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探幽錄

70.馬車上

大唐探幽錄_影書

:yingsx←→:

——“巧者勞而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出自《莊子》。

而讓阿弦記得最深刻的原因,卻是因為……這是從英俊口中曾念出來的。

故而那時候在檐下避雨,聽見黑衣人的“心聲”,對“不系舟”三個字,似有觸動。

只是當時并未往這一句上聯想。

此刻被石知縣一句提醒,不知不覺便接著念了出來。

袁恕己看看石知縣,又看看阿弦,最終問她:“你哪里聽來的這句?”

阿弦緊閉雙唇,不知為何,心里頭竟有些惶然亂跳。

石知縣的眼中卻透出幾分驚訝跟贊賞,他對阿弦道:“原來十八子也知道《列御寇》里的這一句?這正是錢先生最愛的。”

袁恕己瞥他一眼,哼道:“這錢掌柜一個生意人,如何竟總是喜歡這些?連那個‘斥鴳’也是……”

石縣令一怔,繼而低頭,不敢再肆意回話。

袁恕己才又對阿弦道:“既然這黑衣人的嫌疑最大,你能不能把那黑衣人的樣貌描述出來?立刻下海捕文書!”

阿弦竭力回想,雖然方才在義莊里才看見過那人的容貌,但要說出來卻十分困難。

因為正如她之前在客棧屋檐底下見那人的時候所想的一樣,這人的長相實在是太平凡了,若是按照她的說法找起來,只怕大街上十個里有七八個類似。

袁恕己見她面露為難之色:“別急,還有另一個法子。”

因見石知縣矗立旁邊,袁恕己忖度道:“這不系之舟雖是詩文里的一句,但是‘不系舟’又是個什么?難道是個不可告人的……”

袁恕己喃喃說到這里,猛然噤聲。

阿弦跟石知縣各懷心事,都未留意。

袁恕己面上風云變幻,片刻,喚了外頭的左永溟進來:“吩咐人備馬,即刻回桐縣。”

縣令如夢初醒,目瞪口呆:“刺史大人,您說什么?”

袁恕己道:“去將有關錢掌柜一案的所有卷宗,盡都找來,我要帶上。”

石知縣又驚又是失望:“可是……”不肯挪步。

袁恕己見他不解,便言簡意賅說道:“此間已經再無線索可查,幸而又知道此案的疑兇曾經在桐縣出現過,他既然在桐縣住過店,必然會留下記錄,回去細查必有所得。”

石知縣這才知道他并非“知難而退”,精神一振:“是!”忙抽身去準備其他卷宗。

袁恕己正要出門,見阿弦仍在出神,便道:“還不去收拾,在想什么?”

原本聽見袁恕己說要回桐縣,阿弦該大喜過望才是,可不知為何,心卻無法踏實,只低低應了聲,跟著出門。

這一行人奔雷似的卷出了垣縣城門,街邊的百姓們好奇觀望,而在無數道人影之中,一道黑色的影子伶仃地立在陰影中,其貌不揚的臉,面無表情地凝望著馬車離去。

返程路上,其他人仍舊騎馬,阿弦自乘車隨行。

走到半路,袁恕己勒住韁繩,回頭示意讓馬車停下。

他將馬韁繩交給左永溟,自己來至車邊兒,掀起車簾才要躍上,卻見車廂里阿弦已經睡著了。

當即放輕了手腳,輕輕一躍,蜻蜓點水般,馬車這才復又往前。

袁恕己將車簾放下,見阿弦蜷縮成一團,便把大氅解下給她披在身上。

阿弦毫無所覺,似睡得極沉。

袁恕己緩緩嘆了聲。

車輪骨碌碌往前,袁恕己抱臂,背貼在車壁上,仰頭出神。

半晌,卻又睜開雙眼,看向近在咫尺的阿弦。

目光掠過在她露在外頭的手指跟脖頸,因她側臥的緣故,腰更細陷下去,簡直纖細的可憐。

按理說老朱頭廚藝如此出色,任何人跟著他,就算不會肥肥胖胖,也斷然會長的十分壯實,哪里像是她……

袁恕己搖搖頭,將腦袋中的奇異想法揮開,只專心去想一個詞——“不系舟”。

石知縣自然是讀了一肚子的書,又跟錢掌柜交好,對《莊子》似乎大有研究。

所以在“不系舟”三個字竄入耳中后,立刻當場吟誦出列御寇里的這千古名句。

但是袁恕己心知肚明,“不系舟”三個字,絕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豁達怡情的詩文絕句而已。

那是一個組織。

一個深潛密藏,低調行事,卻令極少數知情者都諱莫如深、聞之色變的組織。

當初朝堂巨變,老臣長孫無忌被削爵流放黔州。

那時候他孑然一身,躑躅出了長安城門。

長孫無忌回頭望著身后那古老的都城,感慨說道:“我本名無忌,便是縱橫不羈,百無禁忌之意,不料一生榮光無限,最后落得如此下場。”

當時來相送的,只有寥寥幾個舊日相交,其他大部分人因為怕被牽連,均避而不見。

有人聞之凄惶。

長孫無忌環顧四周,笑道:“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如今我方知道,先前一切,不過莊周夢蝶而已!”

然后,在眾目睽睽之下,長孫無忌翻身上馬。

在縱馬往前之時,他朗然地大聲念道:“生死本有命,氣形變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這四句,是古之莊子的典故,——莊子在其妻死后,鼓盆而歌,所唱的便是這句,詩中之意,儼然已超脫生死同世俗之教,卻也自是因悲痛至極,心聲有感而發。

此事,早被耳目探聽詳細,報知了帝后。

傳說武后在聽說之后,只是淡淡一笑,道:“眼前有余忘縮手,身后無路想回頭,長孫大人可是大徹大悟了,然而這一番大徹大悟,未免也來的太晚了些!”

鮮為人知的是,自此之后,世間便多了一個“不系舟”。

喻為被放逐之后的不羈之人。

長孫無忌的舊日部屬,以及所有曾被武后逼迫殘害的老臣的家臣們,他們潛伏于天下各處,伺機而動,尋找能夠除掉武氏的機會,從未停止也從未放棄。

難道,這錢掌柜的死跟“不系舟”有什么密切相關?

那豈非會牽連到……

袁恕己無法再想下去,瞬間心亂如麻。

車廂里寂寂無聲,只有外頭馬車輪轉,馬蹄聲動。

袁恕己強壓已經大亂的思緒,正也仰頭閉目養神,耳畔忽地聽見細細的喘/息聲,且越來越急。

他怔了怔,定睛垂頭看去,卻見阿弦縮在大氅底下的身子正在抖動。

正不明所以,便聽阿弦道:“不、不是……”她起初還是含糊不清地,類似低聲央求,到了最后,便尖聲叫道:“不要!”

整個人用力一個抽搐,仿佛受驚的兔子一樣從褥子上竄了起來!

袁恕己眼疾手快,忙一把按住她:“小弦子!”

阿弦渾身僵硬,雙手死死地按在自個兒的臉上,又似在摸索什么,口中“啊啊”慘叫。

這般詭異舉止,好像她的臉上有什么可怕的東西,又好像發生了什么可怖之事!

袁恕己死死地摟著她,握著她手腕道:“小弦子!別怕!醒醒!”

反復叫了幾聲,阿弦才停下掙扎,她仰起頭來。

袁恕己忽然發現她的右眼又漾起了血一樣的紅,看起來又流露出幾分妖異。

“小弦子……”這會兒,向來無懼無畏的他,心里居然也有些“怕”。

不是怕她的怪異模樣,而是……怕她出事。

被袁恕己喚醒,阿弦如失魂落魄,又似大夢初醒般看看自己的手掌心——手掌心干干凈凈,什么也沒有。

可阿弦一個字還沒有說,眼淚先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

“怎么了,發生什么事了?”袁恕己顫聲問。

先前在垣縣驛館,他還故意說為什么沒有鬼魂出來,若有鬼魂,便可告訴她內情,就可以盡早破案。

但是此刻看著她這般受驚失態的模樣,卻寧肯那鬼魂一萬年也不要露面!

“不是他,”阿弦的聲音有些沙啞,卻是因為驚悸跟痛苦,死死壓著聲音里的啜泣:“我們都錯了,大人,不是他!”

袁恕己忍著心頭的不安:“好了,慢慢說,慢慢說,我在聽。”

手在她的肩頭輕輕拍了拍。

阿弦扭頭看著他搭在自己肩頭的手,略覺暈眩。

方才在睡夢中,她也看見過一只手,但是,那只手——

鳶莊,堂下。

在錢掌柜將尸首都拖入了堂中之后,黑衣人說道:“是時候了,該上路了。”

黑衣人走到錢掌柜身后,抬手在他肩頭輕輕按落。

他的手指有些粗糙,指骨頗大,像是平日里干粗活的手。

錢掌柜點了點頭,喉頭一動,仿佛下了決心。

然后,錢掌柜抬起右手,將左手上的金戒取了下來。

黑衣人走到跟前兒接過,竟慢慢地戴在了自己的手上。

兩個人對面而立,黑衣人道:“我的職位卑微,能為有限,而回長安路途漫漫,此舉牽著不系舟的存亡榮辱,以及主上的大仇……只有你才能做到。”

錢掌柜的嘴角牽動,無法做聲。

“現在并非悲痛之時,今日的仇,他日會向他們一并討回!”兩人目光相對,黑衣人道:“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

錢掌柜眼中流出淚水,接口跟著念道:“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兩個人的聲音合在一起,恍然如念什么甚是莊重的誓言。

十分整齊而低沉的聲音在死寂的堂中,顯得如此肅然而神圣,錢掌柜念罷,回頭看了一眼地上的尸首……他的老母,發妻,兒子,兒媳……等等。

錢掌柜看罷,將一身衣裳脫下,扔在地上。

他轉過身,頭也不回地從偏廳而去!

剩下那黑衣人,將黑衣脫下,換上了錢掌柜的衣裳,把桌上的火油潑在了窗欞、幔帳之上,然后他掏出火石,將黑衣點燃,又去引燃了字畫等……大火熊熊而起,越來越烈!

黑衣人盤膝坐在尸首之中,眼見火焰越發高熾,他拿起地上的刀,低低念道:“生死本有命,氣形變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眼見火焰席卷而來,火舌吞吐,黑衣人其貌不揚的臉上毫無懼色。

火光之中,黑衣人舉手持刀,那一刀竟是狠狠劈向他自己的臉上!

就在那一刻,他左手上的胡紋戒指,映著火色,如此耀眼。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