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義非唐

第283章 野望在即

“末將尚摩鄢,參見節帥!”

早秋七月,闊別許久的尚摩鄢與劉繼隆在狄道城外會面。

鳳凰山下不知何時修建起了一座涼亭,涼亭緊鄰溪水,四周栽滿了花草。

亭子方圓里許,大致有三百精騎及百余名甲兵在放哨,而亭內只有劉繼隆、高進達、崔恕、曹茂、張昶及來者尚摩鄢。

“坐下吧,今日吃吃野味喝喝茶,順帶聊些事情。”

坐在主位的劉繼隆示意尚摩鄢坐下,而且由于是圓桌,因此距離很近,說什么都能聽到。

“南邊的事情安置好了吧?”

劉繼隆開口詢問,曹茂則是在為眾人沏茶。

亭外還有鐵鍋翻炒的聲音,以及時不時就能聞到的菜香。

尚摩鄢聞了聞菜香,食指大動之余不忘回應道:“都處置好了,況且我阿爸南下坐鎮,不會有問題的。”

劉繼隆聞言頷首,心里早就摸清了西山八國的位置。

西山八國和多彌衛府的位置,基本就是甘孜東部和阿壩東部,與西川的翼州、維州、雅州、黎州相鄰。

根據三仙樓的情報,西川在這四州之地布置了兩萬兵馬,而嶲州又集結了兩萬兵馬。

西川剩下的地方里,文州和扶州、龍州又駐扎五千兵馬,其余各州縣及成都府不過四千多兵馬。

只要劉繼隆開口,尚摩鄢完全可以集結軍隊,從翼、維、雅三州中任意一州突破進入成都平原。

不過現在還不是時候,尚摩鄢剛剛結束大戰,目前準備不足。

思緒此處,劉繼隆便見到有庖廚端著飯菜來上菜了。

“一邊吃一邊說吧。”

劉繼隆交代一句,然后便看著三名庖廚端著木盤走入涼亭內。

盤上各自擺放三四道菜,豬驢牛羊雞鴨魚肉……應有盡有。

如今的隴右,不僅僅是人口增長迅速,就連昔日缺乏的家畜家禽也數量激增。

隴右近五百個鄉、村,每個鄉村都有圈養家禽、家畜的養殖場。

盡管每處養殖場規模很小,但這樣也就導致家禽家畜不容易染病,即便染病,也不至于全滅。

很多傳染病放在這個以腳力為主的時代,基本等不到感染,就在路上病發去世了。

每個鄉村的官營養殖場都會造冊,劉繼隆也大概知道隴右境內的家禽家畜情況。

這些手段,本是起初為了快速增加家禽家畜而設置的,畢竟當初的隴右,豬的數量比黃金的數量還少。

即便從劍南、山南采買,卻也買不到那么多。

如今規范養殖后,前后不過七八年的時間,在冊的家豬便多達兩萬余頭。

各縣城、鄉的官營肉鋪上,也開始擺上了豬肉和家禽。

只可惜八眉豬和其它土豬的生長速度太慢,產肉太少,除了味道和口感優于后世的大約克夏豬外,其余都不行。

不過對于百姓來說,味道和口感也并不是那么重要,有肉吃就足夠了。

“我已經命人在松州嘉誠縣修建番學,里面的教習所教授的課程,與正常的小學一模一樣。”

“稍后散了宴,我讓曹茂帶你去城內的小學看看。”

“就學的人數,就按照當初信中所說人數定下,畢竟我們的教習也不多,不可能無節制的收容學子。”

劉繼隆先把就學的事情交代清楚,緊接著開始繼續交代:

“我收復涼州,俘獲了不少番甲,你若是有足夠的牛羊和漢口,我愿意與你交換。”

“至于糧食,西川的情況是什么樣,恐怕你也知道了。”

“你報出你的部眾口數,我只能保障他們每天都能吃半斤粟麥,其余的保證不了。”

“倒是茶葉、麻布、鐵鍋這些東西都能販賣,價格還是原來的牛羊價格。”

他說的很多,尚摩鄢也用心的聽著。

待劉繼隆說完這些東西,尚摩鄢這才開口道:

“我們有足夠的牛羊,這是我帶來的單子,您可以看看。”

他說話間從懷里拿出一張粗紙,曹茂接過后遞給劉繼隆。

上面寫了尚摩鄢所需的東西,每種東西都數額不小。

例如兩萬擔茶葉、三十萬件麻衣、五萬口鐵鍋及一萬套甲胄軍械等等……

劉繼隆遞給高進達,高進達將這張紙遞給了守護亭子的甲士,讓他們送往都護府內算清楚后拿回來。

“只要你有足夠的牛羊,入冬前它們就能到你的手里。”

劉繼隆拿起筷子夾菜吃了起來,同時招呼眾人一起動筷。

尚摩鄢聽后松了口氣,接著道:“牛羊管夠!”

看得出,他拿下西山八國后,獲得了數量不少的牛羊。

眾人低頭吃飯,劉繼隆也時不時與尚摩鄢聊著西山、多彌,還有衛藏的事情。

總的來說,吐蕃依舊很亂,邏些城的王系子弟們還在站隊和爭搶權力。

他們只能控制邏些附近的地方,對于多康及吐谷渾、大小勃律等地區則是管不了的狀態。

可以說,如果現在的中原王朝是一個處于上升期的王朝,那這個王朝想要拿下吐蕃,并不是什么困難的問題。

畢竟現在的吐蕃,有很多河谷能夠耕種,人口足夠多,不缺民夫。

這般想著,劉繼隆搖了搖頭。

以當下的生產力,吐蕃和兩漠地區只適合羈縻,而東北和西北、西南則是情況各有不同。

由于氣候比后世還要溫暖,因此苦寒的東北地區也生活著渤海、室韋、契丹、奚等數百萬人,遠不像明清時那般人口凋零。

單渤海國開墾的耕地,就足夠遷入數十、上百萬人口了。

不過擺在中原與東北的問題是,如今氣候太過溫暖,明清的遼西走廊還在海底。

想要進攻東北,只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一條走海上,從登萊渡海前往遼南。

一路走陸路,走奚和契丹的地盤走進東北。

盡管耶律阿保機還沒出生,但契丹人已經過上了農牧冶鐵的生活。

繼續這樣下去,以契丹的人口體量,想要吞并奚,同時侵擾幽州,應該不是什么大的問題。

不過幽州軍不是那么好惹的,連唐廷都沒能拿下他,更別提其它國家和部落了。

對于劉繼隆來說,胡人將領始終要好對付,畢竟來來回回就那幾板斧,類似論欽陵、鐵木真等具有戰略概念的胡人還是少數。

這般想著,這頓飯也吃到了最后,同時高進達派去的人也送來了一本文冊。

劉繼隆示意他遞給尚摩鄢,尚摩鄢接過后看了看。

這一看,他臉上的表情頓時凝固了。

誠然,攻破西山八國后,他是俘獲了數十萬牛羊,但這顯然不足以交換他想要的那么多物資。

別的不說,按照當初的價格來說,一萬套甲胄最少需要他拿十萬頭牛或二十萬匹馬、六十萬只羊才能換到。

這還只是甲胄,更別說他需要的茶葉、糧食、布衣等等物資了。

“這甲胄……我暫時只要兩千套吧。”

尚摩鄢咋舌,畢竟他拿下西山八國后,已經有了鐵礦和鍛造甲胄的能力,無非需要等的久一些罷了。

“甲胄的事情可以談。”

劉繼隆打斷他,接著看向高進達等人:“你們出去稍等。”

“是……”

高進達等人聞言紛紛起身向外走去,待他們離開后,劉繼隆這才開口說道:

“如今你拿下了西山八國,下一步準備如何?”

“自然是南下,把康地拿下!”

尚摩鄢不假思索的回答,而劉繼隆聞言也點頭道:

“我可以送你三千套甲胄,你另買兩千套。”

“條件是你拿下康地后,派人去和大禮聯盟。”

“聯盟?”尚摩鄢表情變得慎重起來,他擔心這是劉繼隆在試探他。

不過他看了半天,也沒有看出劉繼隆有試探的心思。

“我需要你和南詔聯盟,共同對付朝廷……”

劉繼隆拿起茶杯抿了一口,平靜的說出了這句話。

尚摩鄢瞳孔緊縮,而劉繼隆也繼續說道:

“你拿下康地并與南詔結盟后,我會派人告訴你,攻打西川的哪個州,應該做些什么。”

“我給你三年時間,三年內你如果能拿下康地,與南詔結盟,那我們的互市就能繼續下去。”

“或者……”

劉繼隆停頓,目光瞥向他:“你也可以在我停罷互市后,聯手朝廷來討伐我。”

“節帥放心,我不是那種忘恩負義的人!”

尚摩鄢急忙解釋,他可是知道劉繼隆本事的。

劉繼隆能以牧奴身份闖蕩如今,絕不是他能對付的。

至于唐廷,尚摩鄢也沒覺得有什么好怕的,畢竟唐廷連南詔都收拾不了,更別提與自己為敵了。

哪怕如今的他不過兩萬甲兵,但他依托西山堅城,背靠劉繼隆這座“大山”,唐廷想要收拾他也沒有那么容易。

尚摩鄢將文冊放好,起身對劉繼隆作揖道:

“我會盡快拿下康地,等待您軍令的!”

劉繼隆頷首,隨后看向亭外:“都進來吧!”

他喚了一聲,亭外的高進達等人便從十余步外快步走來。

待他們走入亭內,劉繼隆這才說道:

“送三千套甲胄軍械給他,另外賣兩千套甲胄軍械,其它的茶葉和糧食、酒、鹽都按照原本的價格。”

“是!”高進達作揖應下,但看向尚摩鄢的目光卻帶著絲詫異。

不止是他,張昶他們也是這么打量著他。

他們不知道自家節帥與尚摩鄢說什么了,但他們知道,自家節帥絕對不會吃虧。

送出多大的禮物,就需要尚摩鄢付出多大的回報。

在他們這么想著的時候,劉繼隆讓高進達他們陪著尚摩鄢去小學考察,自己則是返回了都護府。

接下來幾日,高進達帶著尚摩鄢在小學和軍營、衙門等地逛了逛。

直到五日后,尚摩鄢才意猶未盡的離開了狄道城。

與此同時,此次交易的物資也開始送往南邊的松州。

成千上萬的挽馬車,在民夫的驅趕下,滿載南下。

尚摩鄢按照原路返回了西山,而此時的尚婢婢也將西山八國治理的井井有條,并鎮壓了不少八國舊貴族的叛亂。

尚婢婢將他們的都城定在柏嶺城,并改柏嶺城為金川城。

西山八國選址建城的地方,都是地形狹長的河谷,可以耕種青稞。

八國及多彌、磨禪川等處,所能耕種青稞的耕地不足四十萬畝。

這點耕地,每年產出的青稞甚至不足三十萬石。

哪怕他們可以放牧,但人畢竟要吃糧食,所以尚摩鄢和劉繼隆買了三十萬石糧食。

“算上每年的三十萬石糧食,我們每年能有六十萬石糧食吃,足夠讓我們的部眾對我們感恩戴德了。”

金川城內,一座新修建的唐風宮殿格外惹眼。

青瓦灰磚及那些雕梁畫棟的木雕手藝,都是漢人工匠才擁有的技藝。

這座宮殿,是尚摩鄢將西山八國滅亡后,集結八國漢人工匠所建造的宮殿。

說是宮殿,其實規模也就和府邸差不多,占地不過三畝罷了。

中堂內,尚婢婢與剛剛回來的尚摩鄢討論著此次貿易所獲,十分高興。

尚婢婢沒想到,自家木訥的孩子,竟然也能成為大半個多康的主人。

只要他們再南下,把康地給拿下,那他們就是多康六崗的主人了。

想到這里,尚婢婢的笑容止不住,他感覺自己可以在死前看到那一幕,將那一幕帶到下面去,告訴沒盧家族的先祖。

思緒間,尚婢婢也觀察到了尚摩鄢的沉悶,不免問道:

“劉繼隆和你說了什么,你的狀態不對。”

尚摩鄢沉吟片刻,最后還是把劉繼隆交代的事情對自家阿爸說了。

尚婢婢聽后眉頭微皺,緊接著放下文冊說道:“我早就說過,他不是一般的漢人。”

“他想當皇帝,這我并不覺得奇怪,至于他讓你聯合南蠻子對付大唐,恐怕是想著削弱大唐,給大唐樹立足夠多的敵人。”

“只有這樣,他的那塊地方才能安穩。”

尚婢婢雖然老了,思維慢了,但他依舊能看清局勢。

“在我看來,大唐并沒有那么可怕。”

尚摩鄢輕巧說著,并皺眉道:“我只是擔心康地……”

“不!”尚婢婢打斷他道:

“大唐沒有你想的那么虛弱,我們也沒有你想的那么強大。”

“你覺得大唐虛弱,是因為你覺得南蠻子不行。”

“但南蠻子并不弱,至少其中的白蠻子和黑蠻子不弱。”

“現在的大唐是沒有反應過來,等他們反應過來,南蠻子肯定討不了好。”

“你別忘了,當年的韋皋是怎么把東境十幾萬大軍擊垮的!”

他提起了韋皋,而尚摩鄢卻沒能想起來,直到半晌后他才回憶起了曾經的韋皋。

韋皋總鎮西川期間,吐蕃與南詔屢次聯手都無法擊破他,反而被他擊破。

如果沒有韋皋五次擊破吐蕃的東境大軍,吐蕃內部的矛盾興許不會爆發的那么快。

不過對于韋皋,尚摩鄢也有自己的理解。

“韋皋那樣的人,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了。”

“現在治理西川的是夏侯孜,他連南蠻子都對付不了,怎么能對付我?”

面對尚摩鄢的話,尚婢婢也點頭道:“他或許不行,但大唐朝廷里一定有人行,不然劉繼隆早就和大唐撕破臉了。”

“他之所以沒有,還不是因為他不認為自己能擊敗大唐?”

“難道我要食言?”尚摩鄢有些不情愿,尚婢婢也搖頭道:

“我沒有想讓你食言的想法,我只是在提醒你,不能只看到一個夏侯孜。”

“南蠻子與大唐的戰事,我也從逃亡而來的漢人口中了解過。”

“現在的大唐只發動了嶺南道和劍南道的兵力,所以才打得如此艱難。”

“等其他道州的兵馬增援而來,南蠻子肯定對付不了大唐,到時候還得退回去。”

“我們趁這個時機拿下康地,好好訓練兵馬后,再派人和他們聯手。”

“不過聯手不是白白聯手,劉繼隆給了我們東西,南蠻子也得給。”

“這么一來,即便日后劉繼隆停罷互市,我們也能和南蠻子互市,不至于生路被斷。”

“我畢竟老了,很難說還能活多久,你和你阿弟要好好扶持,強盛我們沒盧氏。”

尚婢婢說到最后,情緒漸漸變得低迷起來。

尚摩鄢見狀起身,走到他身旁摟住了他:“您在我眼里,永遠是照顧我的阿爸!”

“哈哈哈哈……”

尚婢婢忍不住笑了出來,隨后與尚摩鄢說道:

“等你拿下了多康六崗,邏些那邊就會注意到你了。”

“不要著急稱王,要像那劉繼隆一樣,與邏些保持著聯系,不至于翻臉。”

“另外…”尚婢婢緩了口氣,平復了心情后繼續道:

“等你按照劉繼隆的軍令,襲擾了劍南道的邊境后,也要趁機威脅大唐打開互市。”

“如果唐廷愿意,那你就看看劉繼隆的態度。”

“我想劉繼隆應該看得出你的深淺,不可能舍棄你這個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獒犬和大唐生死搏殺。”

“他讓你出兵,肯定有他自己的意圖。”

“只要意圖達成,到時候你和大唐講和,他也不會怪罪你。”

“講和之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北上攻取吐谷渾,掌握吐谷渾后,再出兵拿下邏些稱王!”

尚婢婢為尚摩鄢規劃好了未來,那就是取代鶻堤悉補野氏,讓沒盧氏成為吐蕃的王……←→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