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留言:
第一卷第255章等母親的傷勢痊愈第一卷第255章等母親的傷勢痊愈→:八三看書83ks,穿到十年后,冷戾夫君把我寵懵了!
見她情真意切,長公主也并未再加阻攔,而是也微微濕了眼眸,以手帕擦拭眼角。
“對了,你這藥膏想必也給你母親用過了吧?本宮聽聞她身上傷痕頗重,如今可大好了?”
長公主微微沙啞著聲音問道。
自駙馬去后,她將兩個女兒送到江南養病,自己常年忍受孤寂,習慣了將所有的悲傷情緒拋到腦后,強迫自己陷入平靜,許久未曾這般動容。
“承蒙殿下關心,家母是最早試驗這膏藥的人,如今身上疤痕已除,臉上的疤,也大半快好了。”
謝明月重新坐回長公主身邊,注重保養的長公主頭上,也已有了絲絲縷縷的花白。
“那就好,待你母親恢復,本宮再請你們來公主府賞花。”
長公主慈愛地看著謝明月,就像看著自己的女兒一般。
謝明月想到了什么,又道:“前些日子,臣婦同賀家三小姐通信,賀三小姐似乎在回京路上遇到了兩位郡主,想必郡主們不日就要抵京了吧?”
她與賀蘭芝那通信中,賀蘭芝為了保平安,特意說了些自己路上的趣事,其中便有與壽安、康寧兩位郡主相遇一事。
壽安、康寧與謝明月年歲相當,當初送去江南時,說的是養病,但戚縉山后來私下同謝明月說過一次,是當年駙馬死因蹊蹺,事后查出了一位仇家,秘密處置之后,長公主害怕是自己平日的跋扈引得駙馬喪命,更怕此事暗中有武帝的推波助瀾,這才將兩位郡主送走,自己也收斂了性子,深居簡出,淡出視線,算作退讓。
謝明月原本不信武帝會如此對待長姐,但經歷過許多事后,她看清了很多人,知曉人性都是復雜的,何況一國之主,必定無法容忍有位長公主在京氣焰囂張。
雖說此事沒有定論,只是眾說紛紜的猜疑,但謝明月權當此事就是如此,反正作為帝王,武帝本身必然不是一個純真善良之人,她若真揣測了他,也就這樣吧。
提及兩個女兒,長公主的神色頓時飛揚起來,連眉梢都提了兩分:“是啊,本來都該到了,可惜這場大雨,平白耽擱了些時日,本宮叫她們不要著急,寧愿多耽擱幾日,也要以安全為重,這路滑泥濘的,必定要謹慎再謹慎。”
天下的母親說起女兒都是一樣的,謝明月見狀,微微一笑,寬慰道:“殿下不必擔憂,郡主們吉人自有天相,何況那雨也就下了一夜,如今恐怕路都干了。”
“本宮就愛你這張嘴,不像其他人,總說些囫圇的廢話。”
長公主聞言哈哈大笑,又命人擺了珍饈,要留謝明月一齊用飯。
“夫君要來接臣婦回家呢。”
謝明月很想陪長公主,但今日她與戚縉山說好了,總不好讓戚縉山干等。
“這有何妨?叫戚太傅也一起用飯好了。”
長公主卻很隨和地揮袖。
“請戚太傅進來吧,本宮這府中成日死寂,你們小夫妻逗逗嘴,也好為這府里增添些生氣。”
都這么說了,謝明月也不好再拒絕,正巧戚縉山的車架到了門外,她便叫人去請他進來。
說幾句話的功夫,戚縉山便大步走來,今日他入東宮,穿的是常服,比之平日里,多了一份隨性。
“今日沾了夫人的光,來公主殿下這兒打秋風。”
一見到長公主,他便說笑。
長公主也笑了:“確實,若你待明月不好,本宮是不會叫你踏足這里的。”
她對謝明月的偏愛顯而易見,戚縉山卻無半分被看輕的惱怒,而是得意笑道:“可見我與殿下都有一流的品味,知曉這世間什么才是值得愛的。”
一句話,說得謝明月臉紅至極。
長公主則是又止不住地笑起來。
等飯時,長公主又看向謝明月:“壽安與康寧的婚事,是本宮如今的心腹大患,待她們回來,你帶著她們,多結識些才俊。”
壽安與康寧郡主年歲與謝明月相當,如今已不是大姑娘,而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了,即便她們身份尊貴,想要嫁得如意,也并非易事。
長公主怕謝明月有壓力,又解釋道:“不是讓你包辦,只是她們倆每每說起此事,便是恨不得剃發做姑子的想法,本宮瞧你與戚太傅琴瑟相和,想讓她們跟著沾沾喜氣罷了。”
這話說得極為謙虛,謝明月當然只能接受:“沒有的事,郡主們只是想多在您身邊盡孝罷了,就像臣婦當年,提及出嫁也是萬分不愿的,女孩兒都想留在母親身邊。”
一句話,說得長公主又有些淚眼汪汪。
她抹了抹淚,換了話題:“當年你們的事,倒是傳得沸沸揚揚,本宮怎么聽聞,當年你并不愿意?”
長公主是故意問的,若謝明月與戚縉山有何齟齬,她也好為她撐腰,趁機敲打。
謝明月與戚縉山對視一眼,難以說清其中過往,只好簡略道:“此事說來,實在有些緣分,想必殿下也知曉,當年我那身世一事。”
她相信長公主,便將當年謝家做的事,包括戚修玉與謝晚晴兩人的推波助瀾,一并說了出來。
“謝家好大的膽子!”
長公主聽罷,是直接怒發沖冠,罕見地豎起了眉頭。
“本宮、還有京中這么多人,全都被謝長勛騙了!”
她看向謝明月,目光越發憐惜:“你如今將你母親迎回來,這很好,只是姓謝的卻還是當著官,與外室和私生子過著好日子,你難道甘心?”
“自然是不甘心的。”
謝明月垂眸,輕聲開口,她并不忌諱在長公主面前顯露自己的真實心思。
“只是如今,臣婦還在等母親的傷勢痊愈。”
要舊事重提,顧清瑩少不了要暴露人前,世人向來以貌取人,顧清瑩若以之前那副樣子出現,雖能博取同情,可更多的,會招來惡意的取笑與謾罵。
謝明月寧愿這一張好牌去除,也不愿用母親的傷疤來作為底牌。
她們的底牌夠多了,并不需要以傷害親人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