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留言:
第六十九章拉清單第六十九章拉清單→:八三看書83ks,小閣老!
翌日一早,巡撫行轅外,來告狀的民眾已經將整條大街,擠的水泄不通了。
之前海瑞只收狀子不過堂,著實讓松江百姓擔心了幾日,以為連海中丞都不敢朝徐家下手。
現在看來,海斗士依然無所畏懼,就是硬剛到底。
辰時一到,巡撫行轅外的柵門打開,有書吏拿著編好號的狀紙,喊排在前頭的那些原被告進來衙門,在大堂前的月臺等候。
海瑞等官員已端坐堂上,人一帶到便立即開始審理。
經過一個春節的休息,海斗士和他的十殿閻羅火力全開,一天便審結了八百個案子!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控告,徐家侵奪小民田產的。
對此,徐家原本并不慌的。因為五年內得來的田產,徐閣老都已經跟他們打好招呼,主動放棄了。這也正是那四萬畝退田的來由。
至于五年以前的,按照現行的《問刑條例》,田產糾紛有一個五年追訴期。即是說,田產只要過戶五年以上,無論什么原因,賣方都不能要求贖回了。
徐家只要放棄五年之內的田產,從法理上說,便已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徐階才有恃無恐,回絕了海瑞的無理要求。
你海瑞不是口口聲聲不是依法辦事嗎,現在就跟你論國法,看你怎么辦?
可惜沒人比海瑞更懂大明律法,他居然繞過了《問刑條例》,以太祖皇帝制定的《大明律》來判案。因為《大明律》中,對此類案件可以無限追訴!
《問刑條例》本就是士大夫集團炮制出來,保護自己免受《大明律》苛刻限制的玩意兒。現在海瑞拿《大明律》來斷徐家的案子,這可就要了徐家的老命!
僅僅第一天,巡撫衙門便以‘接受投獻’、‘隱瞞田產、偷稅漏稅,且數額特別巨大’等罪名,宣判徐家近支族人并奴仆三百余人有罪。
其中便包括徐階的三個親兄弟徐隆、徐陳、徐陟,以及徐璠、徐琨、徐瑛等二十幾個子侄輩。
這還是人丁比較單薄的府城徐家,在泗涇徐家老宅,徐閣老的堂兄弟堂侄子堂孫子,被判有罪的更多如牛毛了。
而且與之前在蘇州不同,宣判后第一時間,海瑞便發下票牌,出動官軍捉拿徐家眾人歸案。
這又把牛僉事等人嚇一跳,忙勸海斗士三思道:“徐家人因徐閣老兄弟緣故,多有官身或冠帶,至不濟也有功名護身,如何能說拿就拿?”
“請王命旗牌!”海瑞卻站起身,朝北一揖。
低沉肅穆的鼓聲中,旗牌官將四對王命旗牌護送上來。
海瑞先取下一副旗牌,遞給衷貞吉道:“你速速帶兩百兵馬,去南禪寺徐府拿人。跑了一個,提頭來見!”
“得令!”見王命旗牌都搬出來了,衷貞吉知道海公這是要放手一搏了,哪敢再廢話,趕緊領命而去。
“你二人速速帶五百兵馬,到泗涇徐家浜拿人,放走了一個,提頭來見!”海瑞又將另一對旗牌,授予了鄭岳和王委員。
兩人趕緊齊聲應命而去。
海瑞又將第三副旗牌授予牛僉事,頓一頓道:“你帶兩百兵馬,去退思園保護好徐閣老,千萬別讓他老人家,離了你的視線!”
“……”牛僉事暗暗叫苦,他能聽懂海公這道命令的話外之音,實在是太刺激了。
算了,就當是為林中丞報仇吧!
“是!”想到這,牛僉事鼻子噴出白氣,把心一橫,應聲下去。
很快,巡撫衙門的兵丁便開赴府城各處。
百姓們看著那些扛著長槍,穿著紅藍色號衣,打著綁腿的官兵,列隊穿城而過。鑲鐵釘的布鞋,將地面踩得塵土飛揚,發出令人膽顫的咔咔聲。
“巡撫衙門辦案,回避!回避!”打頭的官兵,用槍桿驅散擋道的人群。
老百姓紛紛躲避,站在道路兩旁張望。
“這是去南禪寺的啊?”
“要動徐家了嗎?!”
“八成是!走,瞧瞧去!”原本還一臉畏懼的民眾,一下就來了勁頭。
徐家這幾十年在府城作威作福,說壞事干盡也不為過。再說他家靠著老頭子驟然富貴,全城誰不眼紅啊?
何況,那種把土皇帝拉下馬,狠狠踩兩腳的超快感,可能一輩子也遇不上一次。
市民們這下也不害怕了,紛紛丟下手頭的活計,跟在官軍看熱鬧去了。
大隊官軍轉眼到了南禪寺,從那一道道刻著‘探花及第’、‘上柱國’、‘大宗伯’、‘大學士’、‘首輔元老’的牌坊下走過,就像在短時間內瞻仰了徐閣老光榮的仕途一般。
可惜再輝煌的仕途也有到終點的一刻,昔日的榮光已經無法再庇護這個松江第一大族了。
官軍跟隨衷知府,來到了徐府的大門前。
徐家人早得到風聲,把大門緊閉,任憑府里的捕快如何砸門都不應聲。
“撞門!”事已至此,也沒什么好猶豫的了,衷貞吉把手一揮。
馬上有十名官軍,扛著包鐵頭的圓木。先是助跑一段,然后將那破門槌狠狠裝在徐府的大門上。
別看大門厚實無比,包鐵鑲銅,但根本禁不住這種程度的撞擊。
才三兩下便被撞落了與門框相連的鐵箍鐵釘,再來兩下,便被轟然撞倒在地。
門內的徐家奴仆驚叫著躲閃不迭,險些被倒塌的門板壓在底下。
“進去!”見門開了,衷貞吉下令道:“按名單抓人,查封所有賬冊契書,統統帶回行轅!”
知府衙門的捕快們,便帶著官兵沖進去。
徐府大宅里,住了徐家三位老太爺,和他們各自的兒孫,連帶女眷奴仆,加起來有千把號人。
如狼似虎的官軍沖進來,哪會跟他們客氣?雖不至于打砸搶,但動作暴力、言語粗俗自是難免。
徐府中登時到處鬼哭狼嚎,女人的尖叫聲此起彼伏,就像遭了多大虐待一樣。
那位致仕的南京刑部右侍郎,徐閣老的小弟弟徐陟,此時正好在府上。
聽到外頭亂做一團,他趕緊提上褲子出來查看。
正碰上官軍一路追趕者四散奔逃的徐家人,來到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