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

第696章 入城

賬號:

第696章入城

第696章入城←→:李徹在一眾黑甲親衛的簇擁下,策馬緩緩穿過戰場。

當正面戰場崩潰后,下關城破也就不難了。

下關城的城門被重炮轟成了滿地燃燒的碎木,不多的守軍被奉軍砍瓜切菜般收拾了。

奉軍攻城沒過半個時辰,此城便徹底易主。

如今保存完好的幾處城墻上,倭軍的旗幟被粗暴地扯下,踩在奉軍士兵沾滿血泥的靴底。

猩紅的奉字血旗在城頭冉冉升起

城內外的戰場一片狼藉,巨大的炮坑隨處可見,如同大地猙獰的傷口。

炮坑內壁焦黑,坑底積著渾濁的血水,漂浮著破碎的甲胄和殘肢。

一隊奉軍士兵粗暴地驅趕著數十名被俘的倭兵,往炮坑邊緣走去。

路過李徹身旁后,齊齊站住腳行了個禮。

在炮坑旁邊站定后,倭兵們早已魂飛魄散,涕淚橫流地嘶聲求饒,膽小的已經癱軟在地走不動路。

然而回應他們的,只有帶隊軍官一句簡短的命令:

“填坑!”

弓弩手面無表情地上前,在坑邊列隊。

弓弦震顫的嗡鳴匯成一片,箭矢如同驟雨般傾瀉而下。

坑中瞬間爆發出陣陣慘嚎,隨即又被箭矢入肉的悶響聲淹沒,一頭又一頭鬼子慘叫著掉入坑中。

很快,坑底便只剩下無聲的狼藉。

軍官踢了塊石頭下去,滿意地點點頭:“嗯,這下平整多了。”

李徹面無表情地策馬經過,目光甚至沒有在那填滿血肉的炮坑上停留片刻。

此戰不留俘虜,是早就說好的。

如此做法并非只為了泄憤,更多是為了后續戰事順利。

自踏入倭國以來,這些矮小卻頑劣的生物反抗得愈發激烈。

奉軍以往對戰敗倭兵采取‘以工代殺’的策略,本是為了獲得免費勞動力,現在反而給了它們一種錯覺:

只要放下武器,就能活命。

能活命,就有機會再反戈一擊!

李徹就是要用這屠城和坑殺,將這些錯覺徹底碾碎。

反抗,唯有死路一條!

不反抗,至少還有機會去種土豆、挖礦。

行至殘破的城門口,李徹剛準備進城,忽然聽到周圍的契丹騎兵興奮地嚎叫出聲。

李徹循聲看去,卻見契丹騎兵們皆抬頭望天,對著天空指指點點。

他也抬頭看去,卻見一道絢麗的七色彩虹恰好橫跨天穹,撕裂了尚未散盡的鉛灰色云層。

清冷的光輝灑在硝煙未散的戰場上,倒是多了幾分詩意。

李徹不由得勒住馬,嘴角勾起一絲玩味的弧度。

他側頭對身旁須發皆白的文載尹說道:

“文老你看,連老天都在為奉軍賀勝。”

文載尹干瘦的身子微微一顫,臉上擠出一個極其勉強的干笑。

嘴唇翕動了幾下,終究沒敢接話。

殿下的話語,有時真是離經叛道得令人心驚肉跳。

這等殺戮之事,上天有德不埋怨已經極好了,怎么可能引得老天賀喜?

李徹見狀,不以為然地搖了搖頭。

這古人就是迷信,自己平了小日子的城池,老天憑什么不恭喜?

當年倭寇在中華肆虐之時,也沒見老天出來保佑一二,如今自己替他辦了事,道個喜不是應該的?

可惜還沒找到敵酋海部宗貞。

正面戰場雖然大勝,但十余萬倭兵不可能盡數剿滅。

有不少倭兵跑了出去,王三春已率領輕騎去追了。

海部宗貞也未必就是跑了,沒準死在亂軍之中,也沒準是藏起來了。

李徹對此并不太在意,一個敗軍之將而已,放走了還能讓他和天皇繼續內斗。

更重要的是,下關城這最后的硬骨頭終于被啃了下來。

這就意味著,奉軍通往倭國京都的道路,已然洞開。

城內街道上,契丹騎兵的呼哨和怪叫聲此起彼伏。

作為對耶律和和契丹騎兵的獎賞,李徹允諾了他們第一個入城的特權。

說是第一個入城,其實就是第一批搶劫的委婉說辭。

古時候,領軍將領為了激勵將士們,經常許諾攻城之后,軍隊可以取消軍紀幾天。

其實就是變相允許他們入城搶劫。

奉軍軍紀嚴明,從未有過縱兵搶掠的傳統,李徹也擔心麾下將士對此事心有抵觸。

而契丹人生于草原,長于劫掠,屠城滅戶如同家常便飯,正是做這臟活的不二人選。

也屬于是專業對口了。

一名契丹騎兵追上在街道上巡視的耶律和,興奮地問道:

“將軍,接下來咱們咋整?”

耶律和隨手抹了把濺在面甲上的血點,笑罵道:“蠢貨!搶劫都不會?”

“別都傻站著,招子放亮點,奔著城中心去,去最高、最闊氣的房子。”

“見著會喘氣的,甭管男女老幼,先砍了再說。要是碰見拿武器的,就扯開嗓子示警,這都不會做,別說你是契丹人!”

手下契丹騎兵們爆發出一陣粗野的哄笑,隨即如狼群般呼嘯著,策馬沖向城池深處。

李徹在親衛的環繞下,漫步在劫掠剛剛開始的街道上。

見身旁的文載尹,臉色依舊有些發白,不由得開口道:“文卿不必憂心,依本王看,耶律和這幫狼崽子也撈不到多少油水。”

“海部老賊喪心病狂,早把這下關城徹底變成了個大軍營,百姓和值錢的財物早就運走了。”

他話音未落,前方一條巷口突然傳來一陣契丹語的淫笑和女子的驚叫。

只見幾名契丹騎兵正推搡著幾個身穿素白衣物的倭國女子,嘻嘻哈哈地往一間半塌的屋子里拽。

那幾個女子身上白衣雖沾滿污穢,卻透著一股與普通百姓不同的潔凈感。

李徹眉頭微蹙,抬手示意:“停下。”

那幾個契丹騎兵正欲火中燒,被人打斷老大不情愿。

但見來人是李徹,也不敢反抗。

磨蹭了好一會兒才悻悻地松開手,驅馬過來行禮,臉上還帶著未褪盡的亢奮。

李徹的聲音聽不出喜怒:“這幾個女人怎么回事?”

為首的契丹騎兵舔了舔嘴唇,指著城門方向那片廢墟,邀功似的回答:

“回殿下,在城門樓子塌下來的爛木頭堆下面躲著呢!”

李徹的目光掃過那幾個瑟瑟發抖的白衣女子,耐著性子問道:“爾等何人?下關城已是戰場,為何滯留于此?”

一旁自有精通倭語之人翻譯。

女子們依舊沉默不言,只有壓抑的抽泣聲。

李徹眼中的耐心迅速消退,一絲冷意浮現。

他正欲揮手示意那幾個契丹騎兵繼續沖鋒,為首的白衣女子突然掙脫身邊契丹兵的鉗制,噗通一聲跪倒在泥濘之中。

“奉王殿下饒命,我等是侍奉神明的巫女,不可被他們侮辱。”

“請您留下我等性命,對殿下大軍必有大用!”

此女說的竟然是夏語,還頗為流利。

“巫女?”李徹眼中精光一閃,瞬間想通了關節。

難怪那場雨來得如此及時精準,幾乎成了倭軍最后的救命稻草。

古代這些侍奉神道的巫女,皆是精研天象歷法之人,某種程度上就是最原始的天氣預報員。

拿下她們,就等于掌握了一份雖不精準卻極其寶貴的氣象情報。

李徹對幾名契丹騎兵招了招:“放了她們,本王留著有用。”

那幾個契丹騎兵頓時傻了眼,臉上寫滿了不情愿。

契丹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

戰場上搶到的女人,就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尤其是殿下親口許諾了‘城內之物任取’之后。

若是在契丹部落,連大汗都不會搶奪族人的戰利品。

為首的騎兵諂笑道:“殿下您先享用也成,我們兄弟排隊等著就是。”

李徹腦門青筋猛跳,罵道:“放屁,本王豈會和你們搶女人!”

一個契丹騎兵忍不住嘟囔道:“那殿下......您之前說......”

李徹看著他們那副憋屈表情,又好氣又好笑,許諾道:“行了,別一副死了爹娘的喪氣樣!”

“過幾日去戰俘營,本王準你們一人挑兩個倭女帶走!”

然而契丹騎兵們互相看了看,非但沒有喜色,反而更加愁眉苦臉。

為首那個壯著膽子回道:“殿下,戰俘營那也是明天的事,誰知道明天大家還能不能活著,今天的事就今天......”

契丹人的邏輯簡單而現實,畫餅充饑哪有眼前的美味實在?

過了今天,誰知道還有沒有明天享受?

李徹一時語塞,被這幫草原漢子的務實給噎住了。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旁觀的文載尹忽然慢悠悠地開口了:“方才聽你說……是在城門樓廢墟下發現她們的?”

契丹騎兵不明所以,得意洋洋地點頭道:“是啊,就在那堆破磚爛瓦下面,我是我們部族眼力最好的獵手,一眼就看見了她們。”

文載尹捋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狡黠的光芒:“殿下,您允諾的是‘城內之物,任其取用’。”

“這城門樓乃是城防工事,嚴格來說是在城墻之上,屬城外防御體系。這幾個女子藏身之處,既非城內民居,也非城內府庫......”

“按此論,她們可不算是‘城內之物’,自然也就不在殿下允諾取用的范圍之內了。”

幾個契丹騎兵徹底懵了,張大了嘴巴,看看文載尹,又看看李徹。

再看那幾名白白凈凈的倭女,只覺得腦袋瓜子嗡嗡的。←→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