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好久不見_暖青寒__筆尖中文
大貞立春后,必會辦一場送春宴。
冬去春來,冰雪融化,正是一年生機勃發之時。
春生門外有宮里舉行的迎春儀式,百姓們會聚集在那看鞭春牛,向土牛拋撒豆粒,以“出痘稀”祈求家中的孩子免于天花之苦,等官員用彩杖環擊土牛三下,象征“催耕促農”,百姓們就會爭搶碎了的春牛土以求祥瑞,視為豐年吉兆,勛戚、內臣、達官、武士等都會前往賽馬。
沈園里,正在生機勃勃的鬧春。
疏影齋的小丫鬟們,晨起每人分了一根白蘿卜咔咔啃,說這叫咬春。既能通竅理氣解春困,又可以祛病消災。傳說曾經有個道士以蘿卜解救瘟疫,所以每到此時,民間都有啃蘿卜的習俗。
還有些小丫鬟用絮團塞住耳朵,說這樣寓意耳聰目明,是在應天眾人皆有的習俗。
她們給沈寒準備的是春餅,溪雪說,姑娘啃蘿卜不雅,吃春餅也是一種咬春。卷上時鮮菜蔬,有蘆芽、蒿筍、韭黃、薺菜、冬筍等,一口咬下去,寓意“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
沈寒帶著春餅去找郡主,郡主正對著桌上的五辛盤為難。春盤五辛,里面放了蔥、蒜、韭菜、蕓薹、胡荽五種辛辣蔬菜,因為“辛”通“新”,吃了寓意驅寒迎新、激發五臟生氣。
沈寒親手了卷了個春餅,再卷個五辛餅,配著椒柏酒祛寒,哄著郡主都吃了。她希望郡主來年平平安安,再無疾病。
郡主也讓她吃了兩種餅,笑著跟她說,“立春乃是迎新之節,處處都是生機,寒兒多出門走走,沾沾鮮活朝氣。”
確實,立春是一個從頭再來的契機,對陸青,對沈寒,都是全新。
在陸青的印象里,小喬氏對她說的最多的話,就是“青兒少出門,乖乖待在院子里就好。”小喬氏說她金貴,說她稀有,說她是長姐唯一的女兒,也是侯府唯一的女兒。
不知道對她下毒的時候,還記不記得陸青是她口中的唯一。
若是陸青不聽話,小喬氏的懲罰方式也是別具一格。有一次,才八歲的陸青帶著扶桑和流光,溜出去看廟會。小喬氏不讓她去人多的地方,說是染了病或受了傷,可不得了。
那么巧,那次她出去就扭傷了腳,還磕破了手上的皮,回來被小喬氏發現,她不吵不訓,漠然地看了陸青好一會,然后徑直就去跪了祠堂,一跪就是一晚上,不飲不食,任誰來勸都不起。容嬤嬤無奈,托人告訴侯爺,可就是侯爺來了也勸不起。
小喬氏說,青兒磕破了油皮,是她未盡到做母親的責任,也愧對長姐,只能長跪思過。侯府的當家主母,長跪祠堂又不茶不飯,惹得侯府丫鬟婆子們背后議論紛紛。侯爺發了怒,要責打扶桑和流光,說她們兩個丫鬟攛掇主子跑出去,沒有看顧好陸青。
年幼的陸青嚇壞了,她不知道只是出去玩一次會有這么嚴重的后果,哭著求父親放過她的婢女,她再也不偷跑出去了。她再去求小喬氏,說以后一定聽她的話,規行矩步,絕不擅自做主。
后來是太夫人出面,把跪得搖搖欲墜的小喬氏和哭哭啼啼的陸青叫過去,先夸獎小喬氏持家有道,勞苦功高,再提醒陸青好好養傷,按時吃藥,最后按下了侯爺,說婢女不過聽吩咐辦事,后院的事讓他少管。
她到現在都記得,小喬氏被扶出安隱堂時,看她的眼神。
垂了半扇的眼瞼,黑眼珠被擠到了角落里,斜斜向她刺過來。
那個眼神直刺心里,像看一個陌生的親人,帶著怨懟、不滿、憤恨,和一種被虧欠的漠然,就好像她做了什么對不起她的事。
許是這個眼神太過于復雜,像一個尖銳沉重的錨釘,死死釘在她心里。日后只要是她的些許行為有不合小喬氏的意,陸青就會想起這個眼神,就會妥協,按照小喬氏的要求規行矩步。
直到她瀕死那一刻,這個眼神都在釘著她。
“寒兒,想什么呢?”郡主見沈寒上車后一直未說話,“今日我瞧著漫兒臉色不好,看著你的時候有些奇怪,你們姐妹之間,是不是鬧矛盾了?”
沈寒轉了轉手上的絞絲玉鐲,沈漫讓秦姨娘出面央求郡主,帶她一起赴宴。秦姨娘話術還是老一套,自己卑微無法出席,可孩子們天性愛玩,讓寒姐兒多個伴也是好的
秦姨娘和小喬氏,都喜歡用弱者的姿態,為自己博到想要的東西。
跪到她聽話為止,求到郡主點頭才走。
“沒鬧矛盾,母親,今日的陽光好,曬得大姐姐臉色發白吧。”以她的估計,沈漫是嚇得臉色發白。
今日沈漫候在馬車旁,一見她和郡主出來,第一反應就是往秦姨娘身后躲,都不敢用正眼看她。沈寒見秦姨娘一臉疑惑,說明沈漫挨了巴掌的事沒敢告知她親娘。
她就知道,沈漫這種又要端著又很慫的本性,注定她只能忍氣吞聲不敢聲張。后來沈寒問過溪雪,從前的她,會不會動沈漫?
溪雪想了下,說姑娘一般都是用計靈活應變,經常能讓大姑娘哭上好幾天。
比照從前,她退步了。
小丫鬟喜悅的臉發著崇拜的光,“可是姑娘打人的時候,特別解氣呢。姑娘文武雙全,就是厲害!”
文武雙全。
沈寒輕笑,也沒錯,她是出身武將世家。
為了彰顯天家恩德,每年的送春宴,都會有得臉的妃嬪來主持。誰能主持當年的送春宴,就說明她是現今圣上跟前最得寵的。
今年圣上指了寧妃安排,寧妃沒出現,只來了個盛氣凌人的嬤嬤,說圣上帶著寧妃娘娘去萬歲山插柳了,趙王也跟去了,今日的送春宴,讓各位夫人貴女們玩得盡興就好。
送春宴是大貞彰顯與民同樂的宴會,不僅有京中官家貴女,也會有一些平民女子參加,因此地點沒有選在宮廷,寧妃娘娘挑了個前朝舊臣的宅邸修繕了一下,名字也取得活潑,叫“拂云莊”。
遠天歸雁拂云飛,寧妃娘娘大概是更想趙王能一飛沖天吧。
被溪雪扶下馬車,沈寒看著龍飛鳳舞的牌匾,身后有門房報,“武安侯府到。”
頓了頓身形,沈寒緩緩轉身,看著從馬車上下來的華服貴婦人,眉眼與陸青有幾分相似的清冷,卻被脂粉和珠翠,用力掩去了光華,只留下一臉的富貴痕跡。
沈寒輕輕彎唇,嫣然一笑。
姨母,好久不見。badaoge/book/145479/54096867.html
請:m.badaoge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