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管子第608章管子←→::mayiwsk
李太后便放心了。
而隨后。
朱翊鈞也沒有要走的意思,看樣子是打算在慈寧宮用膳,李太后便趕忙叫人去安排。
可隨著皇兒坐到了炕沿,卻又從懷中掏出一本發黃的書卷翻看了起來,李太后本來沒當回事兒。
可是無意間看到了那書名。
李太后芳心中卻又是一驚。
那竟也是一本《管子》。
心中凜然。
李太后不動聲色,卻又有些忐忑,也不知皇兒何時對管仲之學產生了如此濃厚的興趣。
這似乎與名教理念不合。
她總覺得皇兒有些走偏了……
可很快。
李太后又咬了咬紅唇,變得決然了起來,什么孔孟之道,管仲之學,只要能保住她母子平安便可。
而此時從政經驗豐富的李太后,芳心中其實已經有數了。
她知道。
這萬歷十一年正月里的一場大風波,她母子二人已是勝券在握,如今前線明軍有了糧草軍餉。
那明軍便不會敗,明軍只要不敗,勛貴便不會亂,廠衛勛貴在側,又有京營虎視眈眈。
這江山吶!
穩穩當當。
忽然。
大明皇太后腦海中,又浮現出沈烈那張英氣中透著冷冽的臉,那清亮的明眸中便又閃爍著決然的異彩。
“傳本宮旨意。”
此刻。
李太后打算將沈烈之妻再召進宮中,好生褒獎一般。
又數日后。
二月二,龍抬頭。
隨著三千營再次大舉出動,以數千鐵騎押送糧草,馳援宣大,人在天津衛碼頭的沈烈也接到了戚繼光的八百里加急。
沈烈籌措的糧草運到了,后續一批又一批的補給物資,將會源源不斷的起運,讓這戚繼光感激不盡。
在信中很是贊賞了一番。
碼頭上。
沈烈手握這大明軍神的私信,瞧著那卑微的用詞,眼角竟然有些濕潤了,這位戚帥可真是……
被人整怕了。
堂堂大明軍神,一聲縱橫無敵,卻在朝堂上四處碰壁,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硬生生被逼的夾著尾巴做人!
這位戚帥被御史臺整,被權貴整,被上司整……
倘若不是因為張居正的賞識。
那只怕。
早就解散了他的浙軍,黯然下野了。
沈烈默默的將戚帥的書信收好,便又低下頭,撥弄著炭盆。
而海瑞在一旁,卻細細琢磨著這“犬儒”二字,他琢磨了好幾天了,越想越覺得貼切。
“犬儒……呵呵呵。”
隨著海瑞不時發出意味不明的笑聲。
一老一少打開了話匣子。
竟有些投緣了。
說起來這天下儒生,是何時和這個犬字結合起來的吶。
沈烈便開始指點江山:“首先和漢武大帝不挨著。”
說什么漢武帝重用董仲舒,說什么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純粹是瞎扯蛋,大漢皇朝何時獨尊儒術了?
漢武帝但凡信半個字的四書五經圣人言,那還會有大漢王朝么,這不過是后人胡編亂造。
倘若不信。
便打開《漢書》,看一看班固是怎么說的,班固說的明明是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
這六經。
詩,書,禮,易,樂,春秋。
這六本書和孔孟之道到底有啥關系?
怎么看也不挨著呀!
班固到底是什么時候,在哪本史書里說過漢武帝“獨尊儒術”的呀?
再說了。
漢武帝重用的董仲舒開創的明明是“公羊派”,雜糅了陰陽,道家,法家,儒家的眾多學派。
那就是一個大雜燴!
董仲舒的核心思想,無非就是八個字。
“天人感應,皇權天授。”
這思想怎么聽都像是陰陽家,道家的呀。
和儒教又有什么相干?
甚至于。
儒教自己都不承認董仲舒。
“大概……”
隨著沈烈娓娓道來,目光有些迷離,侃侃而談道:“這個犬儒吶,大概便是弱宋的特產了。”
從弱宋文人將孔孟之道中的“禮”字,偷偷的改成了“理”字,便代表著腐儒時代的開端。
從程朱理學大行其道,壟斷了科舉之后,反正是遇到誰都抱著頭挨揍,搖尾乞憐。
再后來。
等到金人,北元相繼入侵,有骨氣的文人都被殺絕了,死光了,那便只剩下犬儒了。
大概這些犬儒的骨頭被人打斷了,接不起來了,生怕這世上再出一個英明神武的皇帝,再去招惹那些可怕的異族。
于是便拼了命的給皇帝,給勛貴武人扯后腿。
甚至于。
這些人害怕百姓去招惹異族,便拼命的弱民,愚民。
再后來。
這幫人大概連儒教的風骨也扔掉了。
那腦門上。
便只剩下一個大寫的“犬”字。
“這幫人吶!”
沈烈幽幽一嘆,但凡是瞧見和自己皮膚不同的異族人,也別管能不能打得過,先趕緊跪下來舔人家的鞋。
管他什么膚色,凡是異族那便不分青紅皂白。
舔了再說!
無非是。
怕人家那些膚色不同之人,惦記上它們家中老槐樹底下埋著的那點碎銀子,便好似它跪下了,搖尾乞憐了。
人家就不來打它了。
可這世上總有些居心叵測之人,硬要扭曲是非,將北宋理學與孔孟之道劃等號。
其心可誅!
隨著沈烈噴了一會兒唾沫星子,覺得有些累了,便端起茶碗喝了口熱茶,而一旁。
海瑞便駁斥道:“荒謬……有辱斯文……大逆不道!”
“那我不管!”
沈烈卻將嘴一咧,露出了森森白牙,大咧咧道:“我不懂什么大道理,不管什么圣人言,我只管……誰當道時疆域最大,誰能揚我國威,讓我子民挺起腰桿做人,我便信誰!”
再說了。
老子一個廠衛指揮使講什么斯文吶!
幾句話。
竟然將能言善辯的海瑞說的啞口無言了,眼看著海老大人低下了頭,似乎有些被說服了。
看著低頭不語的海瑞,沈烈微微一笑,卻忽然道:“海公容稟,小侄有一事,想與海公相商……”
話還沒說完。
海瑞便立刻警覺起來。
“做什么?”
別套近乎!
看著一臉警惕的海瑞。
沈烈啞然,便又走到了桌子邊上,取出了一份條陳遞了過去,而這條陳讓海瑞眼中再次精光爆閃。
口中喃喃。
“請設天津市舶司折……”
瞧著這條陳。
海瑞張口結舌。
而沈烈則又娓娓道來,他打算趁著內閣和六部停轉,盡快將這蓄謀已久的新政推行下去。
將這新成立的天津市舶司,建設成大明歷史上第一個海關,讓海瑞來當第一任海關關長。
偌大王朝,世界第一貿易大國竟然連個海關也沒有,而導致了走私猖獗……
太說不過去了。
算下來。
朝廷一年損失的關稅那只怕是個天文數字了。
就離譜!: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