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1987

第110章 欠人情

第110章欠人情_逆襲1987_都市小說_螞蟻文學

第110章欠人情

第110章欠人情←→:

聽到耿文揚在電話上態度誠懇地連連認錯,甘若蘭禁不住噗嗤笑道:“你這人,幾天不見怎么變得這么油嘴滑舌了?”

耿文揚嘆氣道:“還不是被逼的?惠民批發市場項目本來在資金上就緊緊巴巴,耀南輝煌的人又來把門給堵了。你不知道,當時愁的我求助無門啊。”

“想干點實事本來就不容易的。”甘若蘭深有同感道:“你別灰心,一定要堅持下去呀!”

“哦,對了!”甘若蘭笑道:“俞虹給我寫信了,她已經收到濱海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了,專業也是她想去的電子工程。”

“是嗎?太好了!”耿文揚也替她高興道:“恭喜她實現了自己的大學夢。”

甘若蘭道:“信里說這次要不是你幫了她,她連高考都參加不了,更不用說被濱海大學錄取了。”

“小事一樁。”耿文揚謙虛道:“她是你的朋友,我撞見了肯定要幫的。”

“對你是小事,對她來說是改變一生命運的大事。”甘若蘭嘻嘻笑道:“她說你是他的大救星,好像喜歡上你了呢。”

“別!別!”耿文揚苦笑道:“人家是大學生,我可配不上。”

“怎么配不上?”甘若蘭壞笑道:“你要是真喜歡她,我可以幫你們倆做媒。”

“我真沒這種想法。”耿文揚急急辯解道:“我要是真想找,干嘛不找你,非要去找她呢?”

此話一出,倆人頓時都愣住了!

甘若蘭心道:“這是表白嗎?也太隨便了吧?而且我們倆相互間的了解還遠沒有到成為男女朋友的程度,他怎么能突然說這種話?”

耿文揚心道:“NND,我一個四十多歲的大叔,怎么可能喜歡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姑娘?真要是急著找女人,我干嘛不去找善解人意成熟性感的惠姐?”

兩人尷尬的同時,周圍的空氣好像也跟著靜止下來。

耿文揚知道自己說錯了話,回過神來后趕緊解釋道:“不!我不想找你……哎呀,也不對!我的意思是……呃……這個……。”

耿文揚越解釋越混亂,急的他抓耳撓腮不知道該說什么為好,眼看著就要暴走!

甘若蘭聽著話筒里的聲音,幾乎能想象得出他的囧態,嘻嘻笑道:“別解釋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你明白了?你真明白了嗎?”

甘若蘭輕笑道:“我真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不想跟俞虹超越朋友的關系。”

耿文揚聽罷松了口氣道:“剛才是我說錯了話,你可千萬別生氣啊。”

“我沒生氣,不過呢……”甘若蘭故意拖了個長調道:“既然我幫了你的大忙,你怎么謝謝我呢?”

“嗯……我請你吃飯?”

“沒意思,吃頓飯能花幾個錢?”

“我給你買禮物?”

“太俗!況且你買的東西我不一定喜歡。”

“那……我直接給你錢吧?”

“呸!誰稀罕你的臭錢?我要你的錢干嘛?”

耿文揚見她突然變得刁蠻起來,盡管他對女人善變的習性并不陌生,但一時半會兒卻也想不出可以令她滿意的法子,只得無奈道:“那你說想要我怎么謝你?”

“這樣吧……”甘若蘭道:“我們這邊老百姓比較窮,孩子們上學的條件摻一些,你能不能……”

“我明白了!”耿文揚搶先道:“我買些文具和書包送過去。”

甘若蘭笑道:“已經有人送過了文具了。我就想著,你能不能捐點舊衣服鞋子什么的,好讓他們冬天穿暖和點。”

甘若蘭的想法倒是出于好意,可惜現在是八十年代末,城市老百姓生活也并不怎么富裕,靠他們捐恐怕捐不了多少。

耿文揚心念一閃道:“干脆這樣吧。我給學生每人捐上兩套校服,外加配套的鞋子,你看怎么樣?”

“哎呀,這個主意好!”甘若蘭拍手稱贊道:“還是你的主意多,謝謝了!”

“你讓人把學生衣服的尺寸、鞋子的號碼,還有人數都統計好寄給我。我派人采購全了給你送過去。”

兩人各取所需皆大歡喜,耿文揚扣上電話后暗道:“甘若蘭這個小姑娘好神秘啊!既然她有甘耀南這層關系,為什么不在舒適繁華的市區找個工作,非要去窮困偏遠的九仙鎮受罪?真是奇哉怪也!”

耀南輝煌的人來勢洶洶去也匆匆,一晚上的功夫便撤了個干干凈凈。閔惠和胥家磨坊村的眾人雖然鬧不清是怎么回事,但最終都猜測大概是耿文揚找了關系使了勁的緣故。

鄭柏生苦著臉正在絞盡腦汁尋找著門路,堵路的難題卻在一夜間煙消云散。得到消息的他詫異的同時,立即想到是耿文揚托人打通了關系。

“文揚,是不是你找人說了情?”他忍不住問道。

耿文揚笑道:“師兄,這你就別打聽了,反正咱們的項目能繼續往下進行就行。”

耿文揚越這么說,鄭柏生越是好奇,心里暗道:“文揚是普通工人家庭出身,也沒聽說他有什么當大官的親戚,怎么能在一夜之間就把這個棘手的問題給解決了呢?”

他越是好奇,心里面越是有懼意:“看來文揚背后另有高人指點,人家并不是靠著我才能做大做強。以后我還得對他高看上一眼,省得稀里糊涂搞壞了關系。”

阻礙一去,站南惠民商品批發市場的建設現場的進度迅速提升。鑒于閔惠解決不了現場施工遇到的問題,每次都要打電話征求他的主意,耿文揚便親自駐扎在批發市場,隨時監督和催促現場建設的進展情況。

經過一個多月加班加點的趕工,現場已經隱約可見商品批發市場建成后的雛形。

耿文揚剛剛緩了口氣,意外接到了莊曉夢從港島打來的電話:“文揚,這段時間我忙著適應這里的工作和生活,沒顧得上跟你聯系,你最近過得怎么樣?”

“還行吧,整天就是忙。”耿文揚關心道:“姐,你在那邊現在主要做什么?”

莊曉夢道:“我現在大姨的公司做實習生,也算是一個學習過程吧。她這里跟咱們那邊不一樣,工作節奏非常快,而且對外語水平要求很高。我……有點不大適應。”

初到一個地方,新鮮感褪去后更多的則是與原來習慣沖突后的不適應感,這也是融入當地生活前必須克服的一個階段。

耿文揚勸解道:“沒什么大不了的。資本主義社會嘛,當然要對雇員的勞動力盡可能地進行壓榨,最大限度獲取到剩余價值。”

“他們的節奏快,你就調整工作習慣跟上就行。”耿文揚分析道:“至于外語那就更好辦了,語言只有在使用它的環境中學習的最快。平時你大膽地多聽多練,不要怕說錯,時間長了你就能跟得上了。”

耿文揚勸解了一番后,莊曉夢的心結慢慢打開。她長出了一口氣道:“文揚,你要是也能來就好了!每次我遇到難題都是找你,而且你都有解決的辦法。”

耿文揚笑著鼓勵道:“姐,求人不如求己!身在異鄉,只有自己才是最為可靠的依仗,你說是吧?”:mayiwsk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