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拿捏世子
郭知府神色復雜地看著蕭墨曄,這哪是什么交易,這是明著幫他,不,確切的地說,蕭世子他們幫的是鄂南的百姓。
他曾也立志要做個好官,可在官場混久了,你不往污泥里去,也會有人拽著你去,或者將污泥沾在你身上,讓你干凈不得,只能同流合污。
鄂南的旱情沒有贛北這么嚴重,卻也讓他許久沒能睡個安穩覺,田地都荒了,百姓有的逃到別處,有的死守在家中。
夫人動用嫁妝早早囤了一批糧食在家中,起初他們也會搭棚施粥,旱情持續時間越來越長,前來領粥的百姓越來越多,他們供不起,便拆了棚粥。
朝廷都不管,他為何要墊上自己的家底?且他墊上全部家底都養不起這一城的百姓。
賑災糧真正到了誰手里,不難猜。
姚家是四皇子的外家,姚家出事會損了四皇子的助力,四皇子不好,他女兒也不會好,就是為了女兒這事也不能是他鬧出去,他和皇后一派是一條船上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是以,他只能瞎了眼,聾了耳朵,外面的慘狀不看不聽,關起門來等朝廷的動作。
這次出來,見到自己的治下范圍變成人間煉獄,聽到百姓咒罵他無能不作為,枉為父母官。
他從前尚能找借口,他沒做好父母官卻做好了女兒的父親,豈知那四皇子府的不過是他府上一介區區婢女,他真正的女兒卻淪為別人的玩物。
越想越羞愧,郭知府彎下腰,朝蕭墨曄深深一禮,“下官替鄂南百姓謝謝世子。”
院子里的兩人也走了出來,郭知府忙上前扶住郭夫人,“夫人。”
“大人先行回去吧,我想在這邊多呆些日子。”郭夫人推開郭知府的手。
她是怨的,當初她就不愿女兒入京做什么側妃,她自己在京城長大見到了那些腌臜事,才選擇外嫁,自然不想女兒再入京城,做的還是妾,皇家側妃的名頭再好,不也是妾嗎?
可夫君說,皇上的幾個兒子都不成器,又有皇后在后面,四皇子繼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女兒將來最低也能得個妃位,郭家還能再往上走走。
女人嫁了人,便是夫家的人,事事以夫家的事為重,她只得一女,夫君又因她不曾納妾,斷了香火傳承,便想在前途這事上彌補他,所以她也站到了夫君那邊,同意女兒入四皇子府。
她怨他,更怨自己。
夫妻這么多年,郭知府怎么不懂夫人的心思,順勢道,“也好,你在這里陪芙蓉些日子,到時我來接你。”
就像郭知府了解她一樣,她也知道他會同意,不再管男人們之間的事情,郭夫人對葉筱錦道,“世子妃,我看你走路姿勢與我懷芙蓉時情況一樣,我帶來的蘇嬤嬤當初為了替我推拿跟有經驗的穩婆學過,除了推拿她照顧孩子也很有一套,我便把她送給世子妃了。”
又轉頭看向郭知府,“大人下次來,莫要忘了把蘇嬤嬤的身契拿來。”
隨身帶著出門的嬤嬤必定是得她重用的人,葉筱錦想要推辭。
郭夫人拉著她的手,目露哀求,“世子妃,我不管其他,現下我只是一位母親,世子妃對芙蓉的恩情我萬死難以報答,把蘇嬤嬤送給世子妃并無其他意思,我會叮囑她,以后她的主子只有世子妃,請世子妃接納一位母親想要報恩的心。”
葉筱錦與蕭墨曄對視,見他點頭,便也應承了。
郭夫人留在了密林,葉筱錦三人回了木屋。
郭知府親自將蘇嬤嬤叫到面前,讓她以后奉葉筱錦為主,用心伺候。
蘇嬤嬤是郭夫人的陪嫁丫鬟,一輩子未嫁,伺候郭夫人后又帶著郭芙蓉長大,剛聽說自己被夫人送給葉筱錦后有片刻怔愣,心思一轉,便也明白了夫人的意思。
夫人想要報恩,自己的這門手藝剛好是對方用得上的。
小姐是她一手帶大,她也愿意報答世子妃這個恩情,她無親人無兒女,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就是夫人和小姐,留在世子妃身邊還能時常見到小姐。
如此一想,蘇嬤嬤留得心甘情愿。
蕭墨曄連夜帶著郭知府去了贛北府找張睿,三人徹夜長談到天明,郭知府帶著一眾護衛回了鄂南。
蕭墨曄從贛北府趕回家時,葉筱錦已經能正常走路了,蘇嬤嬤昨晚就幫她推拿了,手藝確實了得。
“他回去了?鄂南那邊的事情談妥了?”葉筱錦問一夜未睡的男人。
看他下巴冒出一層青色,面有疲倦,突的覺得真窩囊,明明是要做好事,還得求著人家允許,設法把人拉到自己一條線上不讓自己做的好事泄露出去。
自己是有私心,蕭墨曄是真的為了百姓,葉筱錦看他的身形越發覺得他偉岸。
“嗯,他不是個好官,也算不上一個壞官,知道有糧食有水給鄂南后,他基本就已經站到我們這邊了,由此可見,他心里其實還是把百姓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的。”
蕭墨曄換下昨日身上的臟衣服,走到葉筱錦身邊,執起她的手,又道,“他也不算個壞父親,最開始可能有攀龍附鳳的心思將女兒送入四皇子府,后又因不想女兒在皇子府處境艱難,而配合皇后壓下鄂南真實情況。”
“可惜,他的一腔父愛錯付了。”葉筱錦言語里有些諷刺。
蕭墨曄應和,隨后問道,“腿是不是好多了?”
他沒有說郭知府昨晚后悔痛哭的場景,大概是自己即將為人父,將心比心若是自己的孩子因為自己而遭受這一切,他恨不得拿把刀把自己分解了。
郭知府不值得他為他在錦兒面前說好話,也沒必要。
“嗯,現在走路不疼了。”說起這個,葉筱錦神情多了些輕松,她都有多久沒體會正常走路的感覺了。
“你瞇會兒,我去找程大夫,下午我們出去一趟。”
蕭墨曄剛想說自己不用休息,她溫情繾綣的眸子望過來,他便順從地應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