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皇子第二百五十八章圍與突_wbshuku
第二百五十八章圍與突
第二百五十八章圍與突
雙方經過連日大戰,都損失了不少人馬,看到這么多族人和兄弟就此失去了生命,庫班和拓跋度終于冷靜下來,他們相互協商,決定暫時停戰幾日。
這場戰勢已經打成了持久戰,這樣的戰事將耗損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流夷經過前段時間的奪王變故,死了不少的人,錢糧也幾乎消耗殆盡。
特別是拓跋度所率所部,初期被庫班的人追著東奔西跑,跟本沒有幾會帶上多少財物,好不容易聚在泉州附近可以稍微喘上一口氣,沒想到戰爭又開始了。
拓跋度不是不想擊敗庫班,奪回整個萬古大草原,但是看著百姓由于連年戰火,都陷于水深火熱之中,他的心中焦慮萬分。
想要以很小的代價很快擊敗庫班,經過很多時間的思考,終于有了一個計劃,在和手下眾將官商議之后,覺得這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這句話需要的兵力支持比較多,單靠泉州這一點人是遠遠不夠的。
于是拓跋度把目光放在州的楊明身上,楊明是自己妻子楊鶯的親哥哥,手下有幾十萬大涪精兵,若有他協助的話,這計劃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想到這里拓跋度便書信一封,讓人快馬加鞭送給云州的勝王楊明。
書信很快送到楊明手中,此時的楊明正忙于和于鮮進行陣法大戰,接到拓跋度的書信之后。他只是匆匆的看了一遍,便遞給一旁的副將。
“拓跋汗王這計劃很詳細,照他的計劃,我們一起擊敗庫班的概率很大,到時候泉州那邊沒有了壓力,再讓他們協助我們對付楚兵,那么我們的勝算便會大了許多。”副將看了拓跋度的信之后,高興地說道。
“流夷乃蠻夷之邦,我堂堂大涪天朝還與他協同作戰,這樣即便是打了勝仗也遭天下人恥笑。何況幫他們擊敗了庫班,整個萬古草原還是屬于流夷人的,現在等他們相互廝殺,消耗他們的實力,到時候我們騰出手來,消滅整個流夷那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嗎?”楊明淡淡的笑道。
楊明一直看不起流夷這個民族,認為他們是沒有開化的野蠻人,幾次大戰擊敗流夷之后,更沒有將他們放在眼里。
后來,涪皇將自己同胞妹妹嫁給拓跋度之后,楊明的心中十分不快,但礙于涪皇的面子,他只得將這些不快壓在心中。
這些年來,楊明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以一種方式,直接將流夷全部征服,讓他完全成為大涪的屬國,現在流夷發動內戰,正好讓他們自己消耗,楊明高興還來不及,怎么可能出兵相助。
“既然殿下有這個想法,那何不讓泉州劉成的兵馬全部撤回,等他們自己內戰就行了。”副將疑惑的問道。
“呵呵,這你就不懂了吧!若是我們不幫助拓跋度,一旦庫班消滅了拓跋度的勢力,統一整個萬古草原,那他們的國力一定會迅速恢復,再要收拾他們就很困難了。”楊明又笑著說道。
“我明白將殿下的意思了,就是讓他們雙方進行內戰,但誰也消滅不了誰?這樣長久下去,流夷的國力將會越來越弱,到時候我們要消滅他們就輕而易舉了。”
“殿下真是高瞻遠矚,屬下等望塵莫!”幾名屬下終于弄清楚楊明的意思,并適時的送上馬屁。
于是楊明便讓一名文官代自己寫了一封書信,
信中的意思就是云州這邊戰事十分吃緊,確實抽不出兵馬援助,并將責成泉州刺史劉成,盡最大努力配合拓跋度的行動。
當信轉到拓跋度手中的時候,拓跋度十分失望,自己這位大舅哥居然這么不給面子。
無奈之下,拓跋度只得再次收縮兵力,放棄一部分草原,盡量不挑起戰事,留出時間讓流夷百姓發展經濟。
從這之后,流夷戰場又恢復了平靜,分屬兩邊勢力的流夷百姓,終于有了喘息的機會,抓緊時間好的喂一喂因為戰爭餓瘦的牛羊馬匹。
但是楊明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種策略,給了于鮮可乘之機,讓他狠狠地吃了一頓自己給自己釀的苦果。
圍住楚兵的營寨已經有七天時間了,照先前的估計,最多十天時間,于鮮軍隊所帶的水和糧食就會消耗完。
“讓兄弟們這幾天都精神點,他們肯定會在這幾天想辦法突圍,再晚的話,他們便餓的沒有精神打仗了。”楊明有些得意的說道。
楊明估計得不錯,躲在云在之中的楚兵,現在已經在開始做最后的準備了。
“通知伙夫,今天晚上給所有兄弟加餐,讓大家都吃得飽飽的,明天我們就一起沖出去,讓楊明那小子看看我們楚國人也是不好欺負的。”于鮮也發布了命令。
這一夜天氣很好,月朗星稀,無論是在外圍包圍的大涪士兵,還是在包圍圈之中的楚國將士,都顯得異常安靜。因為他們好些人都知道,明日注定是無法平靜的一天。
也許老天爺都知道,第二天是大戰的一天,所以這一天天氣格外晴朗。一大早,楚軍士兵便全副武裝,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現在營寨的外圍。
看見楚兵的動向,早有準備的大涪士兵也行動起來,按照楊云的命令,將楚軍的營寨圍得水泄不通。
“這于鮮也是統兵多年的大將,居然會選擇這么好的天氣來突圍,要是我的話,我要突圍的話,一定選擇夜晚,或者大霧天氣,這樣讓敵軍辨不清我軍虛實,不就可以增加突圍成功的可能性嗎?”看著遠遠的楚軍隊伍,楊云有些輕蔑的笑道。
“是啊!這樣的天氣,他們的排兵布陣我們一眼都能看清楚,他們朝哪個方向突圍,我們就加強那個地方的防御,這怎么能沖的出去呢?于鮮怎么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一旁的一名副將,有些疑惑的說道。
這時,山上的楚兵終于將營寨的大門打開了一個口子,數萬的處,并順著這個口子源源不斷地走了出來,很快營寨的門口排好了陣型。
“于鮮怎么使用會方陣,這陣型明顯適合步步推進,而不適合快速突圍啊!”
“弓箭兵,怎么會排在最后?難不成他們突圍之后還要讓弓箭兵來斷后嗎?”
“刀盾兵在前,長槍兵在中,最后是弓箭兵,左右兩邊也有騎兵負責保護。怎么看于鮮這陣型也像是穩扎穩打的陣地戰,而不像是要突圍的樣子啊!”看見楚兵排出的陣型,楊明手下的將官們開始議論起來。
“先不管他們,讓手下兄弟們不要沖鋒,穩守陣地,我們現在的目的不在乎是要殺死多少楚兵,關鍵是要將他們堵在里邊,一步也無法打出來。”楊明也覺得有些不對,但他一時沒想清楚問題出在哪里,只得先將楚
兵攔在里邊再說。
很快楚兵來到大涪士兵設置的第一道障礙跟前,這是一個寬度約一丈的深溝,大涪士兵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圍著楚兵的營帳挖出這一條深溝。
這一條土溝并不算深,可是卻很有效的擋住了楚兵前進的步伐,在修這條土溝之前,大涪的將官們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土溝的寬度,正好讓楚兵無法直接跨越,而要進入溝底再翻過去,大夫士兵的刀槍可不是吃素的。
這條深溝讓楚兵十分頭痛,無奈之下他們只好從后方找來一根根口袋,在口袋中裝滿泥土和沙石,將它扔進土溝中,想將土溝填平。
可是對面的大涪士兵,怎么可能讓敵人從容的填平他們辛辛苦苦挖好的土溝。于是乎大涪士兵用弓箭,用長刀長槍。向楚兵發起攻擊,想阻擋他們填平土溝的速度。
在大涪士兵的攻擊下,好些楚倒在了土溝邊,這些楚兵顯然也殺紅了眼,干脆將同伴的尸體也丟入了土溝之中。
就這樣,楚兵在付出了五千余士兵的生命之后,終于用同伴的尸首和他們搬來的口袋,填平了擋在他們面前的士溝。
終于沖過土溝的楚兵一步一步前行,雙方終于遭遇了,來到大涪士兵的第二道防線前,但這時的戰斗進行的似乎并不激烈。
因為大涪士兵在楚軍營寨外圍,修了一些簡易的柵欄,將楚軍士兵攔在柵欄之外,讓他們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戰斗之中。
見楚兵越來越近,大涪士兵一邊借助這些柵欄作為掩護,一邊利用手中的弓箭朝對方射去。
面對大涪士兵的這一策略,楚軍顯然早有準備,前方的刀盾兵將手中巨大的盾牌高高舉起,阻攔的對方射來的箭枝,并帶著隊伍迅速向前推進。
大涪士兵的第一波箭雨,并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大多數的間之被對方的盾牌擋住。只有少數箭枝從盾牌的縫隙鉆進去,射中了一些來不及躲閃的倒霉蛋。
不過對于大涪士兵而言,這樣的戰果并沒有讓他們失望,因為畢竟他們此時沒有一人出現傷亡,只是消耗了一些箭枝而已。
但是,大涪士兵的箭雨只來得及射出兩撥,因為此時楚軍已經靠近了他們修建的簡易柵欄跟前。
此時,弓箭已經沒有了,它的用武之地,弓箭兵便迅速的退到后方,接替這些弓箭兵的,是一些手持長刀長槍的大涪士兵。
大涪士兵以柵欄為依托,借助長刀長槍,向迎面而來的楚兵發起攻擊,雙方開始了正面的遭遇戰,傷亡就開始增加了。
不過此時,傷亡嚴重的一方顯然是主動攻擊的楚兵,他們的攻擊時時常被對方的柵欄擋住,而己方的攻擊,卻不時被這些可惡的柵欄所阻擋。
不過這一情況,是在楚軍將領預料之中的,在戰場上主動攻擊已經做好防御的對方,攻擊方的傷亡大一點是很正常的。
“刀盾兵防御,長槍兵不要忙著刺人,先把他們的柵欄挑翻再說。”這時,楚軍中位于后方的領兵將領大聲喊道。
聽到命令的楚兵馬上行動起來,一部分人負責保護,一部分人負責攻擊,在又付出了一些士兵的生命為代價之后,終于將大涪人修建的柵欄挑翻,雙方士兵便毫無遮攔的直接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