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成了天后的私人男助理

第171章 一腔孤勇

離婚后,成了天后的私人男助理_第171章一腔孤勇影書

:yingsx第171章一腔孤勇第171章一腔孤勇←→:

“小陳,什么事?你又想說那首《孤勇者》?”

“小陳啊,不是我說你,你在歌壇這么多年,怎么到老反而糊涂了?”

“這次十一晚會主題是向英雄致敬,上上下下都很重視,誰敢走后門?”

“行了,你放心,如果真是難得的好歌,我們自然會公正評價的,你別忘了還有五位行業代表作評委呢!”

上午十點,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走進華夏臺,路上碰到不少人都向他恭敬地問好。

老人名叫于耀華,是華夏歌壇資歷最老的大佬之一,就連號稱“流行音樂教父”的陳明夕在他面前也只能自稱學生。

剛才正是陳明夕打來的電話,又是來推薦那首名叫《孤勇者》的歌曲的。

于耀華好不容易應付了陳明夕,掛斷電話,不禁搖頭失笑:

“這個小陳,他女兒的歌不是也進入了十強嗎?怎么反倒推薦別人的歌?”

不過于耀華也沒在意,“無名英雄”主題曲經過三輪的評選,現在已經走到了最后一步。

因為鋪天蓋地的宣傳,以及“向英雄致敬”的意義,這件事現在已經成為了全民關注的熱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都沒膽子敢公然舞弊。

不管是走后門,還是說真的是一首好歌,幾個小時后自然就見分曉了。

于耀華走進華夏臺給評委們安排的會議室,里面各種音響設備已經準備妥當。

五位專業評委以及五位行業代表,將在這里聽完十首歌。

每個人都有三張選票,可以選出自己喜歡的三首歌,最終得票最高的那首歌就將成為“無名英雄”的主題曲。

此時其他評委都已經到了,其他四位專業評委和于耀華都是老熟人,一進去幾人就相互打招呼寒暄。

十一晚會的總導演方馳居然也在場,這也足以看出華夏臺對這首主題曲的重視。

“于老師,好久不見了!”

方馳上前和于耀華握手,隨即帶他來到四位行業代表面前:

“于老師,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張阿姨,是西鞍的一位環衛工,這位是劉心,杭城第一人民醫院的護士,這位是許峰,來自容城第五消防支隊,這位是王安國,京都朝陽分局的特警。”

“張阿姨您好,小劉你好……”

于耀華連忙向四位行業代表問好,對這些真正的“無名英雄”,他是由衷地敬佩。

四人都有些拘謹,和于耀華握手問候。

“還有一位邊防戰士,我們已經提前把十首歌發給了他,昨天他和戰友們已經選出了三首歌,待會兒等大家都選好之后,我們再一起計票。”

待九位評委坐下,方馳對眾人簡單介紹了一下今天的規則,很快就開始了評選。

其實評選過程也很簡單,評委們先聽完十首歌,然后再各自選出三首就行了。

工作人員開始播放第一首:

“各位評委,這首歌叫《我本無名》。”

這是沈瑤演唱的那首歌,不過為了防止有人走后門,播放歌曲時都不會透露詞曲人和歌手的名字。

幾分鐘后,沈瑤的這首歌播完。

“還不錯。”

“旋律和歌詞有那么點意思,唱功稍微差點。”

“嗯,如果在十一晚會上登臺演唱,恐怕會有點吃力。”

于耀華和四位專業評委點評了幾句,隨后看向四位行業代表。

“好像……不太好聽?”

環衛工張大媽遲疑一下,弱弱地說了一句。

“這是沈瑤唱的吧?我覺得還行。”

旁邊的護士小姐姐明顯經常聽歌,居然聽出了沈瑤的聲音。

年輕特警和消防員則覺得這首歌太柔了點,沒有那種激昂澎湃的感覺。

接著是第二首、第三首……

陳佳瑩的歌第六個播放,她的國民度明顯超出前面幾人,歌聲剛一出來就被評委們聽出來了。

大家都覺得這首歌不錯,列為了候選。

“各位評委,下面播放第七首,歌名:孤勇者。”

于耀華一怔,這不是小陳一再推薦的那首歌嗎?

他下意識地坐直身體,準備聽聽能被陳明夕奉為神作的歌到底是什么水準。

“名字有點怪。”

護士小姐姐低聲嘀咕一句,年輕特警和消防員也點點頭。

很快,低沉的旋律響起,一道眾人并不熟悉的醇厚嗓音傳出。

慢慢的,于耀華的表情開始變化。

其他四位專業評委也下意識地身子前傾,生怕聽漏了一句歌詞。

而四位行業代表也非常專注,但又表情各異。

“誰說污泥滿身的不算英雄。”

聽到這一句時,環衛工張阿姨想起了自己打掃馬路時,遇到下雨天,經常弄的一身污泥,有時還會被路人投來鄙夷的目光。

她心里很難受,但卻只能笑臉迎人,因為在她的潛意識里,對自己的工作也充滿自卑感。

更別提“英雄”這兩個字了。

但是,現在卻有人為她唱:污泥滿身的也是英雄。

張大媽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抬手擦了擦眼角,我是英雄,這首歌說我是英雄!

“愛你對峙過絕望,不肯哭一場。”

消防員許峰今年二十四歲,做消防員已經四年了,第一次進火場時,看到里面慘烈的情景,他嚇哭了。

但師父讓他不許哭,師父說:“哭了就沒力氣去救人了。”

后來師父在一次特大火災的救援行動中犧牲了。

四年來,許峰經歷過許多危急時刻,也曾無數次絕望到想哭,但他再也不肯流下一滴眼淚。

因為哭了,就沒力氣去救人了。

聽到這句歌詞,許峰倏地握緊雙拳,想到了犧牲的師父。

這首歌,是為師父而唱的,也是為他們消防員而唱。

旁邊的護士劉心則全程都在抹眼睛,對她來說,這首歌的每一句歌詞說的都是醫護工作者。

她們治病救人,辛苦勞累,卻時常被病人的家屬誤解甚至謾罵,有苦說不出,淚水只能往肚子里吞。

她們很努力,但是她們依然做不到完美。

她時常在想,人們都說我們是白衣天使,但很多病人我都救不了,我配嗎?

可是,這是我的工作,我只能繼續去和病魔戰斗,還會犯錯,還會面對誤解。

只能憑一腔孤勇,繼續走下去吧。

很快,一曲終了。

評委室里突然有些安靜。

于耀華和四位專業評委面面相覷。

“這歌是誰寫的,誰唱的?”

“華語歌壇什么時候出了這種人物了?”

這時,一陣難以壓抑的嗚咽聲響起。

眾人循聲望去,居然是那位一直很冷峻的年輕特警王安國。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