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隱忍二十年,漢武帝被架空了

第223章 會晤

第223章會晤第223章會晤→、、、、、、、、、、、、、、、、、、、、、、、、、

眾人打掃戰場完畢,進行簡單的會議。

原本凝重的氣氛稍有緩和。

劉徹靠在椅背上,目光看向董仲舒,眼中滿是關切與好奇道:“董愛卿,自你出使羅馬失聯,朕一直憂心不已。如今你平安歸來,還帶來托勒密王朝的援助,想必經歷了不少波折,不妨講講這期間的經歷。”

董仲舒恭敬地欠身,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陛下,臣出使羅馬途中遭遇海難,僥幸漂流至埃及。初到埃及時,人生地不熟,臣險些性命不保。后來,臣憑借一些從大漢帶來的奇巧物件和對天文歷法的了解,引起了當地官員的注意,得以進入宮廷。”

霍去病饒有興致地向前探身,追問道:“董大人,那進入宮廷后又發生了什么?”

董仲舒頓了頓,繼續說道:“當時,托勒密九世正深陷宮廷斗爭的困境,各方勢力明爭暗斗,法老的統治搖搖欲墜。臣抓住機會,向法老分析局勢,為他出謀劃策。先是協助法老鏟除了朝中的反對勢力,而后推動一系列改革,強化了中央集權。在這過程中,臣贏得了法老的信任,被任命為大祭司。”

李廣聽得入神,不禁感嘆:

“董大人真是膽識過人!在異國他鄉,竟能憑借一己之力,周旋于宮廷斗爭之中,還獲得如此高位。”

董仲舒謙遜地笑了笑道:“這都仰仗陛下的威名和大漢的威望。后來,臣得知羅馬與帕提亞聯軍對大漢用兵,心急如焚,便向法老陳明利害,說服他派軍支援。”

劉徹聽完,重重地拍了拍案幾,欣慰道:“董愛卿,你在異國他鄉,身處險境,仍心系大漢,為解我大漢之危,費盡心思,實在是朕的肱股之臣!”

眾人紛紛點頭,對董仲舒的經歷和忠心欽佩不已。

短暫的輕松過后,大家明白,即將到來的戰爭才是真正的考驗。

營帳內,牛油燈散發著昏黃的光,在墻壁上投下眾人晃動的身影。

劉徹坐在主位,目光掃視著帳內的董仲舒、霍去病和李廣,神情忽然嚴肅道:“羅馬與帕提亞聯軍雖暫時退去,但他們必定會卷土重來。此番敵眾我寡,我們必須另謀良策。”

董仲舒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在埃及期間,對周邊局勢有了一定了解。大月氏國與羅馬、帕提亞素有矛盾,且其騎兵驍勇善戰。若能聯合大月氏,再加上托勒密王朝的力量,我們便有了與聯軍抗衡的資本。”

霍去病微微點頭,眼中閃爍著斗志道:“董大人所言極是。大月氏的騎兵機動性強,可與我們的漢軍騎兵相互配合,在戰場上發揮出更大的威力。托勒密王朝的軍隊熟悉沙漠作戰,也能為我們提供有力支持。”

李廣捋了捋胡須,沉思片刻后說道:“只是聯合諸國,需派得力之人前去游說。這不僅要能言善辯,還得對各國情況了如指掌。”

劉徹目光落在董仲舒身上,沉聲道:“董愛卿,你曾出使羅馬,又在埃及周旋許久,對各國情況最為了解。此番出使大月氏,非你莫屬。”

董仲舒單膝跪地,領命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負所托。臣這就出發,爭取早日說服大月氏國,與我們共抗聯軍。”

隨后,眾人開始商討具體的作戰計劃。

霍去病指著地圖,詳細分析道:“待各國聯軍集結后,我們可兵分三路。漢軍從正面進攻,吸引聯軍主力;大月氏騎兵從側翼迂回,襲擊聯軍后方;托勒密王朝軍隊則負責截斷聯軍的退路,將其一舉殲滅。”

李廣補充道:“在聯軍集結前,我們還需加強自身防御,加固邊境要塞,儲備足夠的糧草和武器,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劉徹聽后,滿意地點點頭道:“諸位所言甚是。此次事關我大漢存亡,務必全力以赴。”

商議完畢,眾人帶著各自的任務,迅速行動起來。

董仲舒連夜啟程,前往大月氏國。

霍去病和李廣則著手整頓軍隊,加固防御工事。

劉徹坐鎮中軍,統籌全局,等待著各國聯軍的集結,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即將拉開帷幕。

半月后。

摩揭陀國的都城外,陽光灑在廣袤的平原上,一片金色。

漢軍和托勒密王朝的士兵們整齊列隊,組成一條寬闊的通道。

漢軍身著紅色戰袍,如同一團團燃燒的火焰;托勒密王朝的士兵則身披白色亞麻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隨著一陣悠揚的號角聲響起,托勒密九世的車隊緩緩駛入視野。

法老乘坐著由四匹白色駿馬拉動的黃金戰車,車身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在陽光下閃耀著奪目的光芒。

他頭戴象征著至高權力的雙重王冠,身披華麗的紫色披風,眼神中透露出威嚴與自信。

劉徹在董仲舒、霍去病和李廣等人的陪同下,大步走出城門。

劉徹身著龍袍,腰間佩戴著鑲滿寶石的佩劍,氣宇軒昂。他的身后,是浩浩蕩蕩的護衛隊伍,個個精神抖擻。

第223章會晤第223章會晤→、、、、、、、、、、、、、、、、、、、、、、、、、

當托勒密九世的戰車駛到近前,劉徹快步迎上前去。托勒密九世也從戰車上下來,兩人目光交匯,臉上都露出了友好的笑容。董仲舒快步上前,擔任起翻譯的角色。

“陛下,這位就是托勒密王朝的法老,托勒密九世。”

董仲舒向劉徹介紹道。

隨后,他又轉向托勒密九世,說道:“法老陛下,這位便是大漢的天子。”

托勒密九世微微欠身,表達敬意:“久聞陛下威名,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劉徹笑著回應:“法老陛下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此次能與陛下攜手共抗羅馬和帕提亞聯軍,實乃我大漢之幸。”

在眾人的簇擁下,劉徹和托勒密九世并肩走進都城。

街道兩旁,摩揭陀國的百姓們紛紛跪地迎接,歡呼聲此起彼伏。

宮殿內,早已準備好了豐盛的宴席。

兩國君主在主位上就座,開始正式商談對抗聯軍的事宜。

劉徹率先開口道:“如今羅馬和帕提亞聯軍野心勃勃,對我們各國都構成了嚴重威脅。唯有我們攜手合作,才能抵御他們的侵略。”托勒密九世點頭表示贊同:“陛下所言極是。我托勒密王朝愿與大漢并肩作戰,共進退。”

在接下來的商議中,雙方就兵力部署、作戰策略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董仲舒不時在一旁提出建議,為雙方的溝通和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一場關乎各國命運的合作,在這熱烈的氛圍中正式拉開了序幕,而即將到來的戰爭,也愈發迫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