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侯_影書
:yingsx←→:
軍臣單于從昏迷中蘇醒,已經是隔日清晨。
大帳中彌漫著濃重的藥味,重病多時的中行說坐在帳中,臉色蒼白,形容枯槁。雙頰的肉已經瘦干,雙眼卻猶如鷹隼,精光四射,狠意昭然。
右賢王和幾名匈奴萬長、都尉、裨王分次坐在兩側。見軍臣單于睜開雙眼,神情立刻變得激動,想到面臨的困境,很快又被焦灼取代。
右賢王道出游騎帶回的消息,不等軍臣單于開口,帳外有勇士稟報,朔方城來人,點名要見匈奴大單于。
“大單于,漢軍遣使。”
“帶上來。”
君臣單于咳嗽兩聲,大口飲下溫水,喉嚨間仍像是堵著石塊,話說得十分艱難。
“大單于,此事”中行說張口欲勸,話沒說完就被軍臣單于攔住。
“帶上來”
帳簾掀開,一名身著鐵甲,腰佩長刀,面容剛毅的漢將邁步進帳。見到上首的軍臣單于,并不行禮,而是直接取出一卷帛書,朗聲道“將軍告匈奴大單于,限明日辰時開營門,自縛雙手跪降于營前。差一刻,大軍立發,踏平營盤”
“大膽”
匈奴貴種俱被激怒,右賢王更抽出刀來,架在漢將的脖子上。
“我殺了你”
漢將能說一口流利的匈奴語,聽到眾人咒罵,視線掃視帳中,表情始終泰然,不見半分懼意。
“匈奴左谷蠡王伊稚斜兵敗雁門郡,僅部兩千余人狼狽北逃。左屠耆王於單受縛云中郡,麾下盡被擊殺。”
“上谷郡處,右谷蠡王損兵折將,身陷重圍,早晚將被擒殺。”
漢將一邊說,一邊擲出手中包裹。
聞聽此言,再看到包裹散開現出的骨盔,帳中的匈奴貴種驟然色變。
因軍臣單于突然昏迷,部分貴種尚不知伊稚斜和於單兵敗,一直被蒙在鼓里。此時看向軍臣單于和右賢王,神情中是掩不去的驚疑。
“半月前,魏將軍率三千騎深入草原,直襲蘢城。”漢將再下一記重錘,縱然不能徹底催垮匈奴人的心理防線,也讓他們亂了方寸。
“此人滿口胡言,意圖亂我軍心,當殺”中行說突然出聲,對軍臣單于道,“大單于,如此狂徒,當懸在營前割舌剜心,以儆效尤”
“來人”
中行說話音落下,立即有數名勇士沖入帳內。出人預料的是,在他們動手之前,突然有三名匈奴貴種出面阻攔。
“大單于,此人不能殺”
三人中,以一名須發花白,身體仍健碩如小山的萬長為首。
帳內諸貴種,他的官職不是最高,資格卻相當老。早在老上單于時期,就率軍隨王帳橫掃草原,多次擊殺強敵,立下不小的功勞。
以他的戰功早可以封王。
可惜的是,在中行說被軍臣重用之后,因兩人不和,幾次出言譏諷,以致于明里暗里被打壓,至今仍是一名萬長。
不過打壓歸打壓,沒人能忽略他的地位和戰功。由他帶頭發聲,軍臣單于也不得不重視。
“大單于,如殺此人,更會動搖軍心”
在軍臣單于昏迷時,萬長已經獲悉各處戰況。尤其是知曉伊稚斜兵敗退走,於單生死不明后,心頭立刻蒙上一層陰影。
事實上,早在南下之前,匈奴本部中就存在不同聲音。
今時不同往日,漢騎一年比一年強悍,幾次交鋒,匈奴都沒能占到多大便宜。反之,先有馬邑大敗,后有陰山南麓被奪,力量此消彼長,貿然南下擊漢絕不是個好主意。
更何況草原頻發瘟疫,牛羊不說,人口數量也是逐年減少。隨著青年和壯年不斷戰死,新生兒成活率降低,少年們不得不扛起重擔。一些人口稀少的部落,負責打獵、放牧和守衛營帳的竟然都是老人和女人
最近五年間,統計各部減少的人口,絕對觸目驚心。
這樣的情況下,調集十萬大軍南下,勝且罷,一旦失敗,匈奴要面臨的恐將是滅頂之災。
怎奈大單于下定決心,王庭四角鼎力支持,且有中行說出謀劃策,心懷疑慮的匈奴貴種不得不閉上嘴,將擔憂壓入心底。
同時,他們也懷抱僥幸,或許自己的擔憂不會成為現實,或許此戰能夠勝利,大軍能搶回足夠的戰利品,更能一舉奪回白羊王和樓煩王舊地。
懷抱僥幸,自我安慰方能出兵,信念自然不牢。
在伊稚斜戰敗、於單生死不明的消息傳來后,深埋心底的擔憂一夕爆發,如奔騰的洪流,再也壓制不住。
如果漢人說的是真的,其他三路大軍盡數戰敗,蘢城當真被襲,他們就會變成一支孤軍,被漢軍團團包圍,全無生路
“大單于,三思”
匈奴萬長心中焦急,話卻沒法說得太明白。
中行說堅持要殺,帳中眾人分成兩派,一部分支持中行說,要殺死漢將立威,然后點兵繼續攻打朔方城;另一部分則站在萬長身后,認為此人不能殺,避免斷絕后路。
軍臣單于沒有出聲,右賢王同樣沒有。
直至雙方吵得不可開交,幾乎要拔刀子,才聽軍臣道“放人。”
“大單于”中行說猛然抬頭,眼底閃過一抹驚疑。
“回去后,告訴漢朝將軍,想取我的頭,盡管發兵來打”軍臣單于形容憔悴,似大病初愈,語氣卻鏗鏘有力,目光尖利猶如刀鋒,“草原的雄鷹從不懼怕霜雪,兇猛的狼群面臨絕境,也會將敵人撕得粉碎”
“大單于”右賢王站起身,單手用力擊在胸前,“天所立大單于,追隨您,草原的勇士無所畏懼”
帳中的匈奴人結束爭吵,全部站起身,用力擊打胸膛,要為軍臣死戰到底。唯獨中行說坐在原位,神色陰晴不定,最終垂下雙眸,猶如一尊凝固的雕塑。
目睹此情此景,漢將絲毫不感到意外。
唯有具備最強悍的意志,臨危不懼,方才不愧為漢朝強敵
“大單于的話,我會帶到,告辭”
漢將正色抱拳,隨即轉身出帳。步伐沉穩,壓根不擔心會有冷箭飛來。
目送他的背影消失,中行說深深嘆息一聲,道“大單于,數萬漢軍已經集結。”
“無妨。”軍臣單于手握短刀,用力扎在地上,“草原的勇士從不懼怕戰斗,殺死他們,殺死面前所有的敵人”
勸說無效,中行說再次嘆息,整個人愈發顯得老邁,竟有幾分死氣沉沉。
待眾人離帳,各自下去調撥兵力,軍臣單于將右賢王單獨留下,取出象征大單于的金色鷹雕,鄭重其事道“戰事起,我來吸引漢軍,你帶人沖出去。如果於單還活著,就讓他繼承單于位。如果他死了,或是落到漢人手里,將此物交給伊稚斜,擁立他為大單于。”
右賢王臉頰抖動,雙手接過鷹雕,眼底閃過一抹復雜,更摻雜幾絲不甘。
“左賢王是單于繼承人,伊稚斜,他憑什么”
“憑他是草原第一勇士,憑他能成為最兇猛的頭狼”軍臣單于握住右賢王的肩膀,沉聲道,“我的兄弟,漢人今非昔比,再不是能隨意宰割的牛羊。他們會成為屠狼的獵人,草原會有一場可怕的浩劫。要想活下去,重振先祖的榮光,必須選出最強悍的勇士,最狡猾的首領,哪怕是暫時屈服,也要保住部落的血脈”
“大單于”
“回到草原后,盡心輔佐新單于。如果蘢城真被攻破,立即帶領部落遷走,向北向西都行,用刀箭開拓新的疆域。不要再輕易南下,至少二十年內不可”
“遵命”
右賢王攥緊鷹雕,抽出隨身的匕首,反手劃破臉頰,用歷代相傳的儀式,向軍臣單于發下重誓。
當夜,匈奴營盤燈火通明,從軍臣單于以下,多數貴種徹夜未眠。
翌日清晨,匈奴營盤大開,軍臣單于乘六馬牽引的大車行出。
匈奴勇士策馬列陣,拱衛在王車左右。
各部首領嚴陣以待,無論本部貴種還是別部隨扈,心中都十分清楚,漢軍已經亮出刀鋒,除非死戰,否則絕不可能回到草原。
趙嘉騎在馬上,望見軍陣后的軍臣單于,隨意挑了下眉,旋即刀鋒上舉,猛然壓下。衛青和趙破奴拉開強弓,鳴鏑直擊長空。箭身綁有煙筒,在響聲中,爆開炫目的火光。
火光之后,西北和朔方城方向接連有響箭升空。
緊接著,蒼涼的號角聲和戰鼓響徹大地。
由墨者和方技家聯造的武剛車被推出,車陣后是三萬黑甲騎兵,以趙嘉、李當戶為首,旗幟鮮明,士兵眼中有鐵。
朔方城門大開,漢軍步騎協同,配合援軍一同壓向匈奴。
西北方向,是定襄和五原郡的騎兵,縱然不比沙陵步卒和上郡騎兵精銳,也是車攻馬同,星旗電戟,周身煞氣彌漫。
在漢軍之后,是隨同作戰的歸降胡部。
今日之前,他們中的個別尚懷抱別樣心思,待看到漢軍之威,見識到數萬漢軍集結,天地為之色變的恐怖,搖擺的可能瞬間粉碎。
此時此刻,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牢牢抱住漢天子大腿,死也不松開
咚、咚、咚
戰鼓聲不斷加快,并排的數輛大車上,魁梧的漢卒揮舞鼓槌,一下又一下重擊鼓面。
漢旗立在風中,漢將長刀出鞘。
騎兵以刀背擊打臂甲,步卒以槍矛頓地,弓箭手拉滿弓弦,戰鼓聲中殺意升騰。
“犯漢者屠”
“殺”
“殺”
“殺”
大軍戰意洶涌,將兵的吼聲壓過戰鼓,咆哮猶如龍吟,氣勢直沖霄漢。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