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你是我的人第181章你是我的人←→::mayiwsk
一面受到蘇希錦的贊賞,一面給他畫大餅,奚參軍能說什么?
唯有接受,并表達忠心和信心。
突如其來被調離,打得潘大人一脈措手不及。
與奚大人交好的鄒大人站出來問,“如今奚參軍走了,不知蘇大人欲讓誰來補曹里的空?”
蘇希錦含笑,“奚大人只是暫時去海邊處理海盜,曹里自然還是他做主。不過鄒大人說的有道理,奚大人此去短者幾月,長著一年,曹里沒個說話做事的也不行。”
“大人,”眼見著要脫離控制,奚參軍連忙起身拱手,“洪大人是曹中老人,跟著下官共事近十載。曹中之事,下官以為沒有誰比他更合適。”
“如此,”蘇希錦笑著點頭,“那就依奚大人所言。”
她調走“將軍”,“將軍”派出一“小兵”,各退一步,皆大歡喜。
眼見著林舒立的困難得到解決,其他縣令有樣學樣,激情發言。
中興縣的知縣說,“中興縣土地貧瘠,此次水災又損失慘重。來前本官已下令讓百姓種植木薯和大豆,然仍有許多貧地,連大豆和木薯都不好種植。”
言畢,有許多縣令隨聲附和,可見大家遇到想同的問題。
蘇希錦出謀劃策,“這個問題,州府也有遇到。僅種大豆和木薯只能養家糊口,一年到頭鮮有剩余。”
“嶺南氣候濕潤溫暖,四季溫差小,本官以為可種桑養蠶,發展紡織業。”
“種桑?”
“養蠶?”
“紡織業?”
一連三問,當代種桑養蠶多為嘉興、湖州,及江浙一帶。嶺南地處偏遠,被世代文人稱作窮山惡水之地。也能種桑養蠶?
要說以前好像也有一兩位散戶種桑養蠶,只不過在烏衣教的迫害下,早就銷聲匿跡。
“自然,構建桑園,養殖蠶蟲,所得可編織為絲綢。再借助水路或陸路,將之運輸出去。”
從養成到販賣,甚至連桑園建造,她都已經想好了。
“除此之外,還可以種植果樹,既能吃,又能賣。”
眾人沉思,好是好,就是耗時長,加上嶺南未有種桑養蠶的工人可取經,一切還得自己琢磨。
那最后的紡織也是大頭。
“各位大人之顧慮,本官已經考慮好了,”蘇希錦讓人將早已備好的流程圖,發到各位縣令面前。
“諸位且看看,咱們可以去嘉興、湖州聘請手藝人過來指導。在保證百姓吃飽的前提下,種些經濟作物,也多份進賬。”
“那紡織?”
“前兩年京中就已經流行飛梭紡織機,一日可織八匹布。只不過嶺南路遠閉塞,不得而知。本官來嶺南后,已請了木匠制作,如今就放在通判衙門。到時諸位可派女子前來學習紡織技巧,本官娘親會親自教授。同時各縣自領了紡織機圖紙回去,官府制作也好,百姓自費也好,總歸宣傳出去。”
八匹布?
底下眾人之震驚,相比當初的工部尚書吳大人更甚。
“韓大人,可是真的?真有一日八匹布的紡車?”林大人轉頭向韓韞玉求證。
太不可思議了。
韓韞玉含笑點頭,“自是真的,如今工部均用此紡車織布,便是民間,也有商戶效仿。”
尋常百姓家自是買不起這一臺紡車,只有商戶肯下本錢。
如今有官府鼓勵,嶺南百姓又會好上許多。
這日會議從卯時開到午時。未時用過膳,眾人又繼續,一直到申時才結束。
“煩請各位回去寫份會議心得,并今后各縣發展的方向,三日后交于本官。本官是個眼里揉不得沙子之人,他日定會派人私下尋訪,望各位廉潔自律,奉公守法,以身作則。”
眾人起先還輕松自如,現在頭發發麻,重似千斤。
前排的范大人,從會議前一直喪到會議后,按說今日這等會議,上面三位大人不說話,自該輪到他。
然而出盡風頭的確是蘇希錦。
嗨,不服也只能憋的。誰讓他沒有個當大官的未婚夫。
人流依次退出,有那還有疑問的官員,圍著蘇希錦求經,她都耐心解答。
韓韞玉長身玉立,束手站于檐下,微風拂過,卷起腿間長袍。朗朗君子,出塵絕世。
只可惜這世間少有之君,已經訂了親。對方還是個厲害人物,否則說不得要給他說上兩房妾室。
“韓大人,”潘本重笑容洋溢,上前寒暄,“韓大人在此等蘇大人?”
“嗯。”
“蘇大人能力卓絕,令老夫佩服不已。大人得此賢妻,必能聞達諸侯。”
韓韞玉面容淡然,目光冷僻,看不出一絲想法。
此子天性如此,潘本重早已習慣,“韓大人,汛期未過,疏通浚河、興休水利迫在眉睫,不知上面什么時候能撥款?”
“來時陛下正與大臣商量,依陛下之意,想來也快了。”韓韞玉反問,“大人何必著急?”
“下官也是擔心百姓。”他搓著手。
“本官知大人一片丹心為百姓,回去自會向陛下言明。”韓韞玉清冷回應,“如今咱們要做的,自是規劃工程,等朝廷款項下來,就開工動土。”
“是是是,大人所言甚是,”潘本重點頭如搗蒜,眼冒精光,嘴里試探,“工程圖是難題,人手也是一大問題。咱們不如先請些工人備著?”
老匹夫定是產生了懷疑,韓韞玉不動聲色,“依大人所言。”
潘本重見狀,心中的懷疑逐漸消失,抬手告辭離去。
“他在問水利之事?”
潘大人一走,蘇希錦便走了出來。
“嗯。”
韓韞玉等她上前,與她一道回府。
“韓大哥忽悠人倒是爐火純青。”她揶揄打趣。
韓韞玉瞥了她一眼,眼里也有了笑意,“還比不上你。”
奚參軍都被他忽悠到海邊去了,還以為能重回崗位。
“嘿嘿,”蘇希錦心虛摸鼻,“如今六曹,有兩曹是我的人。兵曹與冷公子一道,冷公子是你的人,你是我的人,相當于兵曹也是我的人。三比三,平了。”
平了,也該開戰了。
韓韞玉只覺心底柔軟,眉開眼笑,“你說的都對。”
蘇希錦不知他何以突然如此高興,腦海一轉,明白過來,雙頰粉紅。
“此次會議,二舅母與表哥一同前來,想來已經見了娘親。”她撇過頭,轉移話題。
韓韞玉看破不說破。
蘇府,林氏與二哥二嫂說著家長里短,情到深處,淚濕衣襟。
“還以為永遠見不著你們了,”林氏哭著說,“先前我沒見識,以為立哥兒來這邊做官是享福。等到自己見了,才知這邊缺衣少食,潮濕悶熱。初到此地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可不是?原先我們也不知道。”二舅母也是感慨,“舒艾來這里,病了好幾天。”
她身側赫然站著一名及笄的女子,頭梳飛天髻,面容姣好姝麗,姿容上乘。嬌氣貴重,一看就是高門大戶的小姐。
“艾兒可比以前標志了不少。”林氏拉過林舒艾,滿臉憐惜,“瞧著這通身氣派,便是京里的許多小姐也比不上。”
林舒艾明亮地喚了聲姑姑,又問,“表姐呢?”
“自然是辦事去了,”二舅母輕拍了她手背,沒心眼的孩子,“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整日吃了睡睡了吃,沒心沒肺的。”
林氏低頭抿笑,“艾兒今年也及笄了吧?可說了人家?”
“還沒呢,”說起來二舅母就頭疼,“她性子野,主意大,這個看不上,那個瞧不起。真問她喜歡怎樣的,她又說不出來,跟個棒槌一樣。”
白長了十幾歲,還是個沒開竅的。
林氏笑得眼淚都出來了。
二舅母又氣又笑,“立兒寵她得緊,說明年他就要調離,不知又要派往哪里。這邊沒有她喜歡的,就換下一個地方找。”
總歸再沒有比這邊窮的了。
“她是還小,不著急,我家阿錦明年就十七了,還不沒個頭?”
韓大人住在蘇府,兩人早出晚歸,休沐便一起看書寫字。她過來看過幾次,韓大人也沒說成親時間。
兩個都是主意大的,她頭發長見識短,只能任他們折騰。
“表姐是當官的,哪兒能跟尋常女子一般?”林舒艾見兩人說到蘇希錦頭上,忍不住幫忙說話。
二舅母笑著點頭,“可不是?天下能有幾個阿錦這樣的女子?再說她早與韓家定親,哪里用妹妹操心?倒是大嫂,如今愁著呢。”
“正哥兒確實不小了,”林氏輕聲說,不能把林舒正與蘇希錦湊一對,一直是她的遺憾。
“哪里是這個?”二舅母面色古怪,礙著女兒在場,不好明說。遂打發林舒艾出去。
后者不肯,“不就是大哥哥未婚有娃罷,我又不是不知道。”
“什么?”林氏捂嘴,很是震驚。
個倒霉孩子,二舅母狠瞪了女兒一眼,這才與林氏述說來龍去脈,“那日有人上林府敲門,說是將林家孫子送回來,放下孩子就跑。”
“來人跑得飛快,又說的不明不白,門房不敢做主,只得請大嫂出面。”
“大嫂一看,那孩子一歲多,眼睛跟正哥兒一個模子孩子刻出來似的。還有什么不明白?讓丫頭請正哥兒出來,他卻連孩子是哪個的都不知道。”
說說這叫什么事?
還沒成親就有了孩子,生母不詳,如今林家都在擔心他以后如何娶妻生子。
真真是白了頭發。
“偏他還說,’你們不是一只想要個孫子嗎?這下撿了個現成的,以后也不要再催我成親。’把大哥氣得夠嗆,讓他三天下不來床。”
“這……”林氏聽得目瞪口呆,又氣又怕又心疼,“正哥兒未免也太荒唐了些。”
又隱隱覺得慶幸,還好女兒說給了韓大人,不然……
房外,蘇希錦三人也聽到了幾人的話,三人俱是平靜。
林舒立是早就知道,韓韞玉是知道且不關心,蘇希錦則是早有猜想。
她陪女娥公主去怡紅院時,曾在里面見過林舒正。都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林舒正有錢有貌,性子不拘,加上這個時代男子的特權,沒有哪個會把青樓女子放在眼里。
這個時代,家里有妾室,但沒有正妻,都算未婚。
只不過大戶人家在沒有正妻時,不得抬妾。
而今林舒正未婚,卻有了兒子,自然會讓他在婚戀市場,大打折扣。
這就是蘇希錦大舅母擔心的原因。
門當戶對的好人家,不會再愿意嫁給他。
只是此時此刻的他們,都不知林舒正此生未娶,畢生只有一個孩子。
或許是她想得太多,沉默的時間太長,韓韞玉有些吃味,伸手捏了捏她的手指。
蘇希錦回神,投以一笑,張嘴無聲逗他。
韓韞玉拿她沒辦法,只能縱容又寵溺。
旁邊的林舒立無端吃了一口狗糧,捂著胸口酸溜溜抱怨。
卻聽里頭又道,“那立哥兒呢?可定了哪家小姐?”
“娘,姑姑,”林舒立見事不對,趕緊走了進去。
屋里幾人被打岔,轉頭見他三人來,先是一笑,后紛紛對韓韞玉行禮。
“一家人,不用多禮。”韓韞玉淡淡說。
二舅母一愣,在林氏的攙扶下起身,低聲埋怨,“你方才怎告訴我韓大人也在這里?”
害她說那些話,又提了正哥兒。當初他們一家可是極力贊成蘇希錦與林舒正在一起。
若是被韓大人知道……
“二舅母不要顧忌,韓大哥如今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專為治理水患。舅母一路可好?”
“好著呢,”二舅母說,有大官在,終是沒那般自在。
蘇希錦問過林舒艾,便找了個借口帶林舒立去了書房。
“今日表妹說的那個桑園基地,可是……”
“噓,表哥好不容易來,先不談公事,說說近況。”蘇希錦阻止,左不過他這次來,縣里都安排好了。
有丫鬟上茶,林舒立不好意思收回話題,說了自己和家人近況,而后從胸襟里掏出一包東西。
“這是這些年你讓我幫你留意的東西,”林舒立說,“出海的人少,沒找到多少,你看看可有用得上的?”
她讓他幫忙找的自然是種子。
這是一個大布包,里面分類包著的小布包。蘇希錦激動地打開,卻沒見著土豆和紅薯之類。
不由失望,待目光暼過一堆東西時,眼前忍不住一亮。: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