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一線生機
李諾本來打算將那老婦人送到家就走的,但架不住老婦人的兒子盛情挽留。
在他的邀請之下,李諾三人來到一處會客的廳堂。
他剛剛從六公主處得知,老婦人的兒子,是趙國的戶部尚書。
李諾實在是想不到,一位三品大員的母親,會一個人偷偷離開家,暈倒在家門口的街道上……
中年男子不再堅持給李諾銀子酬謝了,親自奉上一杯茶,說道:“多謝小兄弟相救之恩,既然小兄弟不要酬謝,就讓我敬你一杯茶吧……”
這次李諾沒有拒絕,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算是接受了他的道謝。
趙知意看向中年男子,說道:“張大人,老夫人的身體,還是沒有好轉嗎?”
中年男子長嘆一聲,搖了搖頭。
趙知意道:“用不用我請兩名御醫來,給老夫人瞧瞧?”
中年男子搖了搖頭,說道:“多謝殿下好意,臣已經請數名御醫看過了,還去藥王谷拜訪過醫圣,御醫們對她的病束手無策,醫圣他老人家說,我娘的病是心病,藥石不能醫……”
趙知意有些疑惑的問道:“心病?”
中年男子解釋道:“她的身體以前還好,但自從臣的父親過世之后,她的身體就一日不如一日了,御醫開的各種方子都試過,但都沒什么用……”
李諾剛才扶起那老婦人時,順便為她號了一下脈。
她的脈搏很微弱,但身體并沒有什么病變。
李諾當時以為她是長期吃不飽的原因,本來打算給她留點銀兩,送她到家之后,發現她家境很好,自然排除了這個可能。
聽這中年男子解釋之后,李諾終于得知了原因。
這種事情,在現實中并不鮮見。
一些生活了一輩子的夫妻,在一方離世之后,另一方往往也會在短時間內很快去世。
在現代社會,對于這種情況,醫學界有一個專有名詞,名為“寡居效應”。
人們普遍認為,孤單感是導致發生這一情況的重要原因,長期在有伴侶條件下生活的人,幸福感比長期單身一人生活的人更高,因此一旦失去了伴侶,那么造成的痛苦也會更大。
受這種消極的情緒影響,有四成左右的喪偶老人,都會在伴侶離世的三年內去世。
這個世界的醫家,稱其為心病。
心病還須心藥醫,但死者不能複生,哪怕是再高明的醫家,對此也沒有辦法。
李諾之所以對這件事情熟悉,是因為他身邊的人經歷過。
之前在法院工作時,一位同事的母親,每天中午在家里做好飯給他送來,風雨無阻。
后來有同事問起,他為什么不和他們一外賣,反而每天麻煩年邁的母親。
同事告訴他,自他的父親去世之后,母親就一直郁郁寡歡,每天在家里枯坐,身體一日不如一日。…。。
后來他聽醫生的話,告訴母親自己吃不慣外賣,希望母親每天中午能給他做飯送過來。
這樣看似讓老人家更加奔波勞累,但她母親的身體,卻在逐日好轉。
對于這些失去了寄托的老人家來說,比起服用各種名貴藥材補身體,最重要的,是給她一個新的寄托。
一杯茶喝完,三人提出了告辭。
戶部尚書親自送他們出門。
走到張府門口的時候,李諾看向戶部尚書,說道:“可不可以請問張大人一個問題?”
戶部尚書客氣的說道:“小兄弟但說無妨。”
李諾問道:“老夫人會做飯嗎?”
戶部尚書雖然不知道他為什么會問這個問題,但還是點了點頭,回答說道:“她會做一些粗茶淡飯,本官小時候家境貧寒,是母親用野菜混著麥麩,將本官養大的……”
李諾走上前,對他小聲說了幾句。
雖然同樣的方法,在不同的人身上未必適用,但怎么說都是一條人命,試試又無妨。
戶部尚書愣了一下,看著李諾,問道:“這樣就能救我娘?”
李諾道:“不管怎么樣,情況不會變的更壞,不是嗎?”
戶部尚書點了點頭,目中浮現出了些許希冀,說道:“小兄弟說得對,倘若此法真的有用,在下一定攜厚禮登門拜謝!”回使館的路上,趙知意好奇的問李諾道:“李大人還懂醫術嗎?”
李諾道:“略懂一點。”
趙知意夸獎道:“李大人真是當世難得的全才。”
聽到李諾被夸獎,宋伊人微微翹起嘴角。
他不僅會彈琴畫畫,還會騎馬射箭,會破案,懂醫術,就連做賊都是賊中翹楚……
她選的相公,當然厲害。
趙知意不知道宋伊人的心思,此刻心中浮現出了些許希冀。
張大人的孝順,是滿朝皆知的。
如果能治好他的母親,不說讓他欠下一份人情,至少也能和他拉近關系。
戶部尚書在朝中的地位,不可小覷。
朝中這些重要的官員,都是國師損耗自己的壽元,從一眾官員中選出的、最適合這一位置的人,而國師推算的基礎,是趙國的國運。
這些官員的態度,對皇位的傳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時,戶部尚書府。
中年男子走回府中,又回頭看了一眼,喃喃道:“國師說的人,會是他嗎……”
為了母親的病,他四處拜訪名醫,但就連第五境的醫圣,也對此無能為力。
懷著最后的希望,他請求國師為母親算了一卦。
國師告訴他,母親還有一線生機。
但國師并沒有明言,他應該如何去做,只是讓他不要強求,放手任其發展,時機若到,自會遇到可以救母親的貴人……
他不知道這位小兄弟是不是國師說的貴人。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