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福寶,我靠醫術名動天下

第129章 縣令下鄉

第129章縣令下鄉第129章縣令下鄉→、、、、、、、、、、、、、、、、、、、、、、、、、

宗祠那邊一群漢子輪流值守,張知就將金氏帶到了作坊,暫時住下。

一大早,老王氏起床做早食,米粥熟得快,兩刻鐘的功夫,米就開花了。

金氏腳步匆匆地趕到灶房,微微弓著身子,道:“老太太,有什么我能幫上忙的嗎?”

昨晚,是時隔一個月后,母子倆又躺在了松軟的被子上,金氏難得睡了個安穩覺,早上就起晚了。

她有些愧疚,老張家人給他們娘倆提供吃穿,還讓他們有個暫住的地方,她無以為報,只能多做些活作為補償。

老王氏不是磋磨兒媳婦的人,一直和兒媳婦們輪換著做早食,她可不認為兒媳婦娶進門就是伺候自己的。

見金氏收拾干凈進來,眼前一亮。

金氏穿著小李氏的舊衣裳,頭發整整齊齊地梳起來,用一根木棍別起來,臉上的黃泥洗掉后,露出白嫩的臉龐,柳眉杏眼,放在這十里八鄉,樣貌都是極為出眾的。

金氏算是救了老張家人一命,老王氏笑得特別和氣,“擔驚受怕這么多天,以后可以安心了,怎么不多睡一會兒?”

金氏靦腆地笑了笑,接過老王氏手里的菜刀,幫忙切菜,“睡好了,這么多天睡得最好一次了。”

老王氏怕她不自在,也沒和她搶,坐在灶口燒火去了。

老張家人陸陸續續起床洗漱。

昨天一聽說老張家作坊是難民的首要目標,張智亮立馬帶著自家一伙人搬回家去了,所以這會,老張家人又在院子里吃飯。

金氏捧著一碗粥,這粥特別濃稠,比縣城發的那些摻糠的清水粥飽腹得多,桌子上放著炒過的酸豆角,她只給兒子加了一筷子,讓他慢慢吃著。

老王氏夾了幾筷子酸豆角給金氏和她兒子,笑呵呵地道:“多吃些,這是夏天泡的,就著白粥最下飯了。”

“安安,多吃些,不夠我再給你盛。”

金氏的兒子叫謝成安,小名安安。

安安還挺懂事,小口地吃著,聽到老王氏的話,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謝謝王奶奶。”

吃過飯,金氏搶著洗完碗,洗完碗又問著有什么活她可以做的。

老王氏就將她拉過來坐下,“這一個月,你帶著孩子從長海縣逃到我們這邊來,一路上很辛苦吧,瞧瞧安安,臉上一點肉都沒有,太可憐了。”

金氏眼淚差點出來了,這一個多月,看盡人世冷暖,已經很久沒有人這么關心過他們了。

金氏吶吶道:“那晚的海嘯特別大,海水鋪天蓋地地往縣城涌,浪頭有十幾尺高,孩子他爹……為了救我們娘倆……被浪打跑了,就再也……沒見到人了,我帶著安安一直往高處跑,后來,我也不知道該往哪里逃,也不知道我們還能活多久……直到遇到了劉大力那幾個畜生,他們……他們吃人……”

金氏情緒有些激動,平復了一會兒,繼續道:“他們吃孩子,一路上我都躲著他們,可是他們還是盯上了安安,我……求了好久,他們才肯放過安安。”

老王氏給金氏擦了擦眼淚,問道:“若是把那群人送到縣衙去,你愿意去作證嗎?”

金氏受過的苦,她多少能猜到一些,若是讓她去作證,劉大力這樣的人,說出什么難聽的話,金氏必定會受到非議,讓這對孤兒寡母以后怎么活?

“愿意,我愿意。”金氏忙不迭地點頭,“只要能懲治他們,我都愿意。”

“還能找到其他受害者嗎?”老王氏追問道。

金氏激動地道:“可以,有些人跟著來到響水村那邊了,有些人家的孩子就是被他們吃了,我去說服他們,讓他們出來作證。”

“好,一會兒等報信的人回來了,咱就去縣城,快別哭了,你幫著我兒媳婦洗藥材去吧。”

金氏抹了眼淚去幫忙。

老王氏沖坐在屋檐下,離她有些遠的張知眨了眨眼。

“套話”的任務就是張知安排的。

張知有些搞不明白,為什么金氏看到自己那么拘謹,只好讓老王氏這個“和藹慈祥”的老太太幫忙了。

“牛叔,縣令親自來了,村長喊你們過去。”一個小伙子腳步匆匆地跑到老張家前院喊道。

縣令?

張老頭嚇了一跳,撂下手里的稱,又拍了拍身上的泥沙就往村口走,剛走幾步才想起來,回頭叫上張信山三兄弟,牽著張知一起去。

老王氏想了想,讓小李氏幫忙照看著謝成安,她領著金氏跟上。

好奇心旺盛的大娃二娃自然要跟著去的。

一群人呼啦啦地趕到村口時,徐縣令也才剛到村口。

這還是徐縣令第一次到小水村,響水村他倒是去過很多次。

后面跟著師爺、縣令小兒子、周縣丞、縣尉、衙役、里正,一大群人。

路上,徐縣令就問過張信柱小水村的受災情況。

全村共五十四戶人家,這次颶風和洪水,有十八家的房子塌了,還有五家的房子受損嚴重,皆在村長的安排下,建造了暫時能住的茅草屋,被水沖過的田地里,第一時間補種上了黃豆。

受災情況嚴重,但是因為村長安排妥善,還有老張家收藥材緩解困難,這些受災的人家,日子過得不算特別艱難。

徐縣令一路走來,地里已經綠綠蔥蔥,頗為欣慰。

等村長帶著村民磕頭下跪的時候,徐縣令親自扶起村長,夸贊道:“張村長,你做得很好。”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說得村長滿面紅光,恨不得跪下再磕幾個頭表示感謝。

徐縣令問道:“張智牛可在?”

張老頭站在靠前的位置,他應了一聲上前幾步,鬼使神差的,他拉著張知一起往前走去。

縣令小兒子看著來人,瞇著眼想了想,一拍手道:“福娃?”

張知:……好羞恥的稱呼。

張知尬笑了一下,躬了躬身,算是行禮了。

徐縣令笑瞇瞇地看著張知,“原來是你,收草藥的主意也是你的?”

當初在碼頭出了事故,就是這小姑娘做的急救,才讓受傷的人免于死亡。

徐縣令對張知的醫術記憶猶新。

張知乖乖答話,“回縣令大人,是我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