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協律郎

0091 長安居易

//})();搜小說

0091長安居易0091長安居易:

仲夏五月,驕陽當空,天干物燥。人站在外,哪怕什么都不做,過不了多久便會大汗淋漓。

睿宗橋陵的陵園中,葬禮已經進行了一個多時辰,張岱等挽郎們則頂著驕陽站了更久,早已經口干舌燥,卻還要大聲高唱著挽歌。

張岱一邊強撐著,一邊還苦中作樂的在心中暗想著,以后誰再覺得讀書苦,就讓他來做挽郎!就這天氣,書廬讀書,涼風習習,那不爽嗎?

好不容易等到日頭西斜的時候,岐王棺槨才總算被送進了墓道里,岐王家眷們自然是哭聲震天,而一眾挽郎和其他助喪人員們總算是可以解散休息了。

“阿郎、阿郎,在這里!”

張岱剛剛挪步撤離尚未封土的墓地,陵園外的樹蔭中一片帳幕間便響起了阿瑩的呼喊聲。張岱作為挽郎一路西行,阿瑩則與另一名侍女、加上安孝臣和丁青也一同跟隨送葬隊伍來到長安,以沿途照顧飲食起居。

陵園外大道兩側還有眾多畿內權貴之家所搭建的沿途路祭的送葬帳幕,自然也包括他們張家,阿瑩她們便待在張家帳外。

“傻不傻?站在外面這么暴曬!”

張岱走過來,見到阿瑩小臉上滿是汗水,心生憐意,薄斥一聲。

一路西行,每到沒人處,這少女便往返給隊伍中的張岱送飲品食物,大半個月行程下來,白皙的臉蛋兒都曬成了小麥色。

“我怕阿郎出來見不到!”

阿瑩嘟著小嘴,拿著手里用溫水浸透的軟布幫張岱擦拭著臉上的汗水,又不忘向陵園里看上一眼:“喪事總算結束了?”

“結束了,稍后就可以回家了!”

張岱還沒說話,旁邊一個比他大了幾歲的少年走上來笑語道,旋即拍拍張岱肩膀道:“雒奴,事了后你們是直回洛陽還是留在長安一段日子?你的事跡,西京時流也多有聞,我說你是我侄子,弘文館里同窗還多不信。你要多留幾天,我帶你讓他們見識見識!”

這少年就是張說的少子張埱,正在長安弘文館中讀書,也是張家為數不多與之前少年張雒奴感情不錯的族人。

作為張說的長孫,張雒奴雖然不是嫡出,但也被稀罕過一段時間。他這叔叔張埱只比他大兩歲,也是自小一起玩耍起來,張雒奴那犬馬游戲的愛好多半是跟張埱學的。

后來張埱被送到弘文館讀書,叔侄才分開于兩京。日前張家在洛陽遭難,張埱也是緊張不已,直到后續消息傳來才放下心。

得知張岱事跡后,張埱更是振奮不已,若非張岱身上還有挽郎事,張埱早忍不住牽他外出炫耀了。

“還要留幾天,但也沒時間外出閑游。諸事辦妥后,還要盡快返回洛陽。”

張岱一邊接過阿瑩送上的飲品淺啜,一邊對張埱說道。他要看著岐王家財交付完畢,武惠妃還托他給留在長安的兒子壽王李清等帶點東西,也沒時間在長安浪蕩交游。

他跟嫡父母關系不好,跟張家其他人可都沒有沖突,跟這個年齡相近的叔叔張埱則就更加沒有隔閡了,見張埱一臉浮躁相,便又說道:“阿叔小心些吧,專心學業。家變后大父性情大改,家中兒郎誰若荒廢學業,都要遭受重罰!”

“誰荒廢學業?你不要胡說,回去也不要胡說!”

張埱聞言后當即瞪眼自辯,并又忿忿道:“你不過是逢事經歷了一場磨練、于家有功,我雖然佩服,但也不要以此嚇我,我總還是你叔父!記住歸后只說好事,莫說其余!”

這家伙明顯是小鬼當家、自己留在長安玩野了,張岱也懶得說他,等他爺爺回來再給他一頓狂風暴雨般的父愛,他就知道老實了。

葬禮結束后,沿途路祭的各家也在收拾帳幕。一些挽郎們也入前擺手與張岱作別,連日相處下來,彼此間倒也熟悉,日后講起總是一樁共同的履歷,有幾人還惦記著要到惠訓坊別業再聚。

張岱對此也只是滿口答應著,只說歸后一定各處通知、盛情款待。

其實事畢后,鴻臚寺在西內還準備了一場賜饗在西內皇城,以犒勞這些參禮助喪的人員。不過這么多天奔波下來,張岱也實在累得夠嗆,不如早早回家休息,便沒去吃這一頓散伙飯。

張家在長安也有宅邸,而且還不只一處,最大的一處便是朱雀大街東面萬年縣下屬的永樂坊邸。

之前少年張雒奴大半時間都住在洛陽,對長安乏甚記憶,張岱對這里一切當然也就陌生。當回到永樂坊家邸門前時,發現這宅院遠比洛陽康俗坊大宅還要氣派宏大倍余,心中也是感嘆不已。

這宅邸雖然更大,但住的人卻不如洛陽宅多,除了張埱這個當家小鬼之外,還有張家一些關系比較疏遠的親戚、以及張說門下的一些門生賓客,還有就是一眾奴仆們。

洛陽家中因為鄭氏排斥、張均冷落的緣故,就連一些家奴都不怎么重視張雒奴。

可是長安這里并不知洛陽家事,張岱近來事跡又頗驚人,此番更是作為岐王挽郎入京,長安奴仆們自然不敢怠慢。

自張岱入門伊始,他們便極盡逢迎,凡所進奉也都極盡精美,儼然已經將他當作張家三代頂梁柱,也讓張岱享受了一把真正豪門貴公子的待遇,瞬間就愛上了長安這個家。

張岱回家后也沒瞎折騰,吃過了晚飯便沐浴更衣、上床睡覺,第二天醒來時已經是日上三竿。他下床往側臥去看,阿瑩也正臥睡正香,這小娘子一路隨從也是累得不輕,張岱便不打擾她,自己慢慢走出來。

臥室外站了五六名男女家奴,見到張岱行出,便有人入前道:“請問六郎,是否現在便進餐?廚中備有諸類……”

這家奴跟說貫口一樣報了一大串早餐種類,起碼得有一二十種,張岱聽完后也不由得感嘆他家是真闊,一個早餐都搞得跟吃自助似的。

他一邊往另一屋去洗漱,一邊說道:“適口時物取幾樣就可,以后家中用餐不要這么鋪張。”

“仆等銘記六郎訓,今因六郎歸家,未知飲食所好,所以多備,原本日常也只幾色而已。”

家奴聞言后連忙又恭聲道,他們雖然不熟悉這位郎君,但說不定哪天就成了這大宅主人,侍奉起來自然不敢怠慢。

張岱這里吃著早餐,外間家奴又來報王元寶在外求見,餐廳到前庭還有幾百米遠,他也懶得走,便讓將人領到這里。

“張公子、張公子,錢帛已經備妥,隨時可以交訖!”

王元寶一臉興奮的闊步入堂,一邊向張岱拱手一邊說道。

他晝夜兼程、快馬回京,比張岱一行早到了十多天,回來后便籌措錢帛,除了傾盡家中浮財、又從王毛仲等禁衛將領家中運出不少,總算是湊夠了需要交付給岐王家的錢財。

就在他籌備錢事的時候,長安城中已經多有豪商富賈聞聲而來打聽內情,并有不少人明確表示如果此事可行,他們也想借此將一部分錢帛輸到東都。

這是一個亟待開發的龐大市場,早運行一天便能收得一天的利潤,王元寶自然是心急得很,在岐王下葬的第二天便忙不迭登門來問。

“先吃早飯,不要急,心急難吃熱餅!”

現今事情都在掌控,張岱自是不急不躁,他自己慢條斯理的吃完早飯,王元寶在一旁狼吞虎咽吃下一張胡餅,見他放下筷子便也連忙起身道:“現在便去?”

長安家中廄多名馬,張岱特意問一下家奴,取了一匹張埱最喜歡的棗紅駿馬代步,以報復這小叔日前教張雒奴敗家之仇,安孝臣、丁青也都各引駿馬隨從出門。

策馬漫步于長安城中,張岱也不由得感嘆長安城坊格局確實要比洛陽更加的寬闊壯觀,只是王元寶一直在旁邊小聲嘟囔,讓他也沒有心情細覽長安風物,于是便打馬加速向城北安興坊的岐王宅而去。

一行人來到城北春明門橫街東望,便可以見到長安南內興慶宮的建筑輪廓,后世著名的勤政務本樓和花萼相輝樓便位于興慶宮中。

不過眼下興慶宮周邊都被圍起,內中還在大興土木,趁著圣駕駐留洛陽之際進行宮苑的擴建,所以張岱等人也不能靠近去欣賞,在勝業坊東街便要向北轉。

岐王宅邸所在的安興坊便位于興慶宮的西北角,張岱入坊來到岐王宅門前向東南瞧,恰好能看到興慶宮西北宮墻上的望樓,這等于時時刻刻活在皇帝眼皮底下啊!不過現在倒是死了。

岐王喪禮結束,河東王等都要留在橋陵結廬守喪,一眾女眷則就返回長安王宅安置。居喪期間,王邸正門緊閉,一行人被從側門引入安置于別院,自有岐王府官吏負責與王元寶接洽商討錢帛的交割流程。

張岱在側院房間里等了一會兒,又有內宅侍員匆匆行來,邀請他前往內宅相見,于是他便站起身來跟隨而入。:shuqu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