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珍珠

第一六九章封妃

小珍珠_wbshuku

宋琰聲一杯冷茶直接澆了下去,站在看臺上,手也沒收,冷著臉道:“話本子都沒這樣精彩。你說圣上賜婚,圣旨呢,在哪兒?圣怒又在哪里?我前日剛進宮與圣上下了一盤棋,怎么也沒見圣上遷怒我,要將我許給樓家大公子?”

“這以訛傳訛最是可怕,雨生,我冶春臺不招待這樣的人,送客!”

宋琰聲最忌諱聽人嘴里說出那兩個字眼,端珣不是他們可以隨口胡言詆毀的。

樓家大公子樓瑆在花柳巷喝了幾天的酒,酒醒之后,卻沒想到自己也被人坑了一把,與宋琰聲捆綁一起的傳聞漫天都在飛。其實對于他自身,流言蜚語的實在太多,他分毫不介意。但是牽扯上宋家,還是宋家六姑娘,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有關這樣子的傳聞半真半假,越傳越夸張。樓瑆心情極不舒坦的是,他好生過他的快活日子,做什么非要將自己給牽扯進來?

松都平一邊調著琴音,一邊漫不經心道,“要問,便去問問寧壽宮。”

樓瑆一皺眉,“我自然也知道。可得罪太后的又不是我,是宋琰聲。”

太后算是是他的親皇姑,對自己這個侄兒,得是有多不待見,才會用他來為難針對宋琰聲。

“說起來我這位皇姑,一向高高在上慣了。我倒覺得,她不屑利用這些市井小民的謠傳和風聲。整件事看來,倒像是另有幕后人所為。”

松都平調好了音,撥弄了幾下琴弦,滿意了,遂放了琴,抬首道:“便是有,這幕后之人也得意不了幾天了。”這話頗有深意,樓瑆凝神,豎起三根手指,眼神示意。

對面人嗤笑一聲,卻是沒回答他,反而看向了手邊放著的琴。

“時機快要到了。”

樓瑆收回手指,眉頭一跳。

宋琰聲沒想到的是,在京門有關她的謠言傳得滿天飛時,圣上親自給她辟了謠。圣旨一發,無人再敢隨意扳扯。

圣上連著下了兩道旨意。

第一道圣旨是禮部入府宣昭,是有關她賜婚六皇妃的旨意。什么“婉和粹純”、“克嫻內則”的夸了一大通,直夸得宋琰聲不好意思起來。禮部的人嘴巴可甜了,宣完旨意又是一陣夸贊,還露了個底兒道:“六姑娘有福,原本這婚賜賞封的旨意是咱們禮部的事,您今兒這一封哪,是御筆親書,可見圣上重視。”

宋琰聲聞聲,往皇宮禁城方向行了個標準的宮禮,“臣女謝過陛下。”

禮部的人樂呵呵的,“六姑娘聰明懂事的,難怪圣上喜歡。”

這第二道旨意,是再晚些時候聽說的。圣上為四皇子定了帝師家的六姑娘,選為肅王府正妃。

宋琰聲聽到這消息,倒是愣了一下,“帝師家的?傅圓?”

圣上還真是看中傅家。仔細想想,先前三皇子曾百般示好過傅六姑娘,但奈何圣上頭都沒點一下。現在倒是白便宜了四皇子,還不知端泓心中如何感想呢。

不過話說回來,這傅圓還真是有皇室緣分。

幾位皇子接連開府選妃,皇三子睿王,皇四子肅王,皇六子承王。其實從封號中,便能看出圣上的偏愛,一個“承”字便可說明一切。

但便是圣上態度如此直白,六皇子端珣還是廢了一條腿。再如何偏愛,如何重視,他也永遠失去了作為儲君的資格和機會。

宋琰聲不管外頭如何言語,她正隨著端珣在櫳翠山的清潭邊垂釣。深秋的時節,清潭邊種著紅楓樹,有時風一起,便垂落幾瓣兒五爪花,慢悠悠地飄落到水面之上。

宋琰聲幽幽盯了湖面一陣,稍稍偏過頭去,果然,端珣正托著下巴,笑瞇瞇地看著自己。

“你能別看我了嗎?我臉紅。”半天沒拉上一尾小魚來,宋琰聲泄氣了,干脆放了魚竿,站起來伸了個懶腰。

端珣隨后也丟了魚竿,很顯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鳳目中滿是柔軟笑意。

“……怎么沒瞧見元盈?要是平時,她早就找過來了。”宋琰聲走去楓樹下的桌案旁倒了兩杯茶水,一杯遞給他,捧著杯盞喝了一口,左右望望,還真是沒瞧見元盈的身影。

“秋獵在即,她自是興奮的。想必跑去山里哪處練習去了。”

他這么一提,宋琰聲倒是想起來了。大成每三年會在京外小岳杜山舉辦一次秋獵大會,到時不光是皇室,還是世族,都會參與此次盛會。自秋獵舉行一來,一次比一次隆重盛大,獵物越多,所得獎項也越貴重,是在圣上面前露臉的好機會,自然被大家看重。

不過元盈可不是奔著賞頭去的,她奔的是那第一。

“原來如此。”

宋琰聲放下杯子,這秋獵說起來激動人心,可想來大概與她也沒什么干系。她手不能握弓握箭的,去了也只能騎馬溜溜得了。

端珣聽后笑意加深,“你倒還真不能不去,要是以前可以,但你是我將來的六皇妃,算是皇家人,那便少不得你了。”

宋琰聲沒聽說過這一茬,默默瞅他一眼。

“后悔了?晚了。”端珣喝了口茶,這茶是正當時的秋霧云頂茶,香味悠長,微微散開的熱氣沾上他的睫毛,染得這一層纖長濃密濕潤。

她輕聲一笑而過,接住他探來的手,輕輕握住,“我沒有。”

“阿好,別再喚我殿下了,生分。”

“那我叫你什么?”

“你叫我相公最好。”

宋琰聲反手拍了他一下,“正經些。”

端珣含笑:“你隨意。”

“那……”她仔細想了想,“如雪。”

太后有些日子沒聽戲了,也許這宮中日日戲碼不斷上新,她也有些乏了。這日在雍和宮祈福之后,圣上象征性地將賜婚的圣旨拿給她過目。

樓太后年紀大了,眼睛不大好,看字影兒都是模糊的。重公公宣讀之后,她才慢慢臉色沉凝起來,下意識地看向明德帝。

“這是賜婚給老六的,皇帝,你果然是這個心思。”

明德帝自然不會不知道宋琰聲方前在寧壽宮因為拒婚得罪過太后一事,他卻是當不知道。

“這宋家六丫頭是個機靈的,朕心里頭實在喜歡。六兒傷了一條腿,朕至今覺得可惜,便要挑個可心的來陪著他,也是朕的一點私心。”

“呵,倒是難為宋家答應了。”太后意味不明地低笑一聲,“也對,他家榮享皇恩,又怎敢拒絕?”

“母后。”明德帝的語氣微微一沉,“這樁親事,您不滿意?”

“哀家哪敢不滿意。”太后哼笑一聲,“皇帝特意來請旨,也是給我這個老婆子極大的面子了。”

明德帝長長一聲嘆息。

“母后,朕與您之間,一定非要這樣嗎?”

樓太后似笑非笑,“皇帝,你莫要怪哀家偏心,哀家辛苦養大的端融自然心疼他。你心疼老六廢了腿,哀家心疼端融處處遭人算計忌憚,為他謀個安穩喜樂難不成有錯嗎?”

安穩喜樂。

對太后來說,什么才可叫做安穩喜樂呢。

這話,明德帝沒再問出口。其實無論說什么,他們都心知肚明的。這些場面話,說上一次又一次的,都無人再信了。

“老四的安穩喜樂,朕沒說不許他。”

“傅道伯家的六姑娘,帝師的嫡親孫女,母后,你滿意嗎?”

太后開始是一臉冷淡,隨后卻是稍稍睜大了眼,似是有所思。她停頓片刻之后,便收斂了所有神色,不冷不淡道,“自是一切全聽皇帝的。”

傅家的女兒,倒也不錯。

重公公低著頭入殿,圣駕剛離開,他便聽太后問道:“你說,皇帝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傅家力量,曾是老三曾經極力拉攏過的,奈何未成。

這個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