,縣令借著這個由頭,責了師父期限,要除去這幾只畜生,已受了兩回殺威棒。如今第三回限期將過,怕是又要吃些責罰。師父又不曾娶老小,亦無家當。再者他為人忠直,縣里受得許多刁難,經我去說,想來也有五分把握。如此也見我等兄弟功勞。”

朱貴道:“既如此,能說動師父一發同去,十分好了。只不好節外生枝,遷延時日。師父若不愿去時,二郎不要多說,我等速歸方是上策,莫要讓做公的拿了。”

朱富道:“兄長放心,弟弟理會的。今日回家就收拾細軟行李,兄長護送著,只顧先去。過午,小弟去沂山尋師父,若說的動,我兩人從后趕來,一發去梁山。”

朱富又問了些趙禎喜好、為人,朱貴揀些梁山鄉里事說了,朱富這才下定決心。

計議已定,朱貴四人依舊在十里碑左近藏了。朱富自回了家中,覓下了一輛車兒,打拴了三五個包箱,捎在車兒上,家中粗物都棄了。叫渾家和兒女上了車子,吩咐兩個愿去的火家跟著車子,去十里碑處相會。

朱富自去沂山尋李云去了。不出一個時辰,朱富打聽了李云去處,這李云借住在嶺下曹太公處,連日未曾獵的猛虎,正煩惱,見了朱富,不免將心中苦悶敘說了一番。

朱富聽了,原先只五分把握,如今確有七分了。只這曹太公原是閑吏,專一在鄉放刁把濫。朱富怕有人偷聽,找了個由頭說道:“師父,小人在家無事,來尋師父,也能出些力,我等可去山上看一遭?”

李云道:“也是,為這兩個畜生,吃了幾頓棍棒。非是我不用心,我自己貼錢招募了二三十人的獵戶,整頓窩弓、藥箭、弩子、叉,每日夜里都去嶺上下窩弓,至今未曾獵的。賢弟愿去山上看時,我自陪兄弟走一遭。”

說罷,二人各將了一條樸刀,往嶺上去了。朱富假意看了一會,東觀西望,遠遠地山頂上見個庵兒。朱富指著那處,說道:“師父,只去山頂庵里,往下張望,興許能見著。”

李云道:“賢弟不知,這虎如今只在夜里動止,白晝里如何能見。”熬不過,二人一步步捱上山頂。

朱富看時,確是一個泗州大圣祠堂。見左右無人,朱富先是說了些縣令昏聵,不能用人。見李云也有些怨言,這才據實相告,把兄長朱貴如今得梁山鄉趙禎賞識,回家搬取老小一事說了。又備說趙禎仁義,雖是官府中人,江湖上誰不知小孟嘗大名?專一招賢納士,結識天下好漢。

李云聽了,思量道:“我如今不容于縣令,受了許多苛責,不如就隨朱富兄弟去梁山走一遭。若是不納,我一身武藝,江湖上也能容身,強似在此受些腌氣。”

當下,李云說道:“既如此,我就隨兄弟走一遭,若是那處能容下我,就在那里討些生活。只可惜,我如今花銷干凈,身上半文也無,若能有些財寶進獻便好了。”

朱富道:“他是遠近聞名的財主,如何肯要我等錢財。只聽我兄長說道,大官人對前朝舊物多有喜好,他那里曾有一座未修建完就遺棄的大墓,內里有幾塊畫像石,如今都挪去了祠堂。”

李云聽了,指著祠堂前,說道:“賢弟,這不是天意嗎?”

朱富看時,面前一個石香爐,和座子一體鑿成的,也有百十年了,雖然落了厚厚一層塵土,細看仍有瑩瑩白光。當即說道:“好了,就把它做進獻之禮。”

李云道:“只如何能拿走,讓人不起疑心?”

朱富道:“師父,只管使獵戶抬下山去,去曹太公莊上,借一輛太平車子,就說縣里有大戶人家修家廟,拿去換些錢財,上下打點一番,以此免去責罰。如此,眾人必然不見疑。”

李云聽了,也覺有理。

當下讓朱富在此,李云依計而行,仗著樸刀下山叫來四個獵戶,把香爐起了出來,用索子抓縛起來,眾人扛抬下嶺,曹太公莊上果然不見疑忌。

眾人幫著將香爐綁在車上,也不用莊戶相隨,朱富親自推著車子,李云挺著樸刀押著車。離了曹太公莊上,見四下無人,轉了方向,埋頭往約定處趕去。

路上匯合了朱貴、韓伯龍,二人見朱富果然說了李云來投,也都十分歡喜。四人就路邊剪拂了,護持著兩輛車子,直奔梁山鄉而去。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