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皇子

第二百五十六章 斗陣

十三皇子第二百五十六章斗陣_wbshuku

第二百五十六章斗陣

第二百五十六章斗陣

這一次渡江大戰,大涪士兵并沒有損失多少人,相反,由于這些散落在各地的原遂州士兵的加入,程信統帥的士兵人數反而增加了。

程信深知戰機稍縱即逝這一道理,他匆匆整編了這些新加入的大涪士兵,帶著人迅速向遂州城的方向奔去。

韓國人此次派了十萬人入侵大涪,派了五萬人在江邊阻擊大涪人渡江,還有一些士兵駐扎在其它城池,所以此時留在遂州城的韓國士兵也就兩萬來人。

遂州的城的城墻很高,里邊的糧食儲備,各種器械也算充足。正常情況下,這兩萬韓國士兵面對十多萬大涪士兵的攻擊,也能堅持一段時間。

可是,守在遂州城的韓國士兵,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大涪人居然可以成功渡江,根本沒有做守城準備,現在只能匆匆組織起簡單的防御。

另外一個不利于韓國人的因素就是,他們剛剛占領遂州城不久,還沒有得到這里百姓的擁戴,在許多老百姓的心目中,他們還是大涪百姓,不愿成為韓國這樣一個小國的臣民。

所以,程信的攻城戰一展開,韓國人就處于非常危險的情況,一是城下大涪士兵勇猛無比,二是城中百姓居然組織起一些民兵,在后面盡情騷擾。

程信不愧為老狐貍,他深知此時不能激起韓國人拼死一戰的決心,這樣的話,不僅大涪士兵會損失不少,城中的老百姓也會遭殃。

于是,程信在攻城之時,采取了“圍三放一”的策略,組織守下士兵,從東南西三個城門拼命地發起攻擊,卻放開北門,給韓國人逃走的機會。

程信的策略果然見效,經過短暫的接觸之后,損失慘重的韓國士兵士氣大減,負責統兵的將領見大勢已去,只得帶著剩下的士兵從北門逃走。

可是讓這些韓國人沒想到的是,程信早已在遂州城的北門外幾里處布下了口袋。倉皇逃出的韓國士兵,一下子鉆入了口袋之中,已經被嚇破膽的韓國士兵很快遭到一邊倒的虐殺。見大勢已去,一些膽小者干脆跪地投降。

這兩萬守城的韓國士兵,在城中已經被殺死一小部分,這時更是幾乎全軍覆沒。最后只剩下不到一千的韓兵保護著他們的統帥,拼死殺出了重圍。

兵敗如山倒,韓國人經過兩次慘敗之后,已經組織不起像樣的反擊,程信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像丟失的領土全部奪回。

韓國人已經全部退回自己的領土,程信也沒有乘勝追擊,他讓人以最快速度將戰報報回西京,等候涪皇的指示再做下一步行動。

遂州大捷的消息很快,在朝野中傳開,大涪上下在稱贊老將軍程信的同時,也通過前后對比,對懷化大將軍李悅和相王楊獻極為不滿。

這讓楊獻所屬勢力中人懊惱不已,本以為此次能掙得軍功,使相王在朝中的影響大增,卻沒想到偷雞不成,反而蝕把米。

遂州的大勝,讓整個大涪上下士氣大增,他們開始對這場戰事樂觀起來。甚至還有人認為,這次可以趁勢是一舉擊敗楚國,滅掉這一多年以來的宿敵。

可是大涪百姓沒有高興太久,一場兵敗又讓他們,處于提心吊膽之中。

這一次兵敗居然發生在云州主戰場,而吃敗仗的正是百姓們心中的”戰神”勝王楊云。

楊明來到云州之后,憑借他在大涪軍方的地位,很快拿到云州所有軍隊的統帥權。就連守在云州城的龍武軍,還有旬陽關的守關士兵,也暫時歸他節制。

楊明把手下四十萬大軍分成兩部

分,分別駐扎在旬陽關和云州城之間的兩座大營里。

楊明的年紀雖然不算大,但他自幼熟讀兵書,作戰經驗又十分豐富。在他的統一調度下,大涪軍隊在云州形成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于鮮率領手下的大軍,多次向這道防線發起攻擊。但是這道防線卻固若金湯,不管于鮮從哪個方面進行攻擊,都沒討到什么好處。

甚至于有幾次,于鮮的軍隊差點被大涪軍隊圍住,幸好于鮮也算反應靈敏,及時帶兵沖出了重圍,才沒使手下部隊遭受太大的損失。

吃了幾次暗虧之后,于鮮也學聰明了,他讓手下士兵固守陣地,不再主動發起攻擊,這樣云州戰場出現了短暫的平靜。

可是,楊明卻不是喜歡防守的將軍,當他確定自己的防線已經沒有多大問題的時候,便開始嘗試主動向于鮮發起攻擊。

楊明和龍武軍統領蒙武,是大涪知名度最高的兩名將軍,一個善攻,一個善守。楊明正好利用自己兩人的特點,由蒙武負責整條防線的防御,自己統率大軍向于鮮大營發起攻擊。

于鮮能夠成為楚國的兵馬大元帥,當然也非泛泛之輩。見楊明主動向自己發起攻擊,他也立即擺開陣勢,做好迎戰準備。

雙方選擇作戰的地方是很大一塊平地,等楊明率領手下士兵到達的時候。于鮮早已嚴陣以待,手下士兵早已按照他的要求,站在各種方位。

楊明率軍到達之后,也沒有急于展開進攻,他和手下幾位智囊一起,站在一處高地之上,觀察者于鮮擺出的陣型。

“諸位可看出,于鮮這是擺出的一個什么陣法?”楊明自幼熟讀兵書,對戰術陣法有很深的造詣,但是每次只會作戰的時候,他還是喜歡多聽一聽屬下的建議,這使得他每一次作戰很少有失誤。

“這不會是魚鱗陣吧?”許久之后,手下一名將官,有些猶豫的說道。

“對,這就是魚鱗陣,此陣大將位于陣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分作若干魚鱗狀的小方陣,按梯次配置,前端微凸。”楊云笑著說道。

“看對方這陣法,應該有一些名堂,我們應該如何應戰?”又一名將軍看著前方的楚軍,皺著眉頭說道。

“別擔心,我對這陣法有些了解,這魚鱗基本屬于全攻擊陣法,看來于鮮是想和我們來一個硬碰硬,那我們就滿足他的愿望,揮令旗,我們擺出一個鋒矢陣,看看誰更厲害。”楊明的語氣中充滿自信。

按照楊明的意圖,前方的大涪士兵,迅速形成了箭矢的形狀。

楊明的陣法名為鋒矢陣,大將位于陣形中后,主要兵力在中央集結,前鋒張開呈箭頭形狀,也是屬于進攻陣形。

眼見陣型排好之后,楊明親自帶走一幫衛兵,位于鋒矢陣的中后方,立于一輛很高的戰車之上。接下來,楊明將手中令旗一揮,陣法便以箭尖為前,朝于鮮的魚鱗陣中插去。

箭尖上都是楊明手下的精銳力量,他們有的負責進攻有的負責防御,就像一把利劍一般,很快插入了,于鮮所擺的魚鱗陣之中。

看見對方陣型的箭尖,立自己的中軍只有不到五百米的路程了,甚至都能聽見前方大涪士兵喊出的“活捉于鮮”的口號。

可是于鮮卻不慌不忙,臉上露出嘲諷的笑容。

“都說這楊明很會打仗,我看也不過如此,魚鱗陣中央是我軍重兵集結之地,你要和我硬拼,那我就成全你,看你的鋒矢夠厲,還是我的魚鱗最堅。”

于鮮說完,也將手中戰旗一揮,魚鱗陣中的幾塊鱗片,立即朝大涪士兵組成的箭矢周圍靠近,拼命的朝大涪士兵發動攻擊。

魚鱗陣和鋒矢陣都屬于進攻陣法,但兩個陣法也有一些區別,魚鱗陣的要點就是“中央突破”,集中兵力對敵陣中央發起猛攻,是一種強攻弱守的陣法。

而楊明所擺的鋒矢陣,表面上看著是要直搗黃龍之意,實際上是一種以攻為主,輔之以防守,攻防結合的一種陣法。

楊明所擺的鋒矢陣,更適合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但是此時楊明確采取了硬碰硬的方式,非要以攻對攻,陣法就有了一些劣勢。

所以在于鮮調動士兵對陣法的箭尖進行猛攻之后,大涪士兵的陣法便無法再前進一步,魚鱗陣的每一塊鱗片,不停的變換位置,輪番向鋒矢陣箭尖收些攻擊。

箭尖處的大涪士兵雖然十分勇猛,但是在對方的車輪戰法之下,仍然有些吃不消了,傷亡開始增大起來,幸好有大涪士兵不斷補充到箭尖之上,才不至于使陣型混亂。

可奇怪的是,楊明見己方的士兵損失明顯大于對方,卻一點也不著急,繼續揮動手中的令旗,指揮大涪士兵向周圍的楚兵發起攻擊。

見楊明似乎要一條道走到黑,于鮮心中十分高興,立即指揮手下士兵加強攻擊,魚鱗陣中一塊塊鱗片,飛快的旋轉著,像一個個帶著刺刀片的齒輪,收割著大涪士兵的生命。

“殿下,這樣下去對我軍很不利呀,不如讓兒郎們先行撤下來,我們在從長計議。”楊明手下一員副將,看著大涪士兵損失越來越多,有些著急的對楊明說道。

“別著急,要釣魚總得給出點魚餌,先等于鮮這小子得意一段時間,待會再收拾他。”面對己方的劣勢,楊明卻一點也不著急,笑著對副將笑道。

這時,戰場上楚兵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他們把大涪士兵擠在中央很小的一塊空間。于鮮顯然想擴大優勢,很快結束戰斗,連續催動楚兵發動攻擊,甚至連后方負責護衛的幾塊鱗片也移動過去,加入到攻擊序列之中。

“是時候了。”看到楚兵的調動,楊明長出一口氣,輕輕地說道。

“命令我方的后翼部隊,脫離陣型,繞到敵方的陣型后方,直接從后面對他們進行攻擊。”楊明對著身旁的副將大聲說道。

“可是我們后方力量本來就薄弱,如果被調走了,我們的中軍就會有危險了。”副將有些著急的說道。

“他們現在正忙著吃掉我們給出的魚餌,哪里還抽得出人攻擊我軍后方?聽我的沒錯。”楊明卻一點也不著急,笑著對副將說道。

大涪陣型的后方是兩萬騎兵,他們的機動性很強,速度也很快。聽到楊云的命令之后,他們以最快的速度繞過戰場,直接朝楚軍的后方攻擊。

魚鱗陣是一個攻擊能力很強的陣法,但是他的弱點就是防御能力不強,特別是陣法的尾側,更是不堪一擊。

所以這對大涪騎兵到了楚軍后方之后,立即如入無人之境,對楚軍后方士兵展開攻擊。

為了使魚鱗陣陣法快速流動,余先將所有的騎兵都調到陣中參與攻擊,留在后方的都是一些步兵,騎兵幾次沖擊就讓這些步兵頂不住了,只得四處潰逃。

見后方的楚軍開始潰退,這些騎兵也不追擊,直接從后至前,往于鮮的中軍方向沖來。

而前方正在攻擊的楚兵,見中軍受到威脅,立即慌亂起來,想過去進行增援,但一時也趕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