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歸來:侯門毒妃

第505章:煉丹

嫡女歸來:侯門毒妃_第505章:煉丹影書

:yingsx第505章:煉丹第505章:煉丹←→:

可憐皇帝,一心栽進這里面去了,還不自知其中的風險。

雖然自從給皇帝煉藥之后,他們的每月得的錢比起之前不知是漲了多少倍。身價也提升了不少。但道士們倒是覺得,給六皇子練些普通的藥,比給皇帝煉制的奇奇怪怪的藥,要好的多,萬一哪天皇帝突然暴斃,不知要怨到誰頭上了,他們可承擔不起這個責任。

可惜蘇慕白想不到此時皇帝在想的是什么了,也不可能會想到,皇帝不想出兵的理由,竟然就是害怕他功高蓋主。

老皇帝思緒飄到了別處,思考著一個令他苦惱的問題,漸漸陷入沉思。

只因他之前一方面要靠著六皇子的道士給他煉制丹藥,達到長生不死的功效。所以沒有從嚴重處罰六皇子。即使他心知,六皇子和毒害了太后拖不了干系。

可是權衡利弊之后,他覺得還是自己的長生大夢比較重要,所以只輕罰了六皇子。

這就讓他很難辦了,皇帝微不可聞的嘆了一口氣。

當初為了讓六皇子的人給他煉丹,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但連那些道士都自己心知肚明,世界上根本沒有什么長生不老的藥,可皇帝本人怎么就是不明白呢?人一旦上了年紀,就會恐懼死亡,大概是恐懼使人喪失了理智了吧。

一開始,道士們都是拒絕為皇帝煉藥的。他們雖說的道士,可也是一個普通人,長生不死,歷史上從來沒有人能達到過,更不存在子虛烏有的丹藥,就算煉制,不出什么事情還好萬一哪天皇帝吃著覺得身體不適了,想要拿他們開刀,他們也躲不過這場災難。

但是拒絕也是徒勞的,皇帝還是會想方設法的逼著他們給他煉藥。甚至還派人找到了他們家中,威脅多數人的父母妻兒。

為了強迫他們,皇帝可謂是無所不用極其,什么威逼利誘的手段都使出來了。

其中一個性格最剛烈的道士,一開始也是鐵了心不愿意給皇帝煉藥的,認為這樣做是害了他,而不是在幫他。但他卻是就有能力的一位道士,深受六皇子看重的。

他為了躲過皇帝的捉拿,一個人逃離在外,可皇帝卻派人挾持了他的妻子,還給那批道士放下過狠話,如果一周之內你們的頭領還不肯回來,那他妻子的性命就堪憂了。

皇帝之所以這么在意他,是因為聽六皇子說過,他是可塑之才,這么一批人之中,唯有他的煉藥之術最為上乘,這樣的人,在宣國恐怕難以找到第二個。

皇帝心里暗自思索到,要想練就長生不老藥,他可是必不可少的人啊。

只可惜顛沛流離的道士不知道,皇帝已經抓了他的妻子。一周之后還是不聞道士的音信,皇帝本來也沒想要真的殺了一介婦人。但奈何曾經放下過狠話,君王一諾千金重,他要不做點什么,豈不是讓那群道士看清了去,認為他只是一個空口說大話的皇帝。

權衡之后,皇帝還是狠了狠心殺了那位婦人。權當殺雞儆猴了,在場的道士都目睹了那位女子的下場,嚇得瑟瑟發抖起來。

所幸不是他們的家人遭遇到這樣的對待,但道士們畢竟常年居住在六皇子府,彼此相識,看著好朋友的妻子慘死在他們眼前,而他們卻無能為力,都對皇帝的行徑恨之入骨。

等到那個逃跑的道士再回到京城時,早已經打聽不到妻子的下落。那是一個寒夜,一名同為道士的好友悄悄找到他,兩人相聚在夜風呼嘯的小巷,“你怎么知道我在這的?”兩人歡喜的相擁。

“我們就是在這相識的,我們都認識多少年了,我豈會不懂你?”道士和友人從沒幫六皇子煉藥起就已經是相識的了,得知兩人都是道士,又志同道合,不圖名利,還相約日后共同闖蕩江湖。可惜今非昔比,在這渾濁的江湖中唯以兩人惺惺相惜了。

寒暄了片刻,道士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問道,“你可知道我妻子的下落?”提到妻子,道士整個人都是憂愁的,而同時,又希望從友人口中聽到什么消息。

友人盯著他殷切的雙眼,搖了搖頭,嘆氣道,“你的妻子……已經于皇帝手下人的劍刃下了。”

道士軟了半邊身子,在夜的遮掩下,這個七尺男兒跪在黃土上泣不成聲。北方依舊吹個不停,好一個凄凄慘慘戚戚。

友人一臉憂愁的抱著他,拍著他的背部,像哄小孩子似的道,“莫要再哭了。”

“都是我的錯......如果不是我要跑,如果我能一開始就歸順皇帝,她就不會死了。”道士啞了嗓子。

“唉,事到如今,我今天來,就是想帶你去見皇帝的,逃也不是辦法,皇帝為了得到長生已經紅了眼。他想要成仙,我們就給他練些‘成仙’的藥好了。”友人眼里閃過一抹精光。

“嗯......”道士木木地點了點頭。明白他終究是斗不過帝王的。“成仙……那就讓他成仙吧。”道士紅了兩邊眼眶,但已經止住了眼淚,輕飄飄地,不帶任何感情地說。

他們之間都明白對方的意思,也知道這種事情別說是做,就算是說出來,也有可被誅九族的。但道士唯一的牽掛已經斷了,再茍且活在這個世界上,也覺得無依無靠了。

后來友人將他帶到了皇帝身邊,皇帝十分滿意,說只要他肯來,過往的一切全都不計前嫌了,還賞了他不少金銀財寶,但因為事情的保密性,不能封他們做官,只能把他們養在六皇子府里。平日里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并且告訴道士們,好好煉藥,日后會有更好的時候招待他們。

道士們無奈之下,還是只能從了皇帝,但經歷了這些曲折之后,心里對這個皇帝著實是厭惡的,厭惡到了骨子里頭,只是敢怒不敢言罷了。比起從前為六皇子煉藥,雖然得到的好處是很多,但卻不如從前自由,還要活得一驚一乍的,整日都處在神經緊繃的狀態下。

怪不得俗話常說,伴君如伴虎,這話果然是不假,猜不準哪天皇帝不高興了,就會像頭領的妻子被殺那樣。

對于皇帝來說,殺幾個人大概算不了什么吧,更別提他們這微如草芥的性命了。

但皇帝可就管不了那么多了,也理解不了道士們的心情,他生在皇室,從出身就比普通人來的高貴,更別想讓他站在普通人的位置上來思考問題了。此時此刻,對于長生,他可謂甘之如飴。

再加之蘇慕白漸漸功高蓋主,皇帝對他越來越不甚放心了,唯恐他哪天把這個位置給奪去,這是皇帝最不愿意看見的,所以,長生是他唯一一個最大的愿望。

一想到蘇慕白,就令皇帝十分頭疼了,他該這么評價蘇慕白才好呢,說的好聽點,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說得不好些......

皇帝實在是無法容忍這樣一個威脅到自己的存在的。他覺得有必要催促著底下的道士們加快煉制的進程。

還十分嚴謹的派道士去查閱古籍,包括上古流傳下來的各類醫術等等。

道士只當這位皇帝腦子壞了,上古真留下什么古籍,那歷代皇帝不全都能長生不老了嗎,但若是皇帝長生不老,怎么皇位能流傳至今,怎么還能輪到他當皇帝呢?也不用腦子思考思考問題。

皇帝飄飄忽忽的想到了蘇慕白,底下一干大臣均等著皇帝發話,本是深深地低著頭,可上頭那邊卻遲遲沒有聲音,眾臣不禁感到疑惑了,面面相覷起來。

皇帝在想什么呢?難道已經決定要出兵了?不行,不能讓皇帝出兵,文臣們心里想。

而武將心里想的就是截然相反了,皇帝那么久不說話,說不定就是思考著他們出兵的建議。這會兒,肯定心里已經有個數了吧。武將暗暗得意。

但是眾臣子絕不會想到,皇上竟是想到別的事情去了。而且還是嫉妒自己兒子這樣的事情。

不管如何,見皇帝不說話,臣子心里還是有一點躁動的,但又不能隨意說話,各抒己見,與自己的猜想,只能安安分分老老實實地閉上了嘴。

蘇慕白也靜靜地站在一旁,心里并不著急,只耐心等待著皇帝說話。

照現在的局面看來,出兵是不離十的吧。

總管太監看了一眼坐在龍椅的皇上。皇帝雙目放空,顯然正在發著呆。

這……太監也不知道如何示好,眼睛一掃下方,各位大臣們都用眼神示意他去叫醒皇帝。

“皇上,皇上?”太監耐不住大臣們的眼神,大著膽子上前幾步,站在一旁,小聲地提醒他。

皇帝猛然一怔,定了定神色之后,扭回過頭,不悅地瞥了一眼太監,

不行,一定不能讓蘇慕白出征,可這要如何做呢,如何才阻止他,不讓他出兵。

那便是求和吧,只要不打仗,就沒有讓他出兵的機會了。

太監一言不發了,隨即恭敬地低頭退遠了些。皇帝不做聲,往向下面時,正好對上六皇子的目光,皇帝用眼神示意了一下他。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