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離策7冷水_wbshuku
7冷水
7冷水
俞鈺晚告辭離開鄭家時,鄭紅非常舍不得,命鄭五郎送了俞鈺晚回去裴家。
卻說鄭五郎送俞鈺晚歸家,發現裴家門前一片寂靜,除了守夜的下人,再無下人來接。
“五郎回去,夜里路上小心一些。”雖說京城很是太平,但時不時也有些怪事,因而俞鈺晚還是吩咐鄭五郎。
鄭五郎抬頭看了看裴家的青瓦紅墻,眼神微暗,口中卻道:“無妨,夜深寒重,姐姐快些進去才是。”
執意要看到俞鈺晚跨進裴家大門,才策馬離開。俞鈺晚扭他不過,只得進了大門。
鄭五郎這才緩緩調轉馬頭,歸了家去。
離裴瑾渝回到京城的時間越短,京中的熱鬧更甚。空氣總是流動著幾份熱燥氣氛,這也難怪,像這種打完仗回來大家按功勞論資排輩的事自然是大事。加上這次還有這么一件連皇上都默許的八卦在,怎能不熱鬧。
對于京城中涌動的熱鬧,皇帝幾乎樂見其成,他治下時間不長,便將羌人打得落花流水,心情自然愉快。
這日朝上正在為皇帝親自出城迎接將士之事爭論時,御史崔湛卻在這時潑了一大盆冷水。
冷水的意思直指皇帝:
聽聞此時京中有人議論皇上要令臣子休妻娶自家公主。皇帝是天下之表率,世家之楷模,最重規矩禮儀,怎可能會為了自家姑娘令世家休妻?
公主之尊,怎會看上有婦之夫?這種拆人姻緣之事,斷不可能是皇帝之意。
令世家休妻,便是蔑視天下之士,如此傷士人之心的事,英明的皇上決不可能做的。
然而最近京中流言越發嚴重,甚而有人暗示是皇帝授意。但以皇帝的腦子怎么可能做出授意這樣愚蠢的事?必定是有小人亂議,因而皇上趕緊將那些小人重重懲罰以辟謠吧。若不再重罰這些人,天天多少士子都以為是你老人家干的呢。
此封折子被崔湛朗朗道了出來,一時間,朝上安靜得很。
御史們的折子雖然麻煩,但也不難對付,可是崔湛是誰?這是朝中的專業罵人戶,這幾年來一直活在罵皇帝罵朝臣的第一戰線,鮮有敗績。且清河崔家一家子人可不少,而且人家世代書香大家,在晉國也有點根基。也不太好被干掉。
再說,他折子中提的事,這朝中站著的一堆人誰私下里不議論過呢?畢竟這八卦可不同普通的桃色新聞啊。因而,還真的不太好開口了。而且,他們還很樂意看到這一幕。
要知道裴家若再和公主搞在一起,裴家的地位將會更上一步,這對不少人來說,都絕不是個好消息。而另外一些人,則純屬是覺得這件事本身就很不靠譜,說難聽點,不太要臉,無論是事件中的當事人,還是透露給裴家自己有意的皇帝。
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休妻重娶,但是由皇家如此光明正大的暗示臣子,皇家和鎮國公府的吃相在很多讀書人的心中還是略難堪啊。
皇上的表情一時間變得有幾分不好看。
幸好此時一向得皇帝看重的太傅謝清出聲為皇帝說話:皇帝向來最重士人,那些謠言自然不是皇帝的意思。
而蕭丞相也喝止了崔湛的再議,道那種有私皇上美德的事自然不是皇帝的意思,皇上,您說是吧?
皇帝在兩個重臣的“擔保”下,再看下面一幫子大臣們都盯著他。不由有些惱怒,半響,才開口:“自然不是朕的意思。必定是身邊有小人亂傳,若是有人再說這是朕之意,必定重罰。”
然而待朝會結束,皇帝便立即擺駕蕭貴妃的宮中。
蕭貴妃是皇帝最寵愛的妃子,宮中無太后,這么多年楊皇后又不得圣心,且蕭貴妃生有兩子,越發得皇帝寵愛。
見皇帝臉色陰著,蕭貴妃便命一堆內侍宮女們都退下,才柔聲問道:“皇上何以煩惱?”
她歷來最懂皇帝,皇帝對她也甚是放心,想起今日朝中之事,不由嘆道:“兒女都是債啊。云影自幼便沒有娘,是個可憐孩子,朕一心想為她找個妥帖的駙馬。卻不想這般艱難,唉,她若是早幾年看上,事情又哪會像現在。”
皇帝暗嘆。
貴妃一笑,早點看上?那時候當家的是先皇和裴老太公,兩人恐怕也不太愿意的。
“公主若知道皇上對她的拳拳愛護之心,必定會知道皇帝的難處的。”蕭貴妃與皇帝夫妻多年,對于今日前朝崔湛的折子將皇上釘在不好再開口的墳上,自然已經聽說。
皇帝看了她一眼,慢聲道:“你兄長今日也開了口。”
這話在暗示什么,蕭貴妃豈有不懂之理。
然而蕭貴妃卻笑了:“皇上愛護公主,可臣妾也是看著公主長大的,說句大不敬的話,臣妾也算是公主的半個娘了。歷來誰家嫁女兒,不是盼著她在夫家過得好,得人喜愛?公主是皇上的掌上明珠,身份高貴,嫁到哪家都是哪家前世修來的福氣。前些天皇上的意思固然是好,可是皇上仔細想想,歷來這世上都是同情那些失敗之人。裴家明明也想休妻,可是若是皇帝直接下令,人們便會同情裴家和那被休婦人,只會暗地里指責議論公主的不是。公主是明珠一般的人,且能容得半點污穢?可是自古這流言從不懼人身份之別,流言雖不可怕,但也惱人不是?公主嫁給裴世子,本是大喜事,卻不得不背上破壞別人姻緣的罵名,這還不是委屈了公主不是?”
她向來很得皇上喜愛,這些話若是換了別人來說,皇帝未必聽得進去。然而蕭貴妃說來,皇帝只覺句句貼心,不由笑道:“那愛妃說該如何?”
“此事,崔御史雖然方法不對,但是這結果卻是好的。皇上你想啊:這件事皇上直接做,還不如讓裴家自己做。裴家做了,以后即使有議論,議論的也是裴家,而非皇上。且前些時日,皇上已經透露了那樣的意思,臣妾看裴老夫人最是明理的人,娶天家公主,裴家和世子也要拿出點誠意來證明不是?皇上,您說呢?”蕭貴妃笑,她實在是個美麗而又懂風情的女人,此時盈盈一笑,讓皇帝龍心大悅。
歷來朝上的事,一夜間便能很快就能傳到京城的各處。何況是這種涉及到朝中最有實權之人的八卦之事。而皇帝的辟謠雖然沒有阻止流言,但是最少擺明了一個態度。因而人們議論的風向又稍微調轉了。
書彩從來愛打聽這些事,早就說給了俞鈺晚聽。
俞鈺晚聽到崔湛之名時,不由問道:“這崔湛與我前幾日在外祖家見過的姜夫人好像有些關系?”
當日在鄭家,鄭紅特意領她見了一個姜夫人,那婦人舉止較為爽利,是鄭家鄭三舅身邊一個校蔚的兒媳婦,而那姜校蔚武藝很不錯。偶爾還給五郎們教習。
一個校蔚,若非鄭家特別重視這人,否則是不會出現在鄭家的宴席上的。
書彩捂嘴笑道:“姜夫人的娘家侄兒,娶了崔大人的表妹。”
俞鈺晚想了想:“那崔大人的妻子是哪家的?”
“崔大人二十好幾,人家還未成親呢。”書彩道。
二十好幾,居然還未成親,沒想到這罵人專業戶竟是晉國的大齡未婚青年。
這也真是一大奇景了。
當日在鄭家席上,鄭紅和姜氏很是親熱,想起書彩說的去歲鄭五郎與崔家的事,看來,鄭家與這崔湛其實淵源應該不止表面那么簡單。
俞鈺晚再想開口,卻只見書玉氣鼓鼓的走了進來,她和后面跟著的兩個丫頭臉上都一片紅紫,仿佛是被人打的一般。
書玉親自管著瓊華院的廚房,國公府家大業大,人也多,所以每月月初和中旬都會給到各房各院的各種用度物資。最近半月因為世子回來,府里更是采買了眾多物事分給各房。今日書玉一早就帶了兩個丫頭過去。
“這是怎么啦?好生生的過去,怎這般樣子回來”?書桂問道,往三人看去,手里除了一籃子蘿卜,幾塊肉,一堆被人挑剩的綠色蔬菜。竟什么都沒有了。
“林總管今日在分發東西,說二少夫人吩咐了要按先后順序來,因而今日我帶兩丫頭早早就過去了。可是哪想到了那兒,林總管說要我們等著,得等給老夫人,各房夫人都送過去才輪到我們。我也沒多想,就在那等著。可是這后來的幾位少夫人,六姑娘他們的都比我們早領到。到最后我實在看不下去了,就問了幾句。哪知道林總管說我們這邊人少,得等大家都分完了才輪到我們。她二人不忿,就說了幾句。哪想二少夫人身邊的青兒說我們不懂新規矩,就讓人動手了。”書玉氣道,“還只給了我們這么點。”
裴家人多,各院都會自己的小廚房,裴家也會每月將各種分發的月例送到各房各院。這次因為事情繁多,管事的就直接讓各個院子的人前去自己領了。哪想事情竟然是這樣的。
“這幫狗眼看人低的家伙。”書彩怒道。
王氏管家,往日里雖然分給俞鈺晚院里的東西也不甚好,但總歸是不缺。畢竟俞鈺晚是世子夫人,如今誰都知道她這世子夫人坐不穩了,所以誰都能上來踩一腳了。
俞鈺晚起身:“我要去看看這規矩是怎么定的。”: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