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第一枝

帝后番外12:社稷

帝后番外12:社稷_東風第一枝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帝后番外12:社稷

帝后番外12:社稷←→:

孫怡悅心情低落了幾日,因為鋪子的生意見好,又很快高興起來。

也不知什么緣故,她從趙茯苓那里「進貨」的一批筆,遭到了上京很多學子的爭搶。

這些筆幾乎是每次剛放置在貨架中,就被眾人哄搶一空。直到后來,甚至還有人翻好幾倍的價格前來預定。

孫怡悅覺得很不可思議,托人找趙茯苓帶了話,想著大批量的進一些存著。

趙茯苓卻回她,物以稀為貴,供不應求才是最好的。

孫怡悅聽到這話后,終于歇了心思。

她賺了不少錢,心情痛快了很多,便主動去紀晚娘的鋪子里喝酒消費。

紀晚娘在樓上靠窗的位置看書,順便聽酒館里的人高談闊論,見孫怡悅來了,也拉著她說話。

兩人聽到,眾人是在談論關于這次殿試的事。

聽說此次殿試,皇后娘娘也出現了,甚至代替陛下還現場出了題。

有人問是什么議題,那人就興高采烈的說了「社稷」二字。

眾人便圍繞著「社稷」開始辯論起來。

紀晚娘興奮道:「怪不得別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你瞧瞧,今日眾人高談闊論的東西,我們在書上可能聽得到?」

孫怡悅搖了搖頭。

她以前不是個愛讀書的性子,根本在學堂里坐不住。

但現在,有了紀晚娘的陪伴和鞭策,她竟然也覺得這些東西變得有趣了起來。

紀晚娘聽得如癡如醉,孫怡悅偶爾轉頭看她時,發現她正雙眼亮晶晶的盯著對方。

孫怡悅也不好打擾她,便跟著一起聽。

到天色黑下來,孫怡悅要走時,紀晚娘拉著她說:「孫妹妹,我們一起參加八月的恩科吧?」

孫怡悅早就心動了,可還缺乏一點勇氣。

紀晚娘卻說:「我們也不為做官,就是去試試自己的本事。若我們真能高中,還能把一些本事不大事兒不少的男人擠下來,這聽著不就很開心嗎?以后若是發生了嘴角,我們還能拿這件事奚落他們呢。」

這話像是小孩子耍脾氣似的,卻正中了孫怡悅下懷。

她對上紀晚娘亮晶晶的眼睛,最終還是點了頭。

兩人既然約好了要參加恩科,必然是要擺出好好學習的姿態。讀書這種事,光是閉門造車可不行,紀晚娘便拉著孫怡悅去找何瀟玉。

何瀟玉也要備考,干脆便組成了「恩科」三人組,每日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就湊在一起學習。

何瀟玉比她們的水平高出很多,可那兩人詢問時,她從未有過不耐煩。

孫怡悅還有些不好意思,何瀟玉卻道:「溫故而知新,教導你們,也是我在重新學習。」

孫怡悅便小聲說:「我以前覺得你很高傲,脾氣很不好,還不好相處,有些討厭你。如今卻沒想到……你莫要往心里去。」

何瀟玉就笑了起來:「陛下娘娘都能容下我,還給我機會。我們之間又能有多少矛盾,何必再往心中去?」

這話叫孫怡悅心中一輕。

她看著何瀟玉半晌,最后粲然一笑。

三人組團考試的消息傳入宮中,趙茯苓很是驚訝,又有些高興。

「我只想到了何瀟玉,倒是沒想到她們也能有這種志氣。」

李京墨笑著說:「你常說的,環境影響人嘛,不過紀晚娘的求學心切,我倒是真沒想到。」

趙茯苓便嘆了口氣:「晚娘生在貧苦人家,少時吃了很多苦,最是明白知識得來不易。她做任何事都很認真,也很有韌勁,說不得這次恩科還能給我們一個驚喜呢!」

李京墨點

點頭,看向了床上的小娃娃。

他們的小啾啾已經過了一周歲,如今也能跌跌撞撞的走路了,甚至還能清晰的喊爹娘。

本來在周歲時,李京墨就告訴趙茯苓,想立啾啾為儲君。

這個念頭他早早就有,趙茯苓也不奇怪,但她覺得現在立儲君為時尚早,便將李京墨勸了下來。

小丫頭年紀到底不大,早早把她放在那個位置上,只會成為眾人的眼中釘。倒不如就這么微妙的保持著眼前的平衡狀態,將女子科考之事先推行開來再是。

再者,李京墨還這么年輕,哪有年輕帝王就早早立儲的。

這不是咒自己早死嗎?

李京墨被勸過后,也歇了這個心思。

不過在一歲后,這夫妻倆都發現,自家小丫頭聰明得過分。

平時說話她都能聽懂,教過的事情一遍就能記下。而且小小年紀做事卻很有條理,好似生來就注定要做大事。

李京墨對此十分高興,趙茯苓卻隱隱有些擔心。

畢竟學過「傷仲永」也知道「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所以趙茯苓很擔心啾啾成為「早慧必夭」的那個例子。

所以后來京墨在教啾啾學東西時,趙茯苓都攔下,叫她自由自在的生長。

但這孩子的確生來就如此,便是沒有人刻意去教導,她也能快速的學習很多。

到了盛夏時,這小丫頭已經能夠流利的說幾個字的話了。

不過這時候,李京墨和趙茯苓的目光,卻沒有再停留在她身上,反而看向了沉寂許久的山沱國。

山沱王首次差遣使臣來大齊,說是要和大齊永結百年之好。

而且為了表達他們的誠意,山沱王還愿意把自己的親妹妹丹卉公主送來大齊。

李京墨看到信件后,直接冷笑一聲:「送個無名無姓的公主來,到底是與大齊永結百年之好,還是想離間我們夫妻二人的關系?」

若不是當年,趙茯苓從山沱國借過兵,有這么個短暫的人情在,李京墨在上位之后,早就將山沱國給滅了。

小小一個藩國,卻三番四次與北戎攪合在一起,還妄想吞并了大齊。

誰給他的膽子?

李京墨將信給趙茯苓看過,趙茯苓說:「使臣想必已經在來的路上了,那丹卉公主必然也在。若是直接遣回,反倒顯得我們大齊不近人情。倒不如,將她賜給某位親王做側妃。」

大齊皇室,又不是只剩下李京墨和李禎兄弟二人。

以前的那些什么皇叔,以及和李京墨同父不同母的兄弟,如今做閑散王爺的也好幾個。

挑個年長的可以做側妃,年輕的做正妃,反正也算是嫁給了皇室。

皇室子弟隨她挑,不虧待這位公主便是。: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