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皇子

第一百二十三章 圍困扶風城

十三皇子第一百二十三章圍困扶風城_wbshuku

第一百二十三章圍困扶風城

第一百二十三章圍困扶風城

這群楚兵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他們要增援的這座小城,眼前的情景卻讓他們徹底失望了。

此地的戰斗,已經結束了,城頭上已經掛起了大涪的旗幟。而守在此處的楚國士兵,不知是被全殲了,還是逃走了。反正,現在已經看不到他們的影子了。

看到這一情景,帶領這一隊楚軍的將領,抱著僥幸的心理,馬上組織手下的士兵,向這座城池發動攻擊。

誰知他們還沒有到達城墻之下,一陣箭雨就迎面射來,沖在最前面的一些土兵,不甘地倒在地上,緊接著城頭上冒出了許多大涪士兵的身影。

這名楚軍將領,看到城墻上大涪士兵的身影,一下子便沒有了,繼續攻城的信心。因為這城墻上,足足站了超過一萬的大涪士兵。

雖然自己所帶楚國士兵人數超過涪兵,但是,這一點人數的優勢,想成功攻城,那無異于癡人說夢。更何況,剛剛阻擊自己的敵兵,如果尾隨而來的話,與城里的涪國士兵前后夾擊,自己這支隊伍就會很麻煩了。

想到這里,這名楚國將領果斷的下令,讓自己的士兵撤回,并且很快帶著手下士兵,返回了扶風城。

同樣的一幕,在扶風城附近另外幾個小城同樣發生。大涪軍隊占領了旬陽關之后,很快派出兵馬,以最快速度襲擊了扶風城附近的四座小城。

這幾座小城的領兵將領,并沒有得到旬陽關被大涪人攻下的消息。因為有這天下第一雄關的庇護,他們也根本沒有考慮,城池的防御問題。

在這樣的心里狀態下,這些守城的楚兵將城門大大打開,根本沒有做任務防守準備。當大涪士兵出現在他們防守的城池外的時候,他們幾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些城池甚至連城門都來不及關閉。

面對人數遠遠超過己方的大涪軍隊,這四座的守軍將領,選擇了不同的方案。

有些有血性的將領,選擇了以城池共存亡,最后全部戰死在自己防守的城池之中。還有一些聰明的將領,見敵方士兵遠遠超過自己,守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帶著手下士兵逃回了扶風城。

也有貪生怕死的將領,見自己應該防守的城池已經被敵人團團圍住。早已被數倍于自己的敵人嚇破了膽,大涪士兵還沒有發動攻擊,他們就主動打開城門,出城投降了。

最后,這四座與扶風城相距只有幾十里的小城,無一利外地全落到大涪人的手中。

在這一次的奪城之戰中,楊云的任務就是阻擊楚軍馳援幾座小城的援兵。他把手下近兩萬的士兵分成了四隊,分別由姚俠、郭龍、巨遠光和自己各自帶領五千左右士兵,分別阻擊楚軍各路援軍。

對于整個奪城大戰而言,楊云他們這一次,算是干的臟活累活。功勞都讓攻城的士兵得了,而自己手下的不到兩萬士兵,去完成比攻城更艱巨的阻擊援軍的任務。

四支每支約有五千人的隊伍,都要阻擊數倍于自己的援軍。還無法選擇撤退或與對方四旋,只能硬對硬的阻擋增援的楚軍,所以這一次,這四支阻擊援軍的隊伍,損失都比較嚴重。

戰斗結束之后,楊云將整個隊伍收攏。發現自己所帶的兩萬士兵,現在已經剩下不足一萬三千人了,并且這一萬三千人里邊。還有好些人還是身上帶著傷,近期內看來是無法作戰的了。

夜里,楊云躺在自己的營帳里,細細思考這一次戰役,通過這一次戰役。讓楊云得到了很多的收獲。勝王楊明作為大涪的“戰神”。他在指揮作戰和臨機應變的能力,讓楊云十分佩服。

扶風城周邊的幾座小城都被大涪軍隊奪了下來,這場戰役大涪軍隊能夠取得全勝,就是贏在對時間和機會把握上。

在攻下旬陽關之后,楊明能夠很快把握到,這是一個攻占扶風城周邊幾座城池的機會。趁著消息還沒有傳出去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對方還沒有來得及布置防御的時候,快速攻下了扶風城周邊的四座小城。

這一次戰役之后,最苦惱的當屬于楚軍大元帥于鮮了。

楚國的大部分土地都在楚江西岸,而楚江東岸與大涪接壤的地方,就只有扶風城和周邊的幾座小城。現在大涪軍隊通過突襲,占據了這四座小城。使得扶風城成孤立于楚江東岸,讓于鮮的二十多萬部隊,處于大涪軍隊的包圍之中。

為了擺脫這被動的局面,于鮮組織手下軍隊,向這四座被大涪軍隊占領的小城,發動了好幾次攻擊,企圖奪回一兩座小城。

可是,這一次于鮮的對手是楊明,楊明指揮作戰多年,當然明白這幾座小城對于楚軍的重要性。所以,他早就派出重兵把守這幾座小城,并讓守城士兵連日連夜的加固城墻,增加這幾座小城的防御能力。

與此同時,楊明還派出了幾支機動部隊,游離于扶風城和幾座小城之間。當發現楚軍攻打哪一座小城,機動部隊就在處境后方襲擾,使得楚軍困苦不堪。根本無法全身心投入攻城中去,當然無法順利的奪下城池了。

見無法攻下這些小城,于鮮又派出重兵。向楊明的中軍大帳發起攻擊。可讓于鮮氣憤的是,楊明就像一只縮頭烏龜。他讓大涪軍隊死死的手在營帳之中。依靠營帳周圍的防御設施,愣是沒讓處境士兵前進一步。

于鮮組織楚軍連續發動好幾次攻擊,均沒有對大涪軍隊造成任何的影響。讓于鮮覺得苦惱的還不止一于此,趁楚軍主力部隊,攻打大涪中軍帳的時候,守在四座小城中的大涪士兵,又不斷襲擾,楚軍后方的扶風城。

這幾月來,這戰讓于鮮十分憋屈,一處受制處處受制。更可惡的是,楚軍現在在楚江南岸,就只有扶風城這一座大城成可以依靠,所以楚軍的主力不敢離扶風城太遠。

而狡猾的楊明正是看準這一點,派出士兵,襲擾楚軍運送糧食和輜重的馬車和船只,使得楚軍損失了許多物質。

二十多萬的楚軍每天,需要消耗的糧食和物質,數量是極其龐大的。后方的糧食和物資得不到充足的補給,這仗的確不好打。

氣急敗壞的于鮮,派出隊伍,圍剿搶奪自己輜重隊伍的大涪士兵。可是這些大涪士兵狡猾得很,自己派出人多了,他們就逃得無影無蹤。如果自己派出人數不足,他們就沖出來,反過來襲擊這些楚兵。

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了好幾個月,于鮮想了許多辦法。但是都沒有人擺脫這被動的局面。

現在屬于秋季,氣溫逐漸變冷,二十多萬的楚兵,全部擠在扶風城里面。每天都需要大量糧食,而后方成功運送到扶風城的糧食,遠遠抵不上消耗的速度。眼看就要沒有糧食了,這二十萬人將要面臨餓肚子的危險。

還有一個麻煩,現在已經到了深秋,氣溫越來越冷。可是,這二十萬楚軍過冬的冬衣還沒著落。

糧食沒有著落,冬衣也沒有準備好,想和大涪軍隊進行決戰,他們又龜縮在營地之中。這樣一來,楚軍的士氣越來越低落,扶風城中到處可以看到滿臉愁容的楚軍士兵。

這樣的情形讓于鮮十分著急,他想了許多辦法,想鼓舞這些楚軍士兵的事情。但是效果十分不明顯。

處于萬般無奈中的于鮮寫了一封信,讓人送給遠在楚國京城的楚王趙元讓,將目前自己的困境告訴了楚王趙元讓。

信中,于鮮除了指出自己的一些失誤,請求楚王趙元讓處罰之外,還提出了一些建議。

對于楚王趙元讓,于鮮還是十分愧疚的,王上對自己充分信任,讓自己擔任這兵馬大元帥一職,統領三十萬人攻擊楚兵。最初占領旬陽關,還有關后的好幾座城池,形勢一片大好,可是后來因為自己連番指揮失誤,反而把楚軍將士逼到這十分困境的局面。

十幾日后,楚王的回信通過快馬送回了扶風城。看到楚王的來信之后,于鮮很快流下了熱淚。

因為楚王趙元讓,在來信之中不僅沒有責怪自己痛失如此好的局面,還安慰自己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記于心中。

同時趙元讓還在信中說道,前方戰事戰局瞬息即變,自己遠在京城。對于前方的戰事,無法清晰判斷,所以前方的決定由于鮮全權負責,自己在后方做好糧食物資補充工作就行。

楚王的信讓于鮮十分感動,看完信之后,于鮮走出營帳,朝楚國京城的方向跪下,重重的磕了三個頭。

接下來的幾天,楚軍士兵驚奇的發現,這幾日來,城中的糧草似乎充足起來,每頓白米飯都管飽,菜也比前段時間豐富多了。

讓士兵們吃飽喝足之后,于鮮組織大家,向大涪大營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這一次攻擊,比以往每一次攻去都要兇猛許多,楚軍不惜代價,大有不攻下涪軍大營誓不罷休的架勢。

同時,從楚軍大營傳來消息,楚國從后方順利送來大量物資,要求前方,在冬季來臨之前,要和涪軍進行決戰,要將他們,趕出楚國境內。

事實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連日來,楚軍的攻勢都十分兇猛,絲毫不給涪軍喘息的機會。: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