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漢侯_其他小說_螞蟻文學
←→:
元光三年秋,十萬匈奴南下,軍情如火,邊郡長安羽檄飛馳。
趙嘉趕到云中郡時,邊軍已同匈奴有過交鋒。
由對方所舉的旗幟來看,不出意外,應是左賢王於單所部。除兩萬本部騎兵,另有鮮卑、羌、氐、丁零以及月氏扈從,大軍浩浩蕩蕩壓向邊郡。
騎兵過處,胡市被掃蕩一空。
歸降的別部陸續遷入要塞,男人拿起弓箭短刀追隨漢軍作戰,女人、老人和半大的孩子收拾起帳篷,屠宰牛羊,充作守軍軍糧。
匈奴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只有擊退北來的惡狼,他們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保住來之不易的富足生活。
咚、咚、咚!
城頭戰鼓敲響,守軍嚴陣以待。
要塞前,於單高舉骨朵,號角聲傳遍整支大軍。
“殺!”
命令即下,以匈奴萬長為首,本部勇士及別部扈從直撲要塞。
萬馬奔騰,蹄聲震碎大地。
塵土飛揚,彌漫開大片灰黑色的沙霧。
戰鼓稍停,要塞中傳出連綿不斷的哨音。守軍借夯土圍墻和箭樓掩護,拉滿弓弦,瞄準沖鋒的胡騎,只等一聲令下,即將萬箭齊發。
“殺!”
距離要塞越來越近,胡騎發出聲聲怪叫。劫掠胡市讓他們嘗到甜頭,被財富蒙蔽雙眼,他們忘記了對云中守軍的恐懼,一心想著向前沖,砸開要塞,殺死守軍,沖進云中城,掠奪他們想要的一切。
“沖上去,殺盡漢軍,糧食、牛羊、絹帛和女人都是你們的!”
匈奴萬長頭戴骨盔,揮舞著手中的兵器,不斷大聲呼喝,激勵勇士向前沖鋒。
前鋒距離要塞五十步,破風聲驟起。
數不清的箭矢組成黑龍,凌空掠過,呼嘯著鑿進騎兵之中。近千架投石器和床弩開始發威,肩寬背闊的軍伍拽動粗繩,砸下機關,碗口粗的弩箭和巨石斷木相繼飛出,在箭雨之后,陸續砸進匈奴陣中。
連番攻擊之下,胡騎的沖鋒為之一頓,箭矢最密集處,被生生砸出一個缺口。
匈奴萬長僥幸避開一塊巨石,擋開迎面飛來的鐵箭,大聲道:“繼續沖!前面就是要塞,草原的勇士戰無不勝!”
“重弩無法連發,不要怕!”
隨扈首領紛紛出聲,不是他們真正無懼,而是出戰之前,中行說就給各部下達嚴令,作戰勇猛有賞,牲畜糧食絹帛任取,戰利品盡歸各部。戰死同樣有賞,而且相當豐厚。唯獨不許后退。
未得到命令,膽敢擅自脫離戰場,屠部!無論男女老幼,哪怕是不及車輪高的孩子,全部殺死,一個不留。
沒人敢小看中行說,更不敢質疑他的話,因為他背后就是大單于!
不想遭到滅部的命運,也為能熬過寒冬,各部首領下了狠心,哪怕是戰死,也絕不能后退半步!
“沖過去!”
參照以往經驗,床弩不能連發,投石器也有間隔,箭雨縱然密集,只要沖到一定距離,同漢軍對射,再驅使戰馬提速,就能破碎要塞防御。
沖鋒的胡騎咬緊牙關,硬頂著飛來的鐵箭,拼命驅策戰馬,咆哮著撲向漢軍。
就在他們集結成陣,提振士氣的同時,刺耳的呼嘯聲陡然又起。
一枚枚手腕粗的弩箭從要塞后飛出,粉碎床弩不能連發的認知。更有大量巨石斷木,比先前更為密集。
猝不及防之下,數百胡騎落馬,紛亂的馬蹄踏過,連人帶坐騎被碾得粉碎,死狀慘不忍睹、
饒是如此,匈奴的沖鋒依舊未停。
要塞近在咫尺,肩膀中箭的萬長不顧傷勢,不斷打馬,就要越過擋路的土丘,沖入要塞之中。
控弦聲瞬間重疊,土墻后出現成排的箭臺,臺前設有擋板,能輕易擋住骨箭。
胡騎射術再精,遇到這樣的防御也無能為力。大半箭矢落空,極少能傷到守軍。與之相對,擋板后的漢軍投出短矛,飛擲出毒煙筒,硬是將來敵擋住,使之不能再近半步。
“放!”
司馬、屯長和隊率同時下令,擋板瞬間落下。
箭臺上的漢軍三人成列,手中牛角弓拉滿,一人平射,兩人仰角,伴著呼嘯聲,又有千名胡騎落馬。
“出刀,隨我殺!”
要塞兩側,三千騎兵長刀出鞘,策馬向胡騎殺來。
要塞內,守軍放下弓箭,紛紛抄起改造后的斬馬刀,斬殺越過土墻的敵人。
喊殺聲中,不斷有雙方士兵倒下,大地被血浸染,猩紅刺目。
鏖戰過程中,左賢王於單和指揮守軍的云中都尉皆神情肅然。
於單發現守軍固然勇猛,戰斗力不弱,但是,令草原忌憚的云中騎始終沒有出現。這讓他生出不祥預感,只是無法確定,這種不祥從何而來。
云中都尉觀察戰況,確定於單并未投入全部主力,而自己能調撥的兵力已經捉襟見肘。
匈奴沖鋒愈猛,別部隨扈用命,要塞搖搖欲墜。
都尉正要上馬,率親兵上陣廝殺,身后突起一陣馬蹄聲,緊接著,數千黑甲騎兵馳過要塞,如閃著寒光的利刃,兇狠扎向匈奴中軍。
“終于來了!”
看到這一幕,於單非但不覺憂慮,反而松了一口氣。
“全軍出擊!”
按照中行說制定的計劃,云中、雁門都是佯攻,進軍的重點在朔方和上谷郡。
為能牽制云中、定襄和雁門等郡的兵力,軍臣單于不惜將三千王庭禁衛編入左賢王和左谷蠡王麾下,命他二人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擋住戰斗力最強的幾支漢軍,確保右賢王和右谷蠡王進軍順利。
在出兵之前,軍臣單于召見王庭四角,推心置腹一番懇談。
經過連番打擊,本部實力不斷衰落,別說冒頓和老上時期,同軍臣剛繼承大單于位時都無法相比。
這次征調十萬勇士,近乎耗盡九成力量。如果不能拿回陰山南麓,不能從漢邊掠得足夠的物資,別部定然會生出野心甚至直接反叛。
為免那一天到來,王庭貴種必須齊心協力,無論平日里有多少矛盾,如今也必須放下!
“國運,大匈奴的國運!”
從冒頓橫掃草原,到老上非漢即胡,再到如今本部衰落,軍臣單于終于從迷戀權勢中清醒,逐漸開始明白,匈奴面對的究竟是怎樣一個可怕的敵人。
那是和匈奴勢均力敵,能夠調撥數十萬乃至百萬大軍的強大帝國。
坐在皇位上的,是一個年輕銳利,富有野心,強橫霸道,有掃平四海之志的帝王!
漢朝國力強盛,正在聚集大量財富,武裝起強壯的士兵。反觀匈奴,戰士依舊勇猛,卻無法抵消人口逐年減少,缺少糧食和武器甲胄的困境。
事實上,匈奴統轄的疆域內有鐵礦,而且儲量不小。
問題是匈奴人壓根沒點亮尋礦和冶煉的技能。中行說雖有謀略,終究不是萬能,固定思維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即使投靠匈奴,依舊維持著“漢地物廣豐腴,草原貧瘠無礦”的概念。
時至今日,匈奴始終擁寶山而不自知,不少戰士使用的依舊是骨箭。只是憑借強悍的戰斗力,即便武器簡陋,仍能橫貫一世,對上漢朝軍隊,依舊能正面剛,輕易不落下風。
見到沖鋒的黑甲騎兵,以為云中騎終于露面,於單命人吹響號角,親自率領王庭禁衛沖向戰場。
他絕不會想到,這支黑甲騎兵并非魏悅率領的云中騎,而是趙嘉所部的沙陵步卒。
趙嘉和韓嫣出長安之后,中途進行分兵。前者奔往云中郡,后者轉道雁門郡。抵達郡城之后,趙嘉面見魏太守,獲悉魏悅已經帶兵出發,繞過匈奴大軍,計劃奇襲蘢城。
彼時,匈奴已兵臨城下,為免被察覺異狀,趙嘉命全軍換甲佩長刀,前往要塞增援。
沙陵步卒是步兵中的佼佼者,不代表騎射不強。
從邊地挑選的士卒,一路追隨趙嘉南征北戰,從地獄般的戰場中殺出,各個都稱得上是精銳。即使戰斗方式和云中騎略有差別,論起殺敵的狠勁,戰斗的勇猛,絲毫不落下風。
見到左賢王的旗幟,趙嘉猛然一拽韁繩,舉起右臂,衛青和趙破奴當即吹響號角。
八千漢騎接到命令,在奔馳中化成雁形陣,以趙嘉為鋒頭,驚濤駭浪一般,席卷向戰場中的敵人。
“殺!”
正面交鋒,趙嘉單手持刀,鋒利的冷光劃過,染血的敵首飛出落地。漢騎追隨趙嘉,雪亮的兵刃組成刀陣,每一次寒光揮舞,皆會帶起大片血雨。
趙嘉一馬當先,一口氣殺到於單面前。
棗紅馬打著響鼻,前蹄高高揚起,和人立而起的匈奴戰馬撞擊撕咬,落地時,憑借額頭上的鐵刺,險些劃開匈奴戰馬的脖子。
趙嘉借馬鐙穩住身體,在戰馬前沖時,手中長刀斜劈而下。
於單用骨朵架住落下的長刀,借機看清趙嘉的面容,心頭陡然一震。
“你不是魏悅!云中騎,你們不是云中騎!”
“那又如何?”
趙嘉反手收回長刀,同時舉起左臂,扣動藏在臂甲下的手弩,三枚弩矢先后飛出。
於單大驚失色,匆忙擋開兩枚,終究沒擋住第三枚,胸口一陣刺痛,來不及查看,趙嘉的刀已經再次揮落。
刀光不斷逼近,於單瞳孔緊縮。
此時此刻,他終于明白不祥的預感源于何處,可惜,一切都晚了。: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