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宋

五五四 扶持

逆宋五五四扶持_wbshuku

五五四扶持

五五四扶持

一次刺殺,讓周師上下所有人統一思想。

扶桑人該死,不值得被憐憫。

葉奎和郭中平因為心懷愧疚,天天上書喊打喊殺。

柴宗訓也覺得是時候登陸作戰,便召集所有人議定出兵計劃。

“皇上,”作為統帥的劉光義率先發言:“臣以為,扶桑火銃對我王師根本無法造成威脅。”

“大軍可從肥后港上岸之后,一路實行焦土政策。”

“不覬覦扶桑任何財貨,礦產,人口,大軍所過之處,均化作一片焦土。”

這個焦土政策很符合柴宗訓的心意,但畢竟是會議,他掃視一眼:“諸位可還有其他方略?”

葉奎和郭中平對視一眼,低頭不做聲。

因為魯莽上書,讓皇上遇刺,他們現在恨不能焦土都不能發泄心中憤恨,要齏粉才好。

蘇德祥倒還有些文人風骨,先前的錯是先前的事,但現在明顯有偏頗,作為受圣人教誨成長起來的人,他不能不諫。

“皇上,扶桑雖土地貧瘠,卻也有些獨特物產,倘一把火化之,豈非暴殄天物?”

劉光義說到:“蕞爾小國,能有何物產值得我天朝覬覦?”

蘇德祥說到:“皇上,扶桑男子可盡誅,女子是否可擄回中原,或為奴,或為婢,也可緩解江南織造用工壓力。”

“不行,”劉光義仍是反對:“倘有色迷心竅者,與扶桑女茍且,珠胎暗結,豈非禍亂我天朝血統?”

“扶桑人,不論男女老幼,皆是人面獸心,人人得而誅之,不可有絲毫惻隱之心,否則必遭其反噬。”

“難不成蘇學士還想讓楊統領受傷之事重演?”

這個帽子太大,蘇德祥也想了許久,扶桑人有小義,無大節,殺之不傷天和。

沒必要為了這些該死的人和劉光義翻臉。

“劉大帥言之有理,”蘇德祥說到:“是本官太貪小利而忘了大義。”

這樣的討論柴宗訓很滿意:“既是眾位卿家都同意焦土政策,朕倒也沒什么多說的。”

“不過為避免我大軍傷亡,朕決意放出源賴信,由他率軍沖在前頭,為我王師做炮灰。”

“皇上不可,”這個蘇德祥就有發言權了:“平正忠投降前車之鑒,皇上難道轉身便忘了?”

柴宗訓淡淡一笑:“朕怎么可能會忘?”

“皇上,源賴信投降,更不可信。”

“朕以為可信,平正忠是扶桑當權者。源賴信為了權力,必須討伐平正忠。”

“源賴信并不知朕欲盡絕扶桑,倘許他以關白之位,他必為朕效死力。”

蘇德祥說到:“敢問皇上,將來征伐扶桑功成,源賴信殺還是不殺?”

柴宗訓笑了笑:“為什么要讓源賴信活到功成?”

蘇德祥有些擔憂:“皇上,此等陰謀,非王者教化四方之王道,將來…”

“兵者,詭道也。”柴宗訓打斷了他:“此是兩軍對壘,并非請客吃飯,自然是智計百出,就看誰能更勝一籌。”

“再說只要能為我中原消除隱患,朕不在乎千秋罵名。”

侍衛將源賴信從牢中帶出,剛與柴宗訓見禮,董遵誨卻匆匆上前:“皇上,侍衛剛剛抓了兩個奸細。”

“帶上來。”

侍衛帶著兩個五花大綁的扶桑人上來,哪知倆人看到源賴信便跪下痛哭起來。

董遵誨問到:“爾等認識?”

源賴信說到:“回大人,此是小人家臣。”

倆人止不住哭聲,源賴信有些慌:“發生了何事?”

倆人斷斷續續說到:“家主,你方離開都城,惡賊平正忠便派兵包圍府邸。”

“合府上下三百多口,全遭了惡賊毒手,便連兩個多月的嬰孩都沒放過。”

“小人等知道家主在周師艦船上,冒死前來報信,求家主為源府上下報仇哇。”

源賴信只覺天旋地轉。

他知道斗爭很殘酷,但沒想到平正忠連嬰兒都不放過。

他轉頭撲通一聲跪下:“皇上,小人一家盡遭屠戮,小人孤零零在世上也沒意思,請皇上賜小人一死,也好與家人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