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ngsx←→:
長安縣天子腳下,各種勢力盤根錯節,長安縣令哪里又是那么好當的。
皇帝老兒老奸巨猾,羅用這次回往長安城,若他在這般錯綜復雜的形勢之下,果然吃癟,那皇帝也是比較樂意看到的。
坊間百姓不都說你羅用有才干,把常樂縣治理得比長安城還好嗎,然而就算你那么有才干,到了這長安城還是不行了吧,更別說我這個當皇帝的,治理的可是一整個國家啊。
羅用要是能把這個縣令當好了,皇帝那兒也不虧啊,既然你們都說羅用有才干,我就把他調回長安城給你們當父母官了,你們看看,我這個皇帝果然很有胸襟吧。
這回讓羅用回長安城,皇帝也是想好了,將來甭管羅用和各大家族怎么鬧騰,他都不摻合了,他現在這個血壓實在太高了,需得靜養,不宜動怒。
沒幾日,圣人要調羅用回長安城當縣令的消息便傳開了,果然,長安百姓對李世民的好感度頓時上漲不少。
先前還有人怨皇帝不把紅薯種子分與城中百姓,這會兒不少人又改口了,都說圣人體察民情,著實很難得,要說有什么不好,那大抵還是如今這位長安縣令不夠好。
長安縣令:呵呵!
換那羅用回來給你們當縣令,果然就那般好?且等著吧,有他哭鼻子的時候。
羅大娘這邊,通過四娘與白家確認了這個消息之后,便安排了她鋪子里的一名青壯,帶上她的親筆書信,快馬加鞭奔赴常樂縣而去。
朝廷這邊突然要調羅用回來,事出突然,她這邊早一日把消息傳給羅用,羅用那邊就能多一日的工夫做準備。
別的不說,光是那水渠的事情就是個問題,羅用在那常樂縣中經營數年,這一次終于決定傾其財力,去修這一條水渠,如果說到時候調令下去了,羅用走了,那條水渠還未修完,結果下一任官員就接手了,那官員若是不能好好把這一條水渠修完,那羅用先前那番努力豈不是白費,那官員若是修完了,那么這一條水渠最后又要算作誰人功績?
長安城這邊雖然已經說了要調羅用回來,但是調令一時卻并沒有那么快下來。
這邊要調羅用回長安城,那么原本的長安縣令又該如何安排,常樂縣那邊,又該讓誰去接羅用的班,這些都是需要好好討論的問題,官員調動并非兒戲,這其中也會牽扯到利益爭奪以及派系之斗。
最后,時任尚書左仆射的蕭瑀推薦了一個人,他說丁敏此人曾在隴右道鋪設水泥路,對那隴西之地頗為了解,再加上此人勤勉正直,剛好那陳皎一早就想回中原了,他建議讓丁敏過去擔任瓜州刺史,將那陳皎換回來。
丁敏此人,便是早些年在隴右道鋪路的丁朝議,那一次鋪完那條水泥路回京,他也是升了官的,只是這些年下來,卻也并沒有什么很大的發展,之所以會這般,主要還是因為他的背后缺少一個強大的家族作為支撐。
蕭瑀這個人剛正不阿,人品很好,但就是有些剛正過頭,不太能容人,丁敏倒是剛好入了他的眼。
這一次蕭瑀推薦丁敏去往瓜州,也是為他考量。如今隴右道能產白疊花,羅用他們又在那片鋪了許多軌道,開了許多作坊,開發建設得很是不錯,早已不是過去那般貧瘠模樣,對于像丁敏這種在長安城跟別人拼身家完全拼不過的人來說,去那里當官,也算是一個十分不錯的選擇。
而陳皎的家族,則趁著這一次機會,在山南道那邊給他謀了一個刺史的職位,頂替的是一個年紀大了馬上就要退休的老刺史的缺。
對陳家人來說,隴西那邊雖然不錯,奈何陳皎背運,手底下管著一個像羅用那種特別能出風頭的刺兒頭不說,后來又多了個郭孝恪那樣的頂頭上司,再讓他這么在那邊待下去,也難有什么發展,不若還是調回中原,畢竟他們陳家也不算是特別強有力的一流世家,家族中真正有才干的青年子弟也不多,還是把陳皎弄回中原這邊再培養培養,說不定將來也能有些成就。
至于那原本的長安縣令,這兩三年他雖然政績平平,這一次調任,卻是直接進了中書省,成了一名中書舍人,可見其背后的家族力量之大。
時下的朝堂行的乃是三省六部制,那三省分別就是中書省、尚書省、門下省,唐代這時候沒有設丞相職位,這三省的頭頭便相當于丞相,這三省的二把手便相當于副丞相。
只有尚書省比較特殊,因為李世民常以尚書令自居,便沒人敢當那個官,所以通常來說,尚書令下面的尚書左仆射、尚書右仆射,基本上也就等同于丞相之職。
這么一看,朝廷中好像很多丞相的樣子,事實上有些職位是常年空缺的,朝中并沒有那么多丞相。
而那中書舍人,就處在比副丞相略低一等的位置。
這中書舍人一職總共有六個人,最終誰能上升,那肯定還會有一番競爭比斗,若是沒有足夠強大的家族勢力做支撐,很難在這樣的爭斗之中占據優勢。
這些人的安排很快都定了下來,倒是在羅用走后空出來的常樂縣令一直,擱置了好些時日,一直沒能議出一個具體的人選。
常樂縣令一職,官職雖然低微,又是不入流的地方官,但是常樂縣那地方現在好東西不少啊,別的不說,光是那釷石燈罩作坊,以及那軋棉機作坊,對不少家族來說就很有吸引力。
這件事拖延了不少時日,羅大娘這邊也很關心朝廷會派誰去接任羅用的官職,一直也都關注著,時常找人打聽。
結果等到最后的人選定下來的時候,羅大娘很是大吃一驚。她如何能想到,白家人這一次,竟是要把他們家族中的長子嫡孫白以茅,送到隴西去當縣令。
這個白家雖不在時下的五姓七望之中,但是在長安城也算是比較靠前的大家族了,怎的好好的,竟是要把白以茅送到那邊陲之地去當縣令?
聽聞別的家族雖然也想要常樂縣令這個職位,但是他們礙于身份臉面,并不肯讓家族中十分要緊的子弟前去赴任。
相較之下,白家這一次直接拿出一個長子嫡孫,那就顯得很有誠意了。圣人以及朝堂之上那幾位不參與這場爭奪的大臣們,其實也還是很看重常樂縣這個地方,白家人這般鄭重其事,自然也就合了他們心意。
而白家這邊,也有他們自己的考量,白以茅這個年輕人早幾年雖然看起來還有些不著調,其實做人很有底線,骨子里甚至還有幾分俠義,這樣的人并不很能適應官場上的傾軋磋磨。
白家長輩愛惜他的正直品質,也不愿意讓他在羽翼豐滿之前,便早早步入官場這個大染缸,既不想看到他被挫傷了志向,也不想他過早地學會妥協圓滑。
而今前太子已然被廢,魏王李泰也已離了長安城,只余下這新太子李治留在圣人身邊,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他必定就是未來的君王了。
在之前那一場儲君之爭中,他們白家人既沒有站李承乾也沒有站李泰,這在一定程度上必定可以獲得李治的好感,只要他們白家人細心經營,將來總不會太差。
眼下這新太子尚且年少,朝中還是圣人掌權,這時候過多與之接觸亦是無益,平白招惹圣人不快。
待到過些年,新帝登基之時,必定也會有一個意氣風發,想要開創一番宏圖大業的階段。
屆時再讓白以茅回來,年輕人意氣風發,見多識廣,對那西域又有許多了解,正合了李氏父子一直想要經略西域的想法,再加上白家人這些年的細心經營,如此一來,白以茅應是能夠得到重用。
讓白以茅去往常樂縣,是他們白家人對白以茅仕途的一個安排,也是對他們白家整個家族未來的一次謀劃。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巨大的投資,也要冒一定的風險。
他們之所以愿冒這個風險,也是因為羅用早前在信件中曾經說過,在將來的隴西,西州、伊州、瓜州、沙洲這幾個地方,將會形成一個黃金四角,繁榮昌盛堪比中原。
這是羅用這些年努力的方向,也是他所預測的未來,雖然未必絕對就能成真,但是白家人還是愿意讓白以茅去那里搏上一搏,若是搏贏了,那他將來就是士族大家之中,青年才俊這一輩的頂尖人才,前途不可限量。
臨行之前,白家長輩對白以茅也是有許多交代。
“你且去,到了常樂縣那邊,好生聽三郎安排,莫要自作主張。”
“這一次便多安排一些家人仆從與你同去,聽聞隴西民風頗悍,你亦善騎射,喜交友,此事倒是無需擔憂。”
“去到那邊,便無家長督促,切記,莫要耽于享樂。”
“你只管將那常樂縣好生發揚光大,若是遇著什么難事,及時寫信回來與家里大人商議,或可求教唐儉,此次我等亦有書信與那唐儉,讓他對你多加照應。”
“郭孝恪是個粗人,卻也不傻,你雖出身士族,在那河西之地,卻也莫要與他爭強,他無事應也不會招惹于你。”
“縣尉郭鳳來乃是朝廷這邊安插過去,此事你亦知曉……”
“罷了,就說這些吧。”
“甚時候你若能將那常樂縣經營得比晉昌城更好了,我便上奏君王,將常樂縣改為瓜州治所,你可知我言下之意?”
“我知。”
“丁敏此人亦是良才,將來他的事情,我等自有安排,你且好生與之相處。”
“喏。”←→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