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狩江山

正文 第三百四十三節 滿目悲涼

正文第三百四十三節滿目悲涼_巡狩江山_穿越小說_螞蟻文學

正文第三百四十三節滿目悲涼

正文第三百四十三節滿目悲涼←→:

下渡府的立國大典,以各種形式飛快的向天下各地傳播。如今的段瑯早已名震天下,他的登基稱帝可以說是順理成章。但令人震驚的是張如明與李建山的職權,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皇權與朝堂政令的認知。

應守山一行,離開下渡府之后立即兵分兩路。一路去墨蘭城取回恩師遺骨,而應守山則是只帶了兩名隨從快速返回烏陵關。他沒有被剛剛建立的大歷國表面祥和所迷惑,反而是內心里有了更深一層的危機感。特別是段瑯宣布成立了歷都城訓練大營,應守山就知道段瑯并沒有精簡兵源恢復建設之意。這就說明,段瑯正積蓄著力量,等待著復仇的那一日。應守山必須盡快返回國內加以對應,否則在不久的將來,南平必然阻擋不住大歷國鐵騎的腳步。

應守山的靈光一現,讓他躲過了一次截殺。待崔志亮集結完兵馬輜重出城之時,已經是兩日后的事情。而各地都府大員,更是陸陸續續分批離開了下渡府。身為親王掌印相國之位的李建山,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召見了這些都府大員。對于那些沒有遭到戰火牽連的城池,李建山毫不客氣的進行了壓榨。他必須要擠出一定的錢財與糧草,用于遭受破壞的城池郡府恢復生計。

十日之后,天下各國也都通過各自的渠道得知了大歷國的國制模式。對于各國君王來說,段瑯此舉簡直是自掘墳墓。在他們眼里,如此的國制模式,根本就長久不了。甚至說,到了二代君王登基之前,就有可能引發一場權利之爭。到時候,不用外敵入侵,大歷國自己就會亂起來。但是對于各國朝臣來說,大歷國的國制模式讓他們又是羨慕又是嫉妒。

已經身在西越邊關重地的陸慕,看到消息之后也是感慨不已。幾年前他在歷都城剛見到段瑯之時,那時候的段瑯給他的印象只不過是一名能征善戰的戰將。如今六七年過去,段瑯卻黃袍加身一統大夏。反觀他們這些人,一個個都成了段瑯登基之路上的墊腳石。當年西越戰神韓平子戰敗,成就了段瑯在大夏軍中的地位。他們利用反間計分裂大夏君臣,更是為段瑯今日稱帝創立了機會。

陸慕不禁哀嘆一聲,他忽然覺得自己根本不應該稱為段瑯的對手,段瑯今日的輝煌,可以說完全是他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他向國主周忠德諫言趁君臣之亂侵占大夏,或許段瑯不會這么快就坐上皇位。

“都督大人,您為何連連嘆息,難道又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傳來?”陸慕身邊的一名參將看著他不斷嘆息,疑惑的問道。

陸慕沒有回答,只是把剛剛收到的消息碟文遞了過去。參謀將軍看完之后,頗為震驚的瞪大了雙目。

“都督大人,段瑯此舉,簡直是分割了皇權。他這樣做,難道就不怕日后江山不穩嗎?”

陸慕看了參謀將軍一眼,淡淡的說道,“身為臣子,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夠遇到一位明主。好在我主忠德陛下寬德仁厚,能夠聽取眾臣的意見,是一位難得之明君。但要是生不逢時遇到一位昏庸之君,那可就是天下萬民的災難。大歷國如此國制,看似權利分割相互恒制,卻能避免昏庸之人掌控天下。”

看著參謀將軍疑惑的表情,陸慕接著解釋道,“這段瑯非常聰明,那李建山看似位高權重,可他一旦治理不好天下,不必段瑯出面,那上官玄悟也不會答應他繼續執掌相位。天下政令是國之根基,治理的好,可以讓國家很快富強起來。治理的不好,也會讓這個國家很快的敗落下去。政令之權在所有國度都掌控在君王手里,相位只不過是君王政令的實施者。所以,即便是遇到昏庸之君,朝中臣子也無法改變君王的政令。大歷國的國制,卻改變了這種模式。李建山治理不好,可以換成其他人。而他段瑯,只需掌控軍權看到結果,并不需要親力親為。”

參謀將軍點了點頭,“只是這種有悖祖制傳統的國制,恐怕永遠也不會出現在咱們西越國了。”

陸慕眼中射出一道精光,厲聲說道,“住口,這樣的言論,以后不許再提。”

參謀將軍不禁打了個冷顫,馬上反應過來,這要是傳出去,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多謝都督大人提醒,末將不敢。”

陸慕點了點頭,讓帥帳中的眾人都下去,他想一個人清靜清靜。從陸慕得到的信息之中,其實最讓他感興趣的,就是段瑯成立的歷都城訓練大營。與應守山判斷的一樣,陸慕明白段瑯并非就此修生養息,他依然想著復仇。按說大歷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捉襟見肘的銀兩只能用于恢復民生。段瑯不但恢復了四大營制,更是成立一個訓練大營。這種行為基本上就是在告誡天下各國,他大歷國走的是強兵建國,而非以和平之舉宣告成立。

就在天下各國各地都在議論著大歷國的國制之時,段瑯與李建山等人,也正式離開下渡府。張如明李建山,帶著文武百官奔赴大歷國國都城陽府。如今的城陽府,正式更名為中都城。李建山準備把中都城擴建數倍,否則根本盛不下這么多的官員府邸。有些府邸,甚至只是劃了封地,暫時沒有銀兩來蓋這些樓臺官所。

段瑯與澹臺明月等人,則是帶著禁軍營去了京都。原本李建山不同意段瑯離開眾人,但一聽說是去弄銀兩,李建山巴不得他早點離開。現在李建山手中最缺的,就是銀兩。好在德光的行宮之中,啟出了不少,但也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用。

幾日之后,段瑯來到了曾經的大夏國都。面對蕭條不復往日的京都城,段瑯也是感慨萬千。現在的京都被更名為西京,根據龐剛等人的推舉,李建山讓賀連加來擔當西京首任府尹一職。由于西京的特殊性,一般人還真鎮不住此地的皇家之氣。而且還有一些老臣沒有離開京都,賀連加畢竟曾經擔任過六部重臣,由他來接管這座大都城,也是最合適不過。

段瑯沒有入住皇宮,賀連加也嫌棄敗落的皇宮不吉,干脆把曾經的兵部設為府衙官屬。安頓好澹臺摩立之后,段瑯等人來到了封禁的皇宮。留守的一名參將告知,宮中的宮女太監,經過挑選都送往了中都城,剩余的人員各自遣散。至于皇室成員,他們的兵馬到來之前早就跑光了。

封禁的皇宮重新被開啟,這才一月有余,宮中就落葉滿地,顯得幽靜而陰森。一眼望去,滿目悲涼,哪里還有往日的皇家之氣。段瑯不緊不慢的走過金鑾殿,穿過當年昱寧帝最喜歡入住的暖閣,最后在德隆的靜閣之前停了下來。

“月兒,如果以后咱們也入住這樣的深宮大院,你喜歡嗎?”段瑯輕聲問道。

“夫君,別忘了我從小就是在這種深宮長大的,如果能選擇,我更愿意過著安靜的田園生活。”

段瑯也是感慨的說道,“如果讓我在這種地方住一輩子,我寧愿不要這個皇位。”

“夫君,要不要進去看一眼?”

“算了,德隆這小子一身的晦氣,我可不想沾染。走,去看看皇家密庫。”

段瑯一行向后宮行去,別看段瑯曾經也是大夏國一人之下的重臣,但這后宮還是第一次進來。看著眼前精美的亭臺樓閣,段瑯不禁嘆道。

“唉!可惜了。回頭告訴賀連加,把皇宮清理一下,還是把它保留住吧。”

“我覺得更應該告知建山大哥,中都城的皇宮,可不要這么奢侈。”澹臺明月說道。

段瑯笑道,“他倒是想奢侈,可惜手中沒有銀兩。”

兩人說著,來到了密庫入口之處。看著眼前的假山,如果明月不說,恐怕沒人相信這里面還隱藏著如此重要的秘密。

“向天,命人打開它。”澹臺明月吩咐了一聲。

早已準備好的各種工具的兵衛們,頓時上前開啟了破壞模式。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隱蔽的第一道門戶被破開。為了安全起見,谷凡向天沒有讓段瑯進入,谷凡帶著一隊人馬,謹慎的走了進去。

不大一會兒,谷凡走了出來,“段帥,里面早已被破壞,密庫之中空無一物。”

段瑯點了點頭,其實他早已猜測到這種結果。德隆臨終之前,不會把這么多銀兩還留在京都。根據周伯搜集到的消息,京都皇室潰逃之前,由原先的二皇子德慶帶著那三十幾輛大車離開了京都。他們的去處,是北方一個叫軒輊郡的地方。根據周廣記所說,那里曾經是大夏開國帝后娘家祖地。看樣子,最后的大夏皇族是去了軒輊郡隱藏起來。

“走吧,這里已經沒有什么可留戀的地方了。”段瑯說道。

“怎么,不進去看一眼?”

“我又不想整出一個皇家密庫,沒必要欣賞這些。”

澹臺明月笑道,“這可不是一日所建,估計是經歷了幾代君王,才充實起這座皇家密庫。不看也好,建立密庫本身就是為了敗落之日。這種不祥之地,省的沾染了晦氣。”

段瑯一行離開了皇宮,對于這座曾經的輝煌之地,段瑯決定保留下來。以后不管是文臣武將來到西京之時,也能給眾人提個警醒。如若大歷國眾臣不作為,或許將來的某一天,他們的宮殿也會變得如此破落。

段瑯等人剛回到兵部官屬,就看到賀連加迎了上來,“陛下,有個人非要見你不可。”

段瑯一怔,故意調侃道,“老賀,我都是陛下了,可不是什么人想見就能見到的。”

賀連加向身后的大堂看了一眼,“此人我也不便阻攔。”

“誰?”段瑯疑惑的問道。

賀連加苦笑一下,“老翰林,王世渡!”

“他?他居然還在京都?”段瑯一聽,趕緊快步的向里面走去。

大堂之內,王世渡已經是銀發蒼蒼,甚至是躺在一個軟椅之上,被人抬進來的。如果賀連加不提,段瑯甚至都要把這位耿直的老家伙忘在了腦后。

“老翰林,沒想到您還在京都。”段瑯恭敬的走了過去。

王世渡顫巍巍的坐直了身子,虛弱的說道,“段瑯,如今我該尊稱您一聲陛下,還是該稱呼段將軍?”

“虛名而已,在您老面前不值一提,喊我段瑯即可。”

“能有如此胸襟,頗為出乎老朽的意料。老朽今日前來,可不是想討什么封賞,只是有個不情之請,還望段將軍能給老朽一點薄面。”

段瑯拱了拱手,“老翰林您客氣了,有什么吩咐您盡管說。當年于禁要把我和德隆留在京都之時,老翰林您可是挺身而出為我段瑯辯護,這份恩德段瑯一直記著呢。”

老翰林略微渾濁的眼神晃動了一下,“將軍此言,更讓老朽羞愧。老朽一聲著重筆墨,到頭來卻沒有教出一名可用之才,實在是汗顏。老朽知道段將軍肯定會來看看京都,所以留著一口氣等著將軍的到來。老朽別無他求,只求將軍日后能夠饒得德慶殿下一命。德慶不像德隆與德光,他沒有做過什么罪惡之事,只喜歡著書立傳。如今大夏已經是將軍的天下,老朽知道德慶不管躲藏在什么地方,終歸還是會被找到。老臣自建安帝時期入朝以來,與你祖父天涯也算是有過一段交往。還望將軍看在天涯掌令的面子上,給趙家皇室保留一點血脈吧。”

段瑯吃驚的看著王世渡,他沒想到這位堂堂的翰林首輔,居然會替二皇子德慶說情。不但如此,還抬出了他祖父段天涯。這種事,確實讓段瑯有些愕然。

“老翰林,看樣子德慶臨走之前,應該是找過您。既然老翰林如此說,我段瑯答應你。只要德慶肯歸還皇家密庫的銀兩,我段瑯既往不咎。”

王世渡抬起枯瘦的手,顫抖的拱了拱手,“老朽多謝了。”

“老人家,我覺得您還是去中都城吧,吳光照也要搬到那里,你們也好有個伴。”

王世渡嘆息了一聲,“多謝將軍好意,可惜啊,我已經搬不動了。大夏京都,將是老夫的埋骨之地。或許,這也是咱們最后的一面。希望將來,大歷國能夠永世昌盛,這也是老夫真心的祝福。”

“多謝老翰林,段瑯不會治理天下,但我會盡可能的減少民間疾苦。不管能不能讓大歷國昌盛,只要不留下罵名,我段瑯就安心了。”

老翰林枯瘦的臉頰上,露出了笑容。雖說他替大夏皇室感到惋惜,但段瑯能夠體諒天下的疾苦,看來也不失一位仁德之君。老翰林一生耿直清廉,但也絕非固執之輩。德隆的昏庸,讓他徹底對大夏失去了希望。如今新朝建立,老翰林唯有祝福,只希望百姓能夠富裕的生活下去。

王世渡了卻了最后的一份心愿,告辭返回了府邸。段瑯也沒有強求讓老翰林去中都城,只是告知賀連加多多照顧一些。

次日一早,段瑯率領禁軍營離開了曾經的大夏國都,直接奔赴軒輊郡城。如今大歷國百廢待興,他必須盡快把銀兩送到李建山的手里。

軒輊郡內,德慶皇子早已收到了大歷國成立的消息。與其他城池相比,整個大夏唯有軒輊郡一片哀嚎。新朝成立,預示著大夏徹底滅亡。他們這些皇室遺脈,一個個如喪考妣悲痛欲絕。但是德慶卻沒發現,另外一場厄運正在降臨。

劉書光得知段瑯登基,德隆已經駕崩,這位大夏最后的兵權重臣,也徹底的失去了信念。面對金山銀海,劉書光當即做出一個惡毒的決定。

就在段瑯兵馬到來的三日之前,劉書光下令血洗了軒輊郡。趙家皇室被斬盡殺絕,為了隱藏行蹤,劉書光不惜下令對郡城內的百姓進行大屠殺。

當段瑯到來之時,面對的只有令人震撼的慘狀。別說是皇室密庫的寶藏,郡城內甚至連一個完整的民房都看不到。劉書光不但下令屠城,更是一把火燒了這座偏僻的郡城。

段瑯帶著禁軍營肅穆而立,澹臺明月也是臉色有些微白。他們沒想到,戰事結束之后還能看到如此悲慘的場景。段瑯臉色異常嚴肅,當即召喚來空中的大飛,讓它火速趕回中都城,請阿朱周廣記等人前來軒輊郡。無論如何,段瑯也要找出真兇。即便不為皇家寶藏,段瑯也要為死去的平民報仇。

大夏已經是他的天下,軒輊郡百姓也是段瑯的子民。身為大歷國帝君,他絕不能讓這種禍害存留下去。()

請::mayiwsk

新書推薦: