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修

第384章 蟾蜍

他一邊思忖,一邊慢慢打開漆黑的封靈匣。

下一刻,一股磅礴浩瀚力量從天而降,直直壓下,宛如一座山落下來,便要把他壓成齏粉。

楚致淵皮膚內的鱗片亮起,將狂暴的力量瞬間分散開去。

他直起腰來,看向虛空。

虛空一只巨大的銀色蟾蜍浮現,朝著他探下舌頭。

舌頭仿佛無限長,從千米高空甚至更高處探下,射向他。

楚致淵知道這只是虛像,并非真正的蟾蜍。

這長舌頭也并非實物,只是力量的凝聚。

否則這會兒自己已經沒命了。

他雙掌結無畏印,對付天外異力的最好方式便是以毒攻毒。

無畏大圓滿手印引無畏境的力量降下,與虛空的蟾蜍相撞。

“轟隆!”虛空仿佛有雷鳴。

蟾蜍緩緩消散。

他長舒一口氣,周身宛如散了架一般的疼痛難當。

他吸一口冷氣看向封靈匣內那座小小的蟾蜍像。

漆黑的蟾蜍,只有巴掌大小,玲瓏精致,活靈活現。

乍一看好像是活的蟾蜍一般,隨時會從匣內蹦出。

微微張開的嘴巴,便要探出舌頭一般。

尤其一雙眼眼睛,宛如寶石般熠熠閃光,更像是活物。

楚致淵卻臉色沉肅。

無形的力量籠罩著它,讓超感無法徹底洞照它,只能憑肉眼觀瞧。

怎么看都只是一件小玩意兒,不是什么名貴之作,更沒有神異之處。

楚致淵皺眉沉思。

先前攻擊自己的虛影,便是由這尊蟾蜍像所引。

難道這是一尊神像?

能夠引得虛空中的天外異力降下,從而借用?

他不由的思索,這尊蟾蜍到底有何奧妙所在?

為何被吞天宗的弟子們帶著。

如果很重要,不是應該放在重要的地方,而不是隨身帶著嗎?

當然,也可能是他們彼此防備,都信不過,與其在放在別處,還不如自己帶著更安全。

楚致淵伸出手掌,慢慢探向漆黑的蟾蜍,便要碰觸之際忽然停住。

剛剛便要觸及蟾蜍像時,忽然有預感,很危險。

他打量著這黑蟾蜍像,若有所思。

為何自己會覺得危險,自己現在煉鱗有成,尋常的危險已經構不成危險。

他甚至沒拿飛刀試驗,飛刀牽著自己心神。

袖中飛出一顆小石子,輕輕撞上蟾蜍像的嘴巴。

小石子無聲無息化為齏粉,悠悠落向床榻。

他一拂袖子。

同時洞照這小石子與粉末的區別,殘存了什么力量。

發現這些粉末之內,有一種奇異的氣息在流轉。

灰色粉末被卷出了床榻,飛出窗戶,落到外面的青磚上。

“嗤嗤……”

青磚出現一片密密麻麻的小坑,好像被無數弓箭頭射出來的。

洞照繼續,在這些青磚如此之后,粉末中的氣息才徹底消失。

楚致淵搖搖頭。

這蟾蜍發出的力量不僅強絕,更是陰險,防不勝防。

如果不是自己對危險直覺敏銳,還真防不住這無聲無息的力量。

手掌如果碰上這神像,會不會無聲無息的消失?

煉鱗的力量能擋得住蟾蜍像的力量?

他正要繼續拿飛刀試一下,忽然心有所覺,迅速合起封靈匣。

片刻后,外面響起蘇秋雁的聲音:“世子。”

楚致淵將封靈匣收入鐵指環內,笑道:“蘇先生,請進。”

蘇秋雁的臉龐出現在窗外。

楚致淵已然下榻,抱拳迎出屋來,笑道:“蘇先生何必親自跑一趟,我親自過去取便是。”

蘇秋雁微笑:“我性子急,不拿給你,心里不踏實。”

楚致淵伸手道:“蘇先生不如坐下喝盞茶。”

蘇秋雁笑著搖頭,從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泛黃書卷,遞給楚致淵:“這便是我所得的刀法傳承,你可以一觀,做為參照,練就沒必要練了。”

楚致淵笑道:“蘇先生你可練過這個?”

“練過。”蘇秋雁搖頭道:“一塌糊涂,差點兒把自己練廢了。”

楚致淵疑惑。

蘇秋雁道:“伱看過之后便明白了,前后抵牾,顛三倒四。”

“那我便研究研究。”楚致淵笑道。

蘇秋雁抱一下拳:“告辭。”

還沒等楚致淵抱拳說話,蘇秋雁已然一閃消失無蹤。

楚致淵看著她消失之處,嘆一口氣。

大宗師還是照樣碾壓自己的,先不說別的,僅是輕功便如此。

如果不是自己有超感,大宗師來到近前也無法發現,更不可能像現在一般提前發現。

大宗師的優勢不僅僅是一方面,而是綜合的,多方面的。

他低頭看向泛黃厚冊。

這本一塊磚厚度的冊子,顯然經歷了悠久歲月,彌漫著滄桑氣息。

他先看第一頁,寫著“斬虛刀訣”四個大字。

楚致淵眉頭一挑。

這四個字可是現在通行的文字,而不是上古的文字。

隨后他細細翻閱,發現通篇都是現在的文字。

很顯然,這是一部抄本,而不是原本的秘笈。

至于原本何在,便沒辦法查考了,否則蘇秋雁已然得到。

他倒要看看,這斬虛刀訣為何讓蘇秋雁這位大宗師都不看好。

待他一口氣將這一百多頁的厚卷翻完,閉上眼睛一動不動。

他感覺自己對刀法已經領悟了更深一層。

這斬虛刀訣的理論極為奇妙,看著確實前后矛盾。

可這矛盾之處乃是虛實之變。

蘇秋雁覺得前后抵牾,是因為沒能弄清楚虛實。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虛實互相轉化,時時刻刻在轉化。

虛實,其實也是生死,也是陰陽,沒弄明白這個道理,看這刀訣確實是莫名其妙。

楚致淵搖搖頭。

大宗師看來也并非一定是深刻而廣博,有時候也很無知。

尤其對天地的理解,確實差了自己太多。

楚致淵覺得,這很可能是源于他前世的教育,天文與物理的認知,更有道家佛家理論的熏陶。

這種熏陶是無形的,不知不覺改變著自身的認知。

沒在前世那個環境,身處這個世界想要具備這些觀念,卻是難如登天,幾乎不可能。

他覺得很輕松就看懂了這刀訣的奧妙,可在其他人眼里,如讀天書。

斬虛刀訣,確實玄妙之極。

化虛為實,化實為虛,刀法真要練到這一層,幾乎無法閃避。

現在自己的飛刀想要百發百中,需要以神御刀,令其拐彎甚至變速。

如果練成了斬虛刀訣,則不必那么費事。

到那個時候,虛空一變即可。

那才是真正的一刀即出,例無虛發。

請:m.llskw

相關推薦:、、、、、、、、、、

如果您是相關電子書的版權方或作者,請發郵件,我們會盡快處理您的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