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雜貨

173.玉米面

:yingsx←→:

羅用的那些玉米比侯藺那邊要早種下去幾日,但收獲的時間卻差不多,應還是他們離石當地氣溫比長安城那邊低些的關系。

在羅家那些玉米成熟以前,羅用就經常到坡上去偷掰嫩玉米棒子,明明是自家的田地自家的糧食,偏他還要整得跟做賊一般。

實在也是無法,村人看得緊啊,都說上回在這個玉米的播種一事上,已經鬧出了那許多是非,收獲的時候定不能再出差池,一定要恭恭敬敬一個玉米一個玉米掰下來,好好計算出產量,再叫郝刺史幫他們把消息遞回長安城去,另外還要交點玉米上去,叫皇帝陛下看看他們離石當地產的玉米,雖是種在坡地上,長得可半點不比那些好田里的差。

就這種情況,羅用還能光明正大去掰嫩玉米吃?

也就只能偷摸著去,每回還得換地方,當初那半斗玉米,硬是被他們播了將近四畝地,這四畝地里頭,少那幾個玉米棒子,應也是看不出來的。

“夭壽啊!誰把三郎家的玉米給偷了!”結果他那邊才偷剝了沒兩日,就被一個細心的村民發現了端倪。

“莫不是誰家小娃娃嘴饞?”馬上就有人把矛頭直指村里那些熊孩子去了。

“不是不是,那玉米是我掰的。”羅用連忙站出來認罪,要不然村里那些熊孩子指定就得遭殃。

“這玉米還沒熟呢,你掰它作甚?”一聽是羅三郎自己掰玉米,村人們的態度也緩和了許多,不過剛剛那誰喊的那一嗓子,已經把村里好些人都給招來了。

“我就試試看這生玉米棒子能吃不能。”羅用笑嘻嘻說道。

“你這娃兒怎的這般缺心眼呢,想試這個,咱明年后年大后年,想試多少試多少,這節骨眼上,可莫要再禍禍這些玉米了。”村里有個老人當即就說了,這可是關系到玉米產量的大事啊,就怕被人給揪著小辮兒,長安城那些黑心肝的又要拿這個事做文章。

“那嫩玉米棒子好吃著呢,蒸著吃煮著吃都行,咱到時候把這件事報上去,也是功勞一件。”羅用說道。

“莫說莫說,別人怎么吃咱也怎么吃,這個風頭莫出。”村里幾個老人連忙擺手,在對待第六谷這個事情上,他們認為其他都可以不管,首先一個敬重慎重的態度必須要擺放到位。

“那便不說了吧。”羅三郎從善如流。

“這兩日不知會不會有野豬下來,大伙兒這幾天都警醒點,最好安排幾個人經常到這邊來看看。”田村正這時候也說話了。

“正是,莫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出了什么岔子才好。”村民們也都覺得這個話在理。

“……”羅用在一旁聽著,覺得這些人防野豬還是次要的,主要還是為了防著自己。

得,沒有玉米棒子吃了,他們家六郎七娘那兩個估計要失望壞了。

那剛剛從地里頭掰回去的嫩玉米棒子,撒上幾顆鹽,放在陶甕之中慢慢煮了,煮到玉米粒都破了皮,咬在嘴里黏糯香甜,那滋味,別提多好了,他們家那幾個小孩能把煮玉米的湯水都給喝咯。

如此又過了幾日,田中那些玉米棒子上的長須開始發黃了,村人便說約莫是能收了,找了縣中司農的吏員來看,那吏員往他們西坡村這邊走了一趟,看過了以后便說,再待七八日,待著玉米桿子也干黃了,再收。

如此又等了近十日,等到那四畝地里種著的玉米莖葉開始變得干黃、玉米須變得焦黃的時候,西坡村中這才推選出幾個干農活最有經驗的農人,幫羅三郎下地收玉米去了。

羅用就站在田頭,看著村人一籮筐一籮筐從田里搬出許多玉米棒子,他想伸手去接,結果那些人一個個都跟他說:“你莫要動手,這些我們來就好。”

羅用:……這是怕他把這些玉米棒子生啃了嗎?

待到玉米棒子都掰完了以后,眾人便去收玉米桿子,羅用就從那里邊揀出一根來喂了五對,五對還挺愛吃,就著羅用的手,沒幾下子就把那根玉米桿嚼了個干凈。

這時候村子里也有其他毛驢在這附近的,都是被各家的小孩帶出來,不干活的時候,它們都跟村里的小孩一起玩兒,小孩兒們到哪兒它們就到哪兒。

這些毛驢見五對嚼那玉米桿子,聞著味兒就饞上了,一頭頭盡往這邊湊,羅用便抱了一捆桿子到旁邊的草坡上,叫它們自己啃。

驢子們在坡上啃玉米桿,羅三郎也蹲在坡上啃玉米桿,還給那些小孩兒們一人找了一根,叫他們也啃。

這玉米桿子啃起來甜絲絲的,村里的小孩兒們都可喜歡,啃完一根又要一根,羅三郎大手一揮,叫他們自己去挑,滿地的玉米桿子,看上哪根啃哪根。

“那就是一小孩兒。”正在干活的幾個村人往他們那邊瞅了瞅,笑著說道。

“也不知道咋說他。”說他是小孩兒吧,有時候比他們這些大人還有主意,說他是個大人嘛……

待到這些玉米桿子也都拔下來了,羅用便讓村民們自己動手,捆些玉米桿子回去喂牲口,今年這一批玉米從種下去到收貨,他自己都沒怎么出過力氣,多是這些村人給他幫忙。

總共就四畝地,種得還比較稀疏,這么多人一起,幾下子也就忙完了,這時候各自又能得一捆玉米桿子回去,大伙兒也都挺高興的。

其實這一年幫羅三郎家種玉米,也不盡是為了給他幫忙,他們自個兒心里也好奇呢,這個第六谷究竟是個什么東西,要怎么種,長出來是個什么樣兒的,這大幾個月下來,著實增長了不少見識。

這玉米桿子,不僅小孩和家里的毛驢喜歡吃,大人們沒事的時候也喜歡捋一兩根出來啃啃。

之后的日子里,一邊啃著玉米桿子,一邊到羅三郎家去看他們曬玉米,也就成了全村男女老少最最喜愛的休閑活動。

夏末時節天氣干燥,太陽也挺大,這些玉米沒幾日便都曬出來了,脫粒之后稱一稱,竟然有二十六擔之多。

若是按照畝產來算,一畝地便有六擔半,這還是在他們種植得比較稀疏的情況下,而所用的田地,也只是最最普通的坡地,從前他們村里可沒有什么灌溉系統,坡上這些地也是比較旱的,并不十分適合種植莊稼。

聽聞在南方那邊的一些地方,這玉米的收成,一畝地就能達到近十擔,村人們從前也覺得不可思議,待羅三郎的這些玉米收回來以后,他們就都信了。

羅三郎家那樣的坡地,又種得那樣稀疏,一畝地都能產六擔半,若是換了上等的田地,種植適當密集一些,畝產十擔想來也并不是什么難事。

村人們都很眼饞羅三郎家的那些玉米,想跟他買些回來做種子,卻在聽聞了許家客舍那些郎君們說起這玉米的價錢以后,紛紛又打了退堂鼓。

他們這兩年雖也掙了些錢,但那樣高的價錢,還是承受不起的。

“若能與三郎開了這個口,他應也能借些種子與我們。”有村人這般說道。

“如何能開這個口,三郎現如今欠下恁多債務,今年這些玉米,他定是要拿去換錢來還債的。”另一村人擺手道。

“二十六擔玉米,若都播到地里,來年能收多少玉米啊!”有人感慨。

“還得是圣人看重,尋常人家,哪里就能弄到玉米種子。”

“不知三郎與人談好了沒有,價錢幾何。”

“許家客舍那邊住著那么多大郎君小郎君,整日都與羅三郎學算術,幫他尋個買家總是不難。”

“依我看這事也不用他們尋買家,只要三郎放出風聲去,言是要賣玉米,定然就會有許多商賈來買。”

“聽聞三郎今日要曬最后一遍。”

“便是,曬過了這一遍,今年這些玉米便要入倉了。”

“我再過去看看。”

“成,一起再過去看看,錯過了這一回,怕就要等來年了。

于是幾人一起,打算再去看一眼金黃金黃的玉米粒們,以緬懷自己求而不得依依不舍的心情。

結果等他們到了羅家院子,就看到羅三郎趕著他們家那頭名叫五對的大毛驢,正在磨玉米面,只見那些黃橙橙的玉米粒一把把撒在磨盤上,滴溜溜滾入石磨里邊,咔咔聲響之中……

村民們感覺自己的心都跟著那些玉米粒一起,被磨成了玉米面。←→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