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首的補充描述下,李昊終于弄清楚了“原始之靈”這個身份的意義。
原始之靈是半神,卻不是簡單的半神。
不同于李昊的傳統認知。
龍首描述中的“神祇”與“半神”,只是身份與位格的區別,卻并非實質性的力量差距。
凌駕于世界之上、超脫于三界之外。
超越了“生命”這個維度,成為某種近乎于永恒的存在。
類似于這樣的個體或族群,無論其力量強弱如何,都有資格被稱為“神祇”。
而所謂的“半神”,在某種意義上又可以被視為“神祇·幼年形態”。
祂們往往擁有著凡物難以想象的力量,卻又不像真正的神祇那般超越了生命的維度,在現世仍然保留著自己的形體。
那具有形的軀體,便是半神唯一的“弱點”。
沒有超越生命維度的祂們,只要現世的軀體被擊殺,就只能乖乖接受自身消亡的命運。
在這其中,“原始之靈”又是最特殊的一種“半神”。
祂們誕生于世界誕生之初的原始意志,是介于“神祇”與“半神”的特殊存在。
在生命的維度上,祂們不如真正的神祇,是有可以被殺死的“弱點”存在的。
但在力量與權柄方面,哪怕是燭龍那樣獨自掌握一個世界的至高神,也不一定比“原始之靈”更加強大。
因為,最初的“原始之靈”就是世界的意志。
除非整個世界都毀滅了,不然“原始之靈”基本上不可能出現自然隕落的情況。
然而,李昊現在的情況又和正常的原始之靈有些不太一樣。
因為他現在的這個“夢境”是燭龍的世界,是一位真神的神國。
按照龍首的說法,在諸天萬界之中,只有那些自然孕育的世界才有可能誕生出原始之靈。
在一位真神所開辟的神國之中,真神就是這個世界的唯一主宰。
區別只是在于,原始之靈依托于世界而存在。
而神國卻恰恰相反,是依托于真神而存在世界。
因此當真神隕落之際,名為“神國”的世界也會為真神陪葬。
如此又衍生出了一個新的問題,已然超越了生命維度、號稱不朽的真神會死嗎?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天人五衰、諸神黃昏、眾神之戰……
能夠導致真神死亡的情況有很多,并且大多數都是來自于更高位格的其祂真神。
當真神瀕死之時,其所開辟的“神國”也會被拖往沉淪區。
那是諸天萬界的終點,亦是所有神明的墳墓。
和孕育文明與諸神的飛升區不同。
沉淪區是一個擁有著嚴密規則,并且范圍近乎無限廣闊的宏觀宇宙。
每當有一個世界毀滅時,其殘骸都會被拖入沉淪區,成為沉淪區的一部分。
饒是擁有著無上神力的真神,亦不可能違逆這種秩序規則。
……………………………………………………………………………………………………
“簡單來說,您是在祖龍死后,由神國自行孕育出來的原始之靈。”
在說這句話的時候,龍首的眼神顯得十分怪異。
因為在龍首的認知中,這樣的情況只存在于理論之中,現實中從未出現過。
首先第一點,真神已死,神國卻沒有跟著毀滅的情況很罕見。
其次則是,沉淪區的規則不同于諸天萬界。
抵達那里的神國只會一點點的被分解成為最基礎的物質和能量,根本不可能再孕育出一位新的原始之靈。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原始之靈的孕育需要漫長的時間和契機。
特別是像李昊這種表現出明顯智慧傾向的原始之靈。
往往只有那些出現了文明的繁榮世界才能夠孕育出來。
銜燭之龍的神國,充其量也只能滿足第一個條件。
甚至更進一步想想,在祖龍已死的情況下,神國沒有馬上跟著毀滅本身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龍首雖然被封印了一百萬年,但它可并沒有因為這一百萬年的封印而變成傻子。
先前只是求生心切,再加上對于自己能夠遇上傳說中的“原始之靈”而感到狂喜,這才沒有細究其中的細節。
可如今想來,祖龍真的已經死了嗎?
眼下的這位原始之靈,真的是自己認知中的“原始之靈”嗎?
神祇死前會做出怎樣瘋狂的行徑,都是有可能的。
拋棄全部記憶和能力“轉生”重活一次,不過是其中一個微不足道的選項罷了。
“……”
并沒有正面回答龍首的疑問。
李昊只是通過疤臉的視角默默的凝視著對方,示意對方繼續接著說下去。
見此情形,龍首也只得乖乖的繼續講述起了銜燭之龍和自己的來歷。
“祖龍本名燭九陰,是一位龍族真神……”
“而且還是一位獨立開辟了一個世界的至高神……”
鼎盛時期的“銜燭之龍”。
哪怕在諸天萬界的眾多神祇之中,也屬于那種排得上號的存在。
由祂所開辟的世界,也因此被眾神稱為“龍界”、或者“山海界”。
這是一片只有山、只有海、只有龍族才可以自由翱翔的世界。
當銜燭之龍活著的時候,祂便是這個世界唯一的主宰,是所有龍族的始祖。
傳說,銜燭之龍在飛升成為神祇之前,曾盤踞于這個世界的中心。
當祂睜開眼睛的時候,太陽便會出現。
當祂閉上眼睛的時候,黑夜就會降臨。
祂的呼吸綿延數年,吸氣的時候是冬天,呼氣的時候是夏天。
不得不承認,這段即視感很強的描述,讓李昊瞬間產生了某種意義不明的聯想。
——山海經第八卷·海外北經。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
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里。在無晵之東。
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山海經第十七卷·大荒北經。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
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站在李昊的角度來看,很難說這只是一種巧合。
自己所在的現實世界,為什么會有關于“銜燭之龍”的記載?
而記載了“銜燭之龍”的山海經,又和眼下的這個山海界有什么關系呢?
帶著這種種疑問,李昊選擇繼續傾聽下去。
☞月票☜/☞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