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不易39進皇宮上_wbshuku
39進皇宮上
39進皇宮上
鈴蘭和唐一笑一左一右的站在七王爺后面,她穿的是侍衛的服色,腰間還別了一把頗為沉重的彎刀。不錯,現在她的身份就是一個隨身侍衛。
不過哪有這種身材矮小神色慌亂哆哆嗦嗦的侍衛?
七王爺側頭瞟了他一眼,面沉如水的別開了臉。鈴蘭心里哀嚎,我也不知道唐一笑出的這種餿主意啊,本來以為只是躲在哪個僻靜角落里偷看呢,結果唐一笑給她換了一身侍衛服裝就這么正大光明的站在七王爺身后。左邊三米遠處就坐著皇帝和徳貴妃,下首是其他幾位高品級的妃子,對面就是六王爺,她能不嚇得腿肚子哆嗦么?想到此不由的又狠狠的瞪了旁邊的唐一笑一眼,然后被唐一笑無辜的瞪了回來,好像在說:你不一直都挺膽大的么?
他們所在的高臺是御花園的最高處,不遠處一片平坦寬闊的地方,十幾個宮裝麗人分列兩邊正在揮毫作畫,這是今日的考題,每個秀女畫一幅花卉圖,并且題一首詩在上面,三炷香內完成。
能坐到這里的秀女并不多,鈴蘭環視了一下沒有看見舒夢筠,想來是水平不夠之前就被刷下去了。子謠坐在左排最后一個,身穿杏潢色宮裝,頭戴金步搖,隱在一片金碧輝煌的人叢中顯得中規中矩毫不出眾。除此之外,她還認識的就是坐在右排第三個的寧澤瀾,她穿了一身桃紅色的宮裝,頭上帶著纏絲累珠寶蝦金釵,兩個碩大的明珠充作蝦眼,幾根拉絲的蝦須點點顫顫,很是活潑。時間還未到,寧澤瀾已經第一個放下筆,興奮的左顧右盼的張望。
三炷香的時間并不長,不一會兒監時太監宣布時間到了。崇禧帝發話讓大家不用拘束,誰畫好了誰先呈上來。下首的秀女們互相望了數眼,大多不愿第一個上前。只有寧澤瀾躍躍欲試,第一個走上前來行了一禮:“民女右都御史寧家澤瀾獻畫,祝皇上福壽萬年,貴妃娘娘青春永駐!”旁邊早有兩個小太監持畫徐徐展開,任臺上人觀看。
只間三尺長的雪浪紙上入眼之處是大片大片翠綠生香的荷葉,用的是工筆,荷葉的脈絡清晰可見,上面的水珠也都晶瑩剔透,栩栩如生,正中間最大的荷葉上趴著一只可愛的青蛙,左右兩邊是兩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一白一紅,搖曳生姿。青蛙身朝左而頭朝右,似是左顧右盼難以做出決定,不知道該跳向那朵花才好。整張畫用了多種深深淺淺的綠色,卻層次分明,絲毫不亂,足以顯示畫者功力非凡。
旁邊太監已將左上角的題詩讀出:
有蛙無花無顏色,
有花無蛙太寂寞。
一蛙兩花正正好,
可憐小蛙費琢磨。
話音剛落,臺上便響起幾聲抑制不住的笑聲。鈴蘭也是嘴角抽搐:Q版的蛙,打油詩風,很好很好,寧小姑娘很有膽識意趣。
連崇喜帝也忍不住笑了,和藹的問道:“你是如何想到這么畫的?”
“回萬歲,”寧澤瀾抬著臉興奮的解釋道:“這是民女去年在后院湖中親眼看到的情形,覺得那青蛙很是可愛,心中喜歡,就畫了出來。陛下也覺得有意思么?”
“好、好,很有意思。賞!”早有太監將準備好的御制堆紗宮花一支拿來送到寧澤瀾面前,寧澤瀾叩謝了圣恩后開心的退回座位。
有了寧澤瀾的帶頭,席間緊張的氣氛消散了很多,陸續有些秀女也都獻上自己的畫作,鈴蘭著意看去,大多都是工筆的牡丹芍藥等吉祥富貴之花,題詩也以吉祥話居多。美則美矣,但是不免有落入俗套之嫌。
恰恰過了五六個人,有一個宮裝女子款款而來,翩然一禮:“民女舞陽候薛家丹菡獻墨,恭祝吾皇萬歲萬福,娘娘千歲金安!”她的聲音如乳鶯出谷,婉轉清麗,人如芝蘭玉樹,熠熠光華,場內頓時靜了下來。
太監徐徐展開她的畫作,只見紙上從左到右均勻分成三份,竟是三幅畫。
左首第一幅是雪壓紅梅,峰巒起伏的山上紅梅花肆意的怒放,點點白雪壓在虬曲有力的老枝上,和紅梅花相映成趣,顯得高風亮節極有氣勢;第二幅則是江邊粉梅,遠遠望去云蒸霞蔚,恰如一片錦云遮在江水之上,隱隱還可見梅下江邊還有游人往來,顯得生機勃勃溫暖明麗;第三幅則是窗前白梅,乃是近景,圓月型的雕花窗戶里,露出仕女半側的臉,對著窗外一株白梅默默出神,顯得靜謐清幽引人遐想。整幅畫從左到右,視角由遠及近,顏色由濃轉淡,意境也依次由激烈轉為平和,過渡自然,一氣呵成。
早有太監將題詩朗然讀出:
無論云峰與江邊,
處處風光盡鮮妍。
不求人夸報春早,
遍灑春/色至人間。
畫好,詩好,意境好,構思更高妙。高臺上眾人各個露出訝然的神色,就連七王爺也不禁對著畫和人多看了幾眼。
“好!”崇喜帝拈須微笑:“立意高遠,才思獨具,堪稱佳作!”
“薛家可謂人才代出。”徳貴妃也在一旁湊趣:“當年先皇后便是詩書畫皆精,更兼才思敏捷不同于常人,故博得京城第一貴女的稱號。今日一見薛姑娘的人和詩畫,亦是心思清雅卓而不同之人,可謂雛鳳清于老鳳聲了。皇上,我看著丹菡甚是喜愛,不如將您前個兒賞我的黃玉鳳紋玉佩轉贈給薛家姑娘可否?”
在座的人都是心念一動,潢色是皇家的專屬顏色,故而玉里面也以黃玉最為尊貴,黃玉出產較少,大塊可供雕琢的更少,這鳳紋玉佩,端的是罕見的極品。徳貴妃賞下這么尊貴的東西,似乎是看上薛家姑娘了。
“既然給了你還是留著吧,宮里難道只有那一件好東西不成。”崇禧帝輕輕一言帶開了話題,“來人,將上書房那柄明潢色的鑲金云紋玉如意拿來賜給薛姑娘。”早有小太監快步去取東西。薛丹菡垂首謝恩后退下。
有了薛丹菡的詩畫做對比,余下再交上來的詩畫也就很一般了,堪堪又看了四五個,只聽太監稟報說:“皇上,這是最后一個了。”
鈴蘭打起精神看去,只見子謠屏氣凝神上得前來,垂首施禮:“民女俞子謠恭祝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貴妃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中規中矩,和她的衣飾一樣。
崇喜帝溫和的點點頭,兩邊太監將畫展開,大家不禁咦了一聲。
畫面上是一個百花園,不過在大朵的艷麗花卉之間,是一大片一大片潔白的鐘形小花,雖然細小,卻也爆發出勃勃的生機,如云霞,似輕霧,像初雪,繁復茂密,燦爛之極。徳貴妃問道:“這是什么花?”
子謠恭謹的回到:“回娘娘,這是鈴蘭花。鈴蘭,又名君影草,山谷百合。花開時倒垂如鐘狀,花朵乳白色懸垂若鈴串,一莖著花六至十朵,故名鈴蘭。常見于山谷野地,是個極普通的草野之花。但花開時瑩潔精雅,香韻芬芳,盈盈浮動,幽沁肺腑。自有一股風流之態。”
崇喜帝點點頭,旁邊太監朗聲將題詩讀了出來:
鈴蘭生名園,
寂寞開無主。
縱然身微賤,
不隨百花舞。
說真的,子謠的畫工詩作算不上最好的,但是在場之人看過之后均默默不語,好似被勾起一腔心事。在座的人誰沒有命運低微的時候?誰沒有經過人生的低谷?誰沒有像鈴蘭花一樣默默無聞仰望滿園□的時候呢?
崇喜帝默然良久,輕輕問道:“俞子謠?”
“民女在!”
“何以想起畫鈴蘭?”
“民女幼時也喜牡丹芍藥等名貴花種,不過為父守孝時居于鄉下,反覺得鈴蘭這類小花更讓人心情平靜,舒憂解悶。故而斗膽將其入畫。”
“我記得你父親生前是工部四品給事中吧?”
“是!”
“汝父故去后,家中過的可好?”
“回皇上,家中一切安好。父母故去后臣女與兄長扶靈至鄉下。家中自有田地可耕種,有詩書可頌讀,有真心之友可清談,些許人情冷暖,于臣女家人無礙。”
“平日里在家都做些什么?”
“侍奉祖母,協理家事,閑來便做做女紅。”
“女紅?可有繡品呈上?”
子謠解□側的一個香囊遞給太監,這不是從鈴蘭那里拿的梅花香囊,但卻是仿著那種手法繡的,雨后天晴的底色,繡著的正是鈴蘭花。崇喜帝握在手中看了良久,沉聲道:“賞!”
作者有話要說:鈴蘭能混進皇宮確實狗血了點,但是大家都是來看言情的,無需深究,權當輕松歡樂一下。這文本身有點沉重,權當放松片刻。想想自己是皇帝,風和日麗,滿園春/色,下面坐著無數環肥燕瘦各有千秋的麗人供你挑選品評,是不是很爽的感覺?
春/色這個詞都要過濾,我真是無語了。:wbsh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