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入縣學,四桂冠!第38章入縣學,四桂冠!←→::mayiwsk
寅末卯初,天光如墨色褪紗。
窗欞外漏進一縷晨曦。
紫檀書案上,那截鳳尾文竹筒蟲室內,[文蟲蜉蝣]蜷縮在凝結露珠的竹節間,鱗翅微泛月白,還在沉睡。
江行舟取檐下新折楊柳,蘸青鹽霜凈齒,用冷冽的井水洗漱一番,口齒之間頓時多了柳鹽苦寒甘冽的清香。
他換上一襲冰紈裁就的嶄新童生文袍,扣上螭紋叩,腰帶系著一枚童生玉佩,三尺童生劍懸佩腰間。
案上菱花銅鏡,映出少年眉宇似劍,臉頰冷峻的輪廓。束發青絲,挺拔而俊秀的身姿,恍惚有幾分“翩若驚鴻”的模樣。
“江兄,時辰將至!”
薛家兄弟早已等在瑯嬛閣的垂花院門下,喚著一起去縣學。
“走!”
江行舟淡笑出門,和他們兄弟會合。
薛府三名新晉童生,一起踱步出了薛府,踏著露水未晞的青石街,抵達不遠的縣學院。
縣學朱漆大門上,懸著兩枚青銅澆鑄的獬豸環。
薛貴推門而入,立時可見縣學內,數百余襲褪色文袍老童生,三五成群聚著。
江陰童生眾多,在未考上秀才之前,老童生們可以一直在縣學求學。
縣學有廩膳銀,每月可領朝廷發放的三斛“文粟米”的俸祿,食之才氣充盈。從此可以一心投入文道修煉,不必再為生計發愁。
多年積攢下來,縣學的童生超過數百之數。
不過,廩膳銀其實也只夠養童生自己,想要靠廩膳銀養活一整個家還是有些勉強。
所以,不少老童生自覺無望之后,便放棄了繼續科舉考核,自尋一門營生,終身停滯在童生文位。
江行舟足尖踏過縣學堂門楣,
學堂內,驟然肅靜。
“江兄安!”
韓玉圭鶴頸低垂,先拱手一禮。
“江兄安!”
其后,曹安、李云霄、陸鳴,還有寒門顧知勉等新晉童生們,眾人紛紛主動朝江行舟稽首一禮。
雖然簪纓世子們心中不甘,但本屆新晉童生以江行舟為首,已是定局。
見之必須主動行禮,以示同窗尊卑高下。
日后一旦遭遇外敵,同窗是最容易請來的幫手。
“諸君晨安...!”
江行舟朝眾同窗回了一禮。
廊下,那些資歷老,身著褪色襕衫的老童生們,朝江行舟等新晉童生看去,面色復雜。
“唉,今年江陰縣又冒出幾個天賦極佳的童生。看來今歲仲夏的江州府試,考秀才又要無望了!”
江州府試錄取秀才的名額,僅僅三十名,本就十分有限。
如今這屆又冒出五名甲等前五童生,實力相當強勁,恐怕能搶走府試的二三個秀才的名額。
他們這些老童生的希望,自然更加渺茫。
“其他人不好說,但江行舟定然是要占一個秀才名額的!”
“哦,兄臺為何如此篤定?”
“咱們大周科舉,有四個桂冠——三連、同年、圣裁、及第!
[三連案首],乃一個人連續三次,在縣試、府試和州試,考中童生案首、秀才案首、舉人解元(案首),叫三連案首,或是小三元。
[同年中第],在同一年內春夏秋,連續考中童生、秀才、舉人。
[文廟圣裁],在考試時,有文章‘出縣、達府、鳴州、鎮國、傳天下’,觸發文廟圣裁,自動為甲等第一名。
[進士及第],進士在殿試中,甲等的前三名,為狀元、探花、榜眼!
能達成以上任意一個,都是拿到了大周圣朝科舉的桂冠,乃極大的榮耀和實力,引人矚目。
但凡有人得這四桂冠,都是一路亨通。
如今,咱們在這江陰縣學,已經有一位獲得[文廟圣裁]文章出縣童生,必然已經被府院的官員們注意到,早就備了號。
府院的考官們,當然非常樂見這樣一位名動江州的文廟圣裁學員,前去府學院求學。
縱然江行舟在府試的科考不如人意,他們也會酌情將他列為秀才最后一名,加入府學院。
難道他們還會故意卡住,把圣裁童生淘汰不成?”
“府考官朱筆點蛟龍時,哪管我等池魚翻肚白?聽聞,去年蘇州府不就有個‘酌情末位'...”
這位老童生話音未落,喉頭已是哽咽。
“唉,府試于我等而言,難如登天....于他而言,卻是探囊取物而已!”
說到此處,眾老童生們碎碎議論,長吁短嘆,眼神更是羨慕,心頭無比酸楚,文火煎心。
大周科舉的四大桂冠,江行舟已經拿到其中一個。
放眼整個縣學,這是唯一一位。
如今的江陰百姓、各世家府邸,只要但凡話題提及童生,必談江行舟在縣試中的壯舉,哪里還會談及其他童生?!
“鐺!”
江陰縣學廊柱間,懸著的“勸學鐘”,驟然響起。
眾童生們聞縣學課堂鐘聲,不再聚眾閑談,紛紛衣袂翻卷步入學舍,端坐團蒲等待教諭上課。
因為學業進度不同,新晉三十名童生,皆在外舍。
老童生則大多在內舍。
而縣學內學業最頂尖的一小撮童生,則直入上舍——上舍大約有百十位童生,他們是江陰縣的童生中,考府試秀才的主力。
“肅靜!”
“新生入縣學,不可有懈怠!
官府的官員年年要考評政績,方得升遷。童生也是要每季考評,方能晉升文位!”
“逢節氣必小考,逢節日有大考!”
“考評不過,要削減月俸祿...若想要去府城考秀才,更需要通過童生考核!考核劣等,甚至會剝奪府試考秀才的權力。”
教諭鄭叔謙手負戒尺,步入外舍的講壇,朝在座的眾新晉童生,說道。
“童生考評這么嚴么?”
新晉三十位童生們聞言,不由面色震驚。
“那是自然!
好了,閑話不提。
今日縣學課堂,由本教諭授課。
童生以修煉‘四字’訣文術為主。”
鄭叔謙環顧眾新晉童生,袖中滑出一卷《齊民要術》放在臺上,道:
“我教爾等,修煉童生的入門第一文術——[草木皆兵],也可稱[草木兵甲]。
此乃農家文術,與兵家文術結合,用之于戰的文術。
此四字訣文術,核心是‘草’、‘木’、‘兵’為三核心,可額外再添一個‘甲’字訣!
學堂內有各色竹、木、草、藤、花、葉、枝...數百種材料。
爾等自行取用,修煉文術!”
鄭叔謙稍微解釋了一下這道四字訣文術的用法,便讓他們嘗試著施展出來。
這四字訣文術倒也并不難。
蒙生早就修煉過‘草’、‘木’、‘兵’單字訣文術,有此基礎打底,只需將這三個單字文術融會貫通,便可施展出[草木皆兵]。
重要的是嘗試,提升熟練度。
“喏!”
眾新晉童生們頓時躍然,紛紛取用縣學堂為他們準備好的草木材料,修煉此文術。
“[草木皆兵],起——!”
白發老者張游藝口中念叨著字訣,手指射出一道青芒,打在木樁上,施展“草木皆兵”文術。
很快,他將一根木樁化為一尊傀儡兵,搖搖晃晃的從地上站起來,手中可憐兮兮拿著一根木劍,身軀僵硬的比劃著。
“成了!”
張游藝見狀大喜。
眾童生們紛紛施展此文術。
片刻,外舍學堂中,冒出幾十多個歪歪扭扭的草木傀儡兵,手持叉戟稻草人,奇形怪狀,難以言述。:mayiwsk←→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