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風云_145各有所為(中)影書
:yingsx145各有所為(中)145各有所為(中)←→:
當天啟宣布成立基金會專門對清廉的老臣和功臣進行補助后,朝中的文武官員對天啟的忠誠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如果說以前對天啟的尊敬還有敷衍的成分在里面,那么現在他們很多人已經有了真心誠意的敬意。
這老朋友要施恩鞏固友誼,新朋友也要繼續拉攏增加感情,在天啟這一年所設立或改造的部門中,圣學院、博學院、醫學院還有都察院無疑是很得天啟看重的。而且開始圣學院已經在群臣面前露了一小手,推出了一個綜合施政理論,連天啟自己都承認如果當初把退田和經商搭配著搞,肯定沒有現在這么多反對聲音。
當然天啟對劉宗周也不是完全沒有看法,劉宗周開始發言時居然說什么奉承話就不多說了,多拍兩句馬屁你會死嗎?難道你不知道有時候一句奉承話比幾句真心話更有價值?就這種認識居然還想當什么大儒,恐怕到后來最多就像孔老二一樣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或許這個劉宗周心里就是以孔夫子為目標的,不但是他恐怕天下的儒生大多如此,想到這里天啟也就釋然了。
再后來想到有功必賞這一原則,天啟說:“這圣學院里有很多老臣,他們的家境如何朕不得而知,劉大人回去后了解一下,如果有以三品以上品級致仕的官員可以申請進行經濟審察,待政務院和戶部等定下一個額度后一并補助,這也算是對大家退休了還為國出力的獎勵。這是朕的私人意思,如果這里的群臣沒有不同看法就施行。”
圣學院中的退休老臣都是現場之人的前輩,很多人還是老師和弟子的關系,開始劉宗周說的綜合施政理論對大家的好處那是不言而喻的,無論是本著投桃報李還是尊師重道的原則大家都沒有唱反調的理由。
果然,天啟的話音剛落就有人站出來大聲贊同,緊接著又有數人出列一同附和,把圣學院中人包括劉宗周都挨個恭維了一番,當然到最后都順理成章很自然地夸贊到天啟的身上。有的說天啟成立圣學院等舉動屬于開天辟地的創舉,可以與倉頡造字和文王演八卦以及周公制禮樂等行為比肩,都屬于傳播文化的不朽之舉。有的說天啟讓老臣在圣學院中發揮余熱的同時,還讓老臣們老有所為還老有所樂,跟孔圣人理想中的大同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說得天啟是心花怒放喜笑顏開。
就在群臣從不同角度對圣學院和天啟大唱贊歌時,劉宗周被深深震撼住了,盡管大多數溢美之詞都是沖著天啟去的,但偶爾的連帶夸贊也讓劉宗周有些飄飄然。他深吸了一口氣說:“皇上仁慈寬厚名不虛傳,臣代圣學院中的老臣感謝皇上的厚愛,臣等定當盡心竭力替皇上辦事,不負皇上創建圣學院時的厚望。”
原來你也并不是不會說好聽話的嘛!雖然拍馬屁的手法比起老手來還略顯稚嫩,但能夠把原來說的為朝廷辦事變成替皇上辦事,說明你劉大人在認識上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見大家雖然很開心也很激動,但也有人露出了尷尬相,天啟知道他們不是口渴就是肚漲,于是笑了一笑說:“難得跟大家聚一聚,今天有話就說個夠,現在先休息一刻鐘然后我們繼續,中午飯朕全管了,吃完飯還有皇店里的特色小吃每人一份帶回家去。”
天啟見大家都很高興,到后殿吩咐談敬去給每位大臣準備一份包裝好的各色點心,讓他們一會兒在酒足飯飽后拿回家去。這一來是讓大家感受到皇店的好處,今后再有人說皇店是與民爭利也不會有官員附和,畢竟吃了他們嘴軟。二來是宣傳需要,在皇城里這官員可是主要消費群體,匯聚了宮中特色和南北風味的各色小吃點心肯定能勾引一大批人來繼續消費。三來也是因為昨天皇后錯誤地估計了當前形式,悍然決定增加產量最后有了很多存留。
一刻種以后群臣繼續開始朝會,不過已經沒有早上那種惴惴不安的心情,當天啟起了個頭拉了兩句家常后,大家自然而然地談起了皇店里各色小吃點心的美味,還有如何用珠花首飾新衣服討得自己老婆閨女歡心的心得體會,到最后將話題定在了新開的醫院和新成立的醫學院上面。
武之望雖然已經年過七十,一來是他身體還好,二來是還沒有找到年輕的官員主持醫學院與朝廷溝通,所以朝會還是由他親自來開。聽大家都提到醫學院,武之望不失時機提出要朝廷委派兩個年輕人來主持醫學院,他年紀大了想呆在醫學院里安安心心做學問。
天啟首先問他:“武大人這一陣是不是很忙?聽說你也在民間召集了一些名醫,有事讓他們做就是了,你只需要做一些指導性的事務就可以了。你要記住,諸葛亮是怎么死的?累死的!”
武之望聽天啟這樣說急忙解釋,他說手下召集來的都是些名醫,但這些名醫都是些類似于醫呆子的人,且都是些沒學過什么官場禮儀的鄉巴佬。內部事務上可以放心地交給他們,但很多外部事務他們就一竅不通,像與朝廷各部衙門溝通、給有求知欲的青年醫者講授醫理藥理等事能幫上忙的太少。武之望尤其指出在去皇城中給那些宮女和官宦女眷講學時,內衛太監只允許武之望親自去而拒絕其他人,原因是武之望年紀大不會惹出非議,而且就算武之望親自去也有內衛太監監視還要隔著一層簾子。
群臣聽了都哈哈大笑,天啟也感到有些可笑,這武之望都七十多了還這樣那樣防著,現在的風氣也太保守了些。就算他想勾引小姑娘,估計七十多歲的年紀也是有心無力,再說還有那么多人在還能出什么事?不過轉念一想,在重華宮里學習醫術的除了預備出宮的宮女還有朝中官員的女眷,事關婦女的名節穩妥從事也無可厚非。
見武之望說到想有個接班人的事,還說到了重華宮中的講學,天啟說:“這人才都不是天生的,武大人見誰有興趣就多多培養吧,現在你身體還健康就再堅持一下。這重華宮中的宮女在學好了醫術后是要到民間去的,當然諸位大人們如果家里條件合適可以或聘請或者直接娶回家。不過她們雖然出宮了都不拿俸祿但都是有品級在身的,宮中隨時會派人去關照看顧,如果誰讓她們受了委屈那是要治罪的,所以大家要事先考慮清楚。”
其實大家早就聽聞有這宮女學藝然后出宮這回事,能當宮女肯定樣貌不會差到哪里去,雖說年紀稍大也不過三十歲左右,娶回家作妻作妾都可以。后來聽說她們在學習醫術,那娶回家里以后就相當于多了個家庭醫生,這樣的好事大家都惦記著在。有些沒多少錢的人,直接就把自己的小妾或者女兒送進宮學習,今后雖然不打算以此謀生但多門手藝也不錯。
就在大家對天啟的話議論紛紛時,武之望說:“皇上,臣學醫術其實也是無奈之舉,主要是臣小時候身體弱愛生病,久病成良醫這話一點不假。幾十年了臣發覺治病其實是末道,人們主要應該做的其實是養生。”
天啟點了點頭說:“武大人這話說得不錯,等你空了就把你這幾十年的養生經驗寫出來刊印。”
天啟剛一說完就有個楞頭楞腦的侍郎問:“皇上,都養生不生病了那醫院的生意不是就差了?”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