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卿相

第125章 蘇希錦受教

第125章蘇希錦受教第125章蘇希錦受教←→:sjwx

“且等等,”職方司解儀坤突然發出疑問,“臣有個疑問,醫館算經商嗎?”

“收取診費,如何不算?”舒御史想也沒想就反駁。

其他人卻沉默了,商人是商人,大夫是大夫。商人在士農工商之列,大夫卻只是中九流。

商人重利,醫師救人,兩者形式不同,社會貢獻不同。何況女醫館的形式,有點像捐贈。

“大夫自然不算商人,就明面來看,蘇大人的舉措在于推廣醫術,其初心和行徑是好的。倒與奸商相去甚遠。”尚書丞有言。

“因為初心好就要免去罪責嗎?醫館誤診乃事實,女醫館由蘇大人提議建立也是事實。當務之急當如御史臺所言,給百姓一個交代。”有臣子曰。

“若因醫師誤診而懲治大夫,或責備蘇大人,有失偏頗。”此言集賢院學士不同意。

“《周禮》有記,扁鵲曾言,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十全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為下。可見大夫出診并非十拿九穩,便是神醫也有誤診之時。若因如此,以后誰還敢治病救人?”

這個說法也是一個問題,眾人不由沉思。

大夫治病救人,本就仁心仁意,有時拿不準時,還得用猛藥。若因此而責罰大夫,以后誰敢治病?

這蘇大人也是,干什么不好,要去插手行醫之事?既不得利,還費力不討好。

有這功夫不如讓下人開個茶樓,躺著也掙錢。

“學士此言差矣,若誤診不懲罰,是否以后誰人都可治病,誰人都可借醫殺人?”御史臺劉大人言道。

此言有理,殿內許多官員皆點頭贊同,誤診必須得到懲治,只非以命償命罷了。

大理寺卿是個嚴謹之人,眼見著眾人火急火燎往誤診之上扯,想起昨日邱大人稟告之事,心下不由忐忑。

“那個……”想了想,還是打斷眾人的話,“誤診之事還有待商榷。”

一堂子人頓時全看向他,“你方才不是說有誤診嗎?”

扯犢子呢。

大理寺卿苦笑,“臣是說目前有誤診情況存在,然離案子審理還有兩日,之后有變數也說不一定。”

眾人不免覺得泄氣,可誤診與否真的與御史臺彈劾之事有關嗎?

“陛下,”舒御史再次拱手道,“誤診之事暫且兩說。然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蘇大人身為官員,與女醫館私下往來,有僭越之嫌。若不懲處,是否以后每位官員都可插手醫館之事?”

周武煦睥睨著眾人,眼神幽深,并不言語。

好不容易抓到蘇大人的把柄,眾人自然不會輕易放過,互視一眼,決定火力全開。

“陛下,臣以為舒御史言之有理,就根本來講,大夫行醫治病,收取診費。與商人易貨無二差別。身為官員當公正行事,一視同仁,不可參與其中。蘇大人所為顯然僭越職責。”

“陛下,”尚書丞不認同,“蘇大人乃推廣醫學,利于民生。且她不曾從中獲利,其高尚品性實應嘉獎。”

謝侍郎冷哼一聲,上前稟明:“陛下,愛臣太親,必危其身;人臣太貴,必易主位;主妾無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臣知陛下愛護蘇大人,然應賞罰分明。蘇大人推舉女醫,當賞。與醫館來往不清,當懲。”

周武煦神色微變,抬起一只手,示意他們閉嘴。

他轉頭看向蘇希錦,“蘇大人你以為呢?”

蘇希錦抬頭正色道,“創立醫館乃臣初入朝廷之時的提議,身份觀念未曾轉換過來。臣以為創立醫學是好事,卻忽略了對其他醫館的不公平。且臣若有想法,當稟告上級或陛下,得到允許后再各司其職。對此,臣認錯。”

若當真誤診,她也認。

周武煦點了點頭,臉色平靜,無喜亦無怒,“如此,便罰俸三月,閉門思過一月。”

蘇希錦領罰叩恩。

眼見著蘇希錦受罰,舒御史心中一喜,就要借勢彈劾韓國棟。卻被人狠瞪了一眼,于是吶吶閉嘴。

早朝散了,蘇希錦回府閉門思過。

這是她第一次被陛下懲罰,坊間很快傳言她失寵了。

于是有人幸災樂禍,有人替她鳴不平。

“女醫館生意爆滿,誰知道她在里面吃了多少腌臜物?”

“也不能這么說,女醫館每筆賬目都公開寫在醫館門口的。”

“頭發長,見識短,她寫你就信?誰知道她有沒有寫完?有沒有作假?”

“蘇大人開辦女醫館是利民之事啊?為何會受罰?那以后誰還敢開醫館?”

“要我說陛下就該撤了她的職位,女人就該在家相夫教子。”

“不止蘇大人,我覺得女醫館那些大夫,都應該回家。這樣拋頭露臉,帶壞風氣。”

“也不能這么說,女醫館大夫醫術高明。我隔壁那家婦人,病得皮包骨了。結果吃了女大夫幾帖藥,哎,就好了!”

三公主府,一名侍女奔跑于紅色長廊,腳尖輕快,欣喜若狂。

“公主,有喜事。”

“什么喜事?”三公主擰眉,她手握玉盞,衣襟半開,身前匍著一粉面男子。

“奴婢方才出去給公主買酒,聽人說蘇大人被皇上禁足了。”侍女眉飛色舞,將坊間傳聞添油加醋說了出來。

匍著的那男子立刻抬頭,面帶諂媚,“小的恭喜三公主大仇得報。”

三公主微愣,府里關了這么久,猛然聽說大仇得報,卻不似那般開懷。

“這人真令人討厭。”最后,她煩躁地說了句。

直脾氣,丁是丁卯是卯,不懂得轉彎。腦袋里不知裝了多少戒律清規。

不用上朝,蘇希錦閑暇時間便多了起來。她讓花貍去店鋪給她買了幾本破案類小說。

翻了幾頁,不是主觀臆想,就是神佛托夢,使得她沒有看下去的欲望。

邱筠筠得知她被禁足之事,前來探望她,“是我沒用,沒找到線索,還是讓你被禁足了。”

蘇希錦搖頭,“陛下罰我之事與誤診無關。”

“我覺得開辦女醫館是好事,”如許多人一樣,邱筠筠也覺得應該開醫館。

蘇希錦沒過多糾結于此,問他:“找到線索了嗎?”

“沒有,”邱筠筠情緒低落,只有兩天時間了,“以前跟著韓大人,覺得這些事處理起來挺容易,輪到自己,才覺得這也不是,那也不是。”

蘇希錦含笑,將手中書籍放于案上,不能前去現場,她也沒有線索。

“你還看這個?”邱筠筠瞧見她手里的書籍,不由驚訝,“這些都是民間書生胡亂猜想的,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要真喜歡這個,不如看看韓大人的手記。”

蘇希錦挑眉,“什么手記?”

“韓大人自己寫的書,”邱筠筠神色崇拜,“韓大人每次破案后,都會將案子記錄下來,整理成冊,里面包括自己的感想和經驗。我曾有幸拜讀過一次,韓大人真真是……聰明絕頂。”

蘇希錦詫異,還有這事?不過這確實像他的性子。

邱筠筠又感嘆道:“韓大人說,人不會無緣無故而亡,也不會無緣無故消失,凡事發生,必然會留下線索。所以當發生命案之時,要多尋找線索,多聯想因果,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有時一片指甲、一根針線、一根頭發都可能……”

話說一半,聲音漸消。

“可能什么?”蘇希錦抬頭。

卻見他盯著她,眼睛一眨不眨,靈魂好像飄到了九霄云外。

“我知道了!”邱筠筠突然大聲喊道,“蘇妹妹且等等,我有線索了。”

說完不等她反應,邁著堅實的大腿飛速離開。

來去匆匆,獨留蘇希錦一頭霧水。

一直到傍晚,蘇希錦都沒等到他回來。

反而是擦黑時分,韓國棟來到了她的府上。

這是出仕以來,韓國棟第一次單獨見她。

蘇希錦隱隱有所猜測,恭敬地倒了一盞茶,站在他身邊。

“坐,”他指了指對面的胡椅,明明是在蘇府,看起來他才是那個主人。

“老師前來,可有人看見?”蘇希錦問。

官場忌諱多,如今兩人同朝為官,私下見面幾乎沒有。更不要說她如今受罰在家,閉門不見客。

“你不必擔心,我有陛下的默許。”

韓國棟淡定地喝了口茶,抬頭看著她問,“想必你很疑惑,女醫館開張大半年,為何現在才處罰你。”

蘇希錦點頭,今日之事確實古怪。女醫館五月開張,至今已有七月。要去覺得不對,以她當紅的勢頭,早就被人彈劾了,何至于等到今日?

“陛下也有自己的想法,”韓國棟放下茶杯,語重心長,“你年紀輕輕已為五品翰林侍讀,放眼整個歷史,無一人能與你相比。”

“你有如此成就,我們都知是因為你的奇思妙想和能力,但外人并不這么認為,他們只以為這是你的運氣。”

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父母為之計深遠,陛下也一樣。一是怕把你抬太高,成為眾矢之的。二是擔心你年紀輕輕,就有此成就,過高的嘉獎,與你將來不利。”

簡單來說就是怕她飄了,得打壓她一下。上位者慣用的招式。

蘇希錦心中不由感慨,從她來到這個世界,可以說一切都太順利了。老師對她好,周武煦對她好,身邊每一個人都對她寵愛有加,仔細想來,竟從未有過挫折。

“弟子明白,”她骨子里是個成年人,自然明白這樣做的目的和背后的真心。

韓國棟就喜歡她這一點就通的腦子,“以上只是陛下想對你說的話,不是師父要教給你的。”

蘇希錦正在感動之處,聞言不禁愕然,抬頭看向他,難道他還有高招?

韓國棟一撫胡須,眼里有笑,“創立女醫館,你后悔嗎?”

蘇希錦堅定地搖了搖頭,“不悔。”

女醫館利大于弊,不能因為一個不確定的誤診而否認它的一切。

韓國棟點了點頭,這才是他的弟子,“創立女醫館沒有錯,錯就錯在你太正直了。”

“啊?”蘇希錦大感意外。

多少人在背后罵她小狐貍,狡猾,陰險,諂媚。第一次聽人說她正直。

韓國棟見她不解,冷冷道,“放眼整個朝廷,哪家沒有幾家商鋪?哪家沒有幾樁蔭私?否則他陳氏、謝氏、呂氏的錢從哪里來?所以師父說你錯了,錯就錯在太直白,不夠狡猾。”

此事但凡她多說一句,將陛下擺在前頭。那是名也有,利也有。何至于被人拿到臺上來說?

“此為第一點,”韓國棟說完,瞥了眼桌案,上面的茶已經所剩無幾。

蘇希錦連忙為他添杯續茶。

“這第二點嘛,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吹了吹杯中泡沫,看似隨意,實則嚴肅,“入朝為官當忠君愛民。但你要永遠記住一點:所謂忠君愛民,永遠是忠君在前,愛民在后。無論何時何地,陛下才是在第一位。”

這是隱秘的,赤裸的,現實的為官之道,也是人心。

蘇希錦皺眉,這與她為官理念相違背。

在她心里,當官就是為百姓謀求福利,為百姓做事。陛下重要嗎?重要。

但在第二位,沒有超過百姓。

這就是封建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本質的不同。

一個為民,一個為君。她有社會主義的思想,卻處于封建社會的土壤,兩者相交必然產生水土不服。

盡管一直以來她都小心翼翼,盡量規避、適應,然還是跳不過這個現實。

當忠君與愛民矛盾時,她該如何選擇?

她神情不定,韓國棟如何看不出她心中所想?

猶是很擔憂,“陛下是明君,但陛下也是人,他也會有老的一天。你能保證他永不會變?或是下任帝王也如當今一樣寬容?”

自然不能,周武煦只有一個。他的賢明世所罕見。

“你要記得,陛下可以愛民,然臣子永遠是忠君大于愛民。”

至少嘴上得這么說,但怎么做還在她。

蘇希錦眨了眨眼睛,這不是教她陽奉陰違嗎?

人老了,許久不曾夜間出巡,韓國棟起身,摸著她的腦袋,語氣又恢復了幾分輕松。

“今晚好好想想吧,經此一役,你也算長點記性,以后圓滑一點。官場不比其他,動則要人性命。師父不能護你一輩子,最終還得靠你們自己。”

一字一句,發自肺腑。

如果不是將她當作自己人,當作親生孫子孫女來看,以他老謀深算的性子,何以會說出得罪陛下的話?

蘇希錦心頭除了感激,還有感恩。

她何德何能兩輩子都遇到掏心掏肺對她的長輩?

她起身送別,卻被他搖手推辭,“你風寒剛好,仔細又復發。”

夜黑風高,月光照射在積雪上,室外皎白一片。

前路清晰,無需燭火。

韓國棟的身形漸漸消失在門外。

是夜,邱將軍府門突然被人敲響。

門房帶著濃重的火氣開門,“誰呀?半夜三更不睡覺,做鬼呢?”

后門處,一道焦急驚恐的女聲響起,“我找邱大人,請邱大人救救民婦。”: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