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嬌嬌殺瘋了

第943章 天子守國門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嬌嬌殺瘋了_第943章天子守國門_玄幻閣

默認冷灰24號文字方正啟體

隨機推薦:

凌州出了大事,兩個守將在當地關系盤根錯節。這次齊齊下了大獄,牽扯出來的官員多達十數人。

“皇妹拖兒帶女,駙馬又……唉!”昭武帝說著眼眶就紅了。

那雙本就布滿血絲的眼睛此刻更顯憔悴,眼白處蛛網般的血絲愈發鮮明,像是要滲出血來。他抬手揉了揉眉心,“我打算親自去凌州看看。”

“你?”蕭允德詫異。

昭武帝緩緩點頭,修長的手指攥緊了明黃龍袍的袖口,在錦緞上留下幾道褶皺,“兒子登基前后的這一兩年,困于京中,囿于這方寸皇城……父親還記得嗎?您曾經常教導我與諸皇兄皇弟,為君者當知民間疾苦。”

蕭允德沒應他話,似在回憶。

昭武帝又道,“兒子想趁著父皇在京城主政,親自去一趟凌州。皇妹和駙馬為北翼付出太多了,我應該在這時候去替她撐撐腰。”

皇權更替,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個外姓公主曾得明德帝寵愛,可如今是昭武帝時期,她是否落了勢失了寵?

想必許多人都在猜測。

就算海晏公主的兒子和女兒一生下來就封了侯爺和郡主,可誰都知道,那是太子監國時就封下的,也知那是駙馬掙下的赫赫軍功,用性命所換。

“我這次去,欽封皇妹為海晏長公主。”昭武帝考慮良多。

只有他親自去替她撐腰,震懾一方,讓天下人都知,海晏長公主依舊得新皇信任寵愛。

同時,他恐凌州會亂起來。那么多官員牽涉其中,若拼死一搏,公主和孩子們危矣。

“若駙馬在,我不擔心。”昭武帝憂心忡忡。

可如今禮部已著手駙馬喪儀,公主喪夫,獨木難支。

蕭允德幾次“駙馬沒死”到嘴邊又咽下,末了,沉沉道,“還是我去吧。”

他也想親自去凌州看看駙馬,看看女兒和他的小外孫和小外孫女。

他更擔心凌州亂了。哪怕岑鳶在,可畢竟手上兵馬有限,又蟄伏著不能露面。女兒和孩子們都在那里,著實讓人擔心。

昭武帝沉沉搖頭,“父皇,您留在京城坐鎮,讓兒子去處理這件事。您就……”喉結滾動了一下,“兒子需要借此立威。”

蕭允德凝視著年輕帝王繃緊的下頜線,剎那間明白了新皇的難處。

他在王朝最鼎盛時期激流勇退,將錦繡河山盡數交予兒子。可新皇終究稚嫩,在此之前又無太大建樹。

要說功績,也就晏星辰寫的《北翼山河記》中部里所記載的翎王救災。

但這不足以震懾朝堂,還需要鐵血手腕。

而他這個“先帝”卻用天子鎮國門,寫下了最光輝的一筆。留給新皇發揮的余地,已經不多了。

卻在這時,昭武帝又提出了一個更令人震驚的想法,“父皇‘天子鎮國門’……”他抬起的面龐被烽燧造型的燈臺映得明暗交錯,“兒子愿以身為盾守國門!”

天子守國門!

他要遷都!

明德帝一時愕然,看著兒子難掩激動心情,“你要把京都遷到凌州去?”

昭武帝顯然已深思熟慮,不是心血來潮。他從袖中取出羊皮輿圖,展開,朱砂圈出的凌州,正壓在三國交界處如楔入敵疆的箭鏃。

蕭允德手中的茶盞驀地傾斜,碧色茶湯在羊皮上洇開一片山河形狀。

昭武帝的指尖重重按在浸濕的輿圖某處,那里新繪的城墻標記還泛著墨光,“凌州雖為邊城,卻恰似懸在狼群頸上的利刃。兒子此次帶人過去,重點是堪查地形,重建城防——以皇都為餌,可鎖三關!”

他要把王都死死釘在這把刀尖上!

帝王守在第一線,給百姓最堅定的依靠。

燭火忽然爆了個燈花,將桌上的北疆輿圖映得忽明忽暗。

“父皇以‘天子鎮國門’創不世功業……”年輕帝王的聲音堅定有力,“兒臣愿以血肉鑄就新的國門。”

“你要把社稷宗廟……都押在邊城?”蕭允德的聲音里帶著歷經沙場者才懂的震顫。

昭武帝鄭重點頭,“兒子已密調三千玄甲軍,以商隊之名分批出發。”

他忽然起身,單腿跪地,“請父皇信兒子一回,凌州是刀尖,卻也是最好的劍鞘。”

蕭允德難掩喜悅,雙手扶起昭武帝,“你皇妹沒看錯你。”或許意識到說漏了嘴,他又補充了一句,“為父……的確沒看走眼。”

昭武帝聽到那句“你皇妹沒看錯你”便知,自己這皇位是時安夏為他爭取來的。

皇妹在父皇心中的分量,如斯之重。他怎能辜負?

他修長的手指劃過輿圖上星羅棋布的標記,“重建十二連城,疏通運河暗道。表面遷都實為鎖關,待敵國以為有機可乘時……”他指尖猛地收攏成拳,“便是我們關門打狗之日。”

燈光下,父子二人的影子在輿圖上重疊,越談,越歡。

父親的指尖剛劃過凌州城防的朱砂標記,兒子便接上幾處伏兵布置;父親剛提起運河改建,兒子立即補充幾條暗渠走向。

父子同心,其利斷金。此刻才是血脈真正的傳承。

蕭允德心頭激蕩,再次感嘆惠正皇太后選帝王的眼光。

他已經不記得夢里那些事了,許多細節都模糊不清。可他記得惠正皇太后是如何千挑萬選,力壓群臣,將這位心性淡泊的閑王迎回京城,成就一代帝王。

齊公公躬身趨步而入,烏木食盤上兩盞定窯白瓷泛著月華般的釉色。紅棗在琥珀色的桂圓湯中沉浮,恰似輿圖上朱筆圈畫的邊城在狼煙中時隱時現。

父子二人食完紅棗桂圓湯。

蕭允德催促,“快回寢宮補眠吧。往后少熬夜,保重龍體。你要知,你的身體已經不是你自己的,是萬千黎民百姓的。”

昭武帝肅然一凜,起身告退。走了兩步又頓住,轉身淡笑,“兒子定會趕回來為父皇大婚添彩。”

蕭允德滿眼溫柔,但覺盛世美好。

可惜朝中有人感受不到盛世的美好,只覺大禍即將臨頭。那正是宗正寺卿宋元久。

他與姜忠信從小就是把兄弟,長大后一人在京任職,一人在邊關當守備將軍。

二人書信來往頻繁。

京中寸土寸金,卻非遍地黃金。

宋元久收了姜忠信的銀子,利用職權之便,將酷似公主的一群女子送給了姜忠信。

宋元久完了。

本類推薦:

地圖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