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1章楊部心思第1491章楊部心思←→:
下午,楊正信的電話打了進來。
“方政啊,告訴你一個好消息。省委已經對你們朗新的請示作出批復了。白頭文件等下先發你手機上。”
雖然已經知道這個結果,但林方政的精神還是為之一振:“楊部長,您這真是給我帶來了大的好消息啊!”
“省委已經批復,那就是對朗新的肯定。這既是壓力,也是動力,要全面徹底打贏這一仗,給省委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楊正信勉勵道,“一個月內,編制好機構改革方案上報省委批準!”
林方政沉浸在喜悅中,只以為楊正信這是在有感而發的廢話:“好,我們會加緊編制。一定不辜負領導們的重視和期待!”
“嗯。在這樣的改革中,要把組織部、編辦的作用真正發揮出來!所以,在機構改革中,朗新縣委不要去動這兩個單位,改革的牽頭單位都不穩定,那還怎么改,你是吧。”
林方政的喜悅戛然而止,他不能否認楊正信的話沒有道理,但楊正信身為市委組織部部長,不是縣委組織部部長,在這樣的改革面前,不應該只盯著組織部會不會受損害的利。
人性都是一樣的。楊正信此舉,目的有二。一是擔憂改革搞砸,自己受牽連。雖然他身為市委組織部長,在朗新的改革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如果能在組織部系統上踩一腳剎車,也能證明他決策適當。二來不想形成經驗。這個改革的目的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了,簡括起來就是精簡。精簡,就意味著要削減機構、削減人員。不僅于此,還要把其他單位的職能并進來。職責增加、人員減少,別楊正信,就是組織部任何一個干部都會滿腹怨言。
林方政忽然覺得有點悲觀,連楊正信都不是全心全意支持改革,都有自己的心思,那其他人呢?如果按照內心支持改革超過30的比例計算,林方政毫不夸大的,恐怕達不到總人數的30。
擺在他面前,不是一根硬骨頭,而是一堆猙獰望著自己的頭骨。
但他現在不能讓楊正信沒面子,只得先應承下來:“是的,組織部、編辦的同志要挑大梁。”
“還有個事。你自己考慮一下。”楊正信接著,“你們縣委組織部的吳華行,之前是黃英典提拔的人,我雖然知道他,但跟我交往不深。雖然這個同志在黃英典的案子里面沒有查出問題,但有些事總是不好的。在朗新即將改革的關鍵時期,組織部長一定要百分百過得硬才校不然到時候爆了雷,影響改革大局,那就得不償失了。”
“吳華行?”此刻慎光濟剛好拿著一份文件進來,林方政朝他壓了壓手,示意他先別話,并且將擴音打開,“他曾經是黃英典的文字秘書,但到了朗新之后表現還可以啊,還算公道正派。組織上不也沒發現他有問題嘛。”
“這東西誰的準。”楊正信,“其實我是想直接幫你這個忙,給你派一個新的組織部長。但是定平書記了,朗新現在這個時候,市委就不要隨意調整干部了,一切聽你的意見。方政啊,你現在是縣委書記,又承擔省委的改革重任,在用人上可不能做老好人啊。有些人本身就帶著疑點,那就一定要提前防范。新的人選你也不用頭疼,我們市委組織部剛好有一個老同志,現在是干部二科的科長,在干部人事工作上經驗豐富,為人也忠厚老實。給你去做決策參考,再好不過了。你要是沒意見呢,我就再跟定平書記做個匯報。當然,定平書記一切以你的意見為準,我這只是建議,你不同意的話,我也不能勉強,你是吧。”
楊正信的嘴上口口聲聲都是建議,可內在意思卻都是不容抗拒。
林方政這下是真頭疼了,王定平考慮的全是朗新能不能順利完成改革,楊正信卻想著怎么提拔自己人。這個難題,林方政真不知道如何處理了。答應吧,確實沒什么損失,但吳華行去年最后階段,對自己力挺,已然倒向自己,磨合得差不多了。而且換成一個干部二科出來的老同志,又是楊正信心腹,配合起來恐怕還沒吳華行好。不答應吧,人家是市委組織部部長,將來這個縣制改革,免不了要經常過他這關。之前已經因為薛偉誠讓他不高興了,再次無情拒絕,怕是要徹底得罪了。
想了一會,林方政擠出笑容:“楊部長您的建議,那肯定是好的,您看中的干部,那也肯定是沒差的。主要是我剛到朗新,班子內部要穩定,如果直接打報告把人家給換了,其他同志會有意見。”
“能有什么意見,你是一把手,不能太軟了。”楊正信,“再了,你這不能叫打報告,這叫正常跟上級黨委匯報班子同志的工作情況。”
他反正什么都很有道理的樣子。
林方政:“我明白。這樣吧,楊部長,您給我一點時間。我親自找他談一談。反正楊部長您也不會虧待他嘛。他愿意呢就皆大歡喜,他不愿意,我就主動跟定平書記做匯報,就不讓您為難再去講第二次了。”
雖然對林方政再去找吳華行談這個舉動很不解,楊正信對林方政的表態還是很滿意的。
“那行,別拖太久,工作馬上就要開始了。”
“不會的。第一時間跟您匯報。”
掛斷電話,林方政這才打開消息查看那張批復,沒有紅頭、沒有落款、沒有蓋章,也就是俗稱的“白頭文件”。這樣的內容,即便在網上泄露,也能最大限度避免不良影響。大不了辟謠一句“文件純屬捏造,將追究違法人員責任”,然后內部揪出泄露者嚴懲。.←→新書推薦: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小說,農夫小說轉載收集寒門仕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