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大理寺女卿

第166章 回郡城

村民們很快就來了,在陶明等一眾學子的吆喝下,又很快以村為單位排好了隊。

分糧、拿回屬于自己的地、減免賦稅,如今又要發錢,村民們無論男女老少,臉上都是喜氣洋洋。與陳韶前日初來這邊時看到的麻木不仁形成鮮明的對比。

胡慶魯開始按照戶籍,按村按戶發放銅錢與點心后,陳韶在他身旁站了一會兒,見并沒有爭搶的情況,便打算去丁立生那邊看看。才走兩步,一個剛剛領了錢和點心的老人便帶著子女,繞開發錢的桌子朝她走了過來。

“老人家,怎么了?”陳韶關切地迎上去。

老人什么話也沒有說,大喝著讓所有子女都跪下后,自個也跟著跪了下來,什么話也不說,便砰砰砰地磕了三個頭。

陳韶趕緊上前將他扶起來,“老人家,您這是做什么?”

“大人是我們的大恩人,我們給恩人磕頭,實屬天經地義!”老人大聲說道。

聽著越來越響亮的附和聲,陳韶制止道:“老人家,您太高看我了,你們也都太高看我了。這錢是找文家拿的,我呀,一分錢都沒有出。”

“能從文家拿錢,是大人的本事。大人拿來錢分給我們,就是我們的恩人。況且大人還不止給了我們錢,還給了我們地,還免了我們的稅收!”老人說著,又要下跪磕頭。陳韶趕緊攔住他,“老人家,使不得。那地本來就是您的,我不過是物歸原主。那稅收,也是您前二十年白交的,我才減免五年,已經十分慚愧。您呀,就別拿這些來夸我了,再夸下去我都不好意思了。”

不等老人回話,陳韶又對老人身邊的幾個子女道:“時辰不早了,你們趕緊扶老人家回去歇著吧。如今有田有地有錢了,把日子過好就是對我最大的感謝了。”

話是這樣說,老人身邊的幾個子女還是重新跪到地上,向她又磕了三個頭道謝后,才起來扶著老人走了。

老人剛走,又有人要上前來磕頭。陳韶趕緊制止:“不要來了,我年紀尚小,還未娶親,你們這樣一個個都來給我磕頭,把我的福氣都磕沒了。傅九、蟬衣,你們聽著,從現在開始,誰要再來給我磕頭,就把發出去的錢都給我收回來。”

蟬衣笑著應了一聲好。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百姓們的確不到她跟前來磕頭了,卻在離開莊子時,躲得遠遠地給她磕頭,且磕完頭就走,一句話不說。陳韶為躲避他們,干脆去了丁立生那邊。

丁立生桌前排隊的人并不多。

陳韶過來時,排到跟前的正好是陶三。陳韶等他領完錢后,才問道:“大叔,您的腿怎么樣了?可輕松些了?”

陶三臉上生著笑,“已經好很多了,蟬衣姑娘真是個神醫!”

他這條腿,試過所有的土方子,前兩年痛得很了,厚著臉皮去看了一回大夫,也沒能看好。沒承想被細皮嫩肉的蟬衣扎上幾針,又吃了兩回她給的藥后,竟察覺不到什么痛意了。

蟬衣過去捏了捏他的腿,叮囑道:“我給您的那瓶藥丸一定要按時吃,不能因為一時輕松了,就想著省下來。”

陶三被說中心思,不由問道:“這不痛了就不用吃了吧?”等下次痛時再吃多好。

蟬衣道:“放心吧,您按時將那些藥吃完,只要不往這條腿上使重力,以后都不會再痛了。”

陶三立刻道:“我一會兒回去就吃。”

蟬衣又叮囑了他幾句,才讓他走了。

到丁立生這里排隊領錢的都是家里有傷殘或是傷亡的百姓。陳韶不能厚此薄彼,在遇到家里有傷殘的百姓時,她都會多問一句傷殘的情況,情況不嚴重的便罷了,有情況嚴重的,就會吩咐其回去將人帶過來,讓蟬衣診治。

他們這趟過來,主要是查案,身上

并沒有帶太多的藥丸。為避免開了藥方這些百姓也會為了省錢不去抓藥,同時也為了宣傳官方藥鋪,陳韶讓蟬衣在開出來的藥方上寫明傷殘百姓的住址、姓名、年紀等信息,等明日回了郡城統一抓藥,再統一送過來。

有分糧、還地、減稅、給錢等種種舉措在前,百姓們沒有質疑她能不能兌現,反而學起旁邊百姓的舉動,挨個地給她磕起了頭。

陳韶勸不住,留著蟬衣繼續給他們看病后,自個去賬房查看起了莊子上的賬冊。

可沒看兩頁,她就放棄了:看不懂。

在讓傅九將所有賬冊都搬上馬車后,她從后門出來,繞路到大樹村找徐光去了。

陶逢春的棺槨前,五兒舉著火把,徐光全神貫注地拼湊著白骨,連陳韶走到跟前,他也不知道。示意五兒不要打擾他后,陳韶站在他身側,看著他拿著一塊碎骨,在手臂與小腿上來回猶疑了許久,也不知拼到何處后,提醒道:“小腿腓骨。”

徐光迅速抬頭,看到是她后,立刻喜不自禁道:“大人。”

陳韶‘嗯’一聲,蹲下來,從他手中拿過碎骨,隨手拼到腓骨的碎裂位置后,又從他拼好的尸骨各處都挑了一塊碎骨取出來遞向他:“拼骨也是有技巧的,你先將碎骨翻過來看看后面的骨質或是骨髓,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徐光邊看邊道:“我先前也看過,有些一眼就能看出來,有些卻區別不大。”

讓李天流將火把舉近一些后,陳韶從他手中拿過骨頭碎片,都沒問他,便將他所說的區別不大的幾塊都挑了出來,“當骨質或是骨髓看不出區別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從骨片的厚薄程度及弧度大小來判斷,就比如這兩塊……”

很多的知識點,都不是教科書上的內容,而是靠著多年的經驗積累,由老法醫帶新法醫這種方式傳播。但不管是哪種方式傳播,隨著社會的進步,基本上所有法醫都是系統出身。古代的仵作很少有專職出身,更多時候都是有殺豬匠等充當。徐光更不一樣,他原本還是個書生,只是單純對仵作感興趣,又多次科考失利后,才走的這條路。好在他天賦不錯,又很有鉆研精神,尤其人也聰明,陳韶將一些關鍵點說完,他拿著幾塊骨頭碎片再稍稍一琢磨,很快就摸到了一絲絲的竅門。

有了竅門,徐光變得更興奮了。很快,他就把陳韶拋到一邊,再次投入到了拼骨之中。陳韶也沒有打擾他,起身退到一邊,無聲地看了片刻,確定他的確是摸到了竅門后,才問五兒:“他在這里拼多久了?”

五兒強打著精神答道:“從昨晚到現在,吃飯都沒有離開過。”

示意李天流安排個羽林衛替換她后,陳韶將她叫到一邊:“按照現有的補助,你們家應該領取至少二十五貫錢。這個錢我就不給你了,就當是贖罪了。以后不能再做傻事了,否則我會加倍處罰你。”

五兒不敢置信地看著她,看著看著,眼圈就紅了,緊跟著眼淚也滾落出來,“小人,小人不用……”

“不用徒刑了。”陳韶肯定地說道。

五兒跪下來,認認真真地給她磕了三個頭,“謝大人開恩!”

陳韶沒有避,結結實實地受了她的禮后,緩下語氣道:“被文家搶去的那些田地,也都還回來了。等回頭安葬好你爹娘,去太守府把孩子領回來,就好好過日子吧。”

五兒痛哭著又給她磕了三個頭:“多謝大人!”

陳韶笑著道:“別謝了,起來吧。”

等她起來,又說道:“以后好好過日子,就是對我最好的感謝了。”

五兒泣不成聲道:“小人,小人以后一定會好好過日子!”

陳韶說了句‘拭目以待’后,又回到了徐光跟前。看著陶逢春的尸骨在他手中漸漸變得完整,陳韶在欣慰的同時,也提醒他

道:“拼完這具,就回莊子。”

徐光問:“要回去了?”

“等發完補助的錢就回去。”陳韶頓一頓,不容置喙道,“讓你回去,則是你已經多久未曾闔過眼了?”

徐光下意識道:“我沒事。”

陳韶不冷不熱道:“你有沒有事,不是你說了算。”

徐光再遲鈍也聽出來她的語氣不對了,看一眼陶逢春的尸骨,又看一眼陶源開的棺槨,壓著不舍應道:“馬上就拼完,拼完我就回去。”

陳韶‘嗯’一聲后,先一步回去了。

不知不覺,又是一夜過去。

帶來的三十余車錢已經全部發完,帶來的三車點心也一盒不剩。一夜未曾挪過步的胡慶魯和丁立生同時松一口氣后,又同時站起來,再同時看向對方。一眼之后,又立刻避開視線,背道走向別處,緩緩伸上一個懶腰,又錘一錘肩膀和后背。

蟬衣還在忙。

這一夜,她看了近五十個病殘之人。

在劉德明與孫棋幾個的幫忙下,將藥方整理好,又放到馬車后,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我們去做飯吧。”眼見大伙兒都累得不想說話,但早飯還沒有著落,陶明高聲提議道,“昨日換回來的米面還剩了一些,熬個粥,煎些餅子正好可以湊上一頓。”

“不用忙了。”駱爺朝對面看去,“有人送吃的來了。”

眾人忙順他的話看過去。

大樹村、大石村、柳家鄉……七個村子,七個方向,都有村民抬著粥桶,端著餅子、小菜往這邊過來。

很快,這些人便相繼匯到了莊子上。

“忙了一夜,都餓了吧,粥還是熱的呢,趕緊拿碗過來。”

“沒啥好菜,也都是菜餅,將就著填一填肚子吧。”

“我這里有雞蛋,來來來,一人一個。”

一開始,大家還是正常的派粥派餅,但不知從何時起,各村便暗暗比拼起來,既比粥又比餅,比到后來,連小菜與雞蛋也開始比起來。

丁立生跟著陳韶一起查過連環殺人案,算是感受過百姓對陳韶的熱情,但是像這樣爭搶比拼熱情的陣仗,他還是第一次見。他都是第一次見,那就更不用說胡慶魯與跟來的一眾學子了。胡慶魯這兩日累的根本沒空去想陳韶對付文家的事,可是此時此刻,看著百姓們爭搶著給他塞餅塞雞蛋的場面,他的心里突然就生出了一股恐慌,一股陳韶終將抄沒洪源郡所有士族豪紳的恐慌。

這在之前,他是想都沒有想過的。

與他的恐慌相比,面對村民們的熱情,劉德明、孫棋、陶明等人卻格外興奮。他們興奮的不是手中被塞得滿滿的吃食,而是一種由衷的滿足感,一種為百姓做事后,得到擁護的滿足感。

陳韶也很開心,更是對村民們遞過來的粥、餅、雞蛋等都來者不拒。

熱熱鬧鬧地吃過飯,陳韶拿出駱爺盤點的莊子余物清單,大致看過后,讓傅九將幾個村子的村正請了進來。

知道他們就要回郡城,幾個村子的村民都來了。要為他們送行。村正們自然也在其中。幾人跟著傅九一道進了屋,陳韶在先一步讓他們不必多禮后,將清單遞過去道:“這是莊子上還剩下的東西,你們先看一看。”

村正們都沒有接,他們不識字。

經駱爺提醒之后,陳韶才反應過來,歉然地收回手,將清單上的余物挨著念了一遍后,說道:“這些我就不幫著你們分了,你們自己商量著分吧。也別說不要,讓我拿走的話。被這莊子壓著欺負了這么多年,你們的身子還能撐住,村里的老人、孩子可撐不住了。你們趕緊去吧,盡快商量,盡快分下去,讓老人、孩子都趕緊補一補。”

幾人聽她這樣說,只好將讓她帶走的話咽回肚

子,出門找個清靜地兒大致商量了一回后,便各自散去叫人了。

在他們熱火朝天地分雞、分鴨時,事情差不多忙完的陳韶也起程回郡城了。村民們跟著隊伍送了很遠,才慢慢停住腳步,又目送著他們的隊伍走得不見了影,才各自散去。

“公子,”在即將抵達郡城之際,丁立生打馬追上來,在李天流虎視眈眈的目光中,小心翼翼地說道,“分給那幾個村子的錢,是下官從文家強行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