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邊戎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塘沽南部面向界河由于大宋正與漢部交好兩地來往略無阻滯每天都有無數民間船只往來于滄州與塘沽之間。
鄧肅是在碼頭上讓楊應麒的幕僚追回來的回來后兩人商議了半日鄧肅也不管日己西斜搶著上路。渡過界河也不去會李應古了直奔童貫的駐地。
到得高陽關趙良嗣聽說他來親自迎出城來接了他去見童貫。路上趙良嗣道:“童太師甚是大量雖不喜種氏為人卻仍擢他為武翼郎其所部人馬號‘忠武軍’。這件事情太師可是給了歐陽將軍天大的面子。”見鄧肅眉頭緊皺奇道:“鄧大人如此還不滿意么?”
鄧肅嘆道:“這件事情現在己不急了我心中另有急事所以愁眉。”
趙良嗣微驚道:“又有什么變故了么?”
鄧肅壓低了聲音道:“李處溫己經接了童太師書信決意投誠了。”
趙良嗣大喜道:“這是好事啊。”
鄧肅道:“本來是好事但他立功心切競要提前動兵變劫持蕭妃。七……四將軍怕事情會搞砸。”
趙良嗣聞言忙道:“若是如此那我們的事情可就得加緊了。”
兩人見了童貫稟知李處溫之事童貫聽了也微感不悅覺得李處溫太獨斷。趙良嗣道:“燕京至此相去三五百里我們便是要幫忙只怕也是來不及了如今只能盼著李處溫計謀得成了。”
鄧肅道:“無論計謀成與不成我們都不能作壁上觀。”
趙良嗣道:“鄧大人的意思是要我們趕緊出兵為援么?”
“不”鄧肅道:“大軍之動乃是大事不宜草率不過眼下耶律淳方死大遼邊將守臣無不心躁難安。‘四將軍’的意思是不管李處溫成敗我們都可先拉攏燕南兵將以助王師聲威。”跟著說了策反高風、常勝軍之謀。
童貫聽說能不費力氣便招降燕地邊將大感興趣再聽鄧肅說愿親入遼京招降高鳳、郭藥師更是欣然對鄧肅道:“上使如此為大宋出力甚是令人敬佩。待本相回汴粱后定要奏明圣上厚加封賞。”
趙良嗣一聽也道:“聽聞鄧大人本是宋人如今為國奔走多立奇功。他日若衣錦還鄉必得重用。”他兩人這么說那是以高官厚祿來引誘鄧肅了。
若是幾個月前鄧肅無論答應不答應至少會頗為心動這時卻有些煩心道:“如今燕京大事就要爆你們還跟我扯這些我若是貪圖富貴當初就不會詩諷權貴、泛舟入海了!”但這時為大局計卻不好去忤童貫的意只是道:“此事以后再說。如今最急切的是平定燕云!”
當下獻上計策:先由趙良嗣前往易州勸說高鳳若高鳳夷快答應自然最好若有支吾則用他私通李處溫一事為要挾不反也要逼得他反。同時鄧肅車駕前往涿州只要高鳳投誠之事一傳開馬上入見郭藥師策他同反。
這些都是不需費童貫半點力氣便能成就大功的計策他如何不歡喜?便讓鄧肅去庫中自擇寶貨以作收買高藥師等人之用。鄧肅也不客氣到了庫中一看不禁呆了他也不是感嘆這庫中寶物之多而是感嘆這些寶物大多和漢部大有關聯:就算不是漢部所產也多是經由漢部轉口到大宋——有些寶物邊角上所貼的漢部海關標簽甚至沒有撕下。當日鄧、趙二人分別取了輕便貴重之物持招降書信出國門那邊童貫也命劉延慶整兵待。鄧肅才到白淘便有密子飛奔前來遞上鴿書。鄧肅打開一看暗叫一聲苦心道:“七將軍料事果然奇準!”
這封鴿書轉自塘沽離楊應麒得到消息有所延后。當時楊應麒正簽批陳正匯、楊樸等人轉來的文書忽然有幕僚疾步進來道:“七將軍!燕京的密子趙登來了!”
楊應麒吃了一驚道:“他怎么來了?快傳!”
便見趙登滿面塵灰跪倒在楊應麒面前呼道:“七將軍小人趙登無能小人該死。”
楊應麒喝道:“你怎么沒半點消息就跑來了?鴿書也不先一封?”
趙登痛聲道:“事出突然我們只來得及把文件全部焚毀卻沒能放飛鴿傳書。唉我們在燕京數年的經營卻因一時大意而毀于一旦。這、這……”說著競痛哭起來。
楊應麒見他手指指甲里都是泥土衣服上頗見血跡又驚嘆嘆感慨說道:“這一路你一定極不容易。罷了且莫悲痛說說到底出了什么事情。”
趙登止了淚慘然道:“那日我們收到將軍的鴿書急信趙觀大人便去見李處溫婉轉勸他謹慎從事。但據趙觀大人轉述李處溫當時只是微笑道:‘燕京之勢非你所知。’趙觀大人見勸不住只好先回住所。”
楊應麒點頭道:“李處溫自己既然早有打算多半聽不進別人的話了那倒也在意料之中。”
趙登接著道:“趙觀大人回到住所便下令轉移據點同時要給七將軍一封急信。但他進門不久我便現不對趙觀大人給七將軍的信才寫了一半外邊忽有異常響動我急看窗外時但見墻外己出現了刀斧弓箭手人數也不知有多少將我們所在的院子團團圍住
楊應麒道:“是李處溫出賣了你們還是他所謀泄漏?”
趙登道:“從后來的事看來應該是他所謀之事被人現了。也許趙觀大人從李府出來便被人盯住了。當時我們驟然被圍都有些慌了幸而遇變時當如何應對的步驟我們訓練有素。當下焚毀文件、毒殺飛鴿跟著趙觀大人便把我與負責翻譯的程亮推入地道他自己則留下周旋。”說到這里哀聲道:“我們進入地道之前己瞥見門桂將斷唉若遲了一步那就……”
楊應麒道:“他為何不和你們一起走?”
趙登道:“我本要拖趙大人一起走但他說若沒個人留下周旋地道口多半很快會被現我們逃也逃不遠。趙大人又說他多半己被跟蹤的人看見相貌若他不在遼人也會起疑所以……”說到這里喉音哽咽。
楊應麒嘆道:“沒想到他如此俠氣。后來呢’遼人害了他沒有?”
趙登道:“我們從地道逸出后躲在暗處見遼人綁了他回衙想來還未遇害。我們也不敢多看循小路跑到備用據點路上經過李府附近但見耀天多半李處溫也出事了。我和程亮還沒到達備用據點便差點被人現。當時形勢頗亂有些地方傳來刀兵相格之聲想來是李處溫的人在抵抗。我想燕京內部己無鴿書可用不如趁早偷出城來到塘沽報知否則等遼人平定局面全城戒備再要出城可就難了。當下我和程亮商議:一個留下通知城內其他密子潛伏勿動一個回塘沽報信。那時剛好有一隊兵馬驅趕著百姓沖向尚未合起的西門我冒險混在那群百姓中逃了出來出城后脫了人群尋覓路上雖有磨難但幸而有驚無險一路輾轉到了塘沽。”
楊應麒心道:“這次主據點一出事整個燕京的密子就都有些亂了看來我們的諜報系統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當下安慰了趙登一會說道:“趙觀的事情我會再想辦法希望遼人還沒害了他。”
趙登驚喜道:“七將軍能救趙大人?”
楊應麒道:“我這便給二哥一道鴿書讓他代表大哥知會蕭妃就說我們愿出錢把趙觀贖回來。”
趙登驚道:“這樣我們的來歷不就暴露了?”
楊應麒淡淡道:“這個不要緊按如今的形勢我們并不怕北遼知道我們在打他們的主意。再說趙觀是為漢部舍身犯險咱們不能負他。”
趙登一聽泣道:“七將軍……這……我……不負!不負!”他雖因激動而難以成聲但從此愿誓死相報的意思旁人卻也都明白了。
鄧肅收到塘沽方面的書信后怕劇變再起便在邊境稍作逗留。兩天后西北捷訊傳來:易州歸降了鄧肅大喜心想事不宜遲便換上契丹人服飾到涿州自稱易州來的軍吏奉命求見郭藥師。
郭藥師早聽說易州降了高鳳和他守地既近又都是漢人其中一個變節另一個所受沖擊之大不言而喻這時聽說高鳳的使者求見心中一凜命人把鄧肅帶到密室親訊。
鄧肅一進門郭藥師便拔刀冷笑道:“好個奸細竟敢到我涿州來自投羅網且留下頭來。”
鄧肅見他如此反而笑道:“蒺藜山之戰郭將軍逃得好快以二將軍、六將軍用兵之神競也沒把郭將軍拿住佩服佩服。”
蒺藜山之戰是常勝軍(當時還叫怨軍)與漢部第一次交鋒那一戰郭藥師敗得極慘差點就萬劫不復所以這時聽鄧肅提起馬上臉色一變喝道:“你是什么人?敢來這里胡說八道。”
鄧肅笑道:“在下遼口參軍鄧肅奉了二將軍將令來問郭將軍幾句話。”
郭藥師冷笑道:“曹……曹某人也來了么?”
鄧肅道:“塘沽之戰以八百人全勝耶律大石數千兵馬郭將軍認為是誰的手段?”
郭藥師驚道:“但曹某人不是在榆關外邊么?怎么會跑到塘沽來?”
鄧肅笑道:“此等軍情恕不能奉告。”
郭藥師哼了一聲道:“曹某人要你來說什么事情?”
鄧肅道:“二將軍要我來問郭將軍是要與他為友還是與他為敵。”
郭藥師問道:“為友如何?為敵又如何?”
鄧肅笑道:“若是為敵那便簡單了郭將軍將我頭顱斬下送往塘沽便是。如今漢部有精銳萬人眼下就駐扎在榆關外面郭將軍認為以張覺之才是否擋得住五將軍的鐵騎?又有二將軍麾下精銳萬人己經進入塘沽只要大宋兵旗一指馬上響應直指析津府。不知耶律大石、蕭干還有多少人馬是否擋得住二將軍的攻勢?眼下耶律淳己死北遼之勢危若懸卵明眼人誰看不出來?郭將軍若不想為契丹異族殉葬還是早作打算的好。”
上次白溝一戰之后遼人己頗看不起宋軍但郭藥師對曹廣弼仍極為忌憚。剛才鄧肅這段話中半真半假比如曹廣弼并不在塘沽榆關外漢部駐軍也不是由阿魯蠻統領兩部人馬也絕無“萬人”之數。但聽在郭藥師耳中卻似漢部正傾國來與大宋夾攻燕京一般。他想起曹廣弼、蕭鐵奴等人用兵之狠辣心中暗懷驚懼問道:“若是為友是要我投奔漢部么?嘿嘿要我投奔漢部還不如到西京去投奔金主折某人在大金也是人下之人我豈能與他為臣?”
鄧肅聽到“人下之人”。語心頭一震臉上卻不動聲色笑道:“不然。投奔金主對郭將軍來說也未必是最好的打算。”
郭藥師道:“哦?”
鄧肅道:“如今大金國勢方雄郭將軍前往依附國主未必會如何重視。為郭將軍計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郭藥師道:“大宋?”
“不錯。”鄧肅道:“大宋坐有中原之地國力雄渾。白溝雖敗未傷根本。但就眼前而論則氣勢頗沮。若郭將軍前往依附大宋天子必然厚待屆時高官厚祿唾手可得拜將封侯旦夕可期。而且背靠大宋大有進退之余地豈不遠勝在一個寡婦手底下朝不保夕?”
郭藥師哼了一聲道:“你究竟是為大金來說我?還是為大宋來說我?”
鄧肅微笑道:“據海上之盟燕京當歸大宋。如今兩國交好我漢部只求契丹早滅燕京早平郭將軍歸金歸宋于我部都無分別。”
郭藥師冷笑道:“我看是折彥沖怕我歸了大金與他爭功。”
鄧肅哈哈一笑道:“郭將軍若要這般想那也無妨。”
郭藥師正自沉吟忽然屬下入報:“蕭都統來了。”
郭藥師大驚對鄧肅道:“請少待。”示意屬下看好鄧肅便疾步奔了出去過了半日才回來。
鄧肅看他臉色不善問道:“是蕭干來了么?可是要奪將軍兵權?”
郭藥師哈哈笑道:“奪我兵權?他帶著一小隊人馬便能奪我兵權’嘿他是代太后來賞賜我的。”
鄧肅道:“蕭妃若是真心賞賜將軍何必讓蕭干來?派一個內侍便可。今番蕭干來分明是見李處溫謀反高鳳降宋便懷疑上了郭將軍。只是他們一時間來不及調動大軍這才讓蕭干前來賞賜——名為賞賜實為督警要郭將軍不敢妄動。但郭將軍若真被他嚇住嘿嘿只怕不出三日耶律大石的大軍便要兵臨范陽到時耶律大石命將軍交出兵權不知將軍是交還是不交?”
郭藥師被鄧肅說中最怕的事情臉上忍不住顯出不自然來鄧肅見狀趁熱打鐵問:“蕭干走了沒有?”
郭藥師略一遲疑道:“走了。”
鄧肅道:“他來得這樣突然又走得這么急顯然是對郭將軍極不信任來得突然是要讓郭將軍措手不及;走得急忙是怕郭將軍反噬。如今局勢己如此明朗郭將軍再不決定難道真要等耶律大石來到再任人宰割么?”說到后來聲音提高有如斥責。
郭藥師卻不見怪反而道:“如今待要降金卻隔著燕京;待要歸宋卻又沒個牽線的人。我出身低賤只怕南朝皇帝未必樂意善待我。”
鄧肅笑道:“那郭將軍可就錯了。”取出童貫手札道:“郭將軍看這是什么。”
郭藥師接過他于文字上水平甚淺但那個大印還是看得懂的不由得大喜道:“原來童太師早有招撫之意鄧大人怎么不早說。”
鄧肅微笑道:“然則郭將軍的意思是……”
郭藥師道:“還請劉大帥趕緊拔軍北上郭藥師在涿州城下相迎。”
鄧肅道:“郭將軍可不要是詐降。”
郭藥師憤然道:“這是什么話也罷郭藥師妻小就在城中若鄧大人不信便攜了回雄州以證本將誠意。”
鄧肅道:“不然。鄧某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劉大帥大兵未必在一二日內能到若耶律大石大軍早一步到達涿州豈非陷郭將軍于重圍之中?為今之計莫如盡拆涿州各寨城防然后將軍領兵南下歸附。等南朝大軍北上如風行草上所至披靡。而郭將軍歸宋之意不表自明童太師、劉大帥也不至有疑它之意且將軍也不需擔心耶律大石、蕭干之徒興師問難。區區之謀將軍以為如何?”
郭藥師思慮半晌以刀斫幾道:“好就這么辦。”
第二日郭藥師便偕其偏將甄五臣等擁所部八千人來降。童貫大喜以聞宋廷。趙佶聽說“燕地漢軍闔軍來歸”不由得喜上眉梢詔授郭藥師恩州觀察使以兵隸劉延慶。
常勝軍這一投降猶如在燕京地區引了一場地震不但燕京上下人心思變連蕭太后都坐立不安。
鄧肅回到塘沽后楊應麒松了一口氣道:“好了好了這下差不多了。志宏南北奔波可感疲累?”
鄧肅笑道:“勞而有功哪里會累?七將軍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吩咐要我去跑腿?”
楊應麒笑道:“你不累便好。如今常勝軍一降燕京上下必然驚駭我想你再去跑一趟促蕭妃投降。”
鄧肅沉吟道:“遼人會乖乖把燕京交出來?”
楊應麒道:“他們肯乖乖投降自然最好。不過我看他們沒那么順從。所以事情還是得作兩算。一邊勸降一邊進兵。”
鄧肅道:“只是我如今乃是漢部之臣去為大宋招降卻有些不妥。”
楊應麒點頭道:“確實有些不妥。嗯若是有個能干的宋臣在這里就好了。”
他話才出口幕僚便來報道:“大宋派馬擴來求見四將軍七將軍是否要見他一見?”
楊應麒笑道:“來得巧了來得巧了。”
鄧肅道:“卻不知馬擴此來所為何事。”
楊應麒笑道:“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鄧肅從楊應麒處出快馬奔到碼頭上了歐陽適的座船。他讓門衛官且不稟報進入艙中躲在后艙要聽馬擴來干什么。才在后艙站定便聽歐陽適冷笑道:“人家都說鳥盡弓蕺兔死狗烹。如今鳥還沒打下來兔子也還活蹦亂跳你們就要藏弓烹狗不嫌太快了么?”
鄧肅聽歐陽適話里有刺愣了一下心道:“四將軍好像很不高興的樣子是馬擴說錯話了么?”酎心聽了一陣才明白過來。(全本):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