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第一紈绔

第844章 嫌火車擾民?

第844章嫌火車擾民?_大乾第一紈绔_33言情

賬號:

第844章嫌火車擾民?

第844章嫌火車擾民?←→:寅時正刻,皇城肅穆,太和殿內燈火通明,百官依序肅立,靜候圣駕。凜冽的寒氣被厚重的殿門隔絕在外,殿內唯有炭盆偶爾發出的輕微噼啪聲,以及官員們壓抑的呼吸聲。

當司禮太監那獨特的尖細嗓音高唱“陛下駕到——攝政王駕到——”時,所有臣工齊刷刷跪伏于地,山呼萬歲之聲震徹殿宇。

慕容嫣在林臻的虛扶下,緩步踏上丹陛。她今日依舊穿著那身極致隆重、象征至高皇權的玄黑鳳袍。

墨色云錦之上,金鳳翱翔,山河隱現,在無數燭火與電石燈的交映下,流轉著深沉而威嚴的光澤。寬大的喇叭袖垂落身側,金線繡出的云雷紋隨著她的步伐輕輕晃動,宛如墨云翻滾。

而最為矚目的,便是那長達三丈的拖尾,由十六名精心挑選的宮女分列兩排,極其小心地托舉、展開、鋪陳,如同一條墨色的星河,莊嚴緩慢地滑過冰冷光滑的金磚地面,最終完美地鋪展在龍椅之后的御階之上,其面積之巨,幾乎覆蓋了九級御階,視覺沖擊力無比震撼,尊貴到了極致。

她儀態萬方地落座,面容清冷,目光平靜地掃過下方,喇叭袖下的雙手輕輕置于膝上,威儀天成。林臻則立于龍椅之側,身形挺拔,目光沉靜如淵,自帶一股掌控全局的氣場。

“眾卿平身。”慕容嫣開口,清越威嚴的聲音通過殿內特殊構造傳遍每個角落。

“謝陛下!”百官起身,朝會正式開始。

起初的幾個議題,皆是常規政務匯報,流程一如往常。

她端坐龍椅,玄黑鳳袍、三丈拖尾與寬大喇叭袖構成無可挑剔的至尊形象,卻更像一尊完美無瑕的玉雕,除了固定的流程用語,并無多余言辭,所有實質性的決策皆源自她身側的男人。

然而,當工部尚書出列,奏報“京畿至西山煤礦鐵路支線勘探完畢,請求撥付工款,即刻動工”時,朝堂之上第一次出現了不同的聲音。

“陛下,殿下!”一位須發皆白、身著緋袍的老御史顫巍巍出列,高聲反對,

“臣以為不可!西山乃皇家陵寢龍脈所在,山勢雄渾,地氣深厚!若開山鑿隧,鋪設那鐵軌火車,轟隆巨響,震動山川,豈不驚擾祖宗安眠,動搖我大乾國本?!此議萬萬不可!還請陛下、殿下三思!”

老御史情緒激動,說完便跪伏于地。

此言一出,立刻得到幾位守舊派大臣的附和。

“臣附議!龍脈之地,不可輕動!”

“火車雖利運輸,然驚擾陵寢,得不償失!”

“應另擇他路,繞行西山!”

工部尚書顯然早有準備,立刻反駁:“陛下,殿下!臣已咨詢欽天監與地理司官員,西山龍脈宏闊,陵寢所在僅是其中一隅,鐵路規劃線路已最大限度避開陵區核心,相距甚遠,絕無驚擾之理!且此條支線若成,西山優質煤炭可源源不斷運抵京城及各工坊,于國計民生大利!豈可因虛無縹緲之憂,廢此實利?”

“利在當下,禍在千秋!地理風水之學,豈是虛無縹緲?!”另一位老臣激動反駁。

“迂腐之見!豈可因噎廢食!”

“分明是利國利民之舉!”

雙方各執一詞,引經據典,爭論逐漸激烈起來。

朝堂之上,第一次出現了這般喧嘩爭執的場面。

慕容嫣端坐于上,寬大喇叭袖下的手指微微蜷縮。她聽著下方激烈的辯論,“龍脈”、“驚擾”、“國本”、“實利”…這些詞匯在她腦中交織,讓她有些無措。

她本能地覺得工部尚書所言似乎更有道理,煤炭確很重要;但老御史所言“驚擾祖宗”、“動搖國本”聽起來又極為嚴重,讓她不敢輕易下判斷。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帶著一絲求助地,頻頻望向身側的林臻。

林臻始終面色平靜,負手而立,聽著下方的爭論,并未立刻介入。

直到爭論聲漸歇,雙方都看向御座,等待最終裁決時,他才緩緩上前一步。

他這一步,瞬間吸引了全場的目光,連那長達三丈的墨色拖尾似乎都凝滯不動。所有的嘈雜頃刻間平息,大殿內落針可聞。

慕容嫣立刻如釋重負,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用她清越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放松的聲音開口道:“眾卿所言,皆有道理。此事關乎重大,朕…亦難決斷。”

她說著,完美地履行了她的職責,將目光徹底轉向林臻,聲音恢復了平穩威儀:“攝政王以為如何?”

所有的壓力與決策,瞬間且理所當然地移交到了林臻身上。

林臻目光掃過下方跪著的御史和站著的工部尚書,聲音沉穩,不高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龍脈之說,縹緲難測。祖宗立國,所求乃子孫昌盛,國泰民安,而非困守一隅,固步自封。”

他先定下基調,否定了保守派的核心理由,頓時讓工部尚書等人精神一振。

“然,”林臻話鋒微轉,看向工部尚書,“御史之言,亦非全無道理。祖宗陵寢,不容絲毫輕慢。鐵路線路,需再次勘定,務必確保與所有陵區保持十里以上距離。勘探圖紙,三日內送至王府,本王要親自審定。”

“臣遵旨!”工部尚書立刻躬身,心中大喜,只要項目能推進,繞些路完全可接受。

林臻繼續道:“至于驚擾之說,火車運行之聲響,并非不可解。命格物院研制專用隔音材料,于鐵路臨近陵區路段,筑隔音屏障。所需銀兩,一并計入預算。”

此言一出,不僅工部尚書,連下方許多中立大臣都眼中露出欽佩之色。

此策既推進了工程,又全了禮法,顧及了各方的體面與擔憂,可謂周全。

“殿下圣明!”工部尚書與一眾支持的大臣齊聲附和。

那幾位跪地的老臣,見林臻并未全然否定“驚擾”之說,反而給出了解決方案,雖心有不甘,卻也無法再強辯下去,只得悻悻然叩首:

“殿下…思慮周全…”

林臻這才微微頷首,看向慕容嫣:“陛下,如此可好?”

慕容嫣一直緊繃的心弦徹底松開,她立刻頷首,用她最熟練的、威儀清冷的聲音做出最終裁定:“準奏。依攝政王所言辦理。”

一場激烈的朝爭,就在林臻寥寥數語間塵埃落定。慕容嫣完美地扮演了她的角色——提出疑問,移交決策,最終蓋章認可。

“退朝——”司禮太監的高唱聲響起。

百官跪送。

慕容嫣在林臻的虛扶下起身,轉身離去時,那三丈墨色拖尾再次緩緩移動,如同退潮的黑色海浪,消失在丹陛之后。

一入偏殿,隔絕了外界視線,慕容嫣立刻長長舒了口氣,幾乎想抬手揉揉有些發僵的后頸,卻被沉重的頭冠和喇叭袖限制。

林臻已親手為她卸下鳳冠,指尖溫柔地按上她的頸椎:“被那群老家伙吵得頭疼了?”

慕容嫣靠在他身上,任由他按摩,聲音里帶著疲憊與依賴:“他們吵得好厲害…我都不知道聽誰的…幸好有夫君在。”

她仰起臉,眼中滿是信任與慶幸,“夫君總是有辦法。”

林臻低笑,吻了吻她的額頭:“嗯,有我在。以后這種事,都交給我。”

偏殿內溫情流淌,與方才大殿之上乾坤獨斷的冷硬,再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