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棄子

第410章 萬般罪孽,盡歸吾身

第410章萬般罪孽,盡歸吾身第410章萬般罪孽,盡歸吾身→、、、、、、、、、、、、、、、、、、、、、、、、、

“陛下,趙林瘋了!臣建議立刻派兵將其擒拿,然后讓太醫給他治病。”

朝堂上,一個大臣憤怒說道。

他是裕王的人。

趙林把三省巡撫及大小官員給抓了,已經嚴重影響到裕王的利益。

現在更是把龐東興給抓了,就不是影響了,而是直接捅刀子。

裕王當時就氣得砸了杯子。

“一定要弄死趙林!弄死他!”

裕王咆哮道。

所以今天一上朝,就有人開始彈劾趙林。

隨著第一個人開口,其他人也都紛紛跳出來附和。

等到沒人跳出來的時候,在場的大臣至少有三分之二開口彈劾趙林。

其中大部分是裕王黨,但也有少部分是別的人,甚至太子黨都有一些。

原因無他,實在是趙林下手太狠,抓的人太多,得罪的人太多。

連太子的人都被他給一攬子抓了不少。

雖然太子沒下令彈劾趙林,還在幸災樂禍裕王手下的一員大將被趙林給拿了,但那些人也忍不住跳了出來。

涉及利益,誰都攔不住。

成平帝看著這些人義憤填膺的樣子,不解地看向朱忠言:“趙林又干什么了?”

朱忠言連忙道:“趙林設計擒殺了三千多海盜,順便把和海盜有勾結的官員士紳商人一塊清理了。”

成平帝道:“這是好事啊,這些人叫喚什么?”

朱忠言忍不住笑道:“被趙林抓的人和這些人有關系。”

成平帝頓時臉色一沉:“你們這些混賬東西,竟然勾結海盜,荼毒百姓,還敢污蔑忠良,真是該死!”

呼啦啦……

原本義憤填膺的大臣們趕緊跪下。

衛國公嘆了口氣,道:“陛下,不是他們針對趙大人,而是趙大人緝捕海盜之事太假。海盜之所以難除,是因為茫茫大海,難以確定海盜位置,不然大軍一至,多少海盜都滅掉了。而那么多年都沒能除掉的海盜,竟然被趙大人一夕之間擒殺了三千多,幾乎把沿海海盜一掃而空,太過虛假,所以諸位大人懷疑趙林殺良冒功,并且嫁禍給別人。要知道,趙林經常以某些人私通盜匪為由抄家滅門,為的便是人家的錢財。”

“衛國公說得有道理,趙林才是蒙騙陛下的賊子。”

“臣請召趙林還朝,當面解釋。”

“請陛下立刻命令趙林回來解釋。”

不少大臣紛紛說道。

再讓趙林在沿海待下去,他們的人可就一個不剩了。

這還只是清遠省,若是趙林往建安和嶺南走一趟,又會如何?

成平帝猶豫不決。

傅承望上前一步,道:“臣也是這個意思,請召趙林回朝解釋清楚。”

李興業附和道:“臣附議。”

“臣附議。”

不少以傅承望和李興業為首的官員們紛紛附和。

他們兩個想得簡單。

趙林連衛國公的兒子都抓了,做得比在九江省時還狠,不能再讓他做下去了,否則還不知道會干出什么事來。

趁著趙林還占便宜,趕緊讓他回來歇歇吧。

見滿朝文武都這么說,成平帝只能道:“傳旨,讓趙林回朝,當面解釋。”

旨意很快傳到趙林面前。

“趙大人,陛下讓你接到旨意立刻回朝,不得耽誤。”

傳旨太監是一個趙林從未見過的太監,笑起來很是和煦,但眼底的陰鶩被趙林看得很清楚。

“林公公稍等,本官安排一下,立刻回京。”趙林道。

林公公道:“咱家要跟著大人,請大人見諒。”

趙林淡淡掃了一眼林公公,道:“請便。”

趙林命人叫來米墨璃、陳奇峰和皮朋興:“本官走后,你們按照本官的命令繼續行事,誰阻止就殺誰,一切后果都有本官承擔,明白嗎?”

“是,大人。”三人齊聲應道。

陳奇峰和皮朋興負責派兵抓人殺人,米墨璃則是協調他們和當地官府的沖突。

臨走前,趙林道:“本官一走,肯定有人拿了旨意來阻止你們,趁著那些人還沒來,該抓的抓,該殺的殺。寧殺錯,不放過。就算有冤枉的,一家人哭,總好過一路百姓哭。”

這話讓三人齊齊變色。

陳奇峰道:“大人,是不是過了?”

趙林嚴肅道:“你們盡管按照命令行事。不管誰問,都說是本官的意思。還是那句話,一切后果,本官全都擔了。”

頓了頓,趙林道:“萬般罪孽,盡歸吾身!”

說完趙林就帶人走了。

米墨璃贊道:“寧可粉身碎骨,名聲盡喪,也要還天下人一個朗朗乾坤,不愧是傅承望和李興業都看好的人!后生如此,老夫又豈能惜身。你們盡管去做,誰有意見,盡管讓他們來找老夫。”

陳奇峰和皮朋興被趙林和米墨璃的話說得熱血沸騰。

“米老太貪心了,這種名垂青史的好事竟然要獨吞!”皮朋興笑道。

“我們做不了主角,但也愿意跟著主角在史書上占據一席之地!”陳奇峰也說道。

米墨璃哈哈大笑:“兩位將軍,三省之地的百姓,就拜托你們了。”

第410章萬般罪孽,盡歸吾身第410章萬般罪孽,盡歸吾身→、、、、、、、、、、、、、、、、、、、、、、、、、

“對了,龐東興怎么辦?”陳奇峰猛然想起來。

趙林直說讓他們按命令辦事,沒說怎么處置龐東興啊。

這可是水師提督,二品大員,又是衛國公的兒子,一個處置不好,就會出亂子。

米墨璃也沒了主意,趕緊派人去問趙林,但是派出去的人很快回來了。

“海盜前來劫獄救龐東興,被當場擊殺,龐東興也死了。”

什么?

米墨璃、陳奇峰和皮朋興都是身體一震。

趙林就不怕衛國公報復嗎?

這可是衛國公的親兒子,不是葛若川那樣的手下走狗。

“趙大人真是膽大包天,但是老夫喜歡。”

米墨璃沉默片刻,笑道:“兩位將軍,去辦事吧。”

陳奇峰和皮朋興心情復雜地離開。

米半夏急問道:“爺爺,趙大人為什么要殺了龐東興?這不是和衛國公結仇嗎?”

米墨璃解釋道:“這就是趙大人的魄力了。只要龐東興不死,以衛國公的能力,絕對可以讓他安然無恙地出來,甚至官復原職。只能殺了他,讓衛國公想救也只能救一具尸體。”

“但是這不一下就把衛國公的罪死了嗎?”米半夏還是不解。

“所以說是趙大人的魄力啊。別人想的都是如何在其中獲得利益,而趙大人卻干脆利落的斬殺,那句萬般罪孽盡歸吾身,任憑老夫寫出那么多錦繡文章,都不如這八個字啊。”

米半夏遙向神往,不能自己。

趙林隨同林公公在五百騎兵的保護下日夜兼程,很快回到京城。

在趙林踏入盛京府城門的時候,消息立刻如風一般掃過整個京城。

趙林,回來了!

與此同時,龐東興越獄失敗,和前來營救他的海盜一起被亂箭射死的消息也一起入京。

“砰!”

這一刻,不知多少人摔了手里的杯子。

龐東興!

那可是比龐靜修更得衛國公寵愛,不僅是嫡長子,更是未來龐家的接班人。

就這么隨隨便便地被亂箭射死了?

而且還是在越獄的情況下,死都死得一身罵名。

“趙林,真狠!”

“他是真不要命了?”

“難道他以為皇上還能護著他?”

“得罪了龐家,整個軍方都不會放過他。”

“趙林死定了!”

不少人幸災樂禍。

更幸災樂禍的自然是鎮北侯府。

“哈哈,這下看趙林還怎么活!”

“宸瀚都受傷了還不讓他回來,趙林真是該死!”

“好在沒認他,不然還不知道會給家里帶來多少麻煩!”

趙明月、趙明霄、趙明瑜湊在一起說道。

趙明珠臉色黯然。

趙林的能力出乎她的預料,她是真想把趙林找回來。

可惜,趙林殺了龐東興,和衛國公府不死不休,就算趙景州和韓月華親自出面認錯,趙林也不能回鎮北侯府。

否則衛國公龐卓第一個就對鎮北侯府下手。

別看現在趙景州手握二十萬大軍,是軍中第一人,但還不是龐卓的對手。

畢竟龐卓的手下遍布整個軍隊。

“這個逆子!這次竟然犯下如此大禍,誰都救不了他!”

韓月華破口大罵,隨即對趙景州道:“你不能心軟去幫他,不然讓龐卓知道了,肯定會壞了瀚兒的婚事。”

趙景州得到龐東興死的消息立刻飛馬回京,恰好和趙林前后腳。

此時趙景州臉色陰沉:“以前我還想等事情了解后,給他一個機會回家,現在看來沒必要了。我去找龐卓。”

趙景州來到衛國公府,卻發現龐卓不在,立刻明白他去了哪里,連忙轉向裕王府。

果然,龐卓和龐靜修都在裕王這里。

龐東興死,龐家在沿海三省的布置被趙林有意或無意地全部連根拔起,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計劃,只能來找裕王商議。

此外,還有熊家的熊瑛。

看到趙景州來,龐卓和龐靜修、熊瑛都沒什么反應,只是裕王嘆了口氣。

“岳父大人,趙林畢竟是你的親兒子,你覺得這件事該怎么處理?”

什么?

趙林是趙景州的親兒子?

龐卓和龐靜修同時站起來,怒視趙景州。

尤其是龐卓,此時就跟一頭老獅子似的,雖然年老,但殺氣騰騰,欲擇人而噬。

熊瑛也是震驚不已,但僅是震驚,不如龐卓父子憤怒。

面對龐卓父子的敵視,趙景州嘆了口氣,道:“他雖是我親兒子,但做出這種事,也不能原諒,任憑王爺處置。”

裕王道:“原本我還想給他一個機會,現在沒必要了。讓他給龐提督陪葬吧。”

趙景州點點頭,道:“這個逆子只是小事,現在我們在沿海的布置都被毀掉了,已經影響了我們的計劃,王爺準備怎么辦?”

裕王道:“我已經接到消息,太子準備在除夕夜逼宮。”

“真的假的?”

趙景州、熊瑛和龐卓父子都大吃一驚。

趙景州疑惑道:“太子是正兒八經的儲君,陛下又沒有多少活頭了,只要陛下一去,太子就能名正言順地繼位,他這么著急干什么?”

第410章萬般罪孽,盡歸吾身第410章萬般罪孽,盡歸吾身→、、、、、、、、、、、、、、、、、、、、、、、、、

裕王道:“太子自知不如我,時間越久,他的勝算越低,所以準備出其不意,先登基,再除掉我。”

“原來如此。”

趙景州他們都恍然大悟。

雖然太子是正兒八經的儲君,但沒誰規定儲君就一定能繼承皇位,真正能坐上那個位置的還得看實力。

裕王拉攏的人越來越多,北有趙景州,西北有熊家,這兩大軍閥集團都是裕王的人,再加上不知道的那些,真要到了關鍵時刻,哪怕太子登上大位又如何,歷史上登基后被趕下來的皇帝也不是沒有。

所以太子準備先發制人,不等成平帝殯天了。

先搶先上位,然后把裕王等人騙入宮中除掉,輕而易舉。

“這太子也不全是個蠢的。”趙景州道。

龐卓道:“王爺什么意思?”

裕王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等到太子弒君,我們就出兵把他抓起來,讓他死得心服口服。”

“就按照王爺的意思辦!”

趙景州、龐卓都同意。

此事是賭上九族性命來做的事情,必然全力以赴。

趙景州道:“我馬上命令鎮北軍最精銳的三千玄甲軍入京。”

龐卓道:“水師沒法依靠了,但老夫已經聯絡了十幾個將領,其中十二衛有七個愿意投靠王爺,其余五個有三個表示中立,兩個還在猶豫。”

龐靜修道:“我會看好九門,不讓閑雜人等隨意出入。”

熊瑛道:“家父早就安排好,此次我熊家不會出兵,但會從鐵勒九姓那里借兵三千,以防被太子發現。”

“足夠了!”

裕王一拍桌子,道:“三千玄甲軍,十二衛中的七個,加上三千西北軍,出其不意,太子必然不能抵擋。”

十二衛每一衛都有兩萬人,總共二十四萬人。

七衛就是十四萬人。

雖然不可能把十四萬人全都調動,一是這些衛兵要駐守京城各處,二來動靜太大,容易被太子發現。

但只要幾千人就足夠了。

三千玄甲軍,三千西北軍,七衛出個四千人就是一萬人。

一萬精銳,再加上掌控宮門的龐靜修,出其不意,別說太子了,就是成平帝都能給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