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戎

第二五零章 大勝利的背后(下)

邊戎第二五零章大勝利的背后(下)_wbshuku

第二五零章大勝利的背后(下)

第二五零章大勝利的背后(下)

就在漢軍顯得激情昂揚的同時,兩河地區的金軍卻表現出罕見的軟弱!一支位于相州附近的義軍按耐不住對金軍在漳水岸邊的據點進行了試探性的攻擊,這次攻擊竟然順利得有些異常,這個原以為至少會有三千人的據點竟然只有兩百多人!不但人數少、士氣低,而且這些兵將的武器也明顯陳舊腐爛!

“難道金兵的補給跟不上了?”

沒錯!自從折彥沖回到遼南后,漢部便切斷了對金軍的兵器供應,由于幾年來對漢部兵器供應的過分依賴,這時金國內部兵器制造業已嚴重萎縮,所以如果金軍在兵器供應上出現困難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

宗潁在給曹廣弼、楊開遠的信中表明了自己的推測:金軍可能繞過遼西走廊,從中京道北邊向會寧老家增援,由于兵力和物資的大規模調轉,所以他們在燕云與河北才呈現出眼前的空虛狀態!最后,宗潁斷言:北伐之戰必須立刻進行!這不但關系到中原漢軍的士氣問題,更關系到和東北的戰局配合問題。

之前折彥沖等之所以主張在中原進行防守反擊的策略,是因為折彥沖推測宗翰、宗輔不會選擇疲于奔命的千里赴援,而會對河東、塘沽和山東發動大規模攻擊,以“圍魏救趙”的策略來逼迫折彥沖抽回進攻會寧的力量。

折彥沖的這種預測很符合宗翰的性格和用兵習慣,宗輔的為人也許會更加謹慎些,可東路軍畢竟是宗望從阿骨打手里接過來的,所以這支軍隊的意志不可避免會受到這兩個以奇險兵法聞名于世的強者的影響。正因如此,當初與會的軍方首腦才會認同折彥沖的布置,可現在看來,形勢的發展似乎并非如此!

“大將軍也許料錯了!”宗潁認為:“宗翰和宗輔并沒有發動大攻擊,反而是在收縮兵力!”如果這樣的話,那中原漢軍就不應該消極防守,而應該主動進擊了!因為在東北和中原這兩大戰場里面,金漢雙方不但是在搶奪地盤,更是在搶奪時間:誰有力量在一個戰場先一步取得全面勝利,便能調動兵力增援另一個戰場取得最后的勝利!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宗翰和宗輔到底在打什么主意?他們真的已經千里赴援會寧了么?如果那樣中原三大軍勢就得趕緊動手了!否則就相當于讓折彥沖單獨在東北承受金軍三大部的聯手重壓!那東北的漢軍就危險了!

不過,楊開遠對這個問題依然持保守意見,可是由于三大巨頭沒有達成共識,所以漢軍高層便沒有明確的嚴命讓各路軍隊不許出擊。先前在漳水岸邊取得的勝利鼓舞了漢軍在河北的無數兵將!太行山的義軍首先冒險出擊,出人意料地占領了邯鄲!

“金軍在兩河果然空虛!”

“他們一定往東北赴援去了!”

“趕緊行動!收復兩河!收復燕云!”

熱情高漲的義軍既欺金軍勢弱,又希望建立不世奇功成為新漢政權的開國功臣,所以人人奮進!短短一個月內,便有九支義軍隊伍先后向北方開進,宗潁擔心他們成為孤軍,忙令劉锜引兵為援。

這樣一來,齊魯軍雖然還沒有宣布北伐,但實際的行動卻已經在北進了!尤其是作為急先鋒的義軍隊伍,沖在最前面的竟已深入敵境三百余里!

局勢發展到這個份上,為了避免齊魯軍勢單獨作戰,河東方面的軍勢也不能不響應了。

曹廣弼終于也行動了!

曹廣弼雖然沒有向折彥沖正式要求中原方面的全面指揮權力,但作為在中原軍隊和在漢部軍隊都有很高威望的軍方巨頭,他一發出準備配合東北軍勢進攻的照會,不但河東諸將聞訊歡呼,連齊魯軍團也為之振奮!

楊開遠在塘沽聽到消息后十分不滿,憤憤然對副手道:“二哥慮事向來周全,這次怎么如此孟浪!”

塘沽守軍的性質和漢部的主力軍事系統一脈相承,對命令的執行和貫徹比齊魯軍團和河東軍團都通透,楊開遠將軍方高層的既定方略傳達下去,下面的兵將便不會有過多過雜的反應,更不會因為不許出兵的命令而像剛剛歸附的義軍那樣軍心動搖。也正因為塘沽守軍沒有這樣的情況,所以楊開遠對宗潁的顧慮沒有曹廣弼那樣感同身受。可以說楊開遠作出和曹廣弼不同的判斷不但和他的才能有關,也和他所處的環境有關。

可是楊開遠也知道,既然宗潁早有大舉進攻的欲望,而曹廣弼又打算配合,那自己便唯有配合他們的行動了。

當然,要辦這么大的事情,楊開遠和宗潁都會知會遠在東北的楊應麒和折彥沖。楊應麒收到消息時齊魯軍團其實已經在行動了,遠在遼陽府的他大吃一驚,一邊將消息轉給正在攻打黃龍府的折彥沖,一邊以樞密身份警告楊開遠和宗潁不得異動!

可是宗潁還是抵受不住兵將們思戰的熱情,在收到楊應麒警告之后,仍以兵機從權為由發動進攻,河東的軍勢也同時行動!而沖在最前面的,正是各支熱情澎湃的義軍!

“這樣真的可以么?”劉锜和徐文在大名府會師之后有些懷疑地說。

徐文道:“這次的事情,我也覺得會有些問題,但宗潁畢竟是本軍主帥,再說曹帥也已經發動進攻,如今我們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劉锜道:“這次北進我們是進攻的一方,但我卻總覺得我們其實很被動。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久王宣也帶領部隊趕上來會師,三支隊伍合在一起,軍容大壯!連劉锜、徐文也都感到振奮。這時搶在前頭的義軍已連下數城,趙、劉、王三人畢竟都是武將,在這樣的勝利鼓舞下也都忍不住熱血沸騰,三軍不甘人后,次第進發,先后收復了相州、磁州、洺州、趙州,直抵真定城下。而王彥也幾乎在同時將銀術可從遼州趕到平定軍,再從平定軍趕到雁門!自此,河東軍團和齊魯軍團便連接起來,兩河除了真定、雁門以外幾乎全部收復!中原軍勢這樣神速的進兵速度,幾乎可以媲美折彥沖在東北的戰果,甚至猶有過之!

新漢政權在東北和兩河的連續大勝震驚了全天下,無論是南宋政權還是西夏政權都為之驚懼,金軍仍然滯留在陜西的婁室部也趕在后路被截斷之前被迫撤退往云中,陜西守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光復了陜西全境!

進攻啊!進攻啊!

十幾支義軍趁著勝利不斷向燕云地區涌去,其中一部甚至包圍了位于真定后方的易州!

進攻啊!進攻啊!

在舊宋政權下窩囊已久的兵將們覺得大大出氣了!因為他們終于把戰場重新推到了宋遼舊疆以北了!

仗打到這里,宗潁終于松了一口氣,認為這次賭對了!

華元一六八零年的最后一個月里,齊魯軍團諸路大軍畢集,劉锜取定州,王宣屯欒城。半個月后宗潁到達欒城,三路大軍合圍真定。與此同時,種彥崧和王彥也分別進逼云中。天下大多數人都覺得:金人之滅指日可待了!

票票!別忘了投票啊!

阿菩自制水印:本書/html/bookAbout.htmbid10844: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