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煞風景的人除了云七月,又能是誰?第124章煞風景的人除了云七月,又能是誰?←→::mayiwsk
秦佳妍選的樂器是箜篌,第一個表演的便是她。
一身紅衣,一架金色箜篌,秦佳妍往那里一坐,周身氣質便得到了沉淀,與之前的張揚有所不同,此時的她優雅如仙,明媚如陽。
手指一彈間,泠泠似雪山清泉的聲音傾瀉而出,直擊人的心靈。
曲目是東臨國眾人都沒有聽過的,卻又給人一種清靈之感,就在眾人以為就只是這樣的時候,忽然一轉,聲音變得飄忽,讓人忍不住隨著神游,似進入了夢幻世界。
一曲結束,眾人似乎還沒有從中反應過來,秦佳妍很是滿意的看著大家的表現,唇角微揚。
東臨這些人誰都不知,她最擅長的非舞,而是這看著很難的箜篌。
箜篌這方面,她自認第二,誰敢認第一?
就連齊雪回過神來的時候,齊雪的臉色都有些凝重。
高手!這是高手!
齊雪的腦海里,此時就浮現出這一句話。
而她,并沒有獲勝的把握。
因為,樂聲,它不止看聲,還看對人心靈的影響。
人們聽音樂做什么?可不只是為了用耳朵聽,而是為了陶冶情操,怡然心情。
帶著這復雜的情緒,齊雪走到了樂器前。
站在琵琶跟前,齊雪想了許久許久。
所有人都以為齊雪會選擇琵琶的時候,齊雪卻繞開了琵琶,選擇了古箏。
眾人驚訝!
古箏?
齊雪不是最擅長琵琶的,為何選擇了古箏?
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齊雪撥動了弦。
樂聲起,或典雅或輕快或細膩,曲調流暢。
聽琴者,似進入了一個色彩柔和、淡雅清麗的水墨畫的世界: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從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兩岸輕輕搖曳的迷人景色。
樂入畫中,畫里抒情,讓人覺得無比的舒適。
這曲,大家都覺得無比熟悉,就好似琵琶曲《夕陽簫鼓》,而這《夕陽簫鼓》也算是齊雪的得意之作,成名之曲。
用古箏彈出來,卻是別有一番的風味。
一曲畢,齊雪起身,淡淡朝著大家福了一禮,笑道:“大家想必覺得十分耳熟,這是我用琵琶曲《夕陽簫鼓》改編而成的古箏曲《春江花月夜》。”
眾人一聽,無不驚嘆齊雪的才情。
只是,這下問題來了。
秦佳妍彈的箜篌,讓人深陷其中,齊雪的古箏又改編的盡善盡美,這二人,究竟選誰為第一呢?
大家都陷入了糾結。
于情,他們得選齊雪,因為齊雪是東臨國人,彈奏得也確實讓人挑不出錯了,也確實是讓人身臨其境。
但是,秦佳妍彈奏出來的箜篌,也是讓人陷入其中,無法自拔。
此時,別說是旁人糾結了,就是那四個充當評委的老者也很是糾結。
這個時候,誰都沒有心思去管云七月。
因為,誰都覺得,云七月就是上去丟臉的,誰都不會覺得云七月會贏。
所以,云七月上臺的時候,只有幾道目光看著她。
夜闌絕,自是隨時注意著云七月,畢竟在他看來,在場這么多人,沒有人值得他多注意的。
歐陽曦也是饒有興味地看著云七月,他很是好奇云七月會選擇哪一種樂器,對于云七月的表現,更是無比的期待。
而在西海和北燕兩國的使團之中,依舊各有一道目光的視線一直落在云七月身上,他們和歐陽曦一樣,期待著別人不看好的云七月的表現。
一個敢在東臨帝后跟前那么囂張,一個讓東臨攝政王另眼相待的女子,只有傻子才相信她會是廢材。
然后,這幾道視線,都看到了,云七月站在了琵琶跟前。
難道,她是要選琵琶?
這個時候,秦佳妍和齊雪也一同將目光落在了云七月身上。
秦佳妍看了一眼齊雪,隨即就是一副看好戲的表情。
而齊雪,見云七月選的是琵琶,眼里全是不屑。
琵琶是她的強項,云七月選琵琶不是自找死路么?她是以為琵琶多么的好彈?
況且,有秦佳妍的箜篌在前,她這個自認琵琶第一的都不敢用琵琶參與這次的比試,云七月,她憑什么以為自己能?
看著云七月果真拿起了琵琶,齊雪眼底的嘲諷和輕視就越來越深了。
而這時,齊雪卻發現,云七月竟然朝著自己望了過來,好似在挑釁自己一般。
她竟敢,在這個時候挑釁自己?
她不會以為,她才是那個彈奏琵琶第一的人吧?
齊雪的臉色很是難看。
“錚——”的一陣刺耳的聲音傳來,大家都從選誰為第一的掙扎糾結中醒轉了過來,或是迷茫,或是蹙眉地看向臺上。
當看清楚罪魁禍首就是臺上拿著琵琶的云七月的時候,眾人臉色不由得滿臉的黑線。
就知道,煞風景的人除了云七月,又能是誰?
那‘錚——’的一聲,仿佛將之前那箜篌和古箏曲帶來的美好全部攪亂,讓人有種吃了蒼蠅的感覺,無比的難受。
卻,又敢怒不敢言。
能怎么辦?云七月可是有攝政王護著的。
面對眾人的怒目相望,云七月勾唇,臉上雖然沒有半絲的歉意,嘴上卻道:“不好意思啊,我跟這琵琶不熟,先跟它交流交流。”
眾人:“……”除了無語就是無語。
跟琵琶交流?咋不上天呢?
就在眾人心中各種不滿各種吐槽的時候,云七月的神情陡然嚴肅起來。
接著,眾人便聽到一陣昂揚有力,急促緊張的樂曲,自云七月手中傾瀉而出。
大家腦海里仿佛看到了戰前演習,點兵點將威武壯觀的場景,曲中完全地營造出了一種大戰之前的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
便是一些不看好云七月的人,也忍不住沉浸于其中。
接著,云七月手指彈、掃、輪、絞、滾、煞間,短兵相接,刀光劍影的交戰場面,便全都通過了琵琶曲音描述了出來,驚天動地,動人心弦。
那些經歷過沙場點兵的武將,包括夜闌絕,在云七月的樂曲中,這一刻他們仿佛又置身于戰場之上。
緊張激烈之后,樂聲忽然一轉,變為低沉,與之前的高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沉浸在一種凄切、悲壯的情緒之中,他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將軍慷慨悲歌的形象。
一整個曲目完成,眾人只覺得時起時伏,情緒都完全忍不住隨著樂聲變化。
甚至,有人因為激動的場面而激動落淚,有人又為那悲壯的將軍傷心落淚,有人因為勝利而歡呼鼓舞。
總之,樂聲控制了在場人的所有的情緒。
此曲一出,震驚四座。
在座之人,久久回不過神來!: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