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邊戎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就在津門市面糧食將斷未斷之時有一批大米被放了出來只是價格高得出奇。來津門做生意的商販無不痛罵那個趁火打劫的林翎卻是誰也不得不買!商人雖然吝嗇卻還沒到不要命的地步難道要為了省一點錢餓死在這里不成!
眼見市面糧價越來越高盧克忠有意干預便來見楊應麒道:“眼下有奸商擾亂米價這是關乎民生大計的事情不可不慎。”
楊應麒問道:“你認為當如何?”
盧克忠道:“需雙管齊下一邊戒飭奸商讓他收斂否則就要重罰;一邊開備用倉入市平抑米價!”
楊應麒搖頭道:“不行。備用倉不能動。”
盧克忠道:“七將軍咱們每年收入備荒、備戰兩倉的糧食未免也太多了!今年年景不錯!我去看過莊稼應該可以豐收。等糧食收成起來之后再加倍收購歸倉就好了。”
楊應麒仍是搖頭問盧克忠道:“來津門作生意的人不說復州在籍軍民可能吃上飯?”
盧克忠道:“在籍軍民家中儲糧不多眼見糧荒都捂著糧缸不肯賣。不過自家吃飯應該還沒問題。”
楊應麒道:“那就好。只要在籍軍民吃得上飯就行。那些商販們讓他們自己想辦法去。”
盧克忠聽得瞪眼翹胡子前段時間生的事情本已讓他感到楊應麒是一個相當有遠見的上司怎么這次變得如此短視?當下大聲說道:“七將軍!津門不開港便罷既然開港這些商販便是津門的財源!你可知道我們這兩個月光是地租和關稅就收了多少?是去年整整半年的五倍啊!”
楊應麒故作糊涂道:“那又怎么樣?”
盧克忠幾乎是嚷嚷起來了:“這些人為什么要來津門?還不是因為這里生意好做?要是今年我們餓了他們明年他們還會來嗎?”
楊應麒點頭道:“盧大人在津門干了半年你大有長進了啊也不怕銅臭了!那我再問你如果今年他們都覺得好賺明年來的人是不是會更多?”
盧克忠道:“多半會。”
楊應麒點頭道:“那就是了。今年商人們買完東西走了但有許多人總會留下比如傭仆比如搬工甚至有人會留下些掌柜伙計。此外還有許多來找機會闖世界的游民。等明年季風北來除了更多的商賈之外又會有更多的傭人、搬工、船工、游民。如此年復一年津門的人口便會越積越多——這些人都是不種田等吃飯的!今年我們的備用倉給他們吃光了明年再拿什么給他們?就算明年我們還是能應付那后年、大后年又怎么辦?復州有多少農夫田畝?能養多少不田之人?萬一遇上一個荒年又該怎么辦?”
楊應麒這一席話便如一盆冷水澆得盧克忠當場便靜了下來過了好一會才嘆道:“克忠糊涂了!農為國本工商為末。這半年來我舍本逐末豈不殆哉!七將軍你說的對對津門的商販走卒我們當嚴格限制他們流入的數量才是。”
楊應麒微微一笑道:“錯了錯了!你怎么就這么走極端啊一會要替商人出頭一會又不要他們來做生意!‘執其兩端取其中者而行’——這才是為政應有的態度啊。農是養國之本工是富強之本商是便民之本——都是本不是末。來津門的商人多多益善怎么能限制呢?”
盧克忠皺眉道:“七將軍你這可把我說糊涂了。既然你重工重商為何卻放任米價如此之高卻不理會?你不知道這樣會讓他們折錢虧本的么?若從長遠考慮又怎么能不限制外來商人的數量?正如你方才所言我們不能拿復州極有限的糧食去養源源而來的閑人啊!復州有多少田畝農夫我知道的!就算年年豐收三年五載之后我們便負擔不起了啊。”
“我們自然養不起啊可誰說一定要我們來養?”楊應麒道:“林家的大海船不是剛剛運了許多大米過來了么?那兩船米夠應付一陣子了。”
盧克忠道:“那不是長遠之計再說那大米成色平平價格卻奇貴無比!七將軍你到市面上去看看!現在外面一斤米能換一斤茶了!”
茶在關外價格昂貴。當初歐陽適替折彥沖下聘禮娶完顏虎禮單末端便是“黃金五百兩茶十斤”——竟是將茶和黃金珠寶并列了。津門在宋船6續南來以后茶價逐步下跌但仍然維持在一個甚高的水平上因此一斤茶換一斤米則糧價之貴已經達到一種駭人聽聞的地步了。
楊應麒卻不為所動說道:“人家把糧食大老遠地運來自然是要貴一些的。這也沒什么不妥。總之只要保證今年來貿易的商販不餓死就行。”
盧克忠哼了一聲道:“大海兇險這些商人千辛萬苦渡海來津門賺的是生死錢。可這米價一抬只怕馬上就要把他們之前賺來的全吐出來!”
楊應麒聞言笑道:“那些被榨干的商販自然要恨得林家牙癢癢的但這關盧大人你什么事情?”見盧克忠仍然未悟楊應麒又道:“盧大人你聽過千金買骨的故事么?”
盧克忠道:“自然聽過!”
楊應麒道:“我卻記不全了你說來給我聽聽。”
盧克忠又瞪了他一眼心想你學識比我只高不低這種淺顯的典故哪里會不知道?卻不好回絕回答道:“千金買骨是戰國時的故事。當年燕昭王卑身厚幣以求賢者他的大臣郭隗給燕昭王講了個故事說古代有個國君以千金求千里馬三年而不可得后有人為國君以五百金買已死千里馬之骨回報國君大怒要殺買馬骨者此人對國君道:‘死馬之骨尚值五百金何況生馬?此事傳聞開去以后天下人都會知道您豪爽愛馬之名無需多久自然會有人帶真正的千里馬前來。’果然不到一年時間便有人帶千里馬6續來到。”
楊應麒一拍手掌道:“照啊!現在這個林家!就是我們的死馬骨!”
盧克忠一聽若有所悟只是腦筋一下子轉不過來。
楊應麒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錢趨貨其性如水貨趨錢其性類人。哪里的貨物價格低錢就會往那里流過去買。那里的貨物價格高就會有人拉貨來賣。這是千古不易之理——一千多年前管仲就是用此富國!今年林家拉米來賺了個盆滿缽滿明年不用你說自然會有人會拉糧食過來賣!只要我們在津門維持住一個較高的糧價讓運糧到這里的商人有賺頭天下各地的糧食就會源源不絕地流進來。到時候我們不但不用動用軍備倉的儲糧說不定還能從市面上買一些回來備荒呢。”(全本):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