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留言:
第76章忘情峰峰規:四不饒第76章忘情峰峰規:四不饒→:八三看書83ks,開局圣地師叔祖,女帝為徒仙為奴!
忘情峰上,忘情殿內。
谷梁淵端坐主位,垂眸望向下方。
下方,四大親傳齊聚,神色不一。
千秋身穿秋楓裙,頭戴鎏金簪,懷抱秋水劍,微微抬首,已初具女帝氣場。
宋仙兒身穿舒云流仙裙,盈盈而立,盡顯仙意。
墨塵站在那里,周身都散發著一股淡淡的道蘊,眼神漫無目的地游走,不時皺眉,似乎是在思索著什么。
君傲之縮著腦袋站在一旁,好奇地打量著三人,在谷梁淵以德服人的胸懷之下,再沒了當初紈绔大少模樣。
來忘情峰之前他就仔細打聽過這三個人的信息,三人毫無例外,都是從微末而起。
如今修行不過兩三個月,都已見絕世天驕之態!
他雖然對谷梁淵心中腹誹,但他不得不承認谷梁淵授徒之能。
以三人的資質,莫說是東洲,就是在號稱世界中心的中洲,也找不出幾位。
“就是不知道,谷梁淵所說的魔神血脈是真是假,如果是假還則罷了,如果是真的……”
“雖然我因此得到了天賦,但是我的身世,就有說道了。”
“沒道理啊,王家的人長得都不怎樣,我這么帥,怎么會有他家的血脈……”
看著下面四個徒弟的特殊面板,谷梁淵心中滿意。
距離八大親傳的任務,越來越近了。
略微輕了下嗓子,谷梁淵緩緩開口:
“你們四人,跟我修行也許久了。”
君傲之:嗯?那我呢?
他有意接話,待看到谷梁淵那警告的眼神時,識趣地沒有反駁。
谷梁淵的話還繼續:
“在修為方面,你們都進步不小,但是修行之路,不單單是要修為的比拼,更多的是人心算計。”
“不能一味地閉門造車,還是要適當的歷練。”
“最近南玄門附近有魔族出沒,據估計,這魔頭的修為應該是筑基后期左右。”
“南玄宗為我太上圣地附屬宗門,三千年前倒也鼎盛過,只是如今落寞了,宗內無人能治住此魔。”
“所以,我準備派你們前去降服此魔,你們可有信心?”
宋仙兒和墨塵緩緩點頭,他們都有闖蕩修真界的經驗,對于此事并沒有覺得有什么難度。
千秋則是微微露出興奮之色,她自上了忘情峰,一直修行,還沒和別人斗過法呢。
斬妖除魔,那是她沒修仙之前的夢想。
如今有了出手機會,自然興奮。
君傲之看似表情沒有什么變化,心中卻在狂喜!
好好好,終于有出忘情峰的機會了!
出了忘情峰,那自由還會遠嗎?
將四人的神態盡收眼底,谷梁淵再次叮囑道:
“出門在外,不比在圣地之中,人心險惡。”
“今天,我就教你們一套法門,只要嚴格按此法門行事,必然安然無恙。”
四人齊聲:“請師父賜教。”
谷梁淵站起身來,順著臺階往下,走到了幾人的面前,神色鄭重:
“我這套法門叫做四不饒、兩不救、一必殺。”
“平常不與人動手就罷了,可一旦動手,結為仇敵,必有禍端。”
“所以我總結了這四不饒。”
“這一不饒,老不饒。無論修為高低,一旦上了歲數,突破無望,他們往往會將修為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所以,這樣的人身后,往往有著家族,保不齊家族之中就出現了一個天資過人之輩,找你尋仇。”
“加上這樣的人,年齡太長,所謂年老成精,他們的心機不是你們能比的,所以,這樣的人絕不能饒,挫骨揚灰,不留痕跡。”
四徒聽完,包括君傲之在內,都是點頭。
有道理!
千秋發問:“師父,那二不饒呢?”
谷梁淵繼續道:
“二不饒,為少不饒,少年人,往往意味著有無限的未來。”
“你也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就有了奇遇,一飛沖天,對你未來造成多大的傷害。”
“所以這樣的人,絕不能饒!”
“凡是遇到,挫骨、揚灰、滅魂一條龍就行了。”
“對了,還有一條,要連地上散落的血跡也要徹底銷毀。”
四人再次點頭。
君傲之聽著,雙眼放光,宛若是聽到了什么至理名言一般。
還別說,谷梁淵真是真知灼見。
在中洲,經常聽說哪個家族子弟欺負了一個少年,若干年后,那少年修煉有成,前來復仇的橋段。
要是按照谷梁淵所說去做,哪還有后續那么多事。
念及至此,君傲之取出了紙筆來,席地而坐,靜待著谷梁淵的三不饒。
谷梁淵將君傲之的表現看在眼里,微微點頭。
孺子可教!
他繼續言道:
“這三不饒,為熟不饒,往往是相熟之人,最知道你的弱點。人心這個東西經不起考驗,你放了他,且不說遇到白眼狼的概率很高,就算當時他心里感激,但也難保未來他再生嫉恨,暗中害你。”
“所以,熟人,絕不能饒!”
谷梁淵這邊說著,君傲之在下方奮筆疾書。
墨塵聽著,若有所思。
千秋則是暗中記下,只要是師父說的,總沒錯。
就連見識最廣的宋仙兒,也是頻頻點頭,覺得谷梁淵所說在理。
“還有四不饒,生人不饒!”
四徒齊齊抬頭:
“這也不能饒?”
“嗯!”
“熟人因為相熟,多少還顧及點面子,只想著暗中害你。但是生人就不一樣了,反正我們不認識,你這邊饒了他,他反手就能給你來一刀。”
“所以,就更不能饒了。”
君傲之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
“那還有什么人能饒?”
谷梁淵微微一笑:“當你遇到一個不生不熟、不老不少的人,就能饒了。”
君傲之撓了撓頭,未來許多年,因為谷梁淵這一句話,他尋遍修真界,也沒遇到一個他能饒恕的敵人。
沒等君傲之再問,谷梁淵繼續道:
“還有兩不救。”
“出門在外,最忌生惻隱之心。”
“尤其是大宗門弟子,沒見過修真界險惡的。”
“當初為師所斬的青芒山十八匪就善用此招,或用美人,或用幼童,制造出她們即將身死的場景。讓路人生惻隱之心,防備全無,將其一舉擊殺,枉費了性命。”
宋仙兒發問:“哪兩不救?”
“不能救的不救,能救的不救。”
宋仙兒:?
千秋:??
墨塵:???
君傲之:???
這又怎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