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575章立威第一卷第575章立威←→::mayiwsk
這一舉動瞬間驚動了藩國國王,他連夜召集大臣們開始商討,得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藩國國王氣得要死,直呼四兒子沒用。
四王子涂峻的軍隊死傷大半,已經被敵軍捕捉,藩國死守的整片臨海海域上都是以陸漾帶領的南國士兵。
自從藩國有意挑事以來,這還是陸漾第一次攻打進敵方軍營里,一時間他只覺得揚眉吐氣。
與此同時,江鳳華和林語也走訪了臨海附近的許多百姓,他們一輩子靠海靠打魚而生活,就是因為有海盜,他們沒辦法再捕魚,家里的人失蹤也找不回來,所以大家都怕了。
南國一直都在圍剿海盜,但是朝廷也不敢輕易大規模地圍剿追殺,一旦觸發戰爭,不是任何一個人能承擔得了后果的。
很多人都知道臨海的海盜來自藩國,藩國是他們的庇護所,所以這么多年他們一直選擇忍氣吞聲,現在大周和南國合力攻打藩國的事情一傳開,整個臨海的百姓,甚至南國的百姓都沸騰了。
“大周國朝廷派親王殿下來親自督戰,勢必要將所有海盜全部清除,如果臨海沒有海盜了,我們又可以到海上去捕魚了。”
“陸總兵這次總算威風了一回,以前跟個孫子似的,不敢殺不敢打,真是氣死我了。”
“就是,我還以為陸總兵一直是只縮頭烏龜呢!”
“也別怪人家陸總兵,他守住海關也不容易。”
“說的屁話,南王把權力交到他手上,海盜都搶到家門口了他敢動一兵一卒嗎?有幾次還不都是看著老百姓的漁船被搶。”
“唉,還是缺少些魄力,朝廷也不作為,我預估咱們南國很快就要落入海盜手中,成為他們的聚集點了,沒想到這次他出兵了,算他還像個男人。”
“也是大周國派了軍隊來幫他,他才敢打,不然他還是一只縮頭烏龜。”
“你們沒聽說嗎?”有人道。
聽熱鬧的人尋著視線異口同聲地道:“聽說什么?”
“咱們南國已經歸順大周國了,南國的好多城市都改名了,王城也改成了黎州,南國和大周的邊界線現在慢慢在放開了,咱們去大周國不用辦理通關文書,只要有證明身份的文書就可來去自由。”
“我聽說了,前幾天我才從大周國采購回來,過關的時候做了登記,上面寫著大周,我現在也是大周朝人。”
“有大周國庇佑我們再也不怕海盜了。”
“陸總兵是不是要被卸職了,聽說大周國的兵隊已經入駐臨海,大周朝還派了一位叫袁歷的將軍來作戰指揮……”
江鳳華和林語也在人群中聽他們議論陸漾和南國的朝廷。
近十年南國朝廷腐敗有一部分原因是幾位王子都長大了,大家都想爭權奪利,還好南王不算糊涂,重用陸漾,命令他死守海關,沒想到百姓對他的抱怨卻這么大。
陸漾也算是努力的,雖然沒有打跑海盜,但是也沒讓藩國敵軍攻進南國邊境。
江鳳華和林語聽見百姓議論陸漾的語氣十分難聽,忍不住為他說了一句公道話,“其實陸總兵沒有剿滅海盜也是有他的苦衷的。”
她一開口,瞬間引來周圍百姓的矚目,“姑娘此話何意?”
“海盜滋擾臨海多少年了?”
“十幾年了。”有人答。
“陸總兵守著臨海海關也十幾年了嗎?”她又問。
“好像是有十幾年了,自從前任海關總領戰死,海關總兵的位置就落到了陸總兵手中,自從他上任,我們越來越不敢到海上作業,想要吃點深海里的海鮮幾乎不可能,因為我們都怕海盜突然襲擊。”
聽到這里,江鳳華有些傻眼了,如果他們知道深海里的海鮮可能是他們親人的尸體喂養的,算了,不要掃大家興致了。
現在謝觴帶領著士兵們正在打仗,他們需要的是士氣,而不是泄氣。
江鳳華又道,“我是這么認為的,這十幾年里明知道敵國屢次進犯南國,但是陸總兵都把敵人阻擋在了海關之外,總的來說是他守住了一方百姓安寧。
海盜猖獗,絞殺不滅,不是他不想滅,而是滅不了,因為從現在的戰役來看海盜的靠山其實就是藩國,我們設想一下,如果這些海盜就是藩國人假扮的,陸總兵一直在追殺海盜,阻止了藩國進入南國,算不算他的功勞。”
大家頻頻點頭,“這樣說起來陸總兵的確是一個好官,他守了十幾年的海關,也沒讓海盜占領南國的海關,咱們百姓還是照常過日子。”
江鳳華心里也升起了八百個心眼字,又道:“不是陸總兵不想打,而是他不能打,如果他一旦開戰,勢必要大力征召士兵打仗,南國內憂外患,他也力不從心,現在好了,大周國的王爺親自來了,給了陸總兵足夠的勇氣和底氣,他不是打得挺好的嗎?”
她的意思是背靠大周,他們才有安穩的日子過。
大家聽得很是興奮,她又道:“如果這次陸總兵把臨海海域打進我們的版圖,我想大家以后想要到海上去捕魚撈蝦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再也不怕海盜搶劫……”
其實江鳳華知道謝觴會重用陸漾,原因只有一點,不管他能力如何,至少他不叛國,他若真的叛國,南國不會只有內亂,而是外戰。
謝觴看重陸漾的人品才敢把總兵的位置給他,這次戰役開始,陸漾也的確很爭氣。
他缺的不是勇氣,而是缺一個給他底氣的人,背靠大周,不管是對南國軍隊,還是南國百姓,只有利無一害。
借著這次戰役江鳳華通過輿論在百姓心中替謝觴樹立形象。
林語聽著江鳳華說的這些話,不禁淺笑,原來她失憶了還想著謝觴的名聲。
南國的百姓通過這次戰役更加信奉大周朝廷,會迎來一個有利的局面。
謝觴也的確沒有讓大家失望,藩國國王很快派使臣來談判愿意退出臨海。
此消息一出,整個南國的百姓都沸騰了,只允許南國的海兵駐守臨海,意味著他們可以再造船出海了。
大家把功勞歸在大周國的幫助上。: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