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劉辯,雄主

第三十二章:籌措軍費

我,劉辯,雄主第三十二章:籌措軍費_sjwx

第三十二章:籌措軍費

第三十二章:籌措軍費

當日,大司農曹嵩被靈帝召入宮中。

在確定曹嵩的確愿意捐贈一億錢后,靈帝大為欣喜,狠狠褒獎了曹嵩一番,任命曹嵩為太尉。

從旁,張讓也收受了曹嵩的賄賂,提議靈帝道:“曹巨高這等忠臣,陛下何不賜予墨寶?”

“善!”

靈帝在高興之下,親筆寫了一幅字,上書漢室忠臣,讓曹嵩帶回去作為傳家之寶。

曹嵩欣喜而去,承諾在一個月內將一億錢運到雒陽。

待這項任命傳到朝中后,朝中大臣大為咋舌,甚至有人暗笑曹嵩錢多人傻。

要知道東漢的三公,雖地位顯貴,但其實有名無實是個虛職,甚至還是背鍋對象:若天下出現叛亂,太尉免職;若出現不詳的天象,則司空、司徒輪流免職。

就這么個虛職,人家崔烈當年托關系到靈帝的傅母程夫人處,僅用五百萬錢就買到了司徒之職,你曹嵩為了買一個同為三公的太尉,居然花了一個億?這不是錢多人傻又是什么?

但曹嵩卻很得意,私下謂家仆道:“我花五百錢得到三公之職,那叫買官,今我花一億,這叫資助朝廷,為陛下分憂,誰會說我買官?……雖說我花了一億,但卻得到了陛下的褒獎。盧子干為何能獲尚書之職,連張常侍都奈何不了他?無非就是簡在帝心,今我花一億錢從陛下那買到了忠誠的評價,日后陛下想及我便會想到今日之事,日后必然會善待我子孟德。”

不得不說,曹嵩確實是個精明之人,十分懂得在合適的時機投下重注,難怪能在短短那么些年斂到數以億計的家財。

還別說,與之前花五百萬買到司徒之職的崔烈不同,朝中還真沒有人議論曹嵩買官。

就像曹嵩所說的,買官?那你也出一億去買官啊!

更有甚者,自認為大概率會被派去征討涼州叛軍的朱儁、皇甫嵩、張溫幾人,得知此事也十分高興,有意拉近了與曹嵩的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事后曹嵩還給他目前在東郡擔任太守的兒子曹操寫了封信,言及此事,還很是得意地寫下一句話:我曹氏四門三公,自為父始也!

可見,曹嵩很羨慕四門三公的袁氏,亦萬分希望他曹氏日后能達到袁氏四門三公的高度。

就是不知等曹操知道父親花了一個億買了個三公的虛職,是什么心情。

不過話說回來,即便有了曹嵩的這一億錢作為軍費,出征的費用還是不寬裕,甚至說還差很大一筆錢。

靈帝想來想去,想到了袁氏。

他對張讓道:“昔日中常侍曹騰清廉正直,其養子曹巨高都能在二十年內賺到上億,袁氏四門三公,應該也不會差吧?”

張讓為難道:“可袁次陽(袁隗)他已經是司空了呀。”

靈帝想了想,說道:“你派人去問問,看看袁氏其他人是否想要買官。”

張讓依言派心腹去見司空袁隗。

還別說,袁隗真想要買一個官職,他對張讓派來的人道:“若張公能設法讓我當上太子太師,我也愿意捐贈一億!”

張讓的心腹回去告訴張讓,張讓頓時就懵了。

在他眼中,幼主劉辯可不是好糊弄的人,倘若他擅作主張告知靈帝,不說靈帝是否會答應,劉辯絕對饒不了他。

于是,當日趁著靈帝到崇德殿后殿歇息時,張讓先向劉辯稟告了此事:“陛下命老臣派人聯系袁氏,看袁氏是否有人想要買官,沒想到袁隗竟說愿意花一億買太子太師之位。”

當時盧植也在旁,聞言一怔,旋即失笑道:“袁次陽,狡猾之人吶!”

說著,他拱手對劉辯道:“若果真如此,我愿意退位。”

“盧師這是何必?”

劉辯抬斷了盧植的話,正色說道:“我敬仰的乃是盧師的品德,又非盧師家中那區區幾十萬錢,朝中諸位大臣中,我唯獨認可盧師與師博士作為我的老師。”

盧植聽罷十分感動,但又覺得放棄此事誠為可惜,只不過不好開口罷了,畢竟賣官鬻爵終歸是需要抵制的事,更別說袁隗此次盯上的還是太子太師之位。

劉辯也注意到了盧植臉上的惋惜之色,不過并未多說什么,畢竟袁氏正是他日后想要打擊的主要對象,他豈能讓袁隗出任他的老師?

別說一億,十億都不行!

想到這里,他正色對張讓道:“張常侍,這件事我不希望傳到父皇耳中,朝中諸臣,我唯獨認可盧師!”

張讓心中一凜,連忙做出保證。

他當即派心腹回覆袁隗,拒絕此事。

袁隗很是意外,問道:“是陛下回絕,還是說盧植勸阻了此事?”

張讓的心腹起初不肯回答,想要離開,袁隗便拉住他,塞了不少賄賂,后者這才勉為其難地低聲透露:“皆不是,是史侯回絕的張常侍,陛下并不知情。……司空千萬不可傳出去,否則小人恐性命難保。”

袁隗先是一愣,隨即一驚。

待張讓的心腹匆匆離去后,他長嘆一聲,怏怏道:“盧子干倒是好運。”

鑒于張讓的心腹反復叮囑告誡過,袁隗也不敢將這件事告訴外人,不過他心里仍未放棄,畢竟他已敏銳地捕捉到了宮內一些奇異的訊息。

比如說,就連昔日十常侍之首的張讓都不敢違抗那位史侯的意志,這說明什么,不言而喻。

傍晚時,劉辯回到甲房殿,閑著無事便與蔡琰說起這些日子朝中發生的事,比如朝廷缺軍費出征涼州叛軍,再比如曹嵩捐贈一億得到了太尉之職。

蔡琰可不像曹操那樣有一個億萬富翁的爹,縱使想幫朝廷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想了想建議道:“倡議官員捐贈如何?”

劉辯聞言嗤笑一聲。

這一聲嗤笑,讓蔡琰感覺受到了侮辱,鼓著臉賭氣道:“我這建議哪里不好?朝中多是正直之士,想必愿意為國出力。”

劉辯伸手捏了捏她逐漸有長肉的小臉,笑道:“朝中正直之士,像盧師、皇甫義真,大多都沒有多少積蓄,家中僅最多幾十萬、上百萬錢,你好意思讓他們捐獻么?真正有錢的,他敢上報么?不怕被父皇追問?”

從旁趙淳趁機附和道:“殿下所言及是。蔡姬不知,朝中那些有錢的士人,他們只會竭力隱瞞家財,是萬萬不敢讓陛下得知的,否則他們還如何自稱清廉呢?就比如侍御史鄭泰,都說昔日中常侍王甫侵占地方百姓,無惡不作,但最終,王甫不過占地一百八十萬頃,而侍御史鄭泰家中,卻有良田四百萬頃,尚不夠其門客吃用。”

蔡琰聽得一臉震驚,再次被刷新了三觀。

畢竟這些都是她以往接觸不到的東西,此前她還以為朝中那些有名的士人,都像她父親蔡邕那樣甘守清貧呢。

良久,蔡琰苦惱道:“那要如何籌集軍費呢?”

“我已有主意。”

劉辯笑了笑,對趙淳道:“你以我的名義,請張常侍、郭常侍,以及你兄趙常侍待會到我房殿小酌。”

趙淳一愣,旋即躬身而去。

他先派人通知張讓,旋即親自前往長秋宮,去見郭勝與他兄長趙忠。

待見到兄長后,他說明來意,趙忠狐疑道:“史侯為何召我等前去小聚?”

趙淳透露道:“應該是想替朝廷籌集軍費。”

“這就麻煩了。”趙忠聞言皺起了眉頭。

日落之后,張讓、趙忠、郭勝三人聯袂來到甲房殿,而此時劉辯也命趙淳在殿內準備了一些菜肴。

待三人來到后,劉辯熱情地邀三人入席,旋即對三人說道:“今朝廷苦于缺錢征討涼州,我欲相助,卻有心無力,不知張公、趙公、郭公可愿為宮內中官表率,慷慨解囊,資助朝廷?”

張讓、趙忠、郭勝對視一眼,也不意外,畢竟趙淳已透露給趙忠,而趙忠也私下與另二人商議過,彼此都知道這一次避免不了要破財了。

不過也無大礙,花錢小錢討史侯歡心也值得。

于是乎,郭勝率先開口,七分心疼、三分慷慨地說道:“既是史侯開口,我三人豈有拒絕之理?臣愿捐贈二百萬錢!”

繼他之后,張讓與趙忠亦故作慷慨道:“臣愿捐贈三百萬!”

聽到這話,劉辯嗤笑一聲,笑得三人都有些心虛。

畢竟眼前這位史侯,此前那可是養在民間的,天曉得知不知他們三人究竟有多少錢。

“史侯,多的臣等實在沒有了……”郭勝有些心虛地叫苦道。

“我相信。”劉辯笑著點點頭,稱贊道:“三位不愧是我漢室忠臣,三位放心,其實我今日請三位前來,并非白白要三位捐贈,而是看在三位以往對漢室忠心耿耿的份上,事先提醒三位一件事……”

在張讓幾人面面相覷,不知劉辯是何用意之際,劉辯正色說道:“父皇于西園賣官鬻爵之事,我亦有所耳聞,在我看來,此舉敗壞朝綱,甚是不好,因此我決定日后待我繼承大位之后,將此事杜絕。換而言之,若有人想要封爵,買一個侯爵,或許這是最后的機會了……”

張讓、趙忠、郭勝三人聞言渾身一震,激動而不敢相信地看著劉辯。

良久,郭勝小心翼翼地說道:“史侯,若朝臣反對……”

劉辯笑著說道:“學曹巨高啊,用巨額捐贈令他們閉嘴!否則,就讓他們自行籌措軍費!”

三人頓時大喜,哪還有心思在劉辯這邊逗留,各自回去清點家財去了。

次日,張讓、趙忠、郭勝三人求見靈帝,前二者各捐贈一億錢,郭勝捐贈八千萬,以求封侯。

靈帝喜怒交加,朝中士人大為驚怒。:sj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