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零美好生活

第253章 一輩子的利害關系

重生六零美好生活第253章一輩子的利害關系_sjwx

第253章一輩子的利害關系

第253章一輩子的利害關系

而這個指示就叫做,要把工作中心從城市轉移到農村。

所以,緊接著,在主席在某個能容納幾十萬人的大天門前,親自召見了,從全國各地呼嘯奔涌而來的學生群體,工人群體。

在短短五天的時間里頭,大京城的大天門,就擠了180多萬從外地來的人。

弄的各種招待所,每天爆滿。

在這樣的特殊的時間里頭特殊的場合下,有些人竟然露天的睡著了大街上。

而那些糾察隊,都沒有說什么。

在這幾天的歡聲雷動之后,有些領導就開始舊事重提。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自愿到條件艱苦的農村去鍛煉自己。”

而且有些領導還反復強調了,“城市的中小學,畢業的青年,除了能夠在城市升學就業的以外,應當響應國家的號召,上山下鄉去參加農業生產,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事業。”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很快,有關部門,也跟著一起發表了,“城市衛生部門把工作重點轉向農村”,“全國要掀起文化下鄉的熱潮”……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泓陽市的領導班子根據上級的指示,于65年10月的中旬,就初步的做下了一個決定。

要求泓陽市城市戶口的這一百多萬人里頭,每家每戶,必須派出兩個名額。響應上頭的指示和國家建設的號召。

高江源這個人是最開始,知道這個消息的那一批。

每戶家庭都得出兩個。而且還是那種沒工作的。

高江源把這個事兒在自己腦海當中轉了一圈之后,像是明白了什么。

對于自己的對象陳媛媛,高江源覺得有自己在,應該沒有人在這上頭打她的主意。

她家里頭現在就只剩下她一個人了。她現在有正式工作。

不符合這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要求。

高江源雖然是這樣想,但是他不知道為何還是對這個事兒,有點不放心。

到了11月初的時候,泓陽市便正式出臺了相關規定。

這年頭,工作才是自己安家立身的根本。

沒有工作,那就沒有糧食關系。沒有糧食關系,這個救命的糧食從哪里來?

如果家里頭的人,沒有人應這個“上山下鄉”的事兒,家里頭那些有正式工作的,那都是得丟工作的。

這可是極其要命的事兒。

所有人在一番權衡之后,就知道了一個事實。

那就是必須跟著上頭的人走。

家里頭該派孩子出去。

不過,家里頭的孩子多的十七八個,少的也有五六個,該派誰出去?

這自然而然的,就成為了一個要命的問題。

都是在自己父母身邊長大的乖寶。就算是處于叛逆期,也沒有蠢人會想著離家出走。

離自己的父母遠遠的。

況且,這一離開,也不知道他們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都是十幾歲的,最多二十來歲的,遇上這樣的事兒,他們心里頭怎么不會害怕呢?

所以,為了這個到底要派誰出去的事兒,平日里頭玩的比較好的那些兄弟姊妹們,這個時候也不顧及自己血溶于水的親情了。

一個個的,差不多都豁出命來,想要讓自己不擔著這個事兒。

但是有些責任感,責任心都比較強,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從小都帶到大的大哥大姐,這個時候就勇敢的站了出來。

當然,有些人比較倒霉,處于兄弟姐妹當中不上不下的位置,從小就習慣了被自己的父母忽略,但是,到了這樣關鍵的時候,卻被自己的父母挑了出來。登上了那名單當中。

總之,這個11月,對于某些人來說,那是顏色比較灰暗的一天。

就連陳媛媛現在暫住的那個家——丁大妮家,她家最近一段時間里頭,都沒了往日的歡聲笑語,沒有激情洋溢的高亢的背書聲了。

“奶奶,憑什么由我去?我現在都17歲了,都要嫁人了!這家里頭沒有工作的又不止我一個!”

丁大妮自從在家里都宣布了,這個“上山下鄉”的名單里頭,有王煉鋼和王煉銅了之后,陳媛媛現在天天都能聽到這樣的吵鬧聲。

王煉鋼經過這將近一年的時間的鍛煉。嗓門子是越來越大了。

陳媛媛聽著,有時候都感覺,她這說話的聲音像是在打雷。

別看王煉鋼這會兒說話的時候是氣勢洶洶的,實際上她心里頭感覺可委屈了。

就連脾氣特別耿直,想問題都是一根筋的王煉銅,這會兒心里頭也感覺到委屈。

她就不明白了。

為什么在這個家里頭,一遇上了好事了就沒她。一遇上了什么壞事,樣樣都有她。

她怎么就這樣倒霉呢?

她怎么就攤上了這么一個奶奶?

偏心都偏到胳肢窩窩里頭了。

就這么一個偏心奶奶,她要不是看到自己實在是打不過那個手勁特別大的爸,她早就對自家的奶奶上手了。

“奶奶,你能不能告訴我,這名單上頭憑什么是我和大姐?”

“我不去,我反正不去!家里頭又不止我們,弟弟們跟我們一樣都沒工作,他們就不能去嗎?”

“是啊,奶奶,不管怎么樣,你都不能只欺負我們啊?爸爸媽媽這一輩子雖然只有我們五姊妹,可是不管怎么說,我們五姊妹都是他們的親生骨肉。這兩個名額,我們五姊妹當中出一個,他們五兄弟當中也可以出一個呀!”

王煉鋼說這話的時候,丁大妮的三兒子的媳婦兒錢三妮,心里頭高興極了。

對的對的。

你們兩房爭你們的!

可不要想到我們家!

錢三妮這輩子就生了兩兒兩女。年紀都小著呢。

最大的那一個,今年也才20歲。

最小的那一個,也才將將15。

她才不想攤上這樣的倒霉事兒。

自己的兒女如果上山下鄉了,她這心啊,估計天天都得擔憂著。

他們到那邊吃的好不好?

穿的暖不暖和?

都是受了苦,遭了罪?

她這心里頭只要一想到自己的兒女,在將來的某一天,遠在千里之外,她這心肝脾肺腎,就但是被別人挖的疼。

丁大妮這個時候才不管自己的大孫女和三孫女,嘴里頭說的是什么?

前一段時間,雖然自家的孫女孫子,都跟著那些神氣的不得了的紅衛兵混,可是,丁大妮覺得,大孫女和三孫女再過那么一年,那就要嫁到別人家去了。

這嫁到別人家去的人,就是別家的人。

別人家的人,她此時不用用,她應該等到什么時候用啊?

把這兩個終究是外人的人頂出去,并不損害整個家里頭的利益。

對此,人腦快成精的丁大妮,把這樣的利害關系給看的清清楚楚。

家里頭不管怎么說,男人多才好。男人多,外頭的人才不敢欺負。重生六零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